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作文复习写作备考:作文审题立意专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夺胎换骨”“以故为新”是黄庭坚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
内,又须出乎其外”是王国维对诗人创作的具体要求;“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
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
得的”是林黛玉传授给香菱的作诗秘籍。
上述三人关于诗歌创作的言论对我们观察自然宇宙、看待万事万物、感悟社会人生也
领具启示意义,你对其中的哪一条感触最深?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
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黄庭坚的“夺胎换骨”“以故为新”强调要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之上勇敢创新;
王国维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强调既要深入生活,获得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又要超脱
生活,以旁观者的身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万物;林黛玉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
不对都使得的”强调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应服从于内容。
提示语中,“上述三人关于诗歌创作的言论对我们观察自然宇宙、看待力事力物、感悟
社会人牛.也颇具启示意义”暗示考生写作时不能只谈诗歌创作,而应该将视野转向更为广
阔的自然宇宙、社会人生。而“你对其中的哪一条感触最深”则提示考生只须选择材料中
的•条观点集中笔墨写作,而无需面面俱到。而尽管三选•的要求在•定程度上给了考生
自主选择的权利,但无论选择哪一个,都要注意材料中体现出来的“学习(继承)与创新”
或“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或“形式(外在)与内容(内在)”之间的关系,要特别注意文章
的思辨性,不能割裂关系,将文章立意简单的平面化。对此,若选择黄庭坚的“学习(继承)
与创新”,可结合我们的学习与工作说明持续不断的学习为创新打下基础,创新是对所学知
识的重新整合和再创造。也可结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思考,指出继承让中华文明长盛不衰,
创新使传统文化大放异彩,从而得出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继承的H的的结论。若选择
王国雄的“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则首先需解释清楚看待事物一味“入乎其内”不免会
省入“死胡同”,钻进“牛角尖”;而若只是“出乎其外”又免不了缺乏细致观察与深入
剖析,难以认清事物本质;唯有“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方能获得客观而乂全面的认识。
由此,可说明我们在生活中,既要深入生活、热爱生活、认真去体验生活,又要超脱自我、
超越生活、拥有通达的人生智慧。若选择《红楼梦》中的“形式(外在)与内容(内在)”,
可以着重强调内容的重要性,说明我们生而为人要注重内在的修养,而不要过分追求外在
的皮囊,做事要尽量摒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多在做好事情本身上下功夫。也可针对内容与
形式的和谐统一性去做文章,指出同一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同一形式也可以展现不
同的具体内容;当形式与内容相宜,会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则会有消
极的阻碍作用。所以,我们既要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乂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
用。.
立意:
1.有学习才有继承,有创新才有发展。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善于利用和创造必要形式,适时抛弃与内容不相宜的形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三千年前,我们的先祖观察尺蟆软且细长的身体屈伸而行,触发灵感,留下了“尺蟆
之屈,以求信(通‘伸’)也”的哲思。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科技人员,创造性地设计了
“祝融号”火星车的主动悬挂系统,模拟尺蟆的运动,提高了火星车在复杂地形自主脱困
的能力。最近有信息传出,美国宇航局最新设计的月球车借变了中国火星车的设计,将以
•种像尺蟆爬行••样的协调方式移动轮子,中国科学家回应:欢迎共享。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尺蟆”这小小的自然之物,给占人以灵感,给今人以创
造,让科技在世界共享。复兴中学将在五四青年节组织以“灵感-创造・共享”为主题的
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所供材料分三个层次展现了灵感、创造与共享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个层次,写的是
先祖通过观察尺蟆收获灵感,总结出了屈以求伸的道理.由比可知,灵感的获得源于仔细
地观察、深入地思考。第二个层次,写的是中国科技人员,模拟尺蝮的运动,创造性地设
计了火星车主动悬挂系统。由此可知,善于运用创新思维,可以让已有的知识、事物创造
新价值、实现新用途。第三个层次,写的是美国宇航局借鉴中国火星车的设计,来设计自
己的月球车,而中国科学家对此表示欢迎。由此可知,知识的共享能够给世界带来进步。
题干中设置的写作情境是参与复兴中学在五四青年节组织的以“灵感-创造・共享”
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这既规定了主题,也暗示考生,可以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背景,
站在青年人的角度来看待如何捕捉灵感、勇于创造、善于共享。另外,题干中的“给古人
以灵感,给今人以创造,让科技在世界共享”也提醒考生,要注意到纵向的古今传承和横
向的中西互通。
写作的时候,可以建立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实际,,三个关键i可正是一项发明创造
的三个阶段。可以先强调,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从平常的现象中获得启发、捕捉
灵感。这里可以联系瓦特通过观察开水壶盖获取蒸汽机能量转换灵感的例子来论述。然后,
强调把捕捉到的灵感转化为科学认知或实用的技术,也需要具备创造精神。最后,可以强
调,要有共享精神,一是源于知识没有国界,应该服务于全人类;二是共享可以让知识形
成碰撞,可以激发更多的灵感.
