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名称I第二单元一
一、单元教材分析:
1、《古诗三首》本课描写了秋天的美丽风景,重点是朗读和理解古诗,
领略秋天的美好风光,体会古诗包含的情感。
2、《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本课作者记叙了“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
路上行走的情绪。重点是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怀,体会作者奇异的想象和独特
的感受。
3、《秋天的雨》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秋天的雨,重点是理解体会秋雨的美
好,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之情。
4.本次习作主题是《写日记》,引导学生学习写日记的格式和内容及好处。重
点是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会写日记。
5.语文园地本次园地主要内容是交流学习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并学会运
用;理解、积累四季特别是秋天的成语;注意正确的写字方法。重点是掌握理解
词语的方法,积累成语。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教学内容: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2.单元知识结构:
《古诗三首》利用声像资源把学生带入情境,进而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引
导学生反复朗读,借助注释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通过分析关键词、重点句,感受体会作者情怀。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作者
感知情怀,体验生活的乐趣,珍视贴近自然的童心。《秋天的雨》分析重点词句来
理解课文。借助图片、音乐引导学生感受秋雨的美好。《听听,秋的声音》从秋天
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在学生配乐朗读、背诵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仇写课义,创作小诗。语义园地:.指导学生用合作和探究法来学习理解词语。
用合作交流的方法理解、积累成语。
三、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背诵或默写诗文片段,让学
生通过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具有新鲜感的词句,融人情境,感受课文中丰
富的想象,能发挥自己的想象体会诗词意境,感受祖国文字的优美。
②语言运用:让学生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唤醒其生活经验,积累并加工生
活素材;让学生发挥想象,运用所学方法,写作并修改习作。阅读时能从所读的
内容想开去。
③思维能力: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运
用了想象,写出了独特的感受,教学时抓住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获得真实的体悟和感受。
④审美创造: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情
境当中去,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并在今后的学目中运用想象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重难点:
1.利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学会用查字典、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
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就显得非常重要。
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
法。
单元主备人: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汪一w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
4、古诗二首
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②语言运用:会认“径、斜”等11个字,会写“寒、径”等13个字,
正确认读多音字“挑”。
③思维能力: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
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④审美创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秋天美景的特别。
思政元素: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2.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
的“情: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
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教学准备:PPJ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联系实际,故事导入。
L诵读古诗,创设情境
2.揭示课题。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件出示图片:1.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
1.交流古诗,体验情趣:请同学况进行评议和小结。
们交流自己积累的描写四季景色的古2.学生自由读篇章页的内容和谈体
诗。会。
2.描写四季的古诗,鼓励学生阅.学生自由朗读。
读积累。
同学们,现在正是深秋季吊。你
能用自己积累的四字词语说说这个季
节的景色或你的感受吗?秋景图,学
生自由交流。这节课,我就和大家一
起来学这首诗。板书:山行(杜牧)
活动意图:
从学生熟知的图片入手,引导他们畅所欲言,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为学
生学习古诗营造良好的氛围。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是给予学生课前预习的
肯定和鼓励,也有激发学生认真学习古诗的作用。
环节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了解生字新词。
2.学习生字新词。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古诗中的1、学生初读。要求:有感情地诵读古
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诗,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
2.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遍。
看字音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2、请学生独立、仔细观察这4个字的
顺。结构,你有什么好方法记忆生字?
3.分类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寒径斜霜
(2)指导书写。
径:左窄右宽,书写时注意左部
细长,右部稍宽。它的读音强调是
“jing”,而不是.
寒:上下结构,宝盖稍宽,中间
三横紧凑,撇捺舒展。
(3)用形近字区分生字的写法。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
如:寒一塞,径一行一经。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
你还会用什么方法记忆、理解生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字?
