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情调研(附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班级准备召开以“走近杜甫·感受诗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下面是活动开场白,其中有些字词小豫拿不准,请帮他判断。(共4分)在灯火璀璨的大唐盛世,当人们在轻歌
①
(慢
曼)舞中流连的时候,杜甫的诗歌横空出世,让浮
②
(躁
燥)社会的喧闹声戛然而止,也让某些人对于盛世之下存在的弊端不再强词夺理地去反驳,而是在困境中寻求希望,从对粉饰太平的拙劣表演中透过现象看本质,谋求新的出路。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订杜甫,感受其诗歌的魅力。(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该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2分)A.jiáqiángzhuó
B.gáqiángzhuō
C.gáqiǎngzhuó
D.jiáqiǎngzhuō(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2.小豫想在下面这张幻灯片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8分)【诗文传世】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他的一生波澜壮阔,青年时期便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抱负,要辅佐君王,建设“
①,②
”(陶渊明《桃花源记》)自由安乐、生活安康的理想社会。可仕途失意、四处碰壁,正如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里写的那样“
③
,徒有羡鱼情”。尽管如此,杜甫仍然保持自己灵魂的高洁,就如苏轼“
④
,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坚守自己忧国忧民的初心不改。面对安史之乱,杜甫以“
⑤
!妇啼一何苦”既渲染出差役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达了对老妇人的深切同情。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己及人,由家到国,发出了“
⑥,⑦
!
⑧
”的呐喊。3.【诗词评论】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学习杜甫诗歌的意义,小豫搜集到了以下材料,在电脑上操作的时候不小心把材料的顺序打乱了,请你帮他选出排序最恰当的一项(3分)①当今社会我们同样应该有杜甫那样的精神②但是他的这种思想对当代社会有借鉴意义③要将杜诗所展现的积极入世的思想内涵外化为我们奋斗的不竭动力④虽然他所处的时代难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⑤杜甫积极入世,体现出其强烈的责任意识A.①③⑤②④
B.⑤④②①③
C.⑤④②③①
D.①③②⑤④4.【诗意传承】为了更好地了解杜甫文化的传播,小豫搜集到了以下材料,请你完成以下任务。(共9分)(1)结合以下三则材料,请你用一句话概述小豫要传递的信息。(不超过20字)(2分)材料一:诗卷长留天地间,家国情怀千载传。2024年4月27日,巩义市举办的第十届“杜甫国际诗歌周”在巩义市杜甫故里开幕,来自海内外的文化学者、诗人嘉宾、企业家代表等共赴河洛巩义,同拜千秋诗圣,共襄文化盛举。材料二:2024年4月,“我和诗圣有个约定(第七季)”巩义市全民诵杜诗线上打卡活动启动。该活动选取脍炙人口的30首杜诗,通过音频诵读、作品注音以及原文赏析等形式,制作高质量线上打卡内容,号召全市中小学生及广大诗词爱好者进行学习打卡,掀起全民诵杜诗热潮。材料三:2024年4月,巩义市举办“你好!诗圣故里”巩义市短视频大赛,动员广大自媒体博主、视频爱好者等,聚焦诗圣杜甫的故乡巩义,围绕杜甫诗歌、杜甫文化、巩义人文特色等,多角度展示巩义厚重的文化底蕴,向外界大力宣传推介巩义,传播巩义声音,让更多人充分认识巩义、了解巩义。(2)小豫搜集到杜甫故里诗词大会的徽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向同学们描述该徽标的构图要素及寓意。要求:要素齐全,顺序合理,语句通顺,100字左右。(4分)(3)小文很喜欢杜甫的诗歌,可是小文的妈妈认为学习课外古诗词影响学习,只允许小文背诵考试范围内的,请你帮助小文对其妈妈进行劝说。(3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共16分)眼镜的见识①高一时杨老师教我们语文,也是班主任。高二分科时,我被分到文科,很伤我自尊。不是我多么喜欢理科,而是理科生都是成绩较优秀的,文科生要差一些。②我去找了杨老师,说我想上理科。杨老师还教我们语文,但他是理科班主任。杨老师略低下头,目光从老花镜上边看着我,问我为什么。我说,我成绩差,主要差在数理化,这不是智力问题,也不是我不努力,是因为我近视,看不清黑板。③我喜欢看小说,看进去就不能自拔。那时农村没电灯,我常常就着小油灯通宵达旦,初中时就深度近视了。语文、政治等科目,听老师讲或者自学也能懂;数理化不行,主要得听老师讲,还得看老师板书。我看不清黑板,只能支着耳朵听,一句没听清,这节课就瞎了。④杨老师取下老花镜,表示理解,但劝我说,你喜欢文学,正好读文科,成绩上去了,对高考也有好处。还劝我不要有虚荣心,说鞋子得劲不得劲自己的脚知道,不是给别人看的;说宁当鸡头,不当凤尾······总归是苦口婆心。⑤那天说了许多话,杨老师却没说让我配副近视镜。当时,乡下没有眼镜店,县城也没有,要配眼镜,得去洛阳。坐车、配镜,是一笔不小的花销,杨老师知道我的家境,知道我拿不出这笔钱。⑥后来,还是因为眼镜,我跟杨老师发生过一次龃龉。离高中不远,是公社卫生院,卫生院墙外,有个垃圾堆,其中不乏药瓶、针瓶之类的东西。