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三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三部分区域发展考试要求1.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2.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区域发展四层考查【必备知识】区域;区域关联;区域发展;因地制宜。【关键能力】综合分析、比较、概括区域特征与差异,说明、分析、评估地理联系及其影响;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第三部分区域发展四层考查【学科素养】能够从地方或区域综合的角度,分析地方或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能够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认识区域的整体性和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能够解释、评析区域开发利用决策的得失,解决区域发展问题。【核心价值】能够从“人地相互影响”的视角,认识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发展观。
第三部分区域发展课时51区域与区域发展夯实·基础知识任务1——掌握区域的含义和类型划分1.填空:区域的特点。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区域内部的________相对一致。特定性质2.连线:区分区域类型。3.填空:认识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1)较高层级的区域往往与________对应,较大尺度的区域可包含若干________的区域。(2)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________。(3)同一尺度的区域,也会因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具有不同的________和不同的________。较大尺度较小尺度相互促进发展条件发展方向任务2——掌握区域的特征及其实践意义1.填空:区域整体性的两大表现。(1)区域内各类要素是________的,有些是直接影响,有些是间接影响。(2)区域内各类要素的________、________,使得区域具有整体性,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2.填空:区域差异的表现。地理位置差异、____________、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____________等。自然条件差异文化习俗差异3.简答:什么是区域关联性?[提示]
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的基础。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通过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区域间流动,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区域发生关联。4.简答:在区域发展中如何做到因地制宜?[提示]
区域的发展,既要根据自身的地理条件,合理安排人类活动,又要充分考虑自身地理条件和区域关联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人类的活动方式,从而做到因地制宜。5.填表: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区域差异。区域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差异地理位置长江入海口东北地区中部气候__________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耕地条件以______为主黑土分布广泛矿产资源贫乏____等矿产丰富亚热带季风水稻土石油区域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影响农业耕作类型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主要作物水稻
、油菜、棉花等玉米、春小麦、大豆等耕作制度一年两熟至三熟________特色产业水产业西部以畜牧业为主工业综合性工业基地________基地一年一熟重化工业衔接一
选择性必修2教材活动变式我国语言的地域差异表现为南繁北齐,即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单一。右图为中国汉语方言区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1.我国汉语方言区中,分布面积最广的是(
)A.北方方言区 B.客家方言区C.闽方言区 D.吴方言区2.导致我国方言南繁北齐的自然因素是(
)A.历史B.气候C.地形D.交通√√1.A
2.C
[第1题,结合图例可看出,我国汉语方言区中,面积最大的是北方方言区,A正确;客家方言区、闽方言区和吴方言区面积均小于北方方言区,B、C、D错误。第2题,我国南方地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崎岖、交通闭塞,不利于人们交往,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方言。我国北方多地势平坦的高原和平原,交通联系方便,老百姓交往、交流机会多,彼此融合,语言差异不大,因此导致我国方言南繁北齐的自然因素是地形,C正确。历史和交通不属于自然因素,A、D错误。气候对我国方言影响不大,B错误。]衔接二
选择性必修2教材活动变式先秦典籍《尚书·禹贡》是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作者设想,当诸侯统一后,国家可以把国土划分为九个州。古人常用“九州”代指中国。读图,完成3~4题。3.古人划分“九州”疆域的主要依据可能是(
)A.山川河流 B.气候植被C.语言习俗 D.行政传统4.《尚书·禹贡》在关于各地土壤和田地记载中的“厥土惟涂泥(湿土)、厥田惟下中”和“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下”分别对应的州是(
)A.兖州、青州 B.青州、徐州C.豫州、扬州 D.荆州、扬州√√3.A
4.D
