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运动的描述》-2025高中物理水平合格考备考知识清单+习题巩固_第1页
01《运动的描述》-2025高中物理水平合格考备考知识清单+习题巩固_第2页
01《运动的描述》-2025高中物理水平合格考备考知识清单+习题巩固_第3页
01《运动的描述》-2025高中物理水平合格考备考知识清单+习题巩固_第4页
01《运动的描述》-2025高中物理水平合格考备考知识清单+习题巩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2025高中物理水平合格考备考知识清单《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考试要求】考试要求1.质点参考系1.知道质点的概念,知道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物理模型.2.知道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3.理解参考系的概念,知道物体运动具有相对性2.时间位移1.知道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2.理解位移和路程的概念,掌握矢量和标量的区别。3.速度1.掌握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理解其矢量性。2.知道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速率的含义,并会进行有关计算。4.加速度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的方向,能用公式a=进行定量计算.2.掌握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的区别。5.专题强化:x-t图像和v-t图像1.知道x-t图像的物理意义,并能根据x-t图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移2.能利用x-t图像判断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理解速度-时间图像,会通过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4.会应用v-t图像计算加速度的大小,并能判断其方向。【思维导图】【知识清单】1.1质点参考系一、机械运动1.定义: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即运动是绝对的。(2)描述某一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于其他物体而言的,这便是运动的相对性。例如:站在地面上的人,相对地面时静止的,但地球在自转,因此人相对于月亮或者太阳等又是运动的。二、物体和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2.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例如:①研究地球的公转所处位置时地球可看作质点;②研究乒乓球的运动轨迹时可以将乒乓球看作质点;③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情况时不能看作质点;④芭蕾舞、花样游泳等由于需要看体态的优美程度,不能看作质点;⑤火车从北京到广州的具体位置可看作质点,但或者过短桥所需时间不能看作质点;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4.质点的特点质点不同于几何“点”: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其特点是只有质量,没有大小、体积、形状,它与几何“点”有本质的区别。三、参考系1.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定做参考、假定为不动的其他物体。2.选取原则: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但在具体问题中,要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性。3.参考系对观察结果的影响: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观察结果会有所不同。例如:站在地面上的人,相对地面时静止的,但地球在自转,因此人相对于月亮或者太阳等又是运动的。四、坐标系1.建立目的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2.直线运动的描述建立直线坐标系,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3.常用坐标系①一维坐标系,也称直线坐标系;②二维坐标系,也称平面坐标系或者直角坐标系;③三维坐标系,也称空间坐标系;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一般建立一维直线坐标系,在平面内的运动一般建立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空间运动时一般要建立三维坐标系。1.2时间位移一、时间和时刻1.时刻:表示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2.时间间隔:表示某一过程,在时间轴上用线段来表示。3.二者的联系: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即为时间间隔。二、路程和位移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2)定义: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3)大小:初、末位置间有向线段的长度。(4)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三、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位移、力等。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质量、时间、路程等。3.运算法则:两个标量的加减遵从算术加减法,而矢量则不同,后面将学习到。4.矢量的表示方法(1)图示表示: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线段的长度表示矢量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矢量的方向。(2)数字表示:先建立坐标系并规定正方向,然后用正、负数来表示矢量。“+”号表示与坐标系规定的正方向一致,“-”号表示与坐标系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数字的大小表示矢量的大小。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1.直线运动位移的计算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它的位移可通过初、末位置的坐标值计算。如图所示,在t1~t2时间内,物体从位置xA移动到位置xB,发生的位移Δx=xB-xA。对于甲图,Δx=3m;对于乙图,Δx=-5m。2.直线运动位移的方向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方向一般用正负号来表示。如图甲所示,Δx>0,表示位移的方向沿x轴正方向;如图乙所示,Δx<0,表示位移的方向沿x轴负方向。这样就可以用一个带正负号的数值,把直线运动中位移矢量的大小和方向表示出来了。五、位移—时间图像1.位移—时间图像建立在直角坐标系中选时刻t为横轴,选位置x为纵轴,物体运动的初始位置选作位置坐标原点O,位置—时间图像就成为位移—时间图像,又称x­t图像。2.图像的意义从x­t图像可以直观地看出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六、位移和时间的测量1.位移和时间的测量方法先记录某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置,再推断出它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1)用照相的方法记录物体的位置。