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硅》专题复习_第1页
高中化学《硅》专题复习_第2页
高中化学《硅》专题复习_第3页
高中化学《硅》专题复习_第4页
高中化学《硅》专题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硅》专题复习

重要物质性质自查

1、写出硅的性质

①Si和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Si和氢氟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Si和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SiOz的性质

①酸性氧化物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Si()2和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SiCh和HF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硅酸盐

①NazSiCh的水溶液俗称

②保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NazSiCh的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①CaCk溶液;②NazSQ溶液;③Ca(OH)2溶液;④饱和Na2c。3溶

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

2、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和通入CO2

3、向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垢④贝壳⑤蛋壳中分别滴加醋酸,会产生相同气体的

A.只有①②B.只有④⑤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

4、有些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这主要是由于作为半导体材料的硅在太阳能发电过

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纯度的单质硅被广泛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B.硅可由二氧化硅还原制得

C.常温时硅与水、空气和酸不反应,但能与氢氟酸反应D.自然界硅元素的贮量丰富,并存

在大量的单质硅

5、下列关于碳和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其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B.其单质在加热时都能跟。2反应

C.其氧化物都能溶于水生成相应的酸D.碳和硅两种元素共有两种单质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2+

A.硅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SiOr+Ca=CaSiO3I

B.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CO2+OH=HCO;

2+

C.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水:2HCO7+Ca4-2OH-=CaCO3I+2H2O+COr

+

D.向水玻璃中加入过量盐酸:2H+SiOr=H2SiO3I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下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说明硅酸(H2SO3)的酸性比碳酸强

B.陶瓷、玻璃、水泥容器都能贮存氢氟酸

C.石灰抹墙、水泥砌墙的硬化过程原理相同

D.玻璃窑中出来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8、《青花瓷》中所描绘的“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等图

案让人赏心悦目,但古瓷中所用颜料成分一直是个谜,近年来科学家才得知大多为硅酸盐,如蓝

紫色的硅酸铜领(BaCuSizOx,铜为+2价),下列关于硅酸铜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BaO・CuO・2SiO2B.性质稳定,不易脱色

C.易溶解于强酸和强碱D.x等于6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氧化铝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可用来制造耐火均期②氧化铁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③硅酸钠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④以纯碱、石灰石、石英为原料可制普通玻璃

⑤石灰石、高岭石、石英和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SiCh

A.①③④⑤B.②®©⑤C.@@④⑤D.①②@@

10、对于第WA族元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SiCh和CO2中Si和O,C和。之间都是共价键

B.C、Si、G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C.CO2和SiOz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

D.该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4价和+2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是非金属元素,但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B.硅的导电性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C.硅和二氧化硅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起反应

D.C光导纤维是一种能高质量传导光的玻璃纤维

12、实验室里保存下列试剂,其保存的方法和理由都正确的是()

编号试剂保存方法理由

防止与空气接触被氧化和与水

A固体氢氧化钠存放在带橡皮塞的广口瓶中

蒸气、二氧化碳接触而变质

B碳酸钠晶体存放在干燥密封的广口瓶中防止风化而碎裂成粉末

存放在带橡皮塞的细口瓶

C液溪防止挥发

中,并用水封

D过氧化钠粉末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防止吸收水分而变质

13、新型无机材料碳化钛(TiC)、碳化硼(B4c3)、氮化硅(Si3NQ等称为非氧化物陶瓷,合成

这些物质需在高温下进行,在合成工艺中必须注意()

A.通入充足的氧气B.避免与氧气接触C.通入少量氧气D.避免与氮气接触

14、下列对制取水泥和玻璃共同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产设备相同B.原料中均有石灰石

C.生产都在高温下进行D.发生的都是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5、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共同特性是()

A.耐高温B.具有电学特性C具有生物功能D.质脆、经不起热冲击

16、某活动课程小组拟用50mLNaOH溶液吸收CO2气体,制备Na2c(为溶液.为了防止通入过

量的CO2气体生成NaHC()3,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取25mL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2气体,至C()2气体不再溶解;

b.小火煮沸溶液1〜2min,赶走溶解在溶液中的CO2气体;

c.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mL)NaOH溶液,使其充分混合反应.

(1)此方案能制得较纯净的Na2cCh,写出c步骤的离子方程式

此方案第一步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⑵加入反应物前,如何检验整个装置的气密性

⑶若用大理石与盐酸制CO2,则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通常制法中,装置A还可作为下列(填序号)气体的发生装置.

©CH②H2③C12

4©CH2=CH2

⑸已知所用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室温下该溶液密度为l.44g/mL,假设反应前

后溶液的体积不变,不考虑实验误差,计算用此种方法制备所得Na2c0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7、(1)在没有现成的CO2气体发生器的情况下,请你选用下图中的部分仪器,装配成一个简

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CO2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是(填入编

号);

(2)若用上述装置制取CO2气体,而实验室只有稀硫酸、浓硝酸、水、块状纯碱、块状大理石,

比较合理的方案,应选用的药品是o

18、硅单质和碳单质及相应氧化物、氢化物、盐在性质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它们的最高价氧

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都能和碱性氧化物(如CaO)反应生成盐等;它

们的氢化物都能燃烧生成对应的氧化物和水.把河沙(主要成分是SiO2)跟镁粉按一定质量比(稍大

于15:24)混合均匀,装入试管中加热大约1分钟后发生剧烈反应,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化合物和

一种硅化物.待生成的混合物冷却后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立即产生气泡并伴有爆炸声,产

生的气体是一种能在空气中自燃的气态氢化物.

