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省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_第1页
2025年云南省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_第2页
2025年云南省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_第3页
2025年云南省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_第4页
2025年云南省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不同温度下,通过不同的溶剂与吸附剂产生相互作用,改变其比表面积等因素,可改良吸附剂的吸附性能。任务二:探究溶剂种类和温度对吸附剂改性效果的影响【实验探究】分别用75%的乙醇溶液和纯水在三个不同温度下,浸泡吸附剂进行改性。用等质量改性后的吸附剂进行吸附量的循环实验,得到吸附量与循环次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吸附量【查阅资料2】1.吸附剂每经过一次吸附和脱附为一个循环;2.吸附量越大,多次循环后吸附量越稳定,改性效果越好。(2)由甲、乙两图可知:吸附剂的最佳改性条件为,理由是。吸附剂吸附过程中,生成的CaCO₃会覆盖在表面,阻止(CO2的进一步扩散,造成吸附性能显著降低,蜂窝状多孔结构有利于CO任务三:探究吸附剂的孔结构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查阅资料3】1.Ca(OH)₂与CO₂反应制备CaCO₃时,CO₂流速会影响(CaCO2.由上述方法制得的CaCO₃再制备CaO时,原有孔结构可以保留。(3)设计实验,探究用Ca(OH)₂与CO₂制备优质(CaCO3原料的最佳条件(【模型建构】探究多因素对某一变量的影响时,可采用控制变量法。四、分析与计算:本题共1小题,共5分。30.(5分)高端芯片制造国产化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GaN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半导体材料,合成纳米级GaN的原理之一为GaCl3+Li3N=GaN+3LiCl。机密★考试结束前2025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逐题解析附后)(全卷四个大题,共30个小题,共8页;满分9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CABACAD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CCBDCDCBC二、填空与简答:本题共6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21.(1)天然:(2)糖类:(3)C;(22.(1)过滤:(2)明矾:(3)A;(4)B;23.(1)离子;(2)①搅拌,加速溶解:②不饱和:(3)减少:(4)耐腐蚀性;24.(1)稳定:((3)H₂O;25.(1)搅拌,加快溶解速率;(2)确保把铁完全溶解;((5)将未反应对固体杂质除去,以免影响后续实验;(合理即可)26.(1)3:(2)小苏打:N(3)氢氧化铝片;(4)药效更稳定,持续时间更长;(合理即可)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共3小题,化学方程式及特殊标注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27.(1)延展;低(2)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Fe与H₂SO₄(合理即可)28.(1)2H2O22H2O+O2↑(2)平衡瓶内压强(3)红:烧杯中的NaOH倒吸入三颈烧瓶29(2)75%乙醇(25℃):吸附量大,且多次循环后吸附量较稳定(3)取多分等质量,等浓度的Ca(OH)₂浆液,在相同温度和反应时间下,通入不同流速的CO₂四、分析与计算:本题共1小题,共5分。30.解:设参与反应的Li3GaC35 84x 42g35x=答:参与反应的Li3N的质量为17S.5g2025年云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下列云南传统节日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火把节”点火把 B.“泼水节”洒吉水C.“三月街”观赛马 D.“扎勒特”跳铓鼓【解答】解:A.“火把节”点火把时,木材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泼水节”洒吉水,只是水的流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三月街”观赛马,赛马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扎勒特”跳钍鼓,跳舞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A。2.(2分)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解答】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支持呼吸,故A错误;B.氧气是人体呼吸所必需的气体,能供给呼吸,故B正确;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极不活泼,不支持呼吸,故C错误;D.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故D错误;故选:B。3.(2分)农产品种植需要化肥,下列属于氮肥的是()A.K₂SO₄ B.Ca₃(PO₄)2 C.NH₄Cl D.KCl【解答】解:A、K₂SO₄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B、Ca₃(PO₄)₂中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C、NH₄Cl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正确。D、KCl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故选:C。4.(2分)下列是配制稀硫酸并探究其化学性质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散失;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故选项实验操作正确。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不能用手拿试纸,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装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试剂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故选:A。5.(2分)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端午粽飘香——分子不断运动B.水沸腾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C.1g水中约含有3.D.石蜡熔化——分子种类不变【解答】解:A、端午粽飘香,是因为粽子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故选项解释正确。B、水沸腾把壶盖顶开,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故选项解释错误。