[第3题,据图可知,九州的分界线大致以河流(黄河、长江、淮河等)和山川(太行山、秦岭等)为划分依据,故A正确;图中显示了我国南北方,北方是温带季风气候,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南方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且南北方习俗不一样,图中并未直接分南北方为州,故B、C错误;按先秦的行政区域也不是如图中所示,故D错误。第4题,从题目中“厥土惟涂泥(湿土)、厥田惟下中”可知,该地泥土为湿土,推知其应为南方地区,从图中大致可以看出淮河一线,以及长江轮廓,选项中只有荆州和扬州位于南方地区,故排除A、B、C,D正确。]衔接三
选择性必修2教材案例变式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部的阿曼,终年炎热干燥。2006年,阿曼的法拉吉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法拉吉是一种人工水渠灌溉系统,利用地势落差,把水从山区引到村庄,水渠大部分藏于地下,一般到村庄附近才出露地表。根据农田大小划分水资源配额,遵循饮用—沐浴—洗衣—灌溉的使用顺序,这套用水制度至今还在执行。如图为某村庄附近的法拉吉景观图。据此完成5~7题。5.结合材料,推测法拉吉主要引用的水源是(
)A.河流水 B.地下水C.淡水湖泊水 D.高山冰雪融水6.法拉吉大部分藏于地下和在村庄附近出露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收集地表水;提高水温B.减少水资源蒸发;方便取水C.减少污染;减少工程量D.获取地下水;增加空气湿度√√7.法拉吉严格的用水制度可以(
)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②体现趋利避害的生活智慧③提升灌溉水源水质④体现公平合理的价值追求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①④√5.B
6.B
7.D
[第5题,由材料“法拉吉是一种人工水渠灌溉系统,利用地势落差,把水从山区引到村庄,水渠大部分藏于地下,一般到村庄附近才出露地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拉吉分布在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河流、湖泊少,气温高,不易形成冰雪,所以其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B正确。第6题,法拉吉大部分藏于地下是因为当地终年炎热干燥,降水少,蒸发旺盛,藏于地下可减少水分蒸发;在村庄附近出露是为了满足当地居民生活、生产用水,方便取水,综上所述,B正确。第7题,由材料可知,法拉吉严格的用水制度遵循饮用—沐浴—洗衣—灌溉的使用顺序,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①正确;无法体现趋利避害的生活智慧,②错误;灌溉水源位于最后环节,水质较差,③错误;严格用水制度是根据农田大小划分水资源配额,体现公平合理的价值追求,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1.区域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区域的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为每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如下面关联示意图就体现了青藏地区的整体性特征。提升·核心素养2.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整体上把握,其思路和程序如图所示:3.区域差异分析(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①气候差异的形成
③河流水文差异的形成④土壤、植被差异的形成区域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地形、地质条件的差异,导致了土壤、植被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土壤的质地、厚度、肥力、酸碱度等方面和植被的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人类活动差异成因具体表现农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机械化水平、劳动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人类活动差异成因具体表现工业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人口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差异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人类活动差异成因具体表现城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交通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交通方式、通达度等差异[方法技巧]
“三看”法分析地理环境差异的类型(1)时间差异——看“变化”在同一地区,随着时间的差异地理环境特点发生明显的变化。地理环境的变化,往往是由“某一要素”的变化引起的,因此要分析出该要素是哪种要素。(2)水平空间差异——看“区位”在不同区域,要分析对比区域的区位差异,首先要分析地理位置的差异,包括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相对大的地形单元的区位、重要的地理环境的区位、所处的坡向、地形差异等;其次要分析地理环境突出特征差异。(3)垂直空间差异——看“海拔”垂直空间差异主要结合不同海拔水热组合特点的变化进行分析。在垂直方向上,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而降水随海拔的升高由少到多再到少。(2024·江苏卷)巴尔喀什湖为中亚大型湖泊,风景宜人,湖泊以乌泽那拉尔水道为界,分为特征差异显著的东西两部分,沿湖中小城市发展各具特色。右图为巴尔喀什湖周边城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培养·思维能力(1)巴尔喀什湖沿湖城市大多分布于西部,主要取决于湖泊的(
)A.面积大小 B.形态特征C.容量多少 D.水体性质(2)奎甘市位于伊犁河入湖口,该地区农业发展特色是(
