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勇担社会责任(河南专用)5年(2021-2025)中考1年模拟《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_第1页
专题11 勇担社会责任(河南专用)5年(2021-2025)中考1年模拟《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_第2页
专题11 勇担社会责任(河南专用)5年(2021-2025)中考1年模拟《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_第3页
专题11 勇担社会责任(河南专用)5年(2021-2025)中考1年模拟《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_第4页
专题11 勇担社会责任(河南专用)5年(2021-2025)中考1年模拟《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1勇担社会责任(解析版)1.(2024·河南·中考真题)中学生小明和伙伴们利用暑假在社区组织了“墨缘·大手拉小手”活动,他们发挥特长、分工协作,每周三和周五下午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一个暑假下来,小明和伙伴们收获了很多“粉丝”,小朋友们亲切地称他们“墨哥哥”“墨姐姐”。为了让课堂秩序更好、小学生们进步更快,他们还钻研起儿童心理学和国画技法教学。小明和伙伴们感觉自己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组织能力都大大提升了。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墨哥哥”“墨姐姐”的行为进行评析。【答案】“墨哥哥”“墨姐姐”利用暑假在社区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是亲社会行为,这有利于他们在社会中成长;他们的行为是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表现;他们的行为是活出生命精彩、实现生命价值的表现,得到了小朋友们的肯定;他们发挥特长、分工协作完成任务,是善于合作的表现;他们钻研儿童心理学和国画技法教学,让小学生们进步更快,是主动增强能力、提升素质、承担责任的表现;等等。【知识点】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服务社会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美好集体的特征、崇尚无私奉献精神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分析】考点考查:亲社会行为、服务社会、生命的价值、善于合作、承担责任。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亲社会行为、服务社会、生命的价值、善于合作的、承担责任的有关知识,从评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墨哥哥”“墨姐姐”利用暑假在社区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可链接亲社会行为的意义+是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表现+活出生命精彩、实现生命价值的表现;关键词②:他们发挥特长、分工协作完成任务→可链接善于合作;关键词③:他们钻研儿童心理学和国画技法教学,让小学生们进步更快→可链接主动增强能力、提升素质、承担责任的表现;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2024·河南·中考真题)中学生小勇每周都抽空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不间断。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下列名句最适合用在这封感谢信中的是(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C.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D.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答案】C【知识点】关爱他人的意义【详解】本题考查关爱他人。C:分析题文,小勇每周抽空去敬老院做志愿者,关爱老人,这种爱人、敬人的行为,符合“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表达的付出爱和尊敬会得到回报的含义;故C符合题意;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达的是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决心;故B不符合题意;D:“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体现的是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3.(2022·河南·中考真题)每逢传统佳节万家团圆之时,总有人仍坚守岗位,他们是服务百姓暖人心的党员干部,是守护健康“不打烊”的医护工作者,是执勤巡逻不停歇的公安民警……他们以“一家不圆”换“万家团圆”。他们的坚守(

)A.启示我们要舍弃家庭、无私奉献 B.说明劳动光荣,要鼓励节日加班C.是为了履行岗位职责的无奈之举 D.体现责任担当,彰显出生命价值【答案】D【知识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自觉承担责任的要求【详解】本题考查责任、生命的价值。D:服务百姓暖人心的党员干部,是守护健康“不打烊”的医护工作者,是执勤巡逻不停歇的公安民警,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责,他们体现的是责任担当,彰显出生命价值,故D正确;A:我们不能舍弃家庭,故排除A;B:材料没有鼓励节日加班,故排除B;C:不是无奈之举,故排除C;故本题选D。4.(2025·河南平顶山·二模)2023年10月20日,在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60年来,中国援外医疗队以无私的爱心、精湛的医术、接续的奉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先后有超过2000人次荣获受援国国家级荣誉,50余名队员牺牲在异国他乡。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的先进事迹启示我们(