C、1g水中约含有3.D、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不变,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6.(2分)氟元素(F)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必需的微量元素。下列表示2个氟原子的是()A.2F B.2F C.F₂ D.2F₂【解答】解:A.2F表示2个氟原子,故A正确;B.2F表示2个氟离子,而不是2个氟原子,故B错误;C.F₂表示1个氟分子,而不是2个氟原子,故C错误;D.2F₂表示2个氟分子,而不是2个氟原子,故D错误;故选:A。7.(2分)“健康饮食·健康中国·健康人生”。下列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适量补碘预防甲状腺肿大B.适量运动,增强体质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保鲜D.合理膳食,均衡营养【解答】解: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适量补碘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符合健康理念,故A正确;B.适量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符合健康理念,故B正确;C.甲醛是一种有毒物质,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食品保鲜,不符合健康理念,故C错误;D.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方式,符合健康理念,故D正确;故选:C。8.(2分)云南是植物王国,下列植物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的是()选项ABCD植物薄荷草莓水仙花玫瑰适宜pH7~85~6.96~6.56~7A.A B.B C.C D.D【解答】解:A、薄荷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7~8,大于7,显碱性,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故选项正确。B、草莓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pH为5~6.9,小于7,显酸性,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故选项错误。C、水仙花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pH为6~6.5,小于7,显酸性,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故选项错误。D、玫瑰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pH为6~7,小于7,显酸性,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故选项错误。故选:A。9.(2分)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碘酒 B.糖水 C.盐水 D.泥水【解答】解:A.碘酒是碘溶解在酒精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误;B.糖水是糖溶解在水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误;C.盐水是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误;D.泥水是泥土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故D正确;故选:D。10.(2分)2025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A.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B.倡导绿色出行C.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D.露天焚烧垃圾【解答】解:A.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符合“美丽中国我先行”的主题,故A正确;B.倡导绿色出行可以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降低空气污染,符合“美丽中国我先行”的主题,故B正确;C.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可以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符合“美丽中国我先行”的主题,故C正确;D.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污染空气,不符合“美丽中国我先行”的主题,故D错误;故选:D。11.(2分)全新芯片材料硒氧化铋(Bi₂O₂Se)中的铋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铋元素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83B.元素符号为BiC.一个铋原子的质量为209.0gD.铋是一种金属元素【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3,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则元素符号为Bi,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9.0,而不是一个铋原子的质量为209.0g,故选项说法错误。D、铋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2.(2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不正确的是()A.CO和CO₂均可通过C和O₂反应得到B.CO可作燃料,CO₂可作气体肥料C.CO有毒,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煤气中毒D.金刚石薄膜可用于集成电路基板散热【解答】解:A.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O₂),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CO),故A正确;B.一氧化碳(CO)具有可燃性,可以作为燃料;二氧化碳(CO₂)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可以作为气体肥料,故B正确;C.一氧化碳(CO)有毒,且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故C错误;D.金刚石薄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用于集成电路基板散热,故D正确;故选:C。13.