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语文教案
《古诗二首》课文原文
yesushansi
夜宿山寺
tdnglibdi
[唐]李白
wei16ugaobdichi
危楼高百尺,
shoukezhaixlngchen
手可摘星辰。
bugdngaoshengyu
不敢高声语,
kdngjingtianshangr6n
恐惊天上人。
chiIdge
敕勒歌
beichaominge
北朝民歌
chilechuanyinshanxid
敕勒川,阴山下,
tiansiqi6ngluIdnggdisiy6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tiancangcangyemangmang
天苍苍,野茫茫,
fengchulcOodixidnnidydng
风吹草低见①牛羊。
《古诗二首》语文教案
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朗读并背诵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掌握会写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端正地书写6个字。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李白曾望月抒怀,留下了《静夜思》这首千古佳作,他也曾在另一个
群星璀璨的夜晚,写下了使人惊叹的诗行,那就是《夜宿山寺》。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初读古诗。
1.设计问题:“夜宿山寺”是什么意思?(此处为空白点,让学生自己理解)
2.教师播放多媒体画面,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感悟,请学生谈谈看了此画面
后有什么感受。(留空白,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点拨强调一点:山上寺院里的楼很
高)。
3.请学生打开书,自由读古诗,体会诗人作诗时的感受。
(本环节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古诗内容)
(二)理解诗句。
1.学生研究、合作、体验。
(1)让学生边读古诗边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遇到难以理解的词语、诗句,查字
典解决。
(2)让学生小组内交流。
(3)各小组汇报诗中关键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2.小组汇报。
(1)通过小组学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了?(指名说)
(2)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请学生质疑,请会的同学帮助解答,老师加以引导。)
(3)请四个同学每人说一句诗的意思。
(4)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来形容诗中所描写的这座楼。(高)
(5)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楼很高,请你读给同学们听一听。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三)诵读欣赏,品读古诗。
1.通过学习,我们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了解,你能加上动作、语气自己读读这
首诗吗?注意要读出你自己的感受。(学生采取个人诵读,合作诵读,分组诵读,加
动作诵读等形式练习诵读古诗)
2.教师配乐范读,然后引导学生配乐朗读,进一步体会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
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尊重学生,以学生评析为主,教师适当点拨、指导)
三、练习
1.齐读古诗,加强汜忆。
在朗读的基础上,教师播放音乐,全体学生起立,根据诗意加上动作背诵古诗。
2.利用课外资料,请同学们把已经查找好的李白的其他诗,读给大家听听。
四、总结
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山上的这座
楼好像有一百尺高,站在楼山就可以用手摘下月亮却星星。我不敢在这儿大声说话,
恐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全诗语言朴素自然,却十分生动形象。
这里,诗人发挥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
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
五、作业
回家后请你把这首古诗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也可以把这首诗画成一幅画。
六、板书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敕勒歌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学习用动静结合来体现草原
美的写法。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大草原的富饶、广阔和美丽,体会敕勒族幸福安康
的美好生活,感受作者那种对大草原那种无比喜悦和热爱之情。
4、学生会背诵这首民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上课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创造一个宁静的氛围,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美
丽的草原我的家》,把学生带入一个美丽的梦景。
2、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内容,教师在黑板上板题目:敕勒歌。
二、初读全诗,字词释义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读准诗中“见”的音。)
3、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
4、全班齐读古诗。
三、分步解读,把握诗境
1、解题意。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族,生活在现在的
山西、内蒙一带。这首诗就是敕勒人所唱的牧歌。
2、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①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敕勒川,阴山下。”这一句写了敕勒川的位置。敕勒川,在阴山的脚下?
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
感?
