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26_第1页
2024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26_第2页
2024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26_第3页
2024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26_第4页
2024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2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广东肇庆第三次质检)化学仪器的规范使用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对装置或

仪器的使用或操作规范的是()

A.图A是振荡分液漏斗中混合液

B.图B是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

C.图C是称量5.1g固体

D.图D是煨烧石灰石

2.(2022山东枣庄二模)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装置甲可验证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

B.装置乙用于制备Fe(OH)3胶体

C.装置内可证明非金属性强弱:Cl>C>Si

D.装置丁用于配制1.0mo卜L」的硫酸溶液

3.(2022广东惠州一模)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暮劭阚

A./\加热熔融的氢氧化钠固体

LJJ饱和

吁斗NaHg

B.溶液吸收CO2中的HC1杂质

c.蒸储时的接收装置

NaOH

溶液

D.吸收尾气中的C12

4.(2022广东卷,4)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时,需除去CM+、M/和SO》,所用试剂包括

BaCh以及()

A.Na2c03、NaOH、HC1

B.Na2co3、HQ、KOH

C.K2co3、HNO3、NaOH

D.Na2co3、NaOH、HNO3

5.(2022广东茂名五校联盟第三次联考)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使用装置A进行喷泉实验

B.使用装置B制备硝基苯

C.使用装置C量取15.00mLNa2s2O3溶液

D.使用装置D进行NM的尾气吸收

6.(2022全国乙卷/0)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相应正确结论的是()

实睑操作现象结论

氧化性:

A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俄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先变橙色,后变蓝色

Cb>Br?>b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加入新制

B无砖红色沉淀蔗轴未发生水解

Cu(OH)2悬浊液

C石蜡油加强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Bn的CCL溶液溶液红棕色变无色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燃

试管口润湿的蓝色石蕊试氯乙烯加聚是可逆反

D加热试管中的聚氯乙烯薄膜碎片

纸变红应

7.(2022福建莆田二模)工业上利用银块制取硝酸银及硝酸银的有关性质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60%硝酸母趣

I1|光照或*

露」反应器,.①.硝酸银2硝酸银卬。。[

块(稍高于100。0溶液固体A:

-----------------------4Ag

NO、NO?(吸收后排放)

A.反应器中若增大硝酸的浓度,生成NQ*总量将减少

B.操作②为减压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C.硝酸银固体应保存在棕色瓶中

D.X是氧气

8.(2022山东聊城二模)为完成下列各组实验,所选玻璃仪器和试剂均准确、完整的是(不

考虑存放试剂的容器和连接装置)()

实骏目的玻璃仪器试剂

溟乙烷中湿元素的溟乙烷、5%NaOH溶液、硝酸很溶液、

A试管、酒精灯

检验稀硝酸

BK2c03的焰色试验酒精灯、蓝色钻破璃KKCh溶液、稀硫酸

例底烧加、分液漏斗、导管、广口

C实验室制取氯气MnO”浓盐酸、NaOH溶液

瓶、烧杯

葡萄糖的银饯反应试管、酒精灯、烧杯、量筒、胶头滴10%葡葡糖溶液、新制的银氨溶液、蒸

D

实验管馅水

9.(2022广东肇庆第三次质检)含硫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应用,实验小组对部分含

硫化合物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⑴小组同学设计了两种制备SO2的方案。

I.70%H2s04溶液与Na2sCh粉末反应;II.Cu粉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①方案I所涉及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②两种方案相比,方案[的优点为o

⑵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检验上述方案II中所有气体产物。

①A中仪器m的名称为,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为

②按气流方向,上述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a--d(填仪器接口的小写字母)。

③装置C中仪器n的作用为0

⑶小组同学探究Na2so3溶液的pH对Na2s03与AgNCh反应产物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Ag2s03为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能溶于Na2s03溶液;AgOH为白色难溶于水的

固体,易分解,难溶于Na2s03溶液;Ag2s04为白色固体,微溶于水,不易分解。

步骤一:将一定质量的AgN03配成250mL溶液,并测得溶液的pH=4;将一定质量

Na2so3配成250mL溶液,并分成两份,一份用SCh将pH调至8,另一份用NaOH溶液将

pH调至11;