)A.正确评估代价和回报,作出有利的选择B.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果断放弃个人利益C.作为社会一员,无私奉献积极追求荣誉D.增强履责的能力,义无反顾地承担责任【答案】D【知识点】崇尚无私奉献精神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承担责任的要求、模范人物【详解】本题考查承担社会责任的相关知识。A:正确评估代价和回报,强调个人权衡得失,但材料中医疗队的行为体现的是无私奉献而非权衡利益,故A不符合题意;B:“果断放弃个人利益”表述绝对化,承担责任并非必须完全放弃个人利益,而是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故B说法错误;C:无私奉献的初衷是为社会作贡献,而非“积极追求荣誉”,荣誉是结果而非目的,故C说法错误;D:医疗队通过精湛医术(能力)和持续奉献(义无反顾)承担责任,符合材料中“增强履责能力,勇于担当”的导向,故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5.(2025·河南周口·三模)2025年4月4日,河南平顶山一民房起火,正在附近的吕晓辉拿着灭火器六次进入火场,救出八旬老人,并在消防员到来前将明火基本扑灭。他的行为与下列哪一诗句传递的精神最契合(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B.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D.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答案】D【知识点】崇尚无私奉献精神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详解】本题考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D:杜甫的诗句展现心怀天下、庇护弱者的济世情怀,与吕晓辉舍己救人、关爱他人的精神高度契合,故D符合题意;A:文天祥的诗句强调为国牺牲的忠诚气节,与题干中见义勇为、救助他人的行为关联较弱,故A不符合题意;B:李白的诗句体现征战报国的壮志,侧重家国情怀而非个人救助行为,故B不符合题意;C:于谦的诗句表达坚守清白品格的决心,与救人的无私行为无直接关联,故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6.(2025·河南郑州·三模)某市启动了“城乡文明·和你同行”文明素养提升专项行动,如制作发放《××市市民文明公约》、征集身边的暖心小事、挖掘全市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制作具有影响力的家风家教短视频、开展文明交通和文明餐饮等系列活动。此举(

)A.能迅速提高居民文明素养B.说明做文明人有物质回报C.倡导关爱他人和服务社会D.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答案】C【知识点】奉献社会的表现、奉献社会的要求、关爱他人的要求【详解】本题考查爱他人的要求、奉献社会的要求。A:“能迅速提高居民文明素养”中的“迅速”表述绝对化,文明素养提升需长期积累,故A说法错误;B:材料未提及“物质回报”,活动侧重精神引导,故B不符合题意;C:活动通过宣传暖心小事、先进人物等倡导文明行为,符合“关爱他人和服务社会”的导向,故C符合题意;D:活动属于思想道德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而非“智力支持”(如科技、教育),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7.(2025·河南周口·三模)“(我们)想在我们去世前后,支持驿亭镇的公益事业,捐赠经费不少于400万元……”清华大学退休教授贾松良和夫人叶德培在写给家乡的信中这样写道。60年来,他们生活俭朴,坚持公益捐赠,以点滴善举汇聚人间大爱。下列诗句与材料主旨一致的是(

)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C.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D.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答案】D【知识点】崇尚无私奉献精神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详解】本题考查崇尚无私奉献精神、勇于承担社会责任。D:根据题干描述,贾松良教授夫妇生活俭朴、坚持公益捐赠的行为体现了无私奉献、心系苍生的高尚品格;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出自明代于谦《咏煤炭》,借煤炭喻指奉献精神,表达愿为百姓福祉倾尽全力的情怀,与题文主旨最契合,故D符合题意;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对亲友的思念,与奉献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强调坚韧不拔的品格,与奉献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抒发远大志向,未体现利他精神,故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8.(2025·河南驻马店·三模)针对漫画《拒收》,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关爱他人应量力而行,经济条件差的人无需参与B.公益活动应该聚焦大额捐赠,快速筹资才是关键C.捐款金额多少体现爱心大小,小额捐款诚意不足D.关爱他人应该心怀友善,不以金额多少衡量爱心【答案】D【知识点】关爱他人的要求、承担责任的要求【详解】本题考查关爱他人。D:漫画捐款中拒收的行为是不利于社会互帮互助的事情,对于捐款行为来说,关爱他人应该心怀友善,不以金额多少衡量爱心,故D符合题意;A:经济条件差的人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故A说法错误;B:公益活动只要献出爱心都是应该关注的点,故B说法错误;C:捐款金额与爱心大小无关,故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9.(2025·河南新乡·三模)河南中学生焦林奇入选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焦林奇小学时和先天脑瘫、行动不更的小李成了同来,从那时起,他便积极帮助小李上下楼梯、上厕所等,后来焦林奇还成立帮头小分队,发动同学轮流帮助小李打饭、参加简单户外活动等,温暖了小李的校园时光。焦林每的事迹启示我们(