)A.畜牧业 B.园艺业C.都市农业 D.灌溉农业√√(3)当前沿湖城市宜鼓励发展的产业是(
)A.金属冶炼 B.生态旅游C.船舶制造 D.盐湖化工√【解题导引】(1)巴尔喀什湖地处中亚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湖泊西侧有伊犁河注入→东侧仅有狭窄的乌泽那拉尔水道与西侧连通→湖泊东西水体交换较差→湖水特征东西差异显著→西侧以淡水为主→影响人口与城市分布(2)图示信息→奎甘市位于河流入湖口→附近有大面积的农灌区→发展灌溉农业(3)图文信息→巴尔喀什湖是中亚地区的大型湖泊→景色宜人→周边沙漠广布→适宜发展有利于节水且能促进生态保护的旅游产业据报道,目前巴尔喀什湖地区的用水量持续增大,巴尔喀什湖受到“灭湖”威胁,结合上面的图文资料,分析巴尔喀什湖水量减少的根本原因是(
)A.气候变暖,蒸发旺盛B.人口增加,社会经济发展C.发展农业,过度引河水灌溉D.城市建设,下渗水量减少√B
[由材料可知,湖泊周围集聚了大量的人口、城市,沿湖中小城市发展各具特色,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导致该地区的用水量持续增大,巴尔喀什湖受到“灭湖”威胁,因此巴尔喀什湖水量减少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加,社会经济发展,故选B。]视角一
区域的内涵与特征人们习惯以巫山为界,把长江上游部分区域分为“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下图)。据此完成1~2题。1.巫山一线东西两侧的“荆楚大地”和“巴蜀大地”(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有明确的界线C.气候类型一致 D.地形单元一致2.划分“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的主要目的是(
)A.方便统筹布局,实施统一管理B.施加政策影响,确保经济水平一致C.划定区域界线,明确区域归属D.了解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加以开发√√1.C
2.D
[第1题,“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的划分指标是地形特征,A错误;自然地理界线是过渡性的界线,B错误;两侧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类型一致,C正确;地形单元西侧是盆地,东侧是平原,D错误。第2题,划分“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加以开发,D正确;区域之间存在差异,不能实施统一管理,也不能确保经济水平一致,A、B错误;自然地理区域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不能明确区域归属,C错误。]视角二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2024·珠海一模)苏格兰高地的天空岛,也叫斯凯岛,是英国的世外桃源,岛上几乎没有天然树木,如图为该岛地理位置、当地局部地貌景观和传统民居景观。据此完成3~4题。3.该岛地表植被以草地为主,天然树木稀少,其原因可能是(
)A.冻土广布 B.气候酷寒C.风力强劲 D.降水不足4.该岛传统民居一般用草皮铺设屋顶,用石头砌墙,其主要原因是(
)A.取材便利,防寒保暖B.降水较多,通风透气C.石材坚固,防御海浪D.造型美观,可防地震√√3.C
4.A
[第3题,苏格兰受盛行西风影响,且岛屿周边是开阔的海域,风受到的摩擦力小,风力较大,且地处高地,同海拔遮挡物少,风力强劲导致天然树木稀少,C正确;该岛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温和多雨,年降水量大,冬季最低月均温大于0℃,终年气候温和,不易有冻土分布,A、B、D错误。第4题,该岛以草地植被为主,草皮取材便利,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用材质较厚的石头砌墙能防寒保暖,且草皮覆盖屋顶也有防寒保暖的效果,A正确;草皮铺设屋顶,用石头砌墙,不能体现降水较多的特征,且当地风力较大,建筑需要避风,而不是通风,B错误;当地建筑应建在海浪影响不到的区域,所以石材不会考虑抵御海浪的作用,C错误;用草皮铺设屋顶,用石头砌墙与防地震无关,D错误。]视角三
区域差异比较分析(2024·常州模拟)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如图为某学者根据我国各省科技、绿色和技术生产力计算出的各省级行政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5.影响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导因素是(
)①劳动力数量与质量②科技创新水平③经济发展模式④自然资源储量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6.东北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以第一产业为主,技术水平较低B.老工业基地衰落,产业转型滞后C.京津冀虹吸效应,人才流失严重D.资源日渐枯竭,环境问题较严重√7.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各省对应的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A.晋——立足资源禀赋,推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B.渝——发展数字经济,建设全球金融服务中心C.豫——依托黄金水道,积极建设中原交通枢纽D.鲁——调整产业结构,重点促进农旅产业融合√5.B
6.B
7.A