(2)用钟表记录物体运动的时刻。(3)用频闪照相的方法同时记录物体运动的时刻和位置。(4)用打点计时器来记录时间和位移。2.电磁打点计时器(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变电源的计时仪器。(2)结构(3)工作电压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4~6V的低压交流电源。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每隔0.02s打一次点。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一、速度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作速度。2.表达式:v=。3.单位:米每秒,符号是m/s或m·s-1。1m/s=3.6km/h。4.矢量性: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5.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6.对速度的认识(1)公式v=是速度的定义式,用比值定义法定义,不能认为v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间隔成反比。(2)矢量性:速度有大小、方向。比较两个速度是否相同时,既要比较其大小是否相等,又要比较其方向是否相同。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Δx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叫作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2)公式:=。(3)物理意义: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4)矢量性:平均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其方向与一段时间Δt内发生的位移的方向相同。2.瞬时速度(1)定义: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叫作瞬时速度。(2)物理意义: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3.速度和速率(1)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作速率。(2)速度与速率的区别:速度是矢量,速率是标量;速率只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而速度却同时反映运动的快慢和运动的方向。4.两点说明(1)在公式v=中,Δt→0,平均速度即为瞬时速度。(2)两者的大小无必然联系,即瞬时速度大,平均速度不一定大。三、速度—时间图像1.概念以时间t为横轴,速度v为纵轴,坐标中的图像即为速度—时间图像或v­t图像。2.v­t图像的建立(1)用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速度v,建立直角坐标系。(2)根据测量的速度v、时间t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3)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如图所示的v­t图像。3.v-t图像的意义v-t图像非常直观地反映了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但它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4.从v-t图中可获取如下信息:(1)可直接读出某一时刻速度的大小;(2)可直接判断速度的方向,若图像位于t轴的上方,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若图像位于t轴的下方,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3)可直观地看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a为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像,b为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像,c为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像。其中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四、x-t图像和v-t图像比较运动图像x-t图像vt图像物理意义质点的位置坐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质点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线斜率表示速度表示加速度面积无意义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纵轴截距初始位置初始速度两线交点两个质点相遇两质点速度相同(1)x-t和vt图像都不是轨迹图线,都只能表示直线运动;(2)x-t图线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大小,正负表示速度方向;(3)vt图线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大小,正负表示加速度方向;(4)vt图线中,时间轴上方的“面积”,表示位移方向为正;时间轴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方向为负,总位移取代数和。五、速度的测量1.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纸带上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这一位置在内的一小段位移Δx内的平均速度表示,即根据v=,当Δt或Δx较小时,用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纸带经过该位置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E点的瞬时速度可用D、F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表,即vE=。2.用图象表示速度①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用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速度v,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测量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物体运动的v­t图象。1.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一、加速度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通常用a代表。2.表达式:a==。(v0:初速度;v:末速度)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m/s2。4.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数值越大,速度变化越快。二、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1.加速度的方向(1)加速度是矢量,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2)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2.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