步骤二:将pH=4的AgNCh溶液滴入足量的pH=U的NazSCh溶液中,开始产生白色沉淀,

后沉淀变为棕黑色。

步骤三:将pH=8的Na2s03溶液滴入pH=4的AgNCh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①步骤一中配制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

要。

②步骤二中产生的棕黑色沉淀为Ag20,则该步骤产生的白色沉淀为(填

化学式)。

③对步骤三中白色沉淀的组成提出假设:

i.可能含有Ag2s03;ii.可能含有Ag2s04;iii.可能含有AgOH.,提出假设ii的依据

为;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i是否正确:。

10.(2022河北邢台一模)三聚氯辄

NN

入N人

(ClNC1)是许多农药、活性染料和荧光增白剂的重要原料,实验室可用如图所

不装置制备(部分装置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⑴仪器a的名称为o

(2)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操作为0

⑶装置A的作用为o可选用的试剂为(填字母),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

A.浓盐酸和MnO2

B.盐酸和KMnCh

⑷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该装置的作用是o

(5)装置C是为了获得氯化冢(CNC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O

(6)装置E出来的尾气中含有(填化学式),可用(填试剂)除

去。

B组能力提升练

1.(2022广东汕头一模)测定补血剂(含Fe2\维生素C等)中铁元素含量的前期处理:将

样品研磨后,取1.00()g样品粉末加入5mL稀硝酸溶解后过滤,将滤液配制成250.00mL

溶液。上述处理过程中未涉及的操作是()

2.(2022辽宁抚顺一模)化学研究主要用的是实验方法。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的草酸溶液

A.①可以证明石蜡油分解有乙烯生成

B.②可探究Cb使红色布条褪色的原因

C.③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④可验证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3.(2022)东德州二模)下列由实险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浑浊,证明碳酸的pH比苯酚小

B.检验FeCb溶液中是否混有Fe2+时,滴入酸性高锌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证明含有Fe2+

C.向两支盛KI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前者变蓝,后者生成黄色

沉淀,证明存在:G=i2+r

D.向0.1mol-L-'ZnSCh溶液中滴加Na2s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少量0.1

molLdCuS0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证明Kp(ZnS)<Ksp(CuS)

4.(2022福建福州二模)利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0.1mol•L-*

CuCb溶液

热口

永也

A.制备晶体碘B.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衙的影响

皮摩

过的

胶棒

汉丙烷、

1-稀酸性

rKOH乙醉高铉酸

钾溶液

溶液,

C证明卤代燃发生消去反应D.证明水是极性分子

5.(2022广东汕头一模)实验探究是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

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出现白说明丰金属性:

A往NazSiCh溶液中滴入稀硫酸

色凝胶S>Si

B向乙静中加入绿豆大小的金属钠产生气泡说明乙醇中含有H9

蔗糖变黑

C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强氧化性

后膨胀

溶液呈

D将Fe(N0a)2溶解在稀硫酸中,再加入KSCN溶液说明Fe(NOj)已变质

红色2

6.(2022江苏南京二模)实验室制备CKX的反应为2NaCQ+SO2+H2so4

2C102+2NaHS04,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备CIO2的实验原理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获取SO2

B.用装置乙制备CIO:

C.用装置丙吸收C1O2

D.用装置丁处理尾气

7.(2022山东烟台二模)以镀银行业产生的含铁、铜、锌等杂质的酸性硫酸银废液为原

料获得NiSO「6H2O,其工艺流程如下:(己知:Kp[Ni(OH)2]=2.0xl0」5、

220

^P[Cu(OH)21=4.8x10°,X:sp[Zn(OH)2]=2.09x10)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KSCN溶液可以检验滤液中是否存在Fe3+

B.萃取的目的是除去CM+和ZM+,反萃取获得的有机化合物可以循环使用

C.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的下口应倾斜向上

D.操作II的名称为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8.(2022广东佛山质检)H2O2水溶液俗称双氧水,是传统的漂白、消毒剂。某实验小组准