)A.热心帮助他人,塑造健康人格 B.主动承担责任,履行法定义务C.注重修养,践行和谐的价值观 D.争做先进人物,实现人生价值【答案】A【知识点】模范人物、关爱他人的要求、关爱他人的意义【详解】本题考查关爱他人的要求。A:焦林奇主动帮助行动不便的同学小李,并带动其他同学共同参与,体现了关爱他人、友善互助的品质。这种行为不仅温暖了他人,也有助于自身健康人格的养成(如责任感、同理心),故A符合题意;B:帮助同学属于道德义务,非法定义务,故B说法错误;C:材料中,焦林齐的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的内容,故C说法错误;D:“争做先进人物”并非材料主旨,焦林奇的行为是自发助人,而非追求荣誉,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0.(2025·河南驻马店·三模)班上要进行班委成员改选,老师提倡大家自愿竞选,小龙听了,也想试试。对于小龙参加竞选班委,认识正确的是(

)A.是为了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B.会付出许多,但不会得到回报C.一定影响学习,导致成绩下降D.能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答案】D【知识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详解】本题考查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D:参与班委竞选是积极承担班级责任的表现,能够锻炼个人能力,同时为同学服务的过程中也能获得更多成长机会,故D说法正确;A:班委工作的出发点应是服务集体,而非单纯追求他人认可,故A说法错误;

B:参与班级事务虽需付出,但回报体现在个人成长与集体贡献中,并非“无回报”,故B说法错误;C:是否影响学习取决于时间管理能力,不能一概而论,故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1.(2025·河南洛阳·一模)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报名通道于3月1日正式开启,该项目实施22年来,全国54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在2000多个县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服务兴边富民,为西部地区和基层发展注入青春活力和青年力量,而大学生们的志愿服务也获得了社会上的高度赞许,从材料体现出(

)A.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青年的责任担当B.只要抓住机遇就能够成就精彩人生C.承担责任要付出代价,必定获得回报D.参与志愿服务是大学生的法定义务【答案】A【知识点】奉献社会的要求【详解】本题考查服务社会。A:全国54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在2000多个县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服务兴边富民,为西部地区和基层发展注入青春活力和青年力量,体现了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青年的责任担当,故A说法正确;B:“只要……就能够”说法太绝对,抓住机遇有利于成就精彩人生,故B说法错误;C:承担不一定会获得回报,故C说法错误;D:参与志愿服务是大学生的道德义务,不是法定义务,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2.(2025·河南郑州·二模)狂风中,一女孩站立不稳跌倒在地,外卖小哥见状,主动折返将其拉起,并一路护送至避风处,随后悄然离开。该外卖小哥(

)A.尽职尽责,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B.主动伸出援手,传递温暖和善意C.舍生忘死,勇担不可推卸的责任D.讲究关爱策略,让受助者感到舒适【答案】B【知识点】关爱他人的要求【详解】本题考查关爱他人的要求。B:外卖小哥看到女孩跌倒,主动折返去帮助她,并护送她到避风处,这一行为体现了他主动帮助他人,向社会传递了温暖和善意,故B符合题意;A:外卖小哥的本职工作是送外卖,题中不是他作为外卖员的职责,故A不符合题意;C:狂风中女孩跌倒,外卖小哥去帮助她并没有达到“舍生忘死”的程度,故C不符合题意;D:题干中仅表明外卖小哥拉起女孩并护送她到避风处,没有具体体现出他在关爱过程中采用了怎样的策略让受助者感到舒适,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3.(2025·河南信阳·二模)漫画中小男孩的言行启示我们(

)A.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可以不承担B.培养责任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C.要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D.要从小事做起,积极履行法定义务【答案】B【知识点】自觉承担责任的要求【详解】本题考查积极承担责任。B:漫画中的男孩认为地上的垃圾、开着的水龙头都与自己无关,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启示我们应培养责任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B说法正确;A: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的自愿选择,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A错误;C:我们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感,并不是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C错误;D:题干体现要从小事做起,积极履行道德义务,D错误;故本题选B。14.(2025·河南南阳·二模)生活有爱无碍。为了进一步做好残疾人无障碍服务,改善提升残疾人的生活品质,河南某县积极推进无障碍改造,为残疾人家庭添置扶手和抓杆,安装智能可视闪光门铃等。这些人性化、无障碍改造,有效减轻残疾人家庭负担,方便了残疾人的居家生活。无障碍改造体现的是(

