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题库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80分)一、单选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下列句子与上联“江月不随流水去”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风雨纵横乱入楼B.天风时送海涛来C.江上风清一燕来D.山色迎人秀可餐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联知识。对联要求上下联词性相对、平仄协调。“江月”是名词,“不随”是动词,“流水”是名词,A选项“风雨”与“江月”词性不同;C选项“江上风清”与“江月”结构不同;D选项“山色”与“江月”词性不同。B选项“天风”对“江月”,“时送”对“不随”,“海涛”对“流水”,对仗工整。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礼记》,又名《小戴礼记》,相传为宋代理学家朱熹所编写,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B.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产生的新体诗歌,以白话为基本语言手段。闻一多主张诗歌应具有“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C.英国诗人雪莱是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诗风自由,语言优美生动,惯用象征手法,《致云雀》就是他创作的大量抒情诗中的代表作品。D.《汉书》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它与《后汉书》《史记》《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A选项有误,《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所编,并非宋代理学家朱熹。B选项对新诗特点及闻一多主张的表述正确。C选项对雪莱及其作品特点的介绍无误。D选项关于“前四史”的说法准确。综上所述,答案选A。3、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B.曹雪芹,清代小说家,他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该书又名《金玉缘》《石头记》。C.小说《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遭遇,深刻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D.李商隐和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文学常识。A选项介绍了词的起源及创作方式;B选项说明了曹雪芹及《红楼梦》的相关情况;D选项阐述了李商隐的文学地位。而C选项中,《祝福》揭示的是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不是封建科举制度。所以这道题应选C选项。4、下列各句和原文一致的一项是()A.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B.蟹六跪而二鳌,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C.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D.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记忆与理解。A选项“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表述有误。B选项“蟹六跪而二鳌”中“鳌”应为“螯”,“蛇蟮”应为“蛇鳝”。C选项表述无误,但并非与原文完全一致。D选项与原文完全相同,所以答案是D选项。5、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的作者是()A.施耐庵B.曹雪芹C.罗贯中D.吴承恩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作者的了解。中国古典文学中,《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曹雪芹著《红楼梦》,吴承恩写《西游记》。所以这道题应选C选项。6、列各句中加【】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像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这样的【鸿篇巨制】,意蕴丰富,内涵深刻,我们要反复深入地研读。B.在世界已进入电子货币时代的当下,电子货币对传统铸币税的冲击是【不可理喻】的。C.气象部门回应说,这几天的晴好天气只是短暂回归周日起将又有两股冷空气【接踵而至】。D.这家公司本来已经濒临破产,近来【妙手偶得】了一笔投资,经营上便有了一些起色。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成语含义及用法的理解。“鸿篇巨制”指规模宏大的著作,《孔乙己》篇幅不长,A项使用不当。“不可理喻”形容态度蛮横不讲理,不能用于形容冲击,B项错误。“接踵而至”指接连不断地来,符合冷空气接连到来的语境,C项恰当。“妙手偶得”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得到的,不能用于投资,D项不符。综上所述,答案选C。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古代文体的一种,是古代臣子给君主的上书,内容多是谢恩、劝进、辞免、庆贺、贡物等。上表常含有秉忠陈情、倾诉心曲的意思,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诸葛亮的《出师表》。B.“二十四节气歌”是: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其中的两个“春”依次代表“春分”和“立春”。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开幕即在春分之日。C.古代很多文人雅士在“名”和“字”之外还有“号”,常用来表达生活经历、思乡情趣、处境心愿等,如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死后谥号“文忠”。D.现代汉语的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政通人和”出自《岳阳楼记》,“一鼓作气”出自《左传·曹刿论战》,“门庭若市”出自《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A选项对“表”这一文体的解释准确。C选项关于古人“号”的说明无误。D选项对成语出处的表述正确。B选项中,“二十四节气歌”里两个“春”依次代表“立春”和“春分”,且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开幕不在春分之日。所以答案选B。8、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央视汉字听写大会________。正是这样一个“素面朝天”的节目______了荧屏