备完成双氧水的制备、浓缩、测定浓缩液浓度,并探究H2O2和C12的反应。

(一)制备和浓缩

该小组设计的双氧水的实验室制备和浓缩过程如图:

已知:乙酸微溶于水,沸点为34.5℃<>

⑴制备H2O2时濡将BaO2在冰水冷却下分次加入硫酸,其目的

是。

(2)沉淀a的化学式为。

⑶分离方法①需要用到下列实验仪器中的(填字母),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

为o

ABCDE

(二)测定浓缩液物质的量浓度:

(4)取1.00mL浓缩的产品,稀释成250mL,取25.00mL上述稀释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5

mL3mol-L-1H2s。4溶液,用0.0200mol-L1KMnCM标准溶液滴定(酸性环境下

KMnO4-MM+),则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

为。重复操作

3次,平均消耗KMnO4标准溶液20.00mL,该浓缩产品中H2O2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

(三)探究H2O2和C12的反应

(5)避光环境下,向H2O2溶液中通入。2,溶液中出现了微弱岂光,收集到无色气体产物,经

检验是02。资料表明该实验涉及的反应历程如图:

-以0;(激发态氧气分子)

若工。2(

(基态氧气分子)

结合图中信息解释该实验过程中产生红光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专题十化学实验

A组基础巩固练

1.A解析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B错误;用花盘天平称量应左盘放待称固

沐,右盘放法码,C错误;高温燃烧碳酸钙应使用卅纲,D错误。

2.A解析利用稀硝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可排出装置内的空气,然后让Cu与稀硝酸

反应生成NO,由于NO不溶于水,试管及集气瓶中均出现无色气体,则可验证稀硝酸的还原产物

为NO,A正确;由于盐酸中的HCI易挥发,应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b溶液制备胶体,而硫酸是难

挥发的酸,不能选用饱和Fe2(SOd3溶液,B错误;盐酸中挥发出的HCI也能与硅酸钠反应,且HCI

为无乳酸,因此不能比较非金属性强弱C错误;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中稀释、冷

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D错误。

3.D解析竟卅娟中含有Si。j加热时能与NaOH反应,A错误;洗气瓶中气体流向应该从长导管

进入,经溶液吸收杂质后气体从短导管导出,B错误;尾部接收产品时应使用牛角管导流,以避免液

体溅落到锥形瓶外部C错误;NaOH能和氯气反应,常用来吸收尾气中的氯气,D正确。

4.A解析粗盐中主要成分为NaCL除去Ca"选用CO立将其转化为沉淀,为了不引入新杂质,所

加物质的阳离子为Na+,即选用Na2c。3除去Ca,同理可知滁去Mg2+需选用NaOH,除去SO充需

选用BaCb,所加除杂试剂均过量,因此向粗盐样品中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中.BaCI2先于Na2CO3

加入,利用Na2c03除去Ca?+和多余的BaCb,因Na2cO3、NaOH均过量,成为新杂质,需要过滤后

向滤液中加入HCI,至溶液中不再有气泡产生,可除去Na2co3、NaOH,然后将溶液蒸干得到较为

钝净的食盐产品,综上所述,答案为Ao

5.C解析根据反应:CO?+2NaOH-Na2cO3+H2O,能使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减小,故使用装置A

进行喷泉实脸能够达到实验目的;苯和浓硝酸、浓硫酸混合水浴施热制备硝基紫,试管中的长导

管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防止苯和浓硝酸挥发.故使用装竞B制备硝基苯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由于

Na2s2O3溶液显碱性,应该使用碱式滴定管来量取15.00mLNa2s2O3溶液,装置C不能达到实险

目的;氯气极易溶于水,但难溶于CCL,故使用装置D进行NFh的尾气吸收能够防止倒吸,能够达

到实验目的;故答案为Co

6.C解析过量的氯水能够与KI反应生成碘出),不能得出相应的结论,A项错误;醛基的检脸应

在碱性条件下进行,B项中操作未向水解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操作不合理,B项错

误;石蜡油在加热条件下发生裂化,产生的不饱和煌能够使Bn的CCL溶液褪逝,C项正确;加热聚

氯乙饰,试管口湿洞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聚氯乙燥受热分解产生HC1气体,不能说明氯乙炸