(2分)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实验实验目的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铁生锈与氧气和水有关选项CD实验实验目的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验证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A.A B.B C.C D.D【解答】解:A、红磷本身是固体,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没有生成新的气体,导致集气瓶中气压减小,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B、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空气接触,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一段时间后,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生锈,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没有生锈,可用于探究铁生锈条件是与水充分接触,无法确定是否与水有关,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铜在密闭容器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没有气体逸出,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D、检验二氧化碳应使用澄清石灰水,图中实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14.(2分)荷叶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具有降脂、止血、清热解毒的功效,其中含有荷叶碱(C₁₉H₂₁NO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荷叶碱中含有氧分子B.一个荷叶碱分子含有43个原子C.荷叶碱由五种元素组成D.荷叶碱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9:21【解答】解:A.荷叶碱的化学式为C₁₉H₂₁NO₂,其中只含有荷叶碱分子,不含有氧分子,故A错误;B.一个荷叶碱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19+21+1+2=43,故B正确;C.荷叶碱的化学式为C₁₉H₂₁NO₂,由碳(C)、氢(H)、氮(N)、氧(O)四种元素组成,故C错误;D.荷叶碱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1×21)=228:21=76:7,故D错误;故选:B。15.(2分)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制备氧化锂生产玻璃电极:4LiB.工业制备金属锂:C.纽扣电池的工作原理:Li+AgCl═LiCl+AgD.制备Li₂CO₃生产光学级单晶:2LiOH【解答】解: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B、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C、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D、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16.(2分)利用分解和合成探究水的组成的过程,对形成研究物质组成的思路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1中,管a、管b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B.图2中,观察到干燥烧杯内出现水雾,可知水中一定含有氢元素C.两个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原子种类均发生改变D.本探究得出的结论是水由氢、氧元素组成【解答】解: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图1中管a与负极相连产生氢气,管b与正极相连产生氧气,体积比约为2:1,故A正确;B.氢气燃烧生成水,干燥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水一定含有氢元素,故B正确;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可以发生改变,但原子种类保持不变,故C错误;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都可得出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故D正确。故选:C。17.(2分)KOH的性质与Ca(OH)₂相似。下列对KOH性质的预测不正确的是()A.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B.能与CO₂反应C.能与H₂SO₄溶液反应D.能与Na₂CO₃溶液反应【解答】解:A.KOH是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A正确;B.KOH可以与CO₂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故B正确;C.KOH可以与H₂SO₄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故C正确;D.KOH与Na₂CO₃溶液不反应,因为它们交换成分后没有生成沉淀、气体或水,故D错误;故选:D。18.(2分)电石灯是古老的照明工具,原理是利用电石(CaC₂)与水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点燃气体用于照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石灯利用电石作可燃物B.点燃是为了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可通过移动螺母最终使火焰熄灭D.导管1可长期使用,无需清洁保养【解答】解:A.电石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石(CaC₂)与水反应生成乙炔(C₂H₂)气体,乙炔气体是可燃物,而不是电石本身,故A错误;B.点燃的目的是使乙炔气体达到着火点并燃烧,而不是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故B错误;C.通过移动螺母可以调节电石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控制乙炔气体的生成速度。当停止生成乙炔气体时,火焰会熄灭,故C正确;D.导管1用于输送乙炔气体,长期使用可能会因为杂质或反应产物的积累而堵塞,需要定期清洁保养,故D错误;故选:C。19.(2分)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观察溶液颜色B鉴别C、Fe、CuO粉末取样,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观察现象C除去CuSO₄溶液中的少量FeSO₄加入足量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D除去NaOH溶液中的少量Na加入适量(CaCl₂A.A B.B C.C D.D【解答】解:A、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均为无色液体,用观察溶液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B、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会观察到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蓝色;与铁粉反应生成氢气,会观察到产生气泡;与碳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C、足量Fe粉能与CuSO₄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D、Na₂CO₃能与适量CaCl₂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故选:B。