[第5题,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即新的高水平现代化生产力(新类型、新结构、高技术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生产力),是以前没有的新的生产力种类和结构,相比于传统生产力,其技术水平更高、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更可持续,②③正确;劳动力数量与质量、自然资源储量属于传统生产力,①④错误,故选B。第6题,东北地区以第二产业为主,A错误;老工业基地衰落,产业转型滞后,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较为缓慢,B正确;京津冀虹吸效应虽然对东北地区有一定影响,但当地可以通过优惠政策招揽留住人才,故不是最主要的因素,C错误;虽然部分地区存在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但新质生产力并不是以资源为主导,故不是主要因素,D错误。第7题,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可以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A正确;重庆市周边地区除了成都市之外都相对落后,且属于内陆城市,对外联系水平与其他沿海大型城市相比不占优势,不适合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建设全球金融服务中心,B错误;黄金水道指长江航运,长江并不经过河南省,且河南省内河运输不发达,无法依托水道建设成中原交通枢纽,C错误;山东省工业和服务业相对发达,其产业结构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合理,且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靠前,并不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及重点促进农旅产业融合,D错误。](建议用时:30分钟,分值:45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25·佛山模拟)隐藏在佛山市南海区闹市中的叠滘旧村落,人居历史始于北宋,至今已近千年。村落内河道蜿蜒,佳木参天,古祠源远,小桥人家。2019年3月,该村落的叠南、叠北社区被评为桂城街道乡村振兴首批示范社区。未来将围绕“车、水、马、龙”“乐、龙、医、儒”8大主题进行特色改造,有望打造成水乡文化体验片区。据此完成1~2题。课时数智作业(五十一)区域与区域发展1.叠滘被评为乡村振兴首批示范社区最有利的条件是(
)A.村落知名度高 B.文化底蕴深厚C.交通设施完善 D.闲置土地较多2.叠滘旧村落更新改造后,提升最明显的功能是(
)A.休闲游憩 B.水源供给C.生产生活 D.生态保育√√1.B
2.A
[第1题,材料中仅提到该村落隐藏在闹市中,人居历史近千年等信息,未明确体现其知名度高,A错误;村落人居历史始于北宋,至今近千年,古祠源远等都体现了其文化底蕴深厚,这对于乡村振兴示范社区的评选具有重要意义,B正确;材料中未提及交通设施方面的内容,所以不能确定交通设施完善是最有利条件,C错误;材料中也未提及闲置土地的情况,且闲置土地较多与被评为乡村振兴首批示范社区关系不大,D错误。第2题,围绕“车、水、马、龙”“乐、龙、医、儒”8大主题进行特色改造,有望打造成水乡文化体验片区,这将极大地提升其休闲游憩功能,A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水源供给方面的改造内容,所以该功能不会明显提升,B错误;虽然可能会对生产生活有一定影响,但从材料的改造方向来看,休闲游憩功能的提升更为明显,C错误;材料中未涉及生态保育方面的改造内容,所以该功能提升不明显,D错误。](2024·安阳一模)地均GDP是指每平方千米土地创造的GDP,是评价现代城市经济价值的重要指标。下表为2021年我国部分城市的GDP总量与地均GDP统计表。据此完成3~4题。城市深圳上海广州北京苏州GDP总量/亿30664.8543214.8028231.9740269.6022718.34地均DP/(亿/km2)15.356.823.802.402.62城市深圳上海广州北京苏州GDP总量/亿16355.3317716.7619916.9810688.2827894.02地均DP/(亿/km2)2.482.071.391.060.343.重庆地均GDP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矿产资源 B.气候C.地形 D.水源4.我国东部城市未来地均GDP增长的主要途径是(
)A.提高生态环境质量B.提升传统制造业比重C.增强城市辐射功能D.提升创新型产业比重√√3.C
4.D
[第3题,重庆是山城,地势起伏大,山地阻隔城市功能区之间的连通,土地利用率低,导致地均GDP较低,C正确;重庆的矿产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较好,水源充足。矿产资源、
气候、水源不是限制性因素,A、B、D错误。第4题,地均GDP指每平方千米土地创造的GDP,反映土地的使用效率,传统制造业占据空间较大,且地均GDP较创新型产业低,故应提升城市创新型产业比重,D正确,B错误;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小,A错误;增强城市辐射功能可增强城市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力,但对城市自身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C错误。](2024·肇庆一模)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宁夏和内蒙古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读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位置图,完成5~7题。5.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发展农业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适中,热量较足B.劳动力丰富廉价C.气候干旱,全年光照充足D.靠近黄河,灌溉水源充足6.下列关于流经该地区黄河水文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凌汛现象 B.水量锐减C.流速急 D.含沙量大√√7.图中甲所在的地形区(
)A.为温带大陆性气候B.年均降水量大于400毫米C.和黄土高原大致以黄河为界D.自然景观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5.D
6.C
7.A