4.师小结
活动意图:
从学生熟知的古诗入手,引导他们畅所欲言,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为学
生学习古诗营造良好的氛围。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是给予学生课前预习的
肯定和鼓励,也有激发学生认真学习古诗的作用。
环节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品读古诗,了解诗意。
2.背诵古诗。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师:《山行》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生答:(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再读
古诗,不懂的地方可以看注释,看插
图,读完后和同桌交流。
1.品读第一、二句。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
家。
(1)我们跟随诗人来到山上,首
先看到了什么呢?生答:(因为这首古诗描写的是深秋,
(4)诗意:登上深秋的山,小路天气比较寒冷,所以诗人说“寒山”。
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白云缭绕在深“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暗示了山
山之间,隐约看到山中有几户人家。的高大。)
2.品读第三、四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说具
花。体。
(1)跟随诗人的脚步我们看到了
怎样的画面?自由读第三、四句,看
看图,想象画面。生1:《山行》这首诗可以抓住“寒山、
(2)诗人为什么停下车子不走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这几
了?你能用诗中的句子来回答吗?个词语进行背诵。
(停车坐爱枫林晚)生2:我觉得这首诗朗朗上口,容易背
3.背诵古诗。诵。
生3:我用划分节奏的方法诵读古
诗,读着读着就能背诵了。
活动意图: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反复诵读,做到字正腔圆,音韵流畅。引导学生想象
画面,如“白云生处有人家”这句诗句,很有画面感,让学生自然而然察觉到晚
秋的山中有人的踪迹,寒山不寂寞,从而在自主探究中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
的思想感情。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书写本课的生字
巩固作业:完成同步练册
提升作业: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的书目
6.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检查签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
字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
4、古诗二苜
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把握课文内容,初步祖国秋天的美景。
②语言运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③思维能力:认照"赠、文『'等8个生字,会写“赠、刘”等7个字。通过
图片或教师点拨的方式理解“擎、君”等生字的意思、。
④审美创造: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和对朋友的鼓励。
思政元素: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3.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
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教学准备:PPJ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复习巩固,以旧引“新”
1.回顾旧知:背诵《山行》。
2.说说上节课里的收获。
3.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件出示复习内容。1学.生认读上节课学习的有新鲜感
L齐背古诗《山行》。的词语。
2.上节课我们通过看主题图片、2.学生说说上节课里的收获。
教师讲解等方法感受到了诗人对秋天3.再读课文,学习新课。
的喜爱。秋天的确是美丽的季节,在
诗人眼中秋天充满了诗情画意,这节
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
《赠刘景文》。
3.作者简介。课件出示。
4.助学资料。
课件出示:
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苏轼
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
唱酬往来。
橙和橘的区别
活动意图:
背诵己学过的古诗,大概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为本节课做好铺垫,鼓励学
生学以致用。对于诗中不理解的人物和橙橘让学生提前做好功课,使其在学习古
诗时不至于感到迷惑。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古诗。
2.识记生字。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古诗中的1.学生初读。耍求:有感情地诵读古
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诗,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
2.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遍。
看字音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生1:“赠”偏旁是“贝”,就是钱的
顺。意思,就是把东西无偿地送给别人。
3.分类写字。“赠”是左窄右宽结构的字,右部上宽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下窄。
赠刘盖菊残君橙生2:我认真观察了“刘”这个字,它
(2)请学生独立、仔细观察这儿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文”,书写
个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忆理解生“文”时的最后一捺要写成一点,它是
字?一个姓,我的同桌就姓刘。
4.师小结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
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果本对
照,及时改正。
活动意图:
学生通过独立观察、交流的方法识记生字可以记忆得更牢固,也更有成就
感。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掌握生字的书写要领,从而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环节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品读古诗。
2.理解诗意c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品读第一、二句。荷尽已无擎生1:我家旁边就是荷花池,所以荷尽
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情景我看到过,我很容易理解。还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理解有,我在网上也搜索了残荷的图片,和
词语、句意。同学们互相交流过。
(2)这是什么季节?从哪里能看生2:“擎”这个字我用动作表示更容
出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易理解,我来做一下。
语。
荷尽:荷花凋谢(1
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在诗
中指的是荷叶。
菊残:菊花开败了,一看就知道
是深秋季节。(出示残荷和快要凋谢的
菊花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3)闭上眼睛听一名同学诵读这
两句诗,想象画面。
生:听到“傲霜枝”我仿佛看到
深秋季节,虽然菊花都开败了,但它
的枝条还在霜雪中挺立。
(4)诗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
的荷叶也已经没有了,菊花虽然开败
了,但是还有傲寒的枝条挺立。
(5)你体会到了菊花什么样的精
神?