的加聚反应是可逆的,D项错误。

7.A解析巳知Ag+2HNO3(;^)—AgNO3+NO2t+H2O.3Ag+^1HNO3(#)~=3AgNO34-NOr+2H2O

可知反应器中若增大硝酸浓度,生成NO、的总量将增大,A错误;AgNQ;受热易分解,故操作②为

减压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B正确;AgN。;见光易分解,硝酸银固体应保存在棕色

瓶中避光保存,C正确;硝酸银在光照或受热时发生反应2AgNO?=2Ag+2NO2T+O2T,故X是氧

气,D正确。

8.D解析检验澳乙烷中的澳元素,需要在氢氧化钠溶液和加热条件下水解,用硝酸调节溶液为

酸性,再加硝酸银溶液检验,用到的仪器为试管、胶头滴管、酒精灯,A错误;做焰色试脸时需要用

到铀丝.B错误;实险室利用MnO: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氯气,所选仪器缺少酒精灯,C

缙误;葡荀糖的圾镜反应需热水浴加热,用胶头滴管向盛有银氮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葡萄糖溶液,然

后将该试管放入热水中进行反应,水浴加热需要酒精灯,故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酒精灯、

试管、胶头滴管、量筒,试剂有10%葡荀糖溶液、新制的纸氮溶液、蒸饰水,可以完成实脍,D正

确。

9.答案⑴①NazSCh+H2s04-Na2sO4+SO2T+H2O②原料利用率高,条件易于控制(或节约能源)

⑵①蒸储烧瓶品红溶液(或酸性高钵酸钾溶液)②g-JbTC③防止倒吸

⑶①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②AgOH③酸性条件下N0&可能将SOg氧化为SO彳(或氧气

可将S0:-氧化为SOI)取少量白色沉淀加入足量Na2sCh溶液,若有沉淀溶解,则假设i成立,反

之假设i不成立

解析(1)①硫酸与亚硫酸4内反应刍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O3+H2SO4^=Na2SO4+SO21+H2Oo

②方案II需要•加热,方案I不需要,且方案I原料利用率高。

(2)©A中仪器m的名称为蒸馅洗瓶,装置B用来检验二氧化虢,因此盛放试剂为品红溶液或酸性

高季孟酸钾溶液。

②装置A中铜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生成的二氧化硫中混有水蒸气,将生成的气体通

过装置D.用无水硫酸铜吸收水蒸气,再用装置B检险二氧化硫,B中盛放其红溶液或酸性高镒酸

评溶液,二氧化硫污染环境,最后用装置C处理尾气。因此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

a―>g―>f~~>b―»c—>d©

③装置C中仪器n为球形干堞管,其作用为防止倒吸。

⑶①配制250mL一定浓度的溶液所需玻埔仪器除量筒、烧杯、玻埔棒外,还需要250mL容量

瓶、胶头滴管。

②步骤二中产生的棕黑电沉淀为Ag2O,由题意可知,氢乳化根易分解生成氧化银和水,因此该步

骤产生的白色沉淀为AgOHo

③亚硫酸钠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钠,且硝酸银溶液的pH=4,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

具有强氧化性,可能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因此白色沉淀可能含硫酸银;由信息可

如,Ag2sCh为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能溶于Na2s。3溶液,因此验证沉淀中是否含Ag2s。3的操作和

现象为:取少量白色沉淀加入足量Na2sCh溶液,若有沉淀溶解,则假设i成立,反之假设i不成立。

10.答案⑴分液漏斗

⑵向装置B中加水至浸没两根长导管,关闭心、打开跖,用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加水,在B中

观察到有一根导管有气泡放出,另一根导管有水柱形成,关闭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B中导管