[第5题,宁夏平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热量较足,但冬季严寒,热量低,A错误;劳动力不是发展农业的主导因素,B错误;气候干旱是不足条件,C错误;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靠近黄河,因此灌溉水源充足,D正确。第6题,据图可知,此处黄河由低纬流向高纬,有凌汛现象,A不符合题意;因为宁夏平原会从黄河中取大量水灌溉,因此水量会锐减,B不符合题意;此处地形是平原,流速较慢,C符合题意;此地流经黄土高原附近,含沙量较大,D不符合题意。故选C。第7题,图示地区主要位于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A正确;图中甲所在地区位于贺兰山以西,年均降水量小于400毫米,B错误;和黄土高原大致以贺兰山为界,C错误;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D错误。](2025·广州模拟)区域高质量发展是在经济效益持续增长过程中,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基本同步的增长过程,并呈现出因地域功能不同而分异的模式。下图为1978年和2018年我国不同地区生产总值占比统计图。据此完成8~9题。8.图示地区生产总值占比变化可反映出(
)A.南北部差值已超过东西部差值B.南部区域发展质量优于北部C.中部地区生产总值不断下滑D.南北部差异变率大于东西部√9.为促进欠发达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应当(
)①注重绿色低碳生产②全面依托矿产资源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④提高当地城镇化水平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③④√8.D
9.A
[第8题,由图可知,南北部地区生产总值占比的差值未超过东西部,A错误;虽然南部地区生产总值占比大于北部,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指标还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无法判断南部和北部区域发展质量的优劣,B错误;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占比虽然下降,但并不代表地区生产总值不断下滑,C错误;总体来看,东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比差异较大,但变率小于南北部,D正确。第9题,由材料可知,区域高质量发展是在经济效益持续增长过程中,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基本同步的增长过程,因此促进欠发达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既要注重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要注重生态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①③正确;全面依托矿产资源促进发展,会造成一定的环境问题,不利于欠发达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②错误;地区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状况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区域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④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共18分)10.(2025·绵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桔(jié)槔(ɡāo)井灌工程位于浙江省诸暨市某镇,是利用石块、木杆(或竹竿)、绳子、水桶等,运用杠杆原理,在旱季灌田的一种汲水工具。桔槔汲水灌溉,水顺着沟渠流入田中,再渗入地下,回流入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济宁市兖州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教育类)(9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安徽蚌埠市龙子湖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2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人事派遣岗位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洛阳博物馆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2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招聘村人员12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温州永嘉县金溪镇中心卫生院招聘季节工4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广东佛山市禅城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下属企业招聘工作人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安徽宣城市广德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下属公司招聘1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安徽芜湖鸠江区招聘区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拟聘用人员(二)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新华书店招聘3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学校少先队知识应知应会题库(含答案)
- (2025)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考核试题(附含答案)
- DB31∕T 1545-2025 卫生健康数据分类分级要求
- 起重机指挥Q1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教学课件合集
- 2023类器官技术与行业研究报告-复刻结构重现功能 构建组织器官替身
- 国有资产交易法律实务与疑难问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课件
- 初中毕业证在哪里查询
- 九宫格智力数独200题(题答案)版
- GB/T 5796.4-2022梯形螺纹第4部分:公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