立意:
1.善于捕捉灵感,勇于发明创造。
2.灵感带来新知,共享实现幸福。
3.古今传承把灵感化为创造,世界能共享把知识变成福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和为贵、和气生财、和气致祥、和哀共济、家和万事兴,都说的是“和”。中华传统
文化中的“和”的伦理观念,包含着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
我身心的和谐、不同民族与信却间的和谐等等。人类自古至今,因“不和”而产生了无数
冲突,甚至战争。
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和”的认识和理解.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写作。材料的主题为“和”,中华文化历来就主张“和”,有许多
有关“和”的伦理观念。既有人与人的和谐,也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不同种族与信仰间
的和谐。“和”则多方受益,“不合”则各方受损。我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也主张”和为
贵”,以人心向善的价值导向,呼吁各国树立博大胸怀,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我
们希望借助涵化融合的方法来达到天下大同,用和而不同的包容理解来消弭矛盾、化解冲
突,以期达到和平共处、天下大同的目的。考生写作时,可从邦国之交、世界发展等角度
思考,,联想和立意都是自由的°
参考立意:
1.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2.和而不同,天下大同。
3.以和为贵,世界多美好。
4.和而不同,和谐共处。
5.以和为贵,协和万邦。
阅读卜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溪山琴况》记载,琴人的第一境界为“弦与指合”,即掌握琴技;第二境界为“指
与音合”,即领会琴艺;第三境界为“音与意合”,即修炼琴道。古琴的技、艺、道为当
今琴人常常争论的焦点:有重技、艺,而耻言道者;亦有略习技、艺,便专言道者……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是关于《溪山琴况》中弹号二个境界的介绍,这二个境界指的分别是技、艺、道,
然后由此引出争论的焦点:有人耻于言道,而有人专言道。
从材料可知,“道”是核心话题,第一境界只能说明能够把琴弹响,或者能够把音乐
弹奏出来;第二境界是说能够把音乐弹奏出来,并且领会了琴艺;第三境界是说修炼琴道,
不再单纯的讲究琴技和琴艺了,而“技”与“艺”主要指“术”,术是具有不可扩展的规
范特性,道是人对自然界事物的认识观念,属于意识范瞎。术是通往实现意识理想观念的
必备的基础。“余音绕梁”之乐,当属于“道”;钟子期弹琴应该用的是“道”,然后俞
伯牙能够听出其中的高山流水,从而二人成为知音;而我们学过的一些关于音乐的诗歌,
更多的是“术”,比如李凭、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他们的音乐还着眼于技艺的高超等。
从写作要求来看,我们需要从音乐方面拓展开来,做别的事情,也有“术”与“道”
的区别。比如从医、从教、工人制造等,我们首先需要把“术”练精,然后才能追求“道”,
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追求到“道”,有些人经过多年的练习可以达到“道”这层境
界。比如庖丁,他就是在剖牛方面达到了“道”的层面。所以说,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
追求“术”之后,才能达到“道”的境界。
写作时,可以先表达观点:道才是追求的根本。文章主体可以先分析何为“道”,然
后分析“道”的作用;最后分析,为何追求“道”。最后,再重申观点。
参考".意:
1.“道”是追求的根本。
2.“术”后才能有“道”°
3.以“术”为本,追求极致。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把所选的题目写在作文
纸上。
(1)共享与独创(2)彼岸并不遥远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
作文只给了题目,没有给材料。我们需要从题目中的关键词入手。“共享”是指共同
享有。“独创”是指独自己创造,不依靠别人。
从题目来看,“共享”与“独创”为并列关系,但是需要考生谈你对一者及一者关系
的认识。比如,你认为社会需要共享,你也可以认为社会需要独创,或者是把二者结合起
来,人生或社会既需要共享,更需要独创。比如科技的发展,美国有发达的科技,但是人
家并不愿意与我们共享,如果想要与之共享,就要受制于人,因此说,我们需要独创,只
有依靠自己,自己创造,才不会受制于人。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我们青年人
需要努力学习,发奋创造,真正实现独创,不再仰人鼻息,不再受制于人。
写作时可以安排成“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开篇;于今之盛世,吾辈当怀共享之
光照寰宇,以独创之火耀八荒.主体采用分论点并列的形式安排结构。分论点一,岁月如
碑,青山巍峨,共享是“花开时节动青京城”的一抹灿烂,余拥共享之光以得也无风雨也
无睛。分论点二,岁月浩藩,春江海平,独创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一舞惊鸿,吾当怀独创
之心以得手可摘星辰。时光如水,春江海平,共享与独创乃吾辈应有,以此国方盛,致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专科提干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美国ACM8竞赛真题
- 2025年宇信科技考试题及答案
- 乡镇卫生院检验检查分级管理制度
- 2025年押运证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能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产业地产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烽火科技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6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41讲沉淀溶解平衡考点3沉淀溶解平衡图像
- 2025年建筑工程技术人员招聘笔试题目及答案
- GB/T 2423.17-2024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 (高清稿)DB44∕T 2515-2024 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
- 市场调研表格模板
-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解读
- JJG(交通) 187-2023 水泥混凝土搅拌机
- (高清版)JTG D81-2017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核设施退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格式和内容(征求意见稿)
- 喷漆安全生产培训
- 政府网络安全培训
- 颅内肿瘤之颅底肿瘤课件
- Biochemv蛋白质高级结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