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富阳市2024-2025学年化学九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水中有氢气和氧气③电解1体积的水可以得到2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氧气④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下列物质能够反应,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A.Na2CO3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中B.Fe2O3加入NaOH溶液中C.稀HCl滴入Ba(OH)2溶液中D.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3.点燃一支蜡烛,在其上面扣一个烧杯,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蜡烛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B.蜡烛逐渐熄灭的原因是温度降到其着火点以下C.烧杯底部产生的黑色物质是蜡烛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炭黑D.该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时,氧气越充足,可燃物燃烧越充分4.纳米TiO2可制成性能优越的隐身型涂料,用于导弹等武器装备上。TiO2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2 C.+4 D.+65.生产生活中要合理应用燃烧与灭火。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相同条件下,蜂窝煤比煤球燃烧更充分 B.天然气、面粉、酒精都是易燃易爆物C.燃气泄漏要立即关闭气阀同时开启门窗 D.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着火点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0gC.t2℃时,乙的溶解度最大D.将t2℃的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7.甲、乙、丙、丁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一定是单质 B.乙一定是化合物C.丙可能是水 D.丁可能是铜8.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关于青蒿素(C15H22O5)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gC.青蒿素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D.青蒿素有42个原子9.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剩饭变馊、铁锅生锈C.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 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10.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属于分解反应B.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78%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D.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11.下列鉴别物质的两种方法都不正确的是待鉴别物质鉴别方法1鉴别方法2A氧气,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通入NaOH溶液B黄铜,黄金加入硝酸银溶液比较硬度C铝粉,银粉观察颜色加入稀盐酸D氢气,一氧化碳点燃,观察火焰颜色在加热状态下,观察是否能还原氧化铜A.A B.B C.C D.D12.文明洛阳,从我做起。你认为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公交车能源更新,私家车限号出行 B.加大污水处理和再利用工程C.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D.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13.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水,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3.0gNa2CO3粉末,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0gNaC1粉末,按图1,2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加入的粉末是Na2CO3B.0℃时,甲中溶液不一定饱和,乙中溶液一定饱和C.Na2CO3中含有少量NaCl,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Na2CO3D.30℃时,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恰好变为饱和溶液,则甲中加入的溶质质量大于乙中加入的溶质质量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能导电的单质一定是金属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D.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15.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容器内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B.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C.水电解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变化与反应时间的关系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剩余固体与时间的关系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在实验室里,常用下列仪器及装置进行实验,请完成以下问题:
(1)写出图中①、②两种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2)实验室制取CO2常用的药品是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填序号)。(3)实验室常用A、C装置制取氨气,据此可推断_____(填序号)。a、制取氨气的药品是固体b、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c、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d、氨气是可燃性气体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每天必需摄入足够量的钙。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很多,下图是某品牌的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请回答下列问题:XX钙片(药品规格)每片含CaCO30.625g(用法用量)每次1片,每天2次(1)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2)若每片钙片的质量为1g,则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18.(8分)为测定某碳酸钠和氯化钠混合粉末中碳酸钠的含量,小冰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第一次所加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_____;(3)此混合粉末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4)用36.5%的浓盐酸配制100g上述稀盐酸,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5)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6)在加入稀盐酸的过程中,如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②表示的是__,③表示的是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在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要得到此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_____(填序号)。A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B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详解】在电解水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因为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结论,因此①正确;实验中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但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以再分,因此④正确;而水是一种化合物,水中没有氢气和氧气,因此②不正确;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电解水实验中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为2∶1,所以实验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等于电解水反应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电解水实验中水是液体,氢气和氧气是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液体的体积与气体的体积之比不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③不正确。本题中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①④。故选D。2、C【详解】A、Na2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A不正确;B、Fe2O3加入NaOH溶液中,不反应,无现象,故B不正确;C、稀盐酸与氢氧化钡发生中和反应,但无明显现象,故C正确;D、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符D不正确。故选C。考点:酸、碱、盐与复分解反应3、B【解析】A、蜡烛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不符合题意;B、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氧气被消耗,不足以支持燃烧,并生成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符合题意;C、烧杯底部产生的黑色物质是蜡烛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炭黑,不符合题意;D、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反应开始时,燃烧最旺盛,一段时间后,随着氧气浓度的降低,蜡烛逐渐熄灭,该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时,氧气越充足,可燃物燃烧越充分,不符合题意。故选B。4、C【详解】TiO2中氧元素通常显-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Ti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选C。5、D【详解】A、相同条件下,蜂窝煤比煤球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更大,燃烧更充分;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天然气、面粉、酒精都可燃物,是易燃易爆物;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燃气泄漏要立即关闭气阀同时开启门窗;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着火点属于可燃物的自身属性。