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6_第1页
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6_第2页
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6_第3页
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6_第4页
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湖南大联考)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探究铝在浓硝酸中会形成将去除氧化膜的铝片放入浓硝酸中.片刻后铝片表面未见紫红色固体,说明铝片

A

致密氧化膜取出用水洗净,放入硫酸铜溶液表面已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证明Cu与浓匿酸反应后取2nL反应后的混合液,加水稀释,冷却至

B若稀择液pH<7,证明硫酸有剩余

的混合液中存在硫酸室温后测溶液pH

探究乙醇在油脂皂化反应向2irL植物油中加入2inL40%的NaOH最终溶液不分层.说明乙醇能催化油

C

中的作用溶液,再加入5mL乙醉,振荡脂的皂化反应

探究火柴头上是否含有氯取下火柴头放入2mL蒸饵水中溶解,滴加少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火柴头中

D

元素量NaNO2溶液、AgNCh溶液含氧元素

2.(2022沏南益阳沅江一中二校)卖险室用Ca与H2反应制取氢化钙(CaH2)。下列实验装

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甲乙丙丁

A.装置甲制取Hz

B.装置乙净化干燥H2

C.装置丙制取CaH2

D.装置丁吸收尾气

3.(2022江苏苏锡常镇四市调研)向茶酚钠溶液中通CO2回收苯酚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

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o2

FjNaOH

协液

装置乙

=

co;|一星水层和

二口苯酚钠

苯酚层

座才溶液

装置丙装置■丁

A.用装置甲制备CO2气体

B.用装置乙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1

C.装置丙中发生反应生成苯酚和Na2co3溶液

D.从装置丁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苯酚层

4.(2022湖南永州一中二模)下列实验所选装置、试剂或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试剂a试剂b试剂c试剂d实验结论

饱和NaBr氧化性:

A浓盐酸KMnOi

溶液

食盐水CI2>Br2

饱和

NazSQ非金属性:

B硝酸CaCO,NaHCCh

溶液N>OSi

溶液

饱和酸性:HCI>

苯酚钠

C浓盐酸NaaSO)NaHSOiH2s。3>

溶液

溶液苯酚

碱性:

AICl.i

D浓氨水生石灰浓硫酸。

溶液NH3H2

>AI(OH)?

5.(2022湖南岳阳质量监测)下列实睑中的仪器、药品选择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图甲

1-澳丙烷、

图乙

啰条

V农酸钾

趴MnO?和铝

c粉的混合物

困丁

A.图甲:测定未知浓度的FcSOs溶液的浓度

B.图乙:检验1-澳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反应生成丙烯

C.图丙:制备氧气,并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D.图丁:利用铝热反应制取金属镒

6.(2022湖南常德一模)下列实验方案或装置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AB

实验目的测定氯水的pH测定醋酸溶液的物质的肽浓度

实验方案将氯水滴加至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

向含有少量酚酸的醋酸溶液中滴加NaOH标准溶液

或装置对照

选项C

实验目的收集少量NHx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

[盐酸酸化的

卜溶液

实验方案BaCh

或装置

4口待测液

7.(2022湖南长沙雅礼中学一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某同学为探究FeCh溶

液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滴加继续滴加

1

1.0mol,L''Na2S1.0mol,L

溶液3mL,Na2s溶液,三

①目②号

产生黄色沉淀,产生黑色沉淀,

溶液由黄色变溶液淡绿色褪去

分为2淡绿色

滴加1.0mol•L-1继续滴加

Nag溶液3mL.Na2cO,溶液.

边滴加边振荡且不断振荡,

2.0mo!•L*FeCIj④'

溶液6mL

液体由黄色变红褐色,产成大量红

逸出大量无色气泡褐色沉淀

A.①〜④的变化中,有2处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向②后试管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

C.若将FcC13溶液滴加到Na2s溶液中,产生的现象与图中①、②现象相同

D.若用Na2so3代替Na2cCh进行实验,可产生相同现象

8.(双选)(2022湖南岳阳三模)反应2NaCIO+C3H3N3O3-CBNaChCLNa+NaOH+HzO可

制备广谱消毒剂C3N3O3CLNa,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按气流从左至右,装置中导管连接顺序为f-c-d-a-b-e