的生态结构,______了社会对汉字的关注,激发了关于汉字的深层思考。总之,它传递了文化的______。A.可圈可点更换吸引生命力B.差强人意改变增加正能量C.可圈可点改变吸引正能量D.差强人意更换增加生命力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可圈可点”形容表现好,“差强人意”指大体让人满意。这里用“可圈可点”更恰当。“改变”侧重性质、状态变化,“更换”侧重替换。“改变生态结构”更合适。“吸引关注”是常用搭配。“正能量”符合传递积极意义。综合看,C选项的词语最能准确表达文意。9、“人生若只如初见”的下一句是()。A.何事秋风悲画扇B.相见争如不见C.两重心字罗衣D.斜阳却照深深院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诗词名句的记忆。在古诗词中,“人生若只如初见”的下一句通常是“何事秋风悲画扇”。这两句出自纳兰性德的《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整体营造出一种感慨和忧伤的氛围。其他选项与该句衔接不当,所以答案是A选项。10、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众所周知,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体系稳定延续的基本前提。____人类社会的活动____受到价值定位的影响,总会对某些生物物种过分偏爱,____对另一些生物物种漠然视之,____对某些物种厌恶有加,____在地球生命体系中并存的生物物种,在人类社会中总会受到各不相同的待遇。A.但是虽然还甚至所以B.但是由于而甚至因而C.然而由于而并所以D.然而虽然还并因而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在句子中,“但是”和“然而”都表转折,“但是”更常用。“由于”强调原因,“虽然”侧重假设。“而”表顺承,“还”表递进。“甚至”比“并”程度更深。整句话逻辑清晰,人类活动受价值定位影响,导致对不同生物物种有不同态度,所以用“因而”总结,综合来看选B最合适。11、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站在黄果树瀑布前,凝视湍急的瀑流,你会感到大自然的伟力。修改:将“湍急”改为“飞泻”。B.这个乒乓球馆是经国家体委批准,用来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修改:删去“团体”C.有关人士介绍说,最近几年北京的文物拍卖交易额呈逐年上升。修改:将“最近几年”移至“北京”后。D.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修改:删去第二个“不”。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病句修改的知识。A选项“湍急”形容水流状态,无需改为“飞泻”。B选项“团体”用词不当,应删去。D选项否定不当,删去第二个“不”。C选项应在“上升”后加“的趋势”,而非将“最近几年”移至“北京”后。综上所述,答案选C。12、与例句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的妙处。A.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C.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D.一面说,一面从顺袋中取出一张抄的“护官符”来,递与雨村……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引号的作用。例句中引号是引用诗句。选项A中引号表示特定称谓;选项C中引号表示特殊含义;选项D中引号表示特定称谓。而选项B中的引号也是引用诗句,与例句相同。所以应选B选项。13、下列句子中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A.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B.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C.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D.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性。A项“惠存”使用不当,是请别人保存自己的东西。B项“垂询”是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不能用于自己。D项“斧正”是请别人修改文章,不能用于自己改别人的。C项“拙作”是谦称自己的作品,“不吝赐教”表达希望对方给予指导,语言得体。14、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使用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A.低眉信手续续谈,说尽心中无限事。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C.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D.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别。A项“低眉”代指低头,B项“管弦”代指音乐,D项“干戈”代指战争,这三项均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C项把月亮比作宝镜,用了比喻的手法。所以答案是C选项。1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昆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戏剧曲种。她雍容典雅,仪态万方;她影响深广,美名远扬。B.“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C.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D.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B选项中“清明”后的“和”字使用有误,多个列举的节气之间不用“和”字连接。A选项对昆曲的描述及标点使用正确;C选项关于对联的介绍及标点无误;D选项古人题咏枫桥的表述及标点也无差错。综上,答案选B。16、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常见的活动有登高望远、饮雄黄酒、吃重阳糕。B.为了表示谦逊的态度,古人在他人面前常用谦称,如:鄙人、敝人、晚生、足下等。C.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慈(对方母亲)。D.古时女子年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称为及笄;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还未达到壮年,叫做弱冠。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传统文化常识。A项,重阳节饮雄黄酒错误,应是端午节;B项,“足下”是敬称不是谦称;C项正确,“令”用于对对方亲属的敬称,如令尊、令慈;D项,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称弱冠。