3.加速度也表示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如2m/s2表示物体每秒速度增加2m/s,-2m/s2表示物体速度每秒减小2m/s。4.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决定物体加速还是减速。物体是加速还是减速与加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大小无关。可总结如下:5.加速度的另一种表述: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三、从v-t图象看加速度对v­t图象的认识:1.v­t图象反映了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在v­t图象中,从图线的倾斜程度(斜率大小)就能判断加速度的大小。倾角(图线与横坐标轴的夹角)越大,加速度越大。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比值就是加速度的大小(如图所示)。4.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斜率为正,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同;斜率为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5.v­t图线为倾斜直线时,表示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如图甲中的图线a、b所示;图线为曲线时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变化,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这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如图乙中A点的切线的斜率等于该时刻A点的瞬时加速度,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在减小。【习题巩固】★夯实基础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 B.速度、速率 C.位移、速度 D.时间、路程2.某司机在停稳车后,与周围车辆一起等红绿灯时,低头刷短视频,当他抬头迎客时,突觉自己的车往后退,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司机应该马上踩刹车B.司机低头刷视频时绿灯已亮C.司机观察时,选择地面为参考系D.以上选项均错误3.蒙自开往昆明的复兴号C564次列车,每日09:53从蒙自发车,历经3小时48分到达昆明站,全程约为316k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9:53”指的是时间B.“3小时48分”指的是时间C.“316km”指的是复兴号动车运动的位移D.“复兴号”动车较长,一定不能当成质点4.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运动不是很快,就可以看成质点B.太阳一定不能看成质点C.如图,计算运动员20公里竞走的时间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D.诗句“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中“云与我俱东”是以船为参考系的5.如图,球以10m/s的速度向右飞行,被对方运动员击打后,速度变为水平向左,大小为20m/s。若球与球棒作用的时间为0.1s,则击打过程的平均加速度()A.大小是100m/s2,方向水平向左B.大小是100m/s2,方向水平向右C.大小是300m/s2,方向水平向左D.大小是300m/s2,方向水平向右6.时刻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或位置相对应),而时间间隔指的则是两时刻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来表示。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2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C点 B.第3s内是指时间轴上AD段C.前4s内是指时间轴上DE段 D.第3s初是指时间轴上的C点7.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一定越快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为正时,速度一定增加C.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8.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从物理的角度看,许多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的情境以流水为参考系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绘的情境以流水为参考系C.“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中的“云不动”以“我”为参考系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青山相对出”以河岸为参考系9.我国运动员全红婵在2024年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跳水决赛中荣获冠军.下图为她在决赛中一次跳水时重心的运动轨迹和相关数据.将全红婵视为质点,将她的运动情况简化为竖直方向的运动。关于本次跳水她在空中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红婵的位移大小为11.4mB.图中显示的空中运动时间1.6s指时刻C.数据中的入水速度47.2km/h指的是平均速率D.全红婵在空中运动时平均速度大小为约为6.25m/s10.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50m标准泳池里,8月1日,我国运动员潘展乐以46秒40的成绩获得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冠军,为中国游泳队首夺该项目奥运会金牌,并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关于潘展乐在男子100米自由泳的比赛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该过程中,潘展乐的平均速度约为2.16B.若潘展乐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2.50,则他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2.50mC.若潘展乐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2.50,则他在任意1s内的位移一定是2.50mD.若潘展乐在某时刻的速度是2.50,则他在任意1s内的位移一定是2.50m1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是体积很小的物体B.质点是实际存在的有质量的点C.万吨巨轮在大海中航行时,要确定它的位置,可将它看成质点D.研究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翻滚和转体时,可将运动员看成质点12.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向右运动,乙车向左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13.在一个美丽的中式园林中,存在一个独特的圆形景观区域,其半径为.这个区域中有一条别致的曲线通道,由两个半径均为的半圆首尾相连构成.如图所示,一位游客在早晨8点从A点出发,沿着图中箭头指示的曲线通道AOC进行游览,并在8点5分到达C点.设,该游客从A点到C点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约为()A., B.,C., D.,14.