2.品读第三、四旬。
(1)诗人又带领我们领略了怎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说
样的风光?自由读第三、四句诗,说具体。
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诗意:一年中最好的景致您一
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
的时节。
活动意图:
引导学生抓住关犍字词,看图想象画面,教师点拨多种形式理解古诗,体现
深秋色彩的艳丽,让人感觉到这是富有生气的秋天、充满诗意的秋天、满满收获
的秋天。也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味和意境,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
累。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书写本课的生字
巩固作业:完成同步练册
提升作业: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的书目
6.板书设计:
扳书设计
有基无叶、
秋末的特征
荀我做香
段手金黄生小
收装的奉节楂于方练/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检查签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
字
课时教学设计
①文化自信:弓I导学生从朗读中把握课文内容,初步祖国秋天的美景,
②语言运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③思维能力:掌握多音字“挑二会给两个读音准确组词。会写“送、挑”2
个字。通过动作、看图片等方式理解这两个字的意思。用多种方式理解“萧萧、
促织、篱落”等词语的意思。
④审美创造: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和对朋友的鼓励。
思政元素: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4.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O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
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教学准备:PPT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回顾旧知:背诵《山行》《赠刘景文》
2.说说上节课里的收获。
3.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秋天是美丽的,在诗人眼中也是悲1.学生认读上节课学习的有新鲜感的词
凉的,秋天总能引起人们的无限愁思,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首古诗一一2.学生说说上节课里的收获。
《夜书所见》。3.再读课文,学习新课。
题目是什么意思呢?(在夜里把自己看
到的景物写下来。)
2.回想一下前面两首古诗的学习方法。
3.作者简介。
活动意图:
学生通过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为学习这首古诗做铺垫;课前搜集资料r
锻炼了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也给学生一个能力方面的肯
定,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环节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初读古诗。
2.识记生字。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古诗中的生字,生1:“送”半包围结构,“送来”
注意生字的读音。的意思。写这个字的时候走之底的最后
2.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一笔要写长一些,包围住“关”。
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顺。生2:“挑”,我会做“挑”的动作。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它是个多音字,读tido和tido。
送挑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
(2)请学生独立、仔细观察这2个生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字,你有什么好方法理解记忆这2个生
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字?
5.师小结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引导学生自学。
2.思考:从哪里能看出作者思乡的愁
绪。
3.朗读节奏划分:课件出示(播放比较
低沉的背景音乐)生1:假如是我在这样的情景中,我会想
4.②观察课文插图,读第一、二句,诗到家。我的家乡也在外地,有时候就会很
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诗人为想妈妈。
什么说自己是“客”?引导学生运用多生2:“动客情”就是触动了诗人的思乡
种方法理解词语。之情。
5.“萧萧”形容风声,
6.“客”,是因为诗人身在异乡。生1:我能感受到诗人站在江边,深秋的
7.(2)品读第三、四句。凉风吹在他身上,诗人感到很孤独。
8.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
明。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说具体。
9.①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
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说具体c
活动意图:
学生通过独立观察、交流的方法识记生字可以记忆得更牢固,用情景判断多
音字的练习,巩固了两个读音。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掌握生字的书写要领,从而
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书写本课的生字
巩固作'业:完成同步练习
提升作业: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的书目
6.板书设计:
_________1板书设计
梅叶送农户
秋风劫富情
儿*见昆帔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检查签备课组一—教研组教研室
字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5、铺满巴掌的金色小路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L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秋天的水泥道的美丽。
②语言运用: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
“水泥、放晴、明朗”等14个词语,运用联系生活、查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词
语的意思。
③思维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④审美创造:感悟作者对秋天门前水泥道的喜爱和赞美。
思政元素:了解秋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好河山的兴趣。
2.学习重点难点:
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金水泥、
放晴、明朗”等14个词语,运用联系生活、查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
思。
2.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秋天的水泥道的美丽。
3.教学准备:PP?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2.学习生字、生词、多音字。
4、指导书写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L师:同学们,你们每天上学、1.(课件出示几张光秃秃的水泥道的图
放学的路是什么样的?请你描述一片)
下。
(出示几张梧桐树叶。)
2.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叶
子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一
片片叶子像什么吗?