水柱无变化,则装置B气密性良好

+2+

⑶制备Cl2B10CI+16H+2MnO;-2Mn+5CI2f+8H2O

(4)浓硫酸干燥C12并混合Cl2与HCN

(5)C12+HCN^CNC1+HQ

(6)Ck、HCkHCNNaOH溶液

解析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A中应是高镒酸钾固体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制得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装置B中盛有的浓虢酸用于干燥并混合氯气和氢象酸,装置

C中氯气与氢乳酸共热发生氯化反应制得CNC1,装置D中CNC1发生聚合反应制得三聚氨做,装

置E用于冷却收集三聚氯就,尾々处理装置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未反应的氯气、氢

氧酸和反应生成的氯化氢,防止污染空气。

⑵该反应有气体参与和生成,为防止反应中有气体逸出导致实脸失败和发生意外事故,实验前应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的操作为向装置B中加水至浸没两根长导管,关闭七、

打开Ki,用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加水,在B中观察到有一根导管有气泡放出,另一根导管有水

注形成,关闭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B中导管水柱无变化,则装置B气密性良好。

⑶装置A中高钱酸钾固体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发生的反应为高钙酸钾固体与浓盐酸反应生

2+

成K。、MnCb、Ck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0C1+16H.+2MnO,^=2Mn+5C12t+8H2Oo

(5)装置C中氯气与HCN共热发生氟化反应生成CNC1和HC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12+HCN

上CNC1+HC1。

⑹尾气处理装置中应盛有NaOH溶液,用于吸收未反应的Ch、HCN和反应生成的HC1,防止污

染空气。

B组能力提升练

1.C

2.D解析①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只能证明有炸姓产生,无法证明一定有乙烯生成,A错误;氯

气能使湿泄的有色布条褪色,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槌包,缺少对比实验,②不能达到实脸目的,B

绪误;根据③中所给反应物的量可知,左右两个试管中,高镒酸钾都会消耗完,右侧胶头滴管中高镒

酸钾的浓度大,但其物质的量也多,故无法证明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C错误;④中浓硫酸滴

加到蔗糖上,蔗糖脱水炭化,然后爰和浓硫酸反应可产生二氧化硫.前者证明浓硫酸的脱水性,后者

证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D正确。

3.C解析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鱼化碳,溶液变浑浊,证明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但不能证明二

者的pH大小,A错误;Fe?+和。.都具有还原性,二者都可以与酸性高线酸钾溶液反应,故检脸

22

FCC13溶液中是否混有Fe,时,滴入的酸性高蛀酸钾溶液的紫红色褪去,不能证明有Fe\B错误;

向两支盛Kb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和硝皎级溶液,前者变蓝,说明体系中存在L,后者生成

1

黄色沉淀,说明体系中存在r,故可证明体系中存在:GDL+r,C正确响0.1molfZnSO4溶液中

滴加Na2s溶液至不再有白色ZnS沉淀生成,再滴加少量0.1mol-L-1C11SO4溶液,产生黑色CuS

沆淀,证明K”,(ZnSAK、p(CuS).D妹误°

4.A解析碘溶于四氯化碳,分离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制备晶体碘时,应用蒸的的方法分离,A错误;

氯化铜在溶液中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的颜色加深,

即通过对比实验可以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B正确;1-澳丙烷在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中共

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反应得到的丙烯气体中混有挥发出的乙醇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

水的洗气瓶除去乙醇对丙烯的干扰,除去乙醇后的丙烯气体使酸性高锈酸钾溶液褪色,可以证明

1-澳丙烷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中共热发生消去反应,C正确;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四氯化

碳表面的水滴,水滴向橡胶棒方向移动证明水是极性分子,D正确。

5.A解析由H2SO4+Na2SiOy==NazSOs+HfiCM可知,H2sO4的酸性强于HfiCh,非金属性越强,

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因此非金属性:S>Si,A正确;乙醇与Na可以直接反

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不能说明乙醇中含有水,B错误;蔗糖中不含水,含有

食元素和氧元素,浓硫酸可将蔗糖中的H和0以2:1的比例脱离出来,表现出脱水性,C错

误;N0&遇H+可以表现强氧化性,将Fe?+氧化为Fe3+,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