有一次,我在垃圾堆里捡了个药瓶,不知因何我把那个药瓶放到了眼上,立刻,世界透过瓶底,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路边的花朵,色彩缤纷;墙上的标语,横平竖直。我挑着挨个儿试,最后发现链霉素的针瓶,个头大,效果最好,就拣了几个带回学校。从教室最后边看黑板,上面的字不再笼统,看同学的脸,也不再模糊······于是,这些针瓶,就成了我的眼镜。⑦玻璃瓶很薄,被医生敲开时,留下参差不齐的茬口,极尖锐,一不小心就会扎伤眼睛,我只能用手掌握住瓶口,抵在眼上,像个单筒望远镜。或许我的样子太怪异,被杨老师发现了,以为我调皮捣蛋,没收了那个针瓶,还把我撵出教室,到外边面壁思过。⑧我觉得我没过错,心里委屈极了。有头发谁会当秃子啊,有眼睛谁会装盲人啊,看不见嘛,买不起眼镜嘛······越想越委屈,就低声哭了起来。教物理的张老师路过,问我为什么不上课。我把针瓶的事说了。张老师怀疑地说,针瓶还有这功用?我说,真的啊,不信你看。就掏出另一个针瓶让他看。他把针瓶对着光线看了看,又用瓶底对着书页,书上的字果然小了许多。⑨还真是凹透镜啊,张老师说,看来,杨老师误会你了,没事儿,我跟他说一下。也不知张老师跟杨老师怎么说的,到了晚上,杨老师找到我,对我说,对不起,我没体谅你的难处,还误解了你,我向你道歉。说罢,杨老师给我鞠了一躬。⑩杨老师治学严谨,不苟言笑,很有昔日先生的风范。记得刚入校时,政治老师给我们念报纸,是一篇批判“师道尊严”的文章。杨老师忽然进了教室,夺过那张报纸就撕了,继而,抻抻衣摆、扶扶帽子,嗤之以鼻地说:哼,“师道”要是失去尊严,还成何体统!如今,每每想起“师道尊严”这个词,都会想起杨老师抻衣正冠、浩气凛然的样子。这么一位严厉、严肃的老师,却向一个学生鞠躬道歉。而且,杨老师把针瓶还给我时说,记住,它叫安瓿,是一种密封的小瓶。瓶口已经被他磨得平整了许多,边沿部分还裹上了胶布。显然,老师是怕锐利的玻璃伤了他学生的眼睛。⑪我学了一个新词:安瓿;还有一个生字:瓿。我把“安瓿”放到眼上,看着杨老师渐行渐远的背影,能看清他头上稀疏苍白的发丝,也能看清天上晶莹剔透的星星。一个“安瓿”,让我看清了世界,也看到了杨老师为人师表的境界,认识到了“老师”的含义。这就是见识,眼之所见,心之所识。(选自2024年4月11日《河南日报》第12版,作者:王安琪。有删改)5.本文回忆了“我”和杨老师之间的几件往事,请你结合全文内容补充下面表格。(4分)“我”杨老师①杨老师耐心劝“我”读文科“我”去垃圾堆找了针瓶做“我”的眼镜②③杨老师因误解向“我”道歉“我”回忆杨老师治学严谨,不苟言笑的往事④6.第⑩段是如何对杨老师的人物形象进行刻画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4分)7.文章主要是围绕“针瓶”来叙事的,开头为什么花费大量笔墨叙述与文理分科相关的事情?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4分)8.文章结尾处的“安瓿”有多重意蕴,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加以探究。(4分)(二)阅读下面文本,完成9~11题。(共11分)【文本一】走进双槐树遗址探索“河洛古国”的奥秘①《史记》中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诸多文献表明,中华5000多年不断裂文明的源头就是地理上的河洛,即河洛地区。2013年至2020年,考古人员在巩义市河洛镇双槐树村南部,发掘出距今5300年左右“河洛古国”的都邑,这也被专家认为是“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②双槐树遗址考古工作最早起于1984年,起初按照遗址发现所在地命名为“滩小关遗址”,后发现其仅为遗址的一部分,于是重新命名为“双槐树遗址”,并继续展开调查。经过多年的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确认遗址现存面积约117万平方米,是仰韶时代中晚期到龙山文化早期的一处大型三环壕聚落遗址。③从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和文化内涵分析,这可能是迄今为止,黄河流域发现的仰韶文化中晚期经过精心选址的规模最大的核心聚落,具有古国的都邑性质。此外,双槐树遗址周边,分布有青台、汪沟、秦王寨、伏羲台和洛阳的苏羊、土门、妯娌等多个遗址,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聚落群。特别是仰韶文化西山、点军台等组成的城址群,对双槐树形成拱卫之势,凸显出其独特的中心地位。结合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的发现,以及中国古史中有关黄帝的记载,考古专家初步判断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聚落,可能是黄帝时代的都邑性聚落中心。④出土于双槐树遗址的“蚕宝宝”,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枚用野猪獠牙雕刻的蚕雕,它身躯肥硕,不像野蚕那么瘦小,与现在家蚕的结构几乎完全一致。同时,它呈现出一种即将吐丝或正在吐丝的“C”形姿态。⑤不仅如此,考古人员运用多学科考古的手段,在双槐树W125瓮棺检测到丝蛋白。加上同时出土的部分片状丝绸,并与青台、汪沟等遗址发现的农业和丝绸实物等类比,专家们最终得出结论:不仅最早的丝绸在中国,最早的家蚕驯化和家蚕丝绸也在中国。⑥这一发现,为在世界文明中独具特色的中国农桑文明起源找到了确切的实物证据和时间节点。也正因此,双槐树遗址被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并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2020年六大考古新发现”。⑦我国考古界泰斗、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高度评价双槐树遗址,曾挥笔写下《双槐城礼赞》一诗:“巩义双槐树,有座仰韶城。