2.师:是呀,在作家张秋生的眼里,
这梧桐树叶就像金色的手掌,那么铺
满这种叶子的水泥道会是什么样的
呢?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书空课题,齐读。提出质疑
4.作者简介。
5.助学资料。
6.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
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
活动意图:
用学生熟悉的场景问题导入新课,由描述自己熟悉的水泥道到引出铺满金色
巴掌的水泥道,这样能引起学生讨论话题的兴趣,自然引出这篇课文。由课题引
发学生的疑问“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什么样的呢?”,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
趣,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课文学习中去。
环节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L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
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生字的读音。1.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
2.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
地方多读儿遍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
音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抄下来。)默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
分类写字。
标上序号。
3.师小结
2.同桌合作,汇报交流。
活动意图:
在自主认读、独立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生字的组成及书写生字的注
意事项,特别是“晶”应重点强调写法。培养学生自主写字的能力,通过评价促
进学生写字水平的提升。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书写本课的生字
巩固作'也:完成同步练册
提升作业: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的书目
6.板书设计:
铺满巴掌的佥色小路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
5、铺满巴掌的金色小路
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秋天的水泥道的美丽。
②语言运用:会认“法、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水
泥、放晴、明朗”等14个词语。
③思维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④审美创造:感悟作者对秋天门前水泥道的喜爱和赞美。
思政元素:了解秋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好河山的兴趣。
2.学习重点难点:
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金水泥、放
晴、明朗”等14个词语,运用联系生活、查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秋天的水泥道的美丽。
3.教学准备:PPJ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件出示:1.学生开火车认读。
水洼脚印凌乱
雨靴增添棕色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说一下生1:水泥道很美丽。
生2:这是一条富有诗意的道路,谁
那条水泥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看到谁都会喜欢的。
活动意图:
复习词语,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同时设计启发性问题“水泥道给你留下了
怎样的印象?”既回顾了旧知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二: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1.学习第1自然段。学生活动:
(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①请大家小声地读一读第1自然1.小组交流汇报。
段,找出描写季节和天气的词语读一
读。
②找一找哪个词语说明秋雨下的
时间很长。
生1:“秋风”“秋雨”交代了季节
课件出示:和天气。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生2:从“一夜”这个词语体会到秋雨下
的时间长.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2.小组交流,学习第2〜9自然段。
师:从“潮湿、亮晶晶”“一角小
小的蓝天”这几个词语和短语中谈谈
自己发现的美丽。3.可以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师:你还能找出体现水泥道美丽
的词语吗?
用欣赏的语气,语速可略慢。
⑤抄写自己喜欢的比喻句。
⑥你也尝试着写一写比喻句吧。
⑦课件出示第9自然段。
(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
很慢很慢的。)
指名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
“我”会走得很慢?