6、B【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0g,故B正确;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最大,故C错误;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将t2℃的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故D错误。故选B。7、A【详解】A、甲不一定是单质,如甲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可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铜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符合题意;B、丁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乙,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乙一定是化合物,不符合题意;C、丙可能是水,甲可能是氢气,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不符合题意;D、由A、B的分析可知,丁可能是铜,不符合题意。故选A。8、C【详解】A、氧化物是只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青蒿素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不是“g”,不是“1”,常省略不写,故B不符合题意;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C符合题意;D、青蒿素由分子构成,每个青蒿素分子有42个原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9、B【解析】A、水受热沸腾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B、剩饭变馊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铁锅生锈能生成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C、汽油挥发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动物的呼吸作用程中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玻璃破碎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西瓜榨成汁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10、D【详解】A、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是利用空气中各物质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分数的78%,不是质量分数,不符合题意;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不是不能跟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特定的条件下,它们也能与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D、液氦汽化需要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所以液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符合题意。故选D。11、D【详解】A、鉴别方法1,燃着的木条伸入氧气中燃烧更旺,伸入二氧化碳中立即熄灭,可以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鉴别方法2,氧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A选项有一种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鉴别方法1,黄铜加入硝酸银溶液,铜锌合金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黄铜表面析出银白色的金属,金与硝酸银不反应,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黄铜和金;鉴别方法2,黄铜硬度大,黄金质软,比较硬度可以鉴别,B选项两种方法均正确,不符合题意;C、鉴别方法1,铝粉和银粉均为银白色,不能通过观察颜色鉴别;鉴别方法2,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产生气泡,银粉与稀盐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C选项有一种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鉴别方法1,氢气燃烧火焰为淡蓝色,一氧化碳燃烧火焰为蓝色,二者的火焰颜色差别不大,不容易区分,不能通过点燃、观察火焰颜色鉴别;鉴别方法2,在加热状态下,氢气与一氧化碳都能够还原氧化铜,不能鉴别;D选项两种方法都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12、D【解析】A、公交车能源更新、私家车限号出行可以防止或减少空气的污染,不符合题意;B、加大污水处理和再利用工程能防治水污染,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C、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能减少酸雨的形成,不符合题意;D、分类回收垃圾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但露天焚烧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空气,符合题意。故选D。13、C【解析】A、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是7g,所以10g水中可以溶解0.7g,乙烧杯底部有固体剩余,所以甲中加入的粉末是氯化钠,故A错误;B、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溶液为氯化钠溶液,0℃时NaCl的溶解度为35.7g,故在该温度下10g水里最多可溶解3.57g氯化钠,所以0℃时甲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而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碳酸钠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或降温结晶)提纯碳酸钠。故C正确。D、3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所以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恰好变为相应饱和溶液,甲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小于乙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故D错误。故选B。14、C【详解】A、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比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只含有氧元素;故A错误;B、能导电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比如石墨是非金属,却可以导电,故B错误;C、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故C正确;D、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比如灯泡的发光、发热属于物理变化,不是燃烧;故D错误。故选:C。15、A【详解】A、少量红磷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反应时间的增加,容器内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与图示符合,故A正确;B、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产生的氧气的质量应该从0开始增加,因此图示错误;C、电解水实验中2个水分子分解为1个氧气分子和2个氢气分子,随着反应的进行,分子的个数增加,因此图示错误;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生成氧气的同时产生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因此试管剩余固体不会变为0,图示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酒精灯集气瓶块状大理石、稀盐酸B、Dab【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分析解答;(2)根据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时CO2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根据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物的条件以及CO2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即可;(3)根据给出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进行原理推断。【详解】(1)①是酒精灯,常用于加热;②是集气瓶,常用于收集气体。故答案:酒精灯;集气瓶。(2)实验室常用于制取CO2的药品是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下制取和收集CO2,是固液混和常温下制取气体,所以发生装置选择B;而CO2能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所以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故收集装置D。故答案: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B、D。(3)实验室可用A、C装置制取氨气,根据采用的发生装置为A,可以确定是固体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而根据收集装置为C,可以判定气体氨气密度小于空气。a、发生装置为A,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项a正确
b、收集装置为C可以判定气体氨气密度小于空气,故选项b正确
c、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不能判断氨气是否有刺激性气味,故选项c不正确
d、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不能判断氨气是否有可燃性,故选项d不正确故答案为:ab。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40%;(2)25%【详解】(1)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0%;(2)据标签可知每片钙片中含CaCO30.625g,则每片钙片中含Ca的质量为:0.625g×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质控品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地产公司工程合同施工合同履行监督与审计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商铺买卖及风险防控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外墙油漆材料供应链采购合同
- 2025版金融担保公司三方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牛场租赁合同范本汇编
- 2025年度老旧小区屋顶防水修缮及十年质保协议
- 2025版国际贸易公司外贸兼职员工服务协议书
- 2025版医疗卫生外训人才输送合同
- 2025年度现代农业智能监控系统服务合同范本
- 2024年牡丹江林口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
- 儿童文学完整教学课件
- 管网建设施工方案指导
- 《电力系统分析》课件-第2章 电力系统元件参数和等值电路
- 2025年电气系统故障排查与维修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全新)
- 模拟联合国社团课件
- 县级医院骨科发展路径规划
-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必刷】
- DB31∕T 1487-2024 国际医疗服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