为览龙图便,紧邻大河边······春蚕勤吐丝,丝绸惠万方。中华创文明,神州大风光!”(选自2024年5月14日大河网,作者:李东宝。有删改)【文本二】①双槐树遗址发现了内、中、外三重大型环壕,内壕周长约1000米,中壕周长约1500米,外壕残长1600米,层层嵌套,规模巨大。壕沟本身的设计颇具智慧。从横截面来看,双槐树的壕沟呈漏斗状。上宽,下窄,上部是较为平缓的缓坡,方便敌人或野兽滚落,再往下,坡度则陡然增高,一旦滚落,犹如瓮中之鳖。②抵御外敌,既需要聚落外部严密而科学的防御体系,也需要集众人之力,在聚落内部形成团结强大的凝聚力,大型聚会必不可少。双槐树古城的先民,在聚落内修建了一处长127米、宽41米、总面积达5300平方米的版筑夯土遗迹,这便是供先民举行大型聚会或活动场所的地基。③版筑夯土是以四块木板围成方形,中间填土,再以两人合力打夯,将普通的黄土转化为坚实的土块。如此往复便可建成牢固的地基。双槐树古城的这片版筑夯土遗迹,虽然经过五千多年岁月的侵蚀,但其保存较好的夯土残留,依然有1.9米的高度。④一道院墙,将双槐树古城内壕之中的区域,进一步划分出了南北。北侧是更为安全私密的专属区域,南侧则由两座院落东西分列,标识出一个后世城址营建的理念-中轴线。这是双槐树遗址与向心式聚落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双槐树遗址发现的大型建筑群,已初见中国早期宫室建筑的特点,并为探索夏商周宫室制度及中国古代高台建筑的源头提供了重要材料。(选自2023年11月光明网,有删改)9.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一引用《史记》中的话是为了引出下文巩义双槐树遗址的发现B.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聚落是黄帝时代的都邑性聚落中心。C.文本二第②段说明了双槐树古城先民举行大型聚会或活动场所的地基的基本样貌。D.文本一相比文本二语言更加生动形象。10.请分析文本一第④段所运用到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4分)11.文本一中说“河洛古国”都邑的发掘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文本二第④段结尾也提到了“重要材料”,那么本段放在文本一哪一段后面最合适?请结合两则材料说明理由。(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2~15题。(共11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马说》)【乙】世皆称孟尝君①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呼!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②而制秦,尚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注释】①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公子。②南面:指居于君主之位,君王座位面向南。(节选自王安石《读<孟尝君传>》)12.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1)策之不以其道词语推断法:策马奔腾
(2)宜可以南面而制秦查阅字典法:①合适,适宜。②应该,应当。③大概,也许。(摘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填序号)
(3)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课内迁移法: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13.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14.【甲】文中虚词“也”的运用很有特色,请分析下面三句中“也”所表达的情感。(3)①不以千里称也②安求其能千里也③其真不知马也15.【甲】【乙】两个文本谈论的共同话题是什么?请简要分析两个文本分别是如何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社会调查案例分析》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生态环境保护导论》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公章管理流程与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公司治理》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安全工程》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综合医院护理质量控制方案
- 广东省潮州市高中消防安全测试题十六(含答案)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法理学》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领导力》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门座式起重机司机模拟题(附答案)
- 水利水电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措施
- 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自查清单8-患者隐私
- 智能温室种植技术推广方案
- PET-CT课件教学课件
- 不签劳动合同待岗协议书
- 工会经审业务网络知识竞赛题库
- 宁夏易制毒管理办法
- 日照维修资金管理办法
- 线上教学蚂蚁家族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