综上,答案选C,对传统文化中各类称呼的理解和区分是解题关键。17、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对这段景物描写的观察角度分析准确的一项是()。A.由远而近B.由暗而明C.由静而动D.由虚而实答案:C解析:这段文字先描绘了静态的荷塘、叶子和花,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动态,如“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整体是从静态描写到动态描写,所以观察角度是由静而动。18、填入下面句子【】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的时代,是百花齐放的时代,我们不但要盈亩满畦的牡丹和菊花,我们也要树下的紫罗兰,草地边的蒲公英。【】。我们的责任是不但让读者兼收并蓄,而且还可以各取所需。A.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人的爱好又是多种多样的B.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人的爱好不尽相同C.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人们既爱牡丹、菊花,又爱紫罗兰、蒲公英D.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那么每位读者也有选择的权利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句子衔接。在这个语境中,强调的是时代百花齐放,人们爱好不同。A选项表述宽泛,未突出“爱好不同”;C选项重点在花的生存权利,偏离重点;D选项后半句与后文衔接不紧密。B选项“每人的爱好不尽相同”,既承接前文百花齐放,又能引出后文读者各取所需,衔接最为恰当。19、下列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单薄(báo)赤膊(bó)账薄博览群书B.招募(mò)暮(mù)色羡慕幕霭沉沉C.揣(chuāi)度瑞(ruì)雪端详气惴吁吁D.崎岖(qū)驱逐(qū)海鸥呕心沥血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A项中“单薄”的“薄”应读“bó”,“账薄”应为“账簿”;B项“招募”的“募”应读“mù”,“幕霭沉沉”应为“暮霭沉沉”;C项“气惴吁吁”应为“气喘吁吁”。D项字音字形全都正确,“岖”“驱”读音相同,“鸥”“呕”字形不同但书写无误。综上,答案选D。20、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俟我于城隅(《静女》)转徙于江湖间(《琵琶行并序》)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C.送客湓浦口(《琵琶行并序》)使快弹数曲(《琵琶行并序》)D.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人间词话》)本长安娼女(《琵琶行并序》)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文言句式的辨别。A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C选项均为省略句;D选项均为判断句。B选项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宾语前置句,“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是被动句。所以文言句式不相同的是B选项。21、余光中被称为()A.“爱国主义”诗人B.“朦胧派”诗人C.“乡愁诗人”D.“雨巷”诗人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余光中诗歌风格及特点的了解。余光中的诗作多以抒发乡愁为主题,其作品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深刻而动人。“乡愁诗人”这一称呼能准确概括他的创作特色。A选项“爱国主义”较宽泛;B选项“朦胧派”不符合;D选项“雨巷诗人”指戴望舒。所以余光中被称为“乡愁诗人”。22、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宋代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是从隋炀帝杨广的诗句“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中化用来的。B.您是喝杜松子酒?还是威士忌酒?还是啤酒?C.小明不明白,为什么要辛辛苦苦读书?更不明白,怎么样把书读好?D.“作为文明的传播者,我们的传媒界,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他顿了顿,接着说:“更应该清楚自身的社会责任,坚决抵制低俗之风。”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A选项引用诗句,标点使用无误。B选项中,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问号,前面的问号应改为逗号。C选项,陈述句中虽有疑问词,但不是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D选项,“接着说”后的冒号应改为逗号。综上所述,A选项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23、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皇天后土,实所共鉴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D.来吾道夫先路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言文中通假字的掌握。通假字是古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A选项“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没有通假字。B选项“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中“不”通“否”。C选项“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中“见”通“现”。D选项“来吾道夫先路”中“道”通“导”。综合判断,A选项符合没有通假字这一要求。24、以下关于《登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高》写于杜甫经历“关内大饥”和辗转流离之后的一个重阳节。B.诗中描写的景物、抒发的感情都带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C.诗歌通过所见秋江的景色,倾诉长年漂泊、病老孤愁、忧国伤时的复杂感情。D.诗人熔铸宇宙人生的苍茫百感,感叹人生沧桑同时,也不失坚定的生活信念。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登高》的理解。杜甫的《登高》是现实主义诗作,而非浪漫主义。诗中通过秋江景色,倾诉长年漂泊等复杂情感,是基于现实经历的真实写照。A选项点明写作背景;C选项概括了诗歌情感;D选项指出诗人的感慨。