一辆汽车从甲地沿笔直公路开往乙地,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20km/h,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40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A.26.7km/h B.30km/h C.45km/h D.50km/h15.登山运动时,小明同学用由宿营地X爬到山顶Y,在山道上通过的路程,相对于X升高了,X、Y之间的水平距离,如图所示。求:(1)由X到Y的位移的大小;(2)他爬山的平均速率;(3)他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16.一个质点沿直线做往复运动,其位置坐标如图所示,O是原点,,质点从A点出发,运动到B点后再沿x轴负方向运动,问:(1)当质点处于B点和D点的位置时,其位置坐标和分别是?(2)用第一问中的位置坐标计算B到D的位移是多少?(3)A到B再到C的路程s和位移分别是多少?17.小亮一家到武夷山度假,汽车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所示标志,求:(1)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如图的标志牌到武夷山需要的时间;(2)以如图所示的速度行驶2h通过的路程。★巩固提升18.在物理学中,下列关于是否可以将地球看作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B.地球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C.研究地球在太空中的位置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D.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19.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属于矢量的是()A.位移、速度变化量、加速度 B.速度、路程、加速度C.时间、速度、位移 D.速率、平均速度、位移20.诗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时代活力,是文化创新创造的宝贵资源。很多诗词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日看尽长安花”中的“一日”指的是时刻B.“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八万里”指的是路程C.“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可能以人作为参考系D.“水急客舟疾”中的“客舟疾”指的是船的速度大21.关于时刻和时间、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7时开播,“7时”是时间间隔B.某人用了15s跑完100m,“15s”是时刻C.如图物体沿两半圆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大小是2πRD.路程一定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22.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从A点开始向右运动,经过2.5s后与距离A点5m的竖直墙壁碰撞,若碰撞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碰后小球返回,整个过程速率不变,以在A点时为计时起点和运动参考系原点,并且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小球在第3s内和前3s内的位移分别是()A.2m,6m B.2m,4m C.0,4m D.0,23.如图所示为类似太极图的广场(大圆的半径为R,中央的“S”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的半圆,O为大圆的圆心,A、B、C、D为圆周的四个等分点)。某人在某次晨练中,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箭头所示方向前进,直到D点,则这一过程中该人运动的()A.路程为B.路程为C.位移大小为,方向为由D指向AD.位移大小为R,方向为由A指向O24.湖中O处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处出发一直向东行驶4km,又向北直线行驶3k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对于小船,O处的观察员始终处于静止状态B.相对于O处的观察员,小船运动的路程为7kmC.相对于O处的观察员,小船最终位于东偏北37°方向5km处D.相对于湖岸上的另一观察员,小船一定是运动的25.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南北方向运动,且规定向南为正方向,它们的加速度分别为、。对甲、乙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B.甲一定向南运动,乙一定向北运动C.甲的速度和乙的速度变化得一样快 D.甲、乙在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相同26.在镇江中学65届运动会入场仪式中,国旗班同学保持队形不变通过主席台前方,下列说法正确的()A.以方队中某同学为参考系,方队中其它同学是运动的B.以方队中某同学为参考系,主席台是静止的C.站立在主席台旁观看的老师,看到方队迎面而来,是选择旁边的其他老师为参考系的缘故D.以上说法均错误,参考系必须是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27.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m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m,初始位置在bc边的中点A,由b向c运动,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bc、cd、da、ab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2s末的瞬时速度是1m/s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约为0.7m/sC.前4s内的平均速率为0.5m/s D.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28.一辆汽车在两相距20km的景点A和B之间来回往返行驶,A、B在一条直线上,从A景点出发时有一位细心的旅客看了自己的手表,指针恰好指在09:00:00,到达B景点时,已是09:30:00,导游要求各位旅客在B景点处只能游玩30分钟,准时发车返回A景点,当回到A景点时刚好是事先约定好的10:20:00,求:(1)汽车从A景点去B景点时的平均速度;(2)汽车从B景点返回A景点时的平均速度;(3)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29.在台球比赛中,球杆撞击白球后,设杆与球的接触时间t=0.4s,若白球获得水平向左的8m/s的速度并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球桌上运动一段时间后垂直打在台球桌壁上并立即反弹,碰撞时间为0.2s,反弹后以4m/s速度原路返回,求:(1)球杆击球时,求白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2)撞击桌壁后反向弹回,撞击过程中白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C【详解】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选项中位移、速度是矢量,其余都是标量。故选C。2.B【详解】ABD.当他抬头迎客时,突觉自己的车往后退,说明其他车辆向前运动,绿灯已亮,司机应启动车辆,故AD错误,B正确;C.司机观察时,相对其他车辆往后退,选择其他车辆为参考系,故C错误;故选B。3.B【详解】A.每日09:53从蒙自发车,“09:53”指的是时刻,故A错误;B.历经3小时48分到达昆明站,“3小时48分”指的是时间,故B正确;C.