3.指导学习第10〜11自然段。
活动意图: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水泥道的句子,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展开想象,体会作者
的情感。通过朗读课文、图文结合等方法,感受水泥道的美丽,感受文章的语言
之美,同时,也关注文章首尾呼应写法的好处,初步引导学生感受结构之美。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书写本课的生字
巩固作业:完成同步练册
提升作业: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的书目
6.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N
,,一在秋风、秋而一天放晴一天明朗
的满比而渤溟一格制树叶落满总
5^水金
行走金黄叶丛问一小心先件州敦
(一友秋K,秋雨一门利木迪遣A关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检查签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
字
课时教学设计
…10>秋天的雨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关注文中有特
点、难懂的词语,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感受秋天的美好,仿照课文中的相关句子
学习表达。
②语言运用:认识“钥、匙”等10个生字;会写“盒、颜”等13个字;通
过联系语境、联系生活经验、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清凉、留意”等14个词语
的意思。
③思维能力:认识总起句,能找出课文中描写秋雨的3个总起句,尝试迁移运
用。
④审美创造:了解秋天究竟有多美。
思政元素:了解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2.学习重点难点:
1.认识“钥、匙”等10个生字;会写“盒、颜”等13个字;通过联系语
境、联系生活经验、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清凉、留意”等14个词语的意思。
2.认识总起句,能找出课文中描写秋雨的3个总起句,尝试迁移运用。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关注文中有特点、难懂的词
语,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感受秋天的美好,仿照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学习表达。
3.教学准备:PP?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引出课题
2.学习生字、生词、多音字。
3、指导书写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同学们,你们一定都见过下1.了解四季的雨
雨,那么你们喜欢什么样的雨呢?
(课件出示各种下雨的图片,选择动
态图最好)
大地经过春雨的滋润,夏雨的洗礼,
秋雨姑娘像一把钥匙,悄悄地打开了
秋天的大门。
2.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份关
于秋天的礼物:秋天的雨景。(课件出
示秋雨的图片)
师:是啊,秋天的雨就是如诗如画,
就是这样的美妙、这样的神奇、这样
的令人陶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
篇描写秋雨的文章:《秋天的雨》。2.书空课题,齐读。提出质疑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课件出示课前搜集的作者简介。
5.课件出示课前搜集的资料:
6.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
到了什么?
预设: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有什么
特点呢?
活动意图:
直观导入,让学生感受秋天、感受秋雨,并把秋雨与春雨和夏雨做对比,比
较不同季节雨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文中具有新鲜感的词语的
介绍,也让学生对这些不常见的事物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为学习课文做好准
备。
环节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听范读。边听边回出文中的生1.学生初读。
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2.默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音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顺。默读的同时,注意难写、难认的字词。
4.同桌合作,汇报交流。
分类写字。
2.教师讲解,学生初步了解生字。
(4)老师范写
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把句子抄下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
来。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
6.师小结:本对照,及时改正。
三、再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学生进行思考
容?从每个自然段中找一两句话来概
括。
2.引导学生抓住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
话回答。
活动意图:
学习课文,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然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书写本课的生字
巩固作业:完成同步练册
提升作业: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的书目
6.板书设计:秋天的雨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6、秋天的雨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关注文中有特点、难
懂的词语,学会用多和方法理解。感受秋天的美好,仿照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学习表
达。
②语言运用:认识“钥、匙”等10个生字;会写“盒、颜”等13个字;通过联
系语境、联系生活经验、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清凉、留意”等14个词语的意
思。
③思维能力:认识总起句,能找出课文中描写秋雨的3个总起句,尝试迁移运用。
④审美创造:了解秋天究竟有多美。
思政元素:了解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10.学习重点难点:
1.认识总起句,能找出课文中描写秋雨的3个总起句,尝试迁移运用。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关注文中有特点、难懂的词
语,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感受秋天的美好,仿照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学习表达。
3.教学准备:PPT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件出示:1.学生开火车认读,学生领读。
清凉、留意、颜料、枫叶、邮票、果