20.(2分)捕集CO₂合成尿素[CO(NH₂)2],可实现CO₂资源化利用,转化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理论上,反应②中合成3.4tNH₃需要0.6tH₂B.理论上,反应③中参加反应的NH₃和CO₂的质量比为17:22C.该转化流程中,H₂O可循环利用,无需额外补充D.该转化流程中,分子总数减少【解答】解:A.反应②是N2+3H2\xlongequal一定条件2NH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合成3.4tNH₃需要氢气质量为x,6:34=x:B.反应③是2NH3+CO2\xlongequal一定条件CO(NH2)2+H2OC.反应①消耗H₂O,反应③生成H₂O,反应①是2H2O\xlongequal一定条件2H2↑+O2↑,反应③是反应中水分解,反应③生成水,但反应①消耗H₂D.反应①是分子数从2变为3;反应②N2+3H2\xlongequal一定条件2NH3,分子数从4变为2;反应③是2NH₃+CO₂一定条件____________=CO(NH₂)₂故选:C。二、填空与简答:本题共6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21.(5分)衣食住行是民生之基。(1)苗族服饰材质以麻为主,麻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填“天然”或“合成”)。(2)哈尼族“七色糯米饭”中的糯米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糖类。(3)生活离不开能源。便携式充电宝给用电器充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C(填选项)。A.热能B.动能C.电能D.光能(4)芯片是智能汽车的重要部件,其生产过程中可用NF₃气体进行蚀刻,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则化学方程式为【解答】解:(1)苗族服饰材质以麻为主,麻是由植物纤维制成的,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答案为:天然。(2)哈尼族“七色糯米饭”中的糯米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糖类,因为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多糖,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故答案为:糖类。(3)便携式充电宝给用电器充电时,是将内部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以供用电器使用。故答案为:C。(4)对于蚀刻过程,NF₃气体可能与硅(Si)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SiF₄)气体和氮气(N₂)。根据微观示意图,化学方程式为:4NF3+3Si\xlongequal一定条件3Si22.(4分)近年来,滇池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逐步实现“人水和谐”的景象。(1)治理滇池时,用藻车打捞蓝藻,实现藻水分离,该原理与实验操作中的过滤类似。(2)滇池水是当地的自来水水源之一,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能使水中悬浮杂质较快沉降的是明矾(填“活性炭”或“明矾”)。(3)下列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A(填选项)。(4)践行垃圾分类,有助于保护滇池环境。下列属于有害垃圾的是B(填选项)。A.易拉罐B.废旧电池C.塑料瓶D.废旧纸张【解答】解:(1)治理滇池时,用藻车打捞蓝藻,实现藻水分离,该原理与实验操作中的过滤类似。故答案为:过滤。(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能使水中悬浮杂质较快沉降的是明矾。故答案为:明矾。(3)A是节约用水标志。B是循环再利用标志。C是节能标志。D是绿色食品标志。故答案为:A。(4)属于有害垃圾的是废旧电池。故答案为:B。23.(5分)综合利用海洋资源,有助于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1)浅池蒸发法以太阳能为热源,蒸发海水,获得粗盐。粗盐中的氯化钠由离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2)20℃时,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用于小麦选种,步骤如图所示。①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②已知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0g,则该选种液为20℃时氯化钠的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选种时,将小麦种放入选种液中,劣质种子上浮,优质种子下沉。选种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大,配制选种液,用量筒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可能导致选出的优质麦种数量减少(填“增加”“减少”或“不变”)。(4)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可用于制造高效率的深海探测器。为适应海洋的特殊环境,该材料应具有的化学性质为耐腐蚀性(任填一条)。【解答】解:(1)粗盐中的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答案为:离子。(2)①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故答案为:搅拌、加快溶解速率。②已知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0g,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质量分数是36g100g+36g×100%≈26.故答案为:不饱和。(3)用量筒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小,导致氯化钠质量分数偏大,可能导致部分优质种子上浮,可能导致选出的优质麦种数量减少。故答案为:减少。(4)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可用于制造高效率的深海探测器。为适应海洋的特殊环境,该材料应具有的化学性质为耐腐蚀性。故答案为:耐腐蚀性。绘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绘画作品的背后都蕴含着现代化学的智慧。回答24~25题。24.(5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千里江山图》使用天然矿物颜料层层着色,历经千载依然厚重绮丽。第一层以墨绘之。古人焚烧植物,收集火烟凝成的黑灰制得最早的炭黑。第二层以赭石上红色,其主要成分为Fe2O3。第三、四层均上绿色,此色从石绿取之,石绿的主要成分为矿物颜料为《千里江山图》增添了极大的色彩魅力,让这幅古画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1)以墨绘画长久不变色,原因是常温下碳具有稳定性。(2)赭石的主要成分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3∘。