全程约为316km,“316km”指的是复兴号动车运动的路程,故C错误;D.研究全程的平均速度时,“复兴号”动车可看作质点,故D错误;故选B。4.C【详解】A.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与运动快慢无关,故A错误;B.在研究太阳的运动轨迹时,太阳可以看成质点,故B错误;C.如图,计算运动员20公里竞走的时间时,可以把运动员的形状忽略,运动员看成质点,故C正确;D.“云与我俱东”是云和我相对于地面的运动,以地面为参考系的,故D错误;故选C。5.C【详解】设向右为正,根据加速度定义式为负号表示方向水平向左。故选C。6.D【详解】A.第2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BC段,故A错误;B.第3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CD段,故B错误;C.前4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AE段,故C错误;D.第3s初是指时刻,指时间轴上的C点,故D正确。故选D。7.A【详解】A.根据可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一定越快,故A正确;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为正时,而速度为负时,速度减小,可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为正时,速度不一定增加,故B错误;C.根据可知,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故C错误;D.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增大,可知,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不一定不断变小,故D错误。故选A。8.C【详解】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的情境以“石”为参考系,故A错误;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绘的情境以地面为参考系,故B错误;C.“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中的“云不动”以“我”为参考系,故C正确;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青山相对出”以“孤帆”为参考系,故D错误。故选C。9.D【详解】A.全红婵的位移大小为10m,A错误;B.图中显示的空中运动时间1.6s指时间间隔,B错误;C.数据中的入水速度47.2km/h指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C错误;D.根据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可得D正确。故选D10.B【详解】A.标准泳池50m,男子自由泳100米,表明运动员运动过程有一个来回,总位移为0,则平均速度为0,故A错误;B.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与总时间之比,可知,若潘展乐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2.50,则他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2.50m,故B正确;C.若潘展乐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2.50,由于在该段时间内某一个1s内是否存在往返运动过程,可知,他在任意1s内的位移不一定是2.50m,故C错误;D.潘展乐在某时刻的速度是2.50,该速度是瞬时速度,描述的是该时刻的运动快慢,不能够确定任意1s内的运动快慢,即他在任意1s内的位移不一定是2.50m,故D错误。故选B。11.C【详解】AB.质点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引入的一个理想化的模型,没有大小和形状,故AB错误;C.巨轮的大小和形状不影响它在海面的位置,所以可以看做质点,故C正确;D.研究在双杠上的动作时,要看运动员的翻滚和转体,所以不能将运动员看成质点,故D错误。故选C。12.CD【详解】由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因为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所以甲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1、向右运动;2、静止;3、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因为乙车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故选CD。13.A【详解】平均速度为平均速率为故选A。14.B【详解】设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所用时间为2t根据题意前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为后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为全过程平均速度为故选B。15.(1)2000m(2)0.4m/s(3)0.3m/s【详解】(1)由几何关系可知(2)(3)16.(1),(2)(3)s=4m,【详解】(1)由题知,O是原点,则当质点处于B点和D点的位置时,其位置坐标分别为,;(2)质点从B到D的位移为(3)质点A到B再到C的路程为s=1m+3m=4m位移为17.(1)0.9h(2)180km【详解】(1)由图知道,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最快时速为100km/h,从指示牌到武夷山的路程s=90km,由知道,以最快速度行驶时从标志牌到武夷山的时间(2)由图知道,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km/h,则汽车行驶2h通过的路程18.C【详解】物体是否可以看成质点,不是取决于物体的大小,而是看物体的形状大小在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研究地球在太空中的位置,地球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的形状大小不可以忽略不计,不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故选C。19.A【详解】位移、速度变化量、加速度、速度、平均速度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而路程、时间、速率只有大小无方向,是标量。故选A。20.BD【详解】A.“一日看尽长安花”中的“一日”指的是时间间隔,故A错误;B.“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八万里”指的是路程,故B正确;C.“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可能以水为参考系,故C错误;D.“水急客舟疾”中的“客舟疾”指的是船的速度大,故D正确。故选BD。21.D【详解】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7时开播,“7时”是时刻,故A错误;B.某人用了15s跑完100m,“15s”是时间间隔,故B错误;C.如图物体沿两半圆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是A到C的有向线段,大小为故C错误;D.物体只有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其他情况,位移大小小于路程,所以路程一定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故D正确。故选D。22.C【详解】小球运动的速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