树、菊花、仙子、气味、香甜、香
味、过冬、丰收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说一下秋雨
生: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
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色彩缤纷的季节。
活动意图:
复习词语,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同时设计启发性问题“秋天的雨给你留下
了什么样的印象”,既回顾了旧知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二: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1.学习第1自然段。
2.指名朗读课文,学习第2〜4自然段。
3.齐读课文,学习第5自然段。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习第1自然段。
以初媒㈱6窗触财如直观、全面地理耀和感飒交段的第容他人物的的格特促,
牙藉量飒徵裸阕的摹弱嘉谊所4自然一把钥匙”是中心句。它用比喻的修辞
段。5.作业设计:手法写出了秋天的作用,秋雨就是一把
套新黄爵书磊1麋百用擘段。开门的钥匙,也引出了下文。
精解睁知膂勰胄心句连起来生2:第二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
r法,写出了秋雨的凉爽和润物无声的特
提升作亚:深外的血:快外读书舱的书1r
那蔽*:光》或另外一首轻缓课时教常设计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一切。
的锦樱曲)
11、听听,秋世新授课时:一课时
一指导背谛第2a型建板书设计
一反诔时I司弟周年月口弟f
总起一打开秋天的大门
£中体会产爽的美煨,惑隼作者对
分述(好闻的气味)特点
美
\、蟀、振今韬5"等9、个/字。
③思r—朗读港漱一边读飞边展开想缘就司学们交流:你
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
④尹震挚鬟宣常强献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感悟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
美。..
―成功之过:-----------------------------------------------------------------
思政元素: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感悟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
11.学习零点难点:
会认不鹭脸、蟀、振、韵”等9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展开
想象,和同学们交流:你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
改进燮鼠学准备:PP?"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出不图片,导入新课。
L图片导入。
2.认识生字词。----------------------r
检查签aw
字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1.让学生从图片中感受秋天的美丽
3.作者简介。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朗读,读准
4.课件出示课前预习的资料:
音。
5.学习生字
活动意图:
教师和学生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大自
然,培养学生多观察、多思考的习惯。
环节二:学习课文,品味感悟。
1.学习第1〜4小节。梳理故事内容,学生自主练说。
2.小组交流,学习第5、6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学习第1〜4小节。1.同桌交流。师生交流。
2..点名朗读课文,并思考上面的问题。
2.小组交流,学习第5、6节。
点名回答问题,教师指导。
5.可以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6.师小结:秋的声音,在大自然
生1:蝴蝴的叫声,雨水滴落的声
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
音,小朋友啃苹果的声音。
心中。听到这么美妙的声音.
活动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同时放手让学生自学、合作探究识记生字词,既充分发
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书写本课的生字
巩固作业:完成同步练册
提升作业: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的书目
6.板书设计:
国书设计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检查签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
字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习作:写日记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养成爱观察、善思考、
勤动笔的好习惯。。
②语言运用:读懂给出的例文,让学生掌握日记的格式、内容,明白写日记
就是把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明白、通顺地记录下来。
③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事、
物,养成爱观察、善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并逐步养成自己写日记的习惯。
④审美创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兴趣,培养创新思维。从编拟童话的
过程中接受自我教育。
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兴趣,培养创新思维。从编拟童话的过程中
接受自我教育。
2.学习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养成爱观察、善
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并逐步养成自己写日记的习惯。
3.教学准备:PPT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绘本导入,激发兴趣。
1.激发兴趣,对写作感兴趣。
2.引导学生补充词语,拓展思路。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朋友1.生1:日记记录小蚯蚓每天发生的一
绘本。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些事情,
2.课件播放视频绘本《蚯蚓的日记》,2.生2:这些日记内容非常有趣。特别
欣赏画面。(视频内容只要是《蚯蚓的是小蚯蚓教蜘蛛钻地特别有意思。
日记》的内容就行,时间大概50秒)
3.说一说小蚯蚓的日记内容,并说一
说这些内容带给你什么感受。
活动意图:
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既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同时也对日记内容、格
式、记日记的好处都有了简单的了解。
环节一:参考例文,学习方法。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指名读例文。
1.思考:这篇日记写了一件什么1.学生交流汇报
事?