)A.热爱祖国,敬业奉献B.尊重他人,语言文明C.举止端庄,仪表整洁D.传递温暖,关爱他人【答案】D【知识点】关爱他人的意义【详解】本题考查关爱他人。D:题文中,无障碍改造有效减轻残疾人家庭负担,方便了残疾人的居家生活,这体现了对残疾人群体的关心、爱护,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因此,无障碍改造体现的是传递温暖,关爱他人,故D符合题意;ABC:热爱祖国,敬业奉献;尊重他人,语言文明;举止端庄,仪表整洁,在题文中未涉及,故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5.(2025·河南南阳·二模)“志愿新征程,建功新时代”。2024年志愿服务月期间,多名青年志愿者或前往博物馆做志愿讲解员,或前往景区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或走上街头维护交通秩序,让八方游客感受到河南人民的热情。这说明志愿者们(

)A.热爱生活,享受乐趣 B.日省其身,见贤思齐C.行己有耻,品德高尚 D.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答案】D【知识点】奉献社会的要求【详解】本题考查服务社会的要求。D:志愿者们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展现良好志愿精神,热心公益活动做服务社会的事情,故D符合题意;ABC:材料中未体现热爱生活、见贤思齐、行己有耻,故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6.(2025·河南周口·一模)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们竭尽所能,奋力守护,生活中总有很多瞬间让人倍感温暖,总有一些画面让人动容,总有一些举动散发光亮。发生在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暖心事儿,有的惊心动魄,有的平淡温馨,却总能触动人心底的柔软。这启示我们(

)A.关爱只发生在特定的群体之间B.做负责的人首先要对他人负责C.汇聚爱的海洋使社会更加和谐融洽D.传递美好情感能解决所有人的问题【答案】C【知识点】关爱他人的意义【详解】本题考查关爱他人。A:关爱发生在生活各个方面,不局限于特定群体,故A说法错误;B:做负责的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故B说法错误;C:汇聚爱的海洋使社会更加和谐融洽,符合暖心事儿带来的影响,故C说法正确;D:传递美好情感不能解决所有人的问题,表述过于绝对,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7.(2025·河南平顶山·一模)初中生小华,在平凡的一天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他扮演的角色与该承担的责任相符的是(

)选项时间角色承担的责任A7:10行人为了上学不迟到,黄灯已经亮起仍然赶紧跑过去。B9:50学生学生会检查仪容仪表,我发型不合格,去厕所躲躲。C17:30乘客等公交的人太多了,我去前面找个空位就插队。D19:00儿子晚饭后,主动擦桌子、洗碗,减轻父母的辛劳。A.A B.B C.C D.D【答案】D【知识点】角色与责任【详解】本题考查角色与责任的相关知识。A:行人应遵守交通法规,故A说法错误;B:学生不要标新立异,应遵守集体要求,故B说法错误;C:消费者应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而不是插队,故C说法错误;D:孩子帮父母擦桌子、洗碗属于体谅父母,有助于构建和谐家庭,故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18.(2025·河南信阳·一模)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振义说:“从穿上白大褂第一天起,我就真心喜欢这个职业。我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持人民至上,鞠躬尽瘁、竭尽所能,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这表明王振义(

)A.仅凭个人喜好履行责任 B.承担责任增进患者福祉C.为得到表彰才履行职责 D.只扮演了医生这一角色【答案】B【知识点】荣誉称号、自觉承担责任的要求【详解】本题考查积极承担责任。B:根据题干材料,我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持人民至上,鞠躬尽瘁、竭尽所能,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王振义的这番话表明要承担责任,增进患者福祉,B符合题意;A:不能仅凭个人喜好履行责任,要有敬业精神,A错误;C:履行职责不是为了得到表彰,C错误;D:社会舞台上每个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不是只扮演了一种角色,D错误;故本题选B。19.(2025·河南南阳·一模)幸福社区居委会在小区开展向社会福利院孩子献爱心活动,小区居民纷纷捐款捐物。小丽把自己的压岁钱捐了出去,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小治把自己珍爱的课外读物捐了出去。小丁说:“献爱心是大人的事情,中学生年龄小,没有能力献爱心。”结合材料,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对小丁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答案】①小丁的观点是错误的。②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与年龄大小无关。③中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为社会献爱心,如小丽捐出压岁钱、小治捐出课外读物,这些都是力所能及的善举。④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他人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传递温暖和正能量。【知识点】关爱他人的要求、奉献社会的要求【分析】考点考查:关爱他人、勇担社会责任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详解】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观点:献爱心是大人的事情,中学生年龄小,没有能力献爱心。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正误判断:错误。论据①: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与年龄大小无关;论据②:中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为社会献爱心,这些都是力所能及的善举;论据③: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他人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传递温暖和正能量;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0.(2025·河南郑州·三模)按照共青团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