综合来看,B选项不符合《登高》的特点。25、下列选项中,引号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例句: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A.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B.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C.我曾想,如果从池水中抓出一个鲤鱼“科学家”,事情将会怎么样呢?D.因为别里科夫的生活中处处是套子,所以我们把他称作“装在套子里的人”。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引号的用法。例句中“福礼”是特殊称谓。选项D中“装在套子里的人”也是特殊称谓。A选项“寿”字是着重指出。B选项是人物说的话。C选项“科学家”表示特殊含义。综上,答案选D。26、下列诗词名句的作者,正确的一项是()A.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毛泽东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王安石C.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李白D.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诗词名句作者的了解。在古代文学中,苏轼的诗词风格独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正是苏轼的名句,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A选项出自司马迁;B选项作者是苏轼;C选项作者是岑参。所以这道题应选D选项。2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诚肯沐浴谈笑风声星罗棋布B.别致羽翼生灵涂炭杀身成人C.奢侈负疚孰视无睹赴汤蹈火D.煊赫缥缈别树一帜危如累卵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词语的正确书写。A项“诚肯”应为“诚恳”,“谈笑风声”应为“谈笑风生”;B项“杀身成人”应为“杀身成仁”;C项“孰视无睹”应为“熟视无睹”。D项书写完全正确。在日常学习中,要准确记忆词语的写法,避免错别字。28、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读书是扩大现实,扩大我们的精神境界。不读书的人才是逃避现实,因为他只生活在一种空间里。英国文豪约翰生说:“写作的唯一目的,是帮助读者更能享受或忍受人生。”倒过来说,_____________。A.读书的目的也在于加强对人生的享受,如果你得意;或是对人生的忍受,如果你失意。B.读书的目的也在于加强对人生的忍受,如果你失意;或是对人生的享受,如果你得意。C.读书的目的也在于加强你失意时对人生的享受,或是你得意时对人生的忍受。D.读书的目的也在于加强你失意时对人生的忍受,或是你得意时对人生的享受。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语句衔接。约翰生说写作目的是帮助读者享受或忍受人生,倒过来就是读书目的。A选项逻辑清晰,得意时享受,失意时忍受,符合正常思维和语言习惯。B选项先提忍受后提享受,顺序不当。C、D选项“你失意时”“你得意时”表述较生硬,不如A选项自然流畅。所以选A。29、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已经习惯了对权威的______,对经验的______,对实证研究的______,如何能培养出自由创新的文化?A.服从相信轻视B.服从相信藐视C.顺从轻信藐视D.服从轻信轻视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词语的运用。“服从”强调听从权威,符合语境。“轻信”指轻易相信,比“相信”更能体现盲目性,符合对经验的态度。“轻视”侧重不重视,“藐视”程度过重,“轻视实证研究”更恰当。综合来看,D选项的词语最能准确表达句子的意思。30、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女红(gōng)安土重迁(zhòng)商埠(fǔ)花团锦簇(cù)B.莅临(lì)大放厥词(jué)挟制(xié)蔫头呆脑(yān)C.懦弱(nuò)年高德劭(shào)两栖(qī)沁人心脾(qìn)D.遽然(jù)精神抖擞(sǒu)坍陷(tā)一柱擎天(qíng)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词语的注音。在汉语中,正确的读音有严格的规范。A选项“商埠”的“埠”应读“bù”;B选项“蔫头呆脑”的“蔫”应读“niān”;C选项注音全部正确;D选项“坍陷”的“坍”应读“tān”。所以答案是C选项。二、多选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多选题]下列成语都有“不考虑别人意见,办事主观蛮干”的意思。()A.独断专行B.专横跋扈C.了如指掌D.一意孤行答案:AB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成语含义的理解。独断专行指独自决断,专按自己的想法行事;专横跋扈指蛮横霸道,肆意妄为;一意孤行指不听劝告,固执地按自己想法做。它们都有不考虑他人意见、主观蛮干的意思。而了如指掌指对情况非常清楚,与题目意思不符。2、[多选题]下列哪两个不是《红楼梦》的异名()A.《石头记》B.《风月宝鉴》C.《太虚幻境》D.《金玉良缘》E.《金陵十二钗》答案:C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红楼梦》异名的掌握。《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红楼梦》都是相关名称。《太虚幻境》是书中的一个场景,《金玉良缘》是书中的情节,并非作品异名。3、[多选题]下列词语中,[]的字有两个读音的一组是()A.[咽]喉呜[咽]哽[咽]细嚼慢[咽]B.记[载][载]重三年五[载]转[载]C.[应]该[应]届[应]和[应]有尽有D.[强]大[强]调倔[强][强]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设备采购及技术服务合同格式
- 高考物理统考试题及答案
- 肝脓肿考试题目及答案
- 防水证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儿童发育考试题目及答案
- 动漫社考试题目及答案
- 丁河小学考试题及答案
- 吊顶工程考试题目及答案
- 中国橡胶感弹性漆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电气知识考试题目及答案
- 择校入学合同协议
- 配电柜接线外包合同协议
- 氟斑牙防治试题及答案
- 个人简历模板大全-可直接使用
-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无人机飞防作业合同范本
- 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报告制度课件
- 行测5000题电子版2025
- 《接触网的维修管理》课件
- 高中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 云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