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设计专业题目及答案_第1页
水利设计专业题目及答案_第2页
水利设计专业题目及答案_第3页
水利设计专业题目及答案_第4页
水利设计专业题目及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利设计专业题目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重力坝的主要荷载不包括()A.自重B.扬压力C.风压力D.水压力2.水利枢纽中,用于调节水位、控制流量的建筑物是()A.挡水建筑物B.泄水建筑物C.取水建筑物D.输水建筑物3.以下哪种土料适合作为防渗体()A.砂土B.壤土C.砾石D.粗砂4.水闸下游连接段不包括()A.护坦B.海漫C.翼墙D.闸室5.拱坝的稳定主要依靠()A.坝体自重B.两岸拱座的反力C.水压力D.扬压力6.渗流计算中,达西定律适用于()A.紊流B.层流C.过渡流D.急流7.土石坝坝坡滑裂面形状一般为()A.直线B.折线C.抛物线D.曲线8.水利工程中,常用的消能方式是()A.底流消能B.挑流消能C.面流消能D.戽流消能9.以下属于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是()A.围堰B.导流洞C.大坝D.施工栈桥10.水库的正常蓄水位是指()A.死水位B.防洪限制水位C.兴利水位D.设计洪水位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水利工程中常见的挡水建筑物有()A.重力坝B.拱坝C.土石坝D.水闸2.渗流对水工建筑物的影响有()A.降低坝体稳定性B.引起渗透变形C.产生扬压力D.增加坝体重量3.水闸的组成部分包括()A.上游连接段B.闸室C.下游连接段D.两岸连接建筑物4.拱坝的特点有()A.利用拱的作用承担荷载B.对地形地质要求较高C.工程量小D.超载能力强5.土石坝的防渗措施有()A.粘性土防渗体B.混凝土防渗墙C.帷幕灌浆D.排水设施6.水利枢纽布置的原则包括()A.满足综合利用要求B.经济合理C.安全可靠D.便于施工运行7.以下属于水利工程中临时建筑物的有()A.导流建筑物B.施工仓库C.围堰D.施工道路8.水工建筑物的荷载组合分为()A.基本组合B.特殊组合C.长期组合D.短期组合9.消能工的设计要求有()A.消能效果好B.结构可靠C.工程量小D.不影响枢纽运行10.水库的特征水位有()A.死水位B.正常蓄水位C.防洪高水位D.设计洪水位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1.重力坝主要依靠坝体自重来维持稳定。()2.渗流只会对土石坝产生不利影响。()3.水闸闸室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水流。()4.拱坝是一种推力结构。()5.土石坝的坝坡越陡越稳定。()6.水利枢纽布置应尽量减少工程量。()7.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级别越高,设计标准越低。()8.消能工的作用是消除水流的动能。()9.水库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库容为兴利库容。()10.导流建筑物属于永久性水工建筑物。()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1.简述重力坝的优缺点。答:优点: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工作可靠,对地形地质适应性强。缺点:工程量大,水泥用量多,扬压力大,对地基要求较高。2.水闸下游易出现哪些不利现象?答:水闸下游易出现冲刷现象,包括闸下冲刷和海漫末端冲刷;还可能出现水流流态紊乱,影响消能效果;以及下游水位变化时,对两岸连接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3.简述土石坝渗流分析的目的。答:目的是确定坝体浸润线位置,计算渗流流速和坡降,判断是否会发生渗透变形;计算坝体和坝基的渗流量,为排水设施设计提供依据;评估渗流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4.拱坝对地形地质有哪些要求?答:地形要求河谷狭窄、左右对称、岸坡平顺;地质要求基岩均匀、坚固完整、有足够的强度、透水性小和耐风化等,能承受拱坝传来的巨大推力。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1.讨论在水利设计中如何平衡工程效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答:在水利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规划阶段进行全面生态评估,尽量减少对生态敏感区的破坏;设计中优化工程布局与结构,设置生态通道、鱼道等;运行阶段合理调度,维持生态流量,促进生态修复,实现两者协调发展。2.分析现代水利设计理念与传统理念相比有哪些变化。答:传统理念侧重工程安全与功能实现。现代理念更注重可持续发展,考虑生态环境、社会和谐等多方面。如重视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融入生态设计,强调公众参与,从单纯工程建设向综合服务转变,以满足新时代需求。3.探讨水利设计中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前景。答:新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新型土工合成材料等可提高工程性能、降低成本。新技术如数字化设计、智能监测等能提升设计精度与管理效率。它们将不断改进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与运行,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推动行业发展。4.说说水利设计如何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答:在设计中要考虑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降水、气温变化等因素。提高工程防洪、抗旱标准,优化水资源调配方案;加强工程的耐久性设计,应对温度变化影响;利用新技术提升工程对气候变化的监测和应对能力,保障水利设施长期稳定运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B3.B4.D5.B6.B7.D8.A9.C10.C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3.ABC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