B.升高温度有利于装置A中产品的生成

C.当加入4molNaOH时,最多消耗氟尿酸(C3H3N3O3"mol

D.装置D中橡皮管可平衡气压,便于浓盐酸顺利流下

参考答案

小题提速练11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

1.A解析铝在浓硝酸中会钝化膨成致密氧化膜.氧化膜会阻碍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所以将去

除氧化膜的铝片放入浓硝酸中,片刻后取出用水洗净,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片表面未见紫红色固

沐,说明铝片表面已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故A正确;硫酸铜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

酸性,所以向铜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水稀释,冷却至室温后测溶液pH,若溶液pH小于7

无法列断硫酸是否过量.故B错误;植物油不溶于水,但溶于乙醇,所以向植物油中加入氢氧化钠

溶液,再加入乙醇振荡,溶液不分层,不能说明乙醇能催化油脂的皂化反应,故C错误;氯酸钾在酸

性溶液中才能与亚硝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离子,所以取下火柴头溶于蒸馀水时,火柴头中含有的

鼠酸钾不能与亚硝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离子,因此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D错

误。

2.D解析装置甲利用稀盐酸与锌粒在简易装置中制取Hz,实脸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A

不符合题意;装置乙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氢气中的氯化氮气体、利用浓硫酸干堞氢匕起到净

化干燥出的作用,实验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脸目的,B不符合题意;装置丙利用纯净的氯气在加

热条件下与钙反应制取CaHn实验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C不符合题意;装置丁是用于防

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及氧气进入装置丙与钙或CaFh反应,实验原理与吸收尾气不符合,过量氢气应

收集或点燃,D符合题意。

3.D解析生成的二氧化碳会从长颈漏斗逸出,甲装置不能制备二氧化碳,A错误;二氧化碳与氢

氧化钠溶液反应,应选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B错误;装置丙中发生反应生成苯酚和NaHCCh溶

液,C错误;笨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密度比水大,故可从装置丁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苯酚层,D正

确。

4.D解析浓盐酸和高播酸钾反应,不需要加热可生成氯气,浓盐酸易挥发,生成的氯气中含有

HCI,HCI易溶于饱和食盐水,氯气不易溶于饱和食盐水可除去杂质HCI,氯气和NaBr发生氧化还

原反应生成Bn,可证明氧化性:C12>B「2,故A正确;硝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饱和

NaHCC)3溶液可除去挥发出的HNCh气体,二氧化碳与NazSiCh溶液反应生成硅酸,可得酸

性:HNO3>H2cO3>H2SiO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乳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非

金属性:N>C>Si,故B正确;浓盐酸与Na2sOa反应生成SO?和H?。,饱和NaHSCh溶液可除去挥发

出的HC1杂质气体,SO?与笨酚钠溶液反应得到笨酚,由强酸制取弱酸,可得酸性:HC1>H2so3>笨

盼,故C正确;浓氮水与生石灰反应放热,反应生成氮气,氯气是碱性气体,能与浓硫酸发生化学反

应而被吸收,则无氨气与AlCh溶液反应,不能得到碱性:NH『H2O>A1(OH)3,故D错误。

5.D解析题图甲中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应放在酸式滴定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不符合题

命乙醉易挥发,也能使酸性高镂酸钾溶液褪色,不能检睑1-澳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反应生成

丙烯,故B不符合题意;题图丙中过氧化钠易溶于水,不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C不符

合题意;二氧化镂和铝粉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钱,因此题图丁能利用铝热反应制取金属镂,

故D符合题意。

6.B解析氤水中含有的HCIO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pH试纸,因此不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

pH,A错误;向含有少量酚欹的醋酸溶液中滴加NaOH标准溶液,达到滴定终点时生成

CH3coONa,溶液呈碱性,溶液由无逝变为浅红色,能达到预期目的.B正确;NH3的密度小于空气的

密度,要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导气管要通入试管底部,C错误;向待测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

BaCb溶液,产生白包沉淀,可能是BaSCh或Ag。,不能确定是否含有SO么D错误。

7.B解析①中产生黄色的沉淀S,溶液变为淡绿色,说明有Fe2+生成,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②中是

S2-+Fe2+==FeS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