工业上也可用赭石和一氧化碳炼铁,其化学方程式为(3)石绿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石青,其化学方程式为3Cu2(OH)2CO3+C【解答】解:(1)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以墨绘画长久不变色。(2)在Fe2O3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设铁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2x+3×(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3Cu2OH2CO3与CO2中,铜原子有6个、氧原子有11个、氢原子有6个、碳原子有3+1=4个;反应后2Cu3OH2C故答案为:(1)稳定;((3)H₂O。25.(5分)现代绘画的红色颜料已很少使用赭石,而是通过化学方法制备Fe含铁和少量氧化铁,其余杂质不参与反应)制得,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酸浸”过程中,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有搅拌,加快溶解速率(任填一种)。(2)“酸浸”过程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确保把铁完全溶解。(3)Fe(OH)₃高温焙烧得到两种氧化物,化学方程式为-2Fe(4)流程中的两次过滤均不能省略,其中“过滤1”不能省略的原因是将未反应的固体杂质除去,以免影响后续实验(答案不唯一)。【解答】解:(1)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有搅拌、升高温度、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将废铁丝粉碎)等,这些方法在“酸浸”过程中都可采用。(2)加入过量稀盐酸能保证铁与盐酸充分反应,使其完全转化。(3)Fe(OH)₃高温焙烧生成两种氧化物,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是Fe₂O₃和H₂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4)“过滤1”的滤渣是不溶性杂质,若省略过滤1,滤渣会进入后续步骤,使得到的产品含有杂质,影响纯度,所以不能省略。故答案为:(1)搅拌,加快溶解速率;(2)确保把铁完全溶解;((4)将未反应的固体杂质除去,以免影响后续实验(答案不唯一)。26.(6分)临床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抗酸药有氢氧化铝片、碳酸氢钠片、铝碳酸镁片等。抗酸药的标准之一是药物发生疗效时,胃液pH保持在3~5之间最宜,pH过高会导致胃痛等不适症状。回答下列问题。(1)铝碳酸镁的化学式为Al2M(2)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₃+HCl=(3)上述三种药物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氢氧化铝片。(4)已知铝碳酸镁片是当今的主流抗酸药,为探究铝碳酸镁片相比碳酸氢钠片的优势,实验室用pH=1.5的稀盐酸模拟胃酸过多时的胃液。将上述稀盐酸以相同的滴速分别滴入等质量两种药粉的悬浊液中,测得pH随滴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结合图像分析,铝碳酸镁片作为抗酸药除了能将胃液的pH保持在3~5之间,减少胃部不适,还具有的优势为药效更稳定,持续时间更长(答案不唯一)(任填一条)。【解答】解:(1)金属元素名称一般带有“钅”字旁(汞除外),非金属元素名称一般带有“气、石”字旁,在为Al₂Mg₆(OH)16CO₃·4H₂O中,金属元素有Al(铝)、Mg(镁),非金属元素有氧(O)、氢(H)、碳(C)三种;(2)碳酸氢钠的俗称是小苏打;碳酸氢钠与胃酸(主要成分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3)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氢氧化铝属于碱,能与胃酸(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所以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治疗胃酸过多的是氢氧化铝片;(4)由图像可知,相较于碳酸氢钠,铝碳酸镁使溶液pH变化更平缓,能避免因pH骤升而引起的不适,药效更稳定,持续时间更长或铝碳酸镁可使胃内pH稳定在适宜范围的时间更长等。故答案为:(1)三;(2)小苏打;NaHC(3)氢氧化铝片;(4)药效更稳定,持续时间更长(答案不唯一)。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共3小题,化学方程式及特殊标注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27.(4分)云南斑铜“妙在有斑,贵在浑厚”,其制作技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滇南闻见录》记载:“自来铜(铜基合金),不可经火,须生锤成器”,通过捶打将斑铜塑成不同形状,体现了金属的延展性。斑铜的熔点比纯铜低(填“高”或“低”)。(2)斑铜主要含有铜、锌、锡、铁等。用如图2所示装置及试剂,通过一次实验验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回答下列问题。①组装好装置,装入试剂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集气瓶中金属B和溶液X可能的组合为Fe和H₂SO₄(答案不唯一)(任填一组)。【解答】解:(1)通过捶打将斑铜塑成不同形状,体现了金属的延展性。斑铜是铜基合金,其熔点比纯铜低,因为合金的熔点通常低于其组成的纯金属的熔点。故答案为:延展;低。(2)①在装入试剂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确保装置不漏气,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为了验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可以选择铁(Fe)与足量硫酸(H2SO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和铜不反应,铜和硫酸不反应,硫酸亚铁和锌反应,锌与硫酸反应,可以说明活动性:锌>铁>铜。故答案为:Fe和H28.(5分)为探究硫燃烧产物的性质,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在集满氧气的三颈烧瓶中(夹持装置省略),加入少量紫色石蕊溶液,塞紧带电热棒和燃烧匙的双孔塞,关闭止水夹,引燃足量硫粉,充分反应。资料卡片Ⅰ.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40体积SO₂;II.SO₂与(2)气球的作用是平衡装置内外压强,防止瓶塞弹出。(3)燃烧结束,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振荡烧瓶,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打开止水夹,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吸入三颈烧瓶中。【解答】解:(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硫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气球的作用是平衡装置内外压强,防止瓶塞弹出;(3)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