《甜茶毛毡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甜茶毛毡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甜茶毛毡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甜茶毛毡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甜茶毛毡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项目来源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0年第二批广西

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的通知》桂市监函〔2020〕1832号文件精神,由广

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起草的地方标准《甜茶毛毡病综

合防治技术规程》。

二、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

甜茶(RubussuavissimusS.Lee)又名甜叶悬钩子,为蔷薇科悬钩子

属多年生灌木,是广西特有的具有“茶、糖、药”3种功效的一种极其宝贵

的特色植物资源。主要产于广西柳州、桂林、梧州等地区。甜叶茶中含有

大量的能调节脂肪代谢的元素,它虽甜,但不合蔗糠和葡萄糖,最适宜忌

食含糖食物的糖尿病患者饮用;另外有抗衰老、美容的作用能使人更健康

美丽;同时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等众多的保健功能。其根有消

肿、止血、促进伤口愈合的功能,可作治疗跌打损伤的良药。另外,甜茶

提取物还被制成了许多化妆品。

近年来,各级科技部门都大力支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随着甜茶

叶在金秀、荔浦、灌阳、平乐、昭平等县种植面积的不断地扩大,产量不

断上升。甜茶作为中药材原料,为突出其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

全的要求,对病虫害的防治要求更高。而甜茶毛毡病是对甜茶产业危害最

大的病害,有些甜茶园的危害率达到100%,造成甜茶品质变坏和产量降低,

甚至丧失药用价值。毛毡病的防治成为甜茶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为获得最

大的产量与质量综合效益,需要有科学高效的毛毡病综合防治技术,因此

必须用地方标准来对甜茶毛毡病防治进行规范,规范甜茶的生物防治、物

理防治、生态控制、农业健身栽培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为了改造和提升

甜茶产业,支撑其可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及时提出制定广西地方标准《甜

茶毛毡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可以为广西甜茶毛毡病的防治提供规范依据

1

和技术支持,促进广西甜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对进一步促进产业扶贫与科

技扶贫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项目编制过程

(一)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

地方标准《甜茶毛毡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项目任务下达后,广西壮

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起草单位制

定了起草编写方案与进度安排,明确任务职责,确定工作技术路线,开展

标准研制工作。具体标准编制工作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

研究所组成标准编制工作组,编制工作组成员如下:

编制工作组下设三个组,分别是资料收集组、草案编写组、标准实施

组。

资料收集组负责国内外有关甜茶毛毡病综合防治的文献资料的查询、

收集和整理工作,查阅前人对甜茶毛毡病综合防治的研究情况和目前科学

界对广西甜茶毛毡病综合防治的研究进展。

草案编写组负责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

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工作,包括后期召开征求意见会、网上征求意见,以及

标准的不断修改和完善。

标准实施组负责《甜茶毛毡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发布后,

组织生产甜茶的相关合作社、种植户开展标准宣贯培训会,对标准进行详

细解读,让种植户等相关人员了解标准,并根据标准对甜茶毛毡病综合防

治技术规程的发病规律、发病症状、防治措施等进行规范化操作,并对标

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断对地方标准提出修正意见。

(二)收集整理文献资料

标准编制工作组收集了国内有关甜茶毛毡病综合防治相关文献资料。

主要有: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标准

2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

WM/T2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7)令第677号《农药管理条例》

(三)研讨确定标准主体内容

标准编制工作组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之后,2020年3月,标

准编制工作组召开了标准编制会议,对标准的整体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

并对标准的关键性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经过研究,标准的主体内容确定

为广西甜茶毛毡病的发病规律、发病症状、防治措施。

(四)调研、形成征求意见稿

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标准起草工作小组深入到广西金秀、荔

浦、灌阳、平乐、昭平等地进行了广泛实地调研工作,查阅了大量的国内

外文献资料,对甜茶毛毡病综合防治技术的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

形成了标准的基本构架,对主要内容进行了讨论并对项目的工作进行了部

署和安排。

2021年1月-3月,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理清逻辑脉络,整合

已有的参考资料,按照简化、统一等原则编制完成地方标准《甜茶毛毡病

综合防治技术规程》(草案)。

4月期间,标准起草工作组再次深入广西甜茶种植有代表性的合作社、

企业针对毛毡病防治情况进行分组实地调研学习。通过实地调研,掌握各

地方关于甜茶毛毡病防治的具体技术要求。并实际征求意见,通过收集反

馈了大量意见,标准编制工作组多次召开会议,对标准草案进行了反复修

改和研究讨论。最终形成了地方标准《甜茶毛毡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征

求意见稿)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四、标准制定原则

1、实用性原则

3

本文件是在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分析甜茶毛毡病综合防治当前

现状,在现有国家、行业标准相关甜茶栽培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广西

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多年的甜茶病虫害防治经验、试验

而总结起草的。符合当前甜茶毛毡病综合防治技术发展的方向与市场需求,

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有利于提高甜茶产品质量和商品经济价值,提高

农民经济效益,对推动我区甜茶生产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脱贫,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协调性原则

本文件编写过程中注意了与甜茶毛毡病综合防治技术相关法律法规的

协调问题,在内容上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协调一致。

3、规范性原则

本文件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

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的内容,保证标准的编

写质量。

4、前瞻性原则

本文件在兼顾当前区内各地甜茶毛毡病综合防治技术现实情况的同

时,还考虑到了甜茶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和需要,在标准中体现了个别特

色性、前瞻性和先进性条款,作为对甜茶毛毡病综合防治技术发展的指导。

五、标准主要内容及依据来源

地方标准《甜茶毛毡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主要章节内容包括:毛毡

病发生特点、调查统计指标、防治原则、防治目标、防治措施。

发生特点:甜茶毛毡病是一种由叶刺瘿螨(PhyllocoptesSuavissimi)

危害引起的病害。毛毡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嫩梢、枝蔓,叶片受害,

最初叶背面产生许多不规则的白色病斑,逐渐扩大,其叶表隆起呈泡状,

背面病斑凹陷处密生一层毛毡状白色绒毛,绒毛逐渐加厚,并由白色变为

茶褐色,最后变成暗褐色,病斑大小不等,病斑边缘常被较大的叶脉限制

4

呈不规则形,严重时,病叶皱缩、变硬,表面凹凸不平。枝蔓受害,常肿

胀成瘤状,表皮龟裂。叶刺瘿螨一年发生多代,以成螨群集在芽鳞、枝蔓

的皮孔内、于被害叶片上越冬。翌年春季随着芽的萌动,叶刺瘿螨由芽内

移动到幼嫩叶背绒毛内潜伏为害,6~10月发生量大,为害严重,11月上

旬以后潜入芽内越冬。

防治原则:以保护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为出发点,积极贯彻“预防为

主,科学防控,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根据广西甜茶毛毡病的发

生危害规律,合理利用植物检疫、农业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

防治等综合治理,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和危害的良好生态、环境,保持田

间生态平衡,科学合理使用化学防治手段,并选择安全、高效、低毒、无

污染的无公害农药,把病虫害的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

防治目标:毛毡病病情指数控制在10以下。

防治措施:农业健身栽培、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控制、化学防

治。药剂防治主要选用高效安全药剂,不同类型药剂应交替使用或混合使

用,药剂防治主要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主要通过广西植物研究所多

年对防治广西甜茶毛毡病的实验研究确定。

依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相关科研团队

在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特有甜味植物甜茶的保护遗传学研究”、

桂林市科技攻关项目“广西特有植物甜茶资源保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

示范”、“甜茶主要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多个项目

的资助下,已完成了甜茶野生资源调查,建立了甜茶种质圃;开展了甜茶

主要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掌握甜茶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发

生规律;集成甜茶主要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建立示范基地,大幅

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以及甜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在“园艺学报”、

“广西植物”、“中药材”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获广西壮族

自治区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1个。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

5

植物研究所和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在共同承担2017年广

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项目“广西特色药用植物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桂科AA17204056)的子课题“甜茶果叶两用生态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产

业化”等为本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技术依据和来源。

六、国内同类标准制修订情况及与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关系

经查阅,没有未针对广西甜茶毛毡病进行综合防治的标准。

七、标准实施预期的效果

通过本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广西甜茶毛毡病发生特点、防治原则、

防治目标、防治措施的要求做出详细的规定,对指导种植户标准化在种植

广西甜茶时对毛毡病进行绿色防治,减轻毛毡病对广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