2.再读例文,讨论:日记与我们
以前写的作文有什么区别?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汇报,教师点
拨。课件出示:学生交流汇报
格式方面:
日记的第一行要写年、月、日,
星期儿及天气,然后才是正文。
作文一开始就是正文。
内容方面:
日记就是写一天内自己经历的、
看到的、听到的事。要写真实、明
白、通顺。
作文的时间和内容都可以自由安
生1:可以记录生活中发生的点点
排。
滴滴和有趣的事。
温馨小提示:日记的内容也是每
生2:能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
一个自然段刖面空两格。
力。
3.师:写日记的好处是什么?同
生3:能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桌相互讨论说一说。
生4:我觉得把自己经历的、看到
的生活点滴记录下来,以后也是美好的
回忆。
活动意图:
在自读自悟中了解日记的格式和写法,让学生明白要想将口记的重点写细致,就
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情感来写。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试着自己写一篇日记。
巩固作业:并试着进行修改。
提升作业: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的书目
6.板书设计:
习作:写日记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习作:写日记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L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养成爱观察、善思考、
勤动笔的好习惯。。
②语言运用:读懂给出的例文,让学生掌握日记的格式、内容,明白写日记
就是把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明白、通顺地记录下来。
③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事、
物,养成爱观察、善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并逐步养成自己写日记的习惯。
④审美创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兴趣,培养创新思维。从编拟童话的
过程中接受自我教育。
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兴趣,培养创新思维。从编拟童话的过程中
接受自我教育。
2.学习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养成爱观察、善
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并逐步养成自己写日记的习惯。
3.教学准备:PPT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练习写日记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回忆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所1.学生练习。
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想,有什么
值得你写下来的。也可以和同桌交流
讨论,互相提醒。
2.提示:自己做过的、自己看到的、
自己想到的、自己听到的都可以作为
日记内容。
注意要用第一人称来写。
活动意图:
引导学生回忆交流,相互启发,对想写的内容有很大的引发。
环节二:习作修改,点拨修改方法。
1.自读习作,修改病句。
2.习作分享,总结习作秘诀。
3.分享自己的日记。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怎样修改日记呢?1.学生练习。
小组讨论汇报。
课件出示:
一看格式是否正确;二看正文表
达是否明白;三看句子是否通顺,是
否抓住重点来表达。
注意不要忘记修改错别字。
2.练习写日记。
活动意图:
此环节引导学生学会改日记的方法和养成检查、修改日记的习惯。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写一篇日记
巩固作业:并进行修改
提升作业: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的书目
6.板书设计:
习作:写日记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检查签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
字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语文园地二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借助拼音诵读,体会有关秋天的词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
②语言运用:交流平台,交流和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
③思维能力:词句段运用,积累描写四季的词语。
④审美创造:书写提示,学会使用钢笔写字,注意握姿和坐姿,练习写好横
画和竖画,注意“横平竖直”的书写方法,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思政元素:感受中国字、词、语言的趣味和魅力,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12.学习重点难点:
1.先看后写再对照,写的时候要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握姿;积累有关秋天的词
语。
2.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典特色课件
- 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 现代管理培训小知识课件
- 2026届江苏省南京一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民法典模板课件
- 2025年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电气设计专项训练考前冲刺卷
- 2025年公务员行测申论写作专项训练卷 文体写作技巧
- 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时政热点专项训练
- 2025年公务员行测地理知识专项训练冲刺押题
- 2025年春季初级经济师职业资格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考前冲刺押题试卷
- 外研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1 This is me 教案(共6课时)
- 2025年公安辅警笔试题目题库(答案+解析)
- 2025年外事办公室翻译招聘面试(俄语)预测题及答案
- 消保化解案例课件
- 2025年跨境电商物流服务佣金结算合作协议
- 房屋租赁合同交割清单列表
- 2025年公司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有完整答案
- 2025年公共卫生基本知识题库及答案
- 医院检验科微生物进修汇报
- 主播跟运营合作合同协议
- 用浪浪山正确打开开学第一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