⑴写出河沙与镁粉在加热条件下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是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⑵生成的混合物放入稀硫酸中,产生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⑶写出产生“爆炸声”的化学方程式:

19、如图,已知:高温

①单质E可作为半导体材料;反应①

②化合物F是不能生成盐的氧化物;

高温

③化合物I能溶于水呈酸性,

反应②

它能够跟氧化物A起反应。

燃烧

据此,请填空:

反应③

室温

反应④」化合物I

(1)化合物F是o

(2)化合物[是o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o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高三三部《硅》专题练习答案

1、B2、D3、D4、D5、B6、C7、D8、C9、D

10、B11、C12、A13、B14、A15、A

16、解析:a步发生的化学反应:Na0H+C02=NaHC03,c步发生的化学反应:NaHC03+

NaOH==Na2c03+H20.对于装置气密性的检验,要注意仪器的特点,可以一次检查A、B的气密性:

用止水夹夹住B、C间的乳胶管;然后从漏斗中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中的水面高于锥形瓶内

的水面,过一会,观察漏斗内与锥形瓶中的液面差,若保持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也可分别检

查A、B的气密性:用弹簧夹夹住A、B间的乳胶管,先检查A的气密性:塞紧橡皮塞,从漏斗注

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中的水面高于锥形瓶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漏斗内与锥形瓶中的液面差

保持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然后检查B的气密性: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水,使导管口浸入水中,

双手捂住广口瓶片刻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形成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装

置A能用于液体与固体或液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制取气体.此种方法制备所得Na2C03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44g/mLX25mLX40%4-40g/mol4-0.050L=7.2mol/L.

答案:⑴HCO3+OH==COT+H2O

(2)方法①:可一次检查A、B的气密性:用止水夹夹住B、C间的乳胶管,然后从漏斗中

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中的水面高于锥形瓶内的水面.过一会,观察漏斗内与锥形瓶中

的液面差,若保持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

方法②:也可分别检查A、B的气密性:用弹簧夹夹住A、B间的乳胶管,先检查A的气

密性:塞紧橡皮塞,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中的水面高于锥形瓶内的水面,停止

加水后,漏斗内与锥形瓶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然后检查B的气密性:

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水,使导管口浸入水中,双手捂住广口瓶片刻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

有少量水进入导管形成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3)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HC1气体

(4)®(5)7.2mol/L

17、[解析](1)随关随停是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气体的最大优点,但此题中提供的仪器无法达

到利用气体压强使反应混合液与固体自动分离的目的。若考虑到将固体装在干燥管中,酸溶液装

在大烧杯中,通过上下移动大烧杯使固体与液体接触或分离,则同样能达到随关随停的目的。

(2)选用试剂时要注意,题目没有提供学生熟悉的盐酸,而硫酸会与大理石生成CaSO4

沉淀,包在其表面阻止CaCO3继续和酸作用产生CO2;块状Na2c03遇酸会溶解,使制气装置

起不到随关随停的作用,本题只能选用大理石、浓硝酸和水。

[答案](1)a、c、d、e(2)浓硝酸、水、块状大理石

18、解析:机(SiOz):m(Mg)>15:24,则«(SiO2):n(Mg)>l:4.Si5与Mg反应生成的硅化物

必定是Mg2Si,则还要生成MgO.SiOz与Mg的混合物仅被加热1分钟后就剧烈反应,这说明反

应放热.MgO与MgzSi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后生成的气态氢化物应是SiH4,SiHi在空气中自

燃的产物是SiO2和HzO.

答案:(l)SiO2+4Mg=^=Mg2Si+2MgO放热

(2)SiH4

(3)SiH4+2O2=SiO2+2H2O

19、[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属常规“方框图”题型。在全面系统掌握元素及其

化合物性质的基础上,要善于抓住某些元素的特殊性质作为“切入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比如,

本题一开始就指出单质E和化合物F分别是半导体材料和不形成盐的氧化物,因而它们的首选答

案可考虑各为Si和CO,于是,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高温

SiO2+2C=------Si+2COt

氧化物A是SiO2,它除了跟氢氟酸反应外不跟任何酸起反应,由此判断化合物I为HFo需作

进一步检验,此时要对所有参与反应的各种物质加以考虑。现试写出其余3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下:

燃烧

反应②为:C+H2OCO+H2

高温

反应③为:2H2+O2^^=2H2O

反应④为:2F2+2H2O--------4HF+O2

经逐个物质核对,均符合题意,解毕。显然,本题的“切入点”,可以认为是Si和CO,

而HF和F2则是本题的难点和重点之所在。

[答案](1)CO(一氧化碳)(2)HF(氟化氢)

高温

⑶2H2+O2:^^=2H2O(4)2F2+2H2O--------4HF+O2

26、下图中A、B、C、D分别代表有关反应中的一种化合物。其中A是一种高熔点化合物,不

溶于硫酸、硝酸,却溶于氢氟酸。请填写以下空白:

(1)A、B、C、D的化学式分别是:

A,B,C,D

(2)A-B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D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

26、[答案](1)SiO2COCO2H2SiO3或H4SiO4

(2)SiO2+2C=Si+2COt

(3)SiO+CO2+H2O=H2SiO3i+CO或

SiO+CO2+2H2O=H4SiO4I+CO

12.(15分)硅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范围很广.

⑴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必须先得到高纯硅,工业上可以按如下步骤制备纯硅.

I.高温下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

n.粗硅与干燥的氯气在450℃〜500c条件下反应制得SiCl4

nrsiCL液体经精储提纯后与过量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