了解“穹庐”指的是敕勒人生活的毡帐,就是现在的蒙古包。
表现了天高地阔,草原辽阔无边,地之四边与天之四垂相接,天空像巨大的蒙
古包。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饱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
家园的情感。
③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洎染天
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诗中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一片,正是要突出表现大草原的这种天
地旷远、浩瀚自然的特点。虽然诗中没有写人,但诗中并非无人,风吹草低见牛羊,
有牛羊的地方就有人,或者说有一双发现这些牛羊的牧民的眼睛出现在诗里。在这
样“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就可能给我们如下的感觉:(1)油然涌起的生机感、
喜悦感;(2)尤感这些生矶、活力、生命信息的宝贵;(3)在这样草原辽阔、水草丰美
之处的牛羊、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
四、再读本诗品悟诗意
1、让学生再读课文,由诗入画。
这是一幅图画,远远的是雄伟的阴山,向天空看蓝天白云,美丽的草原无边无
际,天地相接,轻风一来,牛壮羊肥,若隐若现,这是多么自然的和谐图呀,我们
经常讲,要创造一个和谐的世界,那不正是我们追求的生活吗?
2、教师有感情地描述诗境:(课件展示草原风景,教师配乐朗读)
“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
的天宇,如同蒙古包一股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
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
3、交流: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体悟诗情,感受草原风光的辽阔壮美,激发学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五、学生背诵本诗。
1、给学生读背时间。
2、全班学生齐背本诗。
3、观察课件展示风景,配乐背诵。
六、总结
《敕勒歌》把草原的清新、辽阔,把敕勒川所散发的山野草地的特殊气息尽收
诗中,宛如一幅草原放牧的美丽画卷,可谓“诗中有画”。它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
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直白如画,艺术概括力极强。宋代
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这首民
歌风格奔放、雄健质朴,寥寥儿句就十分生动地勾勒出内蒙古独特的壮丽景色,反
映了敕勒族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这不正是人们向往的
人类生活的天堂。
七、用课件播放《天堂》这首歌,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敕勒歌
(北朝民歌)
草原美景
背景:阴山下
全景: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特写:风吹草地见牛羊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
优点之处:
1.抓关键字词,体会情感。在设计中我抓住诗句中的动态词“开、出、回、来”,
体会作者把景写活,在体会中,我善于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像,每一句诗即是一
幅画,引导学生抓好这些关键字词,想像画面读出情感,感悟诗人的喜爱之情。
2.学习生字时,由于是二年级的学生不用像一年级那样,我适当放手让学生从
己有的知识想出识记的办法,注意了低中年级的对接,而且我还运用了字理识字的
方法来辅助学生识字,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和积累。
3.注意语文课“听说读写练”相结合,实现学生的“双基”训练。在设计中,
我将这五要素融入到课堂中。古诗以诵读为主,我在指导读时,则结合自己参加语
文朗读培训班时学到的古诗朗读技巧来指导,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时,注意“横看三
字尾,竖看起承转合”,教师范读指导,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
4.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差异,培养团结合作的能力。在课堂中,问题简单的给
后进生回答,难的,同桌互助,如有自学后两句时,这方面的关注会更突出一些。
不足之处:
1.教学时间的安排不适当,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在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把握
不是很好,这还需不断地进。
2.在引导学生理解诗句进,方法“增换调补”没有落实到位,出现学生在回答
理解诗句时,还是停在按字解释上,只有几个尖子生可以用,这个方法有一定的难
度,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多使用。
3.在指导朗读时,由于时间的分配不妥,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民工工资三方协议书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儿童保育机器人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企业法人变更协议书
- 2025至2030苯氧乙醇防腐剂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2030绿色氢能产业链关键环节与资本配置建议报告
- 2025-2030绿色建筑认证标准演变与市场认可度
- 2025-2030绿色建材市场需求与可持续发展投资战略报告
- 2025-2030绿电制氢耦合化工项目经济性模型与碳排放交易加成效应
- 2025-2030绿氢制备设备国产化率提升障碍分析与核心部件攻关
- 2025-2030纳米载体技术在药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突破
- 云浮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OBE理念下AI赋能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 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认知
- 吉兰巴雷综合症个案护理
- 中医馆活动策划方案
- 2024咳嗽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
- 感染性物质运输安全规范
- 上海航运保险发展:现状、困境与突破路径
- 肿瘤相关性肾病
- DB15-T 3962.1-2025 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第1部分:非金属矿行业
- 医院氧气泄漏火灾应急预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