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中考二模数学试卷 (解析版)_第1页
2025年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中考二模数学试卷 (解析版)_第2页
2025年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中考二模数学试卷 (解析版)_第3页
2025年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中考二模数学试卷 (解析版)_第4页
2025年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中考二模数学试卷 (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房山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

九年级数学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

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意的.

1.2024年6月6日,嫦娥六号在距离地球约384000千米外上演,,太空牵手”,完成月球轨道的交会对

接.数据384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3.84xl04B.3.84xl05C.3.84xl06D.38.4xl05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大于1的科学记数法的表示,解题的关键在于确定。,”的值.

根据绝对值大于1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x1(T,其中〃的值为整数位数少1.

【详解】解:384000大于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x10",其中a=3.84,n=5,

384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84x105,

故选:B.

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平

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定

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

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进行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A选项不合题意;

B、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B选项不合题意;

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C选项不合题意;

D、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3.将一个含30。角的三角尺和直尺如图放置,若/1=50°,则N2的度数是()

C.50°D.60°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根据对顶角相等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

/2=/4,

Z2=Z4=180°-90°-Z3=90°-50°=40°,

故选:B.

4.已知°>方-1,则下列论一定正确的是(

A.a+l<bB.a-l<bC.a-l>bD.a+l>b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灵活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成为解题的关键.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解:a>b-l,

A、a+l>b,故该选项错误,不合题意;

B、a-l>b-2,故该选项错误,不合题意;

C、a-l>b-2,故该选项错误,不合题意;

D、a+l>b,故该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5.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必+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机的取值范围是()

1111

A.m<——B.m=C.m>——D.m>—

4444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①

A>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A=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A<0,方程无实数根,直

接列式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f+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A=l+4m>0,解得机〉一工,

4

故选:C.

6.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等于6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A.五B.六C.七D.八

【答案】B

【解析】

【分析】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因为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均相等,直接令外角和除以每一个外角的度

数即可得解.

【详解】解::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每个外角等于60。

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360。+60。=6.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相等等知识点,灵活运用相关知

识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7.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则一枚硬币正面向上、一枚硬币反面向上的概率是()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画出树状图,然后进行求解概率即可排除选项.

,,21

,一枚硬币正面向上、一枚硬币反面向上的概率是P=—=—;

42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概率,熟练掌握利用树状图求解概率是解题的关键.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5c的坐标分别为“,(4,1),(3,0),点尸是线段B上的动点,连接

PC,过点尸作交y轴于点Q.则点。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4

C.--<t<5D.--<Z<5

42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正切的定义,二次函数的性质,点的坐标;设P(a,l),过点尸作PELx轴,延长

B4交y轴于点E,设P2交x轴于点。,根据NCP尸=NQPE得出tanNCPb=tanNQPE,进而得出

3

—<。<4时,=a2-3«+l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

2?;

【详解】解:设P(。』),过点尸作尸轴,延长B4交》轴于点E,设PQ交x轴于点。

・・.ZCPF=ZQPE

:.tanNCPF=tanZQPE

.3—Q1—t

1a

•,t="—3Q+1

当3<〃<4时,如图,同理可得NC7/=NQPE

.a—3t—1

----=-----

1a

•,t="—3ci+1

当〃=3时,P(3,l),CI重合,则瓦。重合,此时r=1,

・••当a=3时,t=a2-3a+l也成立

3

•9>—<a<4,t=a2-3a+l

2

当。=一3时,,取得最小值为-巳5

24

当a=4时,/取得最大值为(4—I]-1=5

%<5

4

故选:A.

二、填空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9.若代数式?一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x-4

【答案】尤/4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牢记分母不等于0.根据分母不等于。解答.

2

【详解】解::代数式——有意义,

x-4

即"4

故答案为:x/4.

10.分解因式:2a2+4aZ?+2〃=.

【答案】2(a+b)2##2(b+a)2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先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

【详解】解:2a2+4仍+2〃=2(6+2帅+⑹=2(。+4

故答案为:2(a+b)2.

11.写出一个比力大且比J万小的整数.

【答案】2##3##4

【解析】

【分析】利用估算无理数大小的逼近方法,求出力和JI7的范围,即可求解.

【详解】解:•.•&<斥在,

1<73<2,

屈<屈<后,

4<V17<5,

,比,大且比J万小的整数为:2或3或4.

故答案为:2或3或4(写其一即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熟练掌握用有理数逼近无理数的方法是解题关键.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函数y=々左H0)的图象经过点4(—2,3)和8(2,〃),则〃的值为

X

【答案】-3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求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成为解题的关键.

先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根据函数图象上的点满足函数解析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函数y='(化力0)的图象经过点象(-2,3)和3(2,"),

k=—2x3=2n,解得:n=—3.

故答案为:-3.

13.某校为了解全校2000名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调查,获得了他们每周

课外阅读时间的数据,数据整理如下:

每周课外阅读时间X/小时0<%<1l<x<22<%<33<x

人数7101419

若学校计划对阅读时间大于等于2小时的同学进行表彰,请你根据表中信息估计全校共需要表彰约

人.

【答案】1320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频数分布表,样本估计总体,用2000乘以阅读时间大于等于2小时的同学的占比,即可

求解.

14+19

【详解】解:2000x--------=1320

50

故答案为:1320.

14.在VA3C中,D为BC上一点,DE//AB,交AC于点E,若AB=3.5,CD=6,BD=3.则。£

的长为.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题意得出△CEDSAC43,进而根据相似三角形

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解:

ACED^ACAB,

.DE_CD

"AB~CB

AB=3.5,CD=6,BD=3.

•DE_6

"3J-6+3

7

解得:DE=-,

7

故答案为:一.

3

15.如图,AB为。。的直径,点在。。上,且NC4B=22.5°,过点作。。的切线DE交AB的延长线

于点.若DE=DA,CD=5,连接0E,则0E的长为.

【答案】5月

【解析】

【分析】连接OC,则OCJ_DE,ZDOC=2ZCAB=45°,则OC=5,OD=542>由=

可求得CE,再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解:连接。C,如图,

A

DCE

:DE为圆的切线,且点为切点,

OC±DE,

即ZOCE=ZOCD=90°;

■:ZCAB=22.5°,BC=BC,

:.ZDOC=2ACAB=45°,

:.ZDOC=ZD=45。,

0C=CD=5,

由勾股定理得OD=yj0C2+0D2=542,

vDE=DA,OA=OC=CD=5,

即GD+CE=OD+OA,

•'­CE=OD=5A/2,

在RIAOCE中,由勾股定理得QE=7(9C2+CE2=V25+50=5百•

故答案为:5G.

【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等知识,已知切线,连接过

切点的半径是常作的辅助线.

16.某校九年级有370名师生要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计划租用甲、乙、丙三种型号的客车前往.每

种型号客车的载客量及租金如下表所示:

客车型号甲乙丙

每辆客车载客量/人253545

每辆客车的租金/元80010001200

如果甲、乙、丙三种型号的客车分别租用7辆,3辆,2辆,那么租车的总费用为______元;如果使租车的

总费用最低,那么总费用最低为元.

【答案】①.11000②.10200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应用,有理数的计算的应用;根据题意计算租用7辆,3辆,2辆,租车的总

74—7b—5a

费用,设甲,乙,丙三种型号客车的租用数量分别是“,b,c,得出c2,计算三种客车的

9

单价,确定c车人均价格最低,当c取得最大整数解时,租车费用最低,找到最大整数解为7,进而确定

。=1,b=l,计算费用,即可求解.

【详解】解:依题意得800x7+1000x3+1200x2=11000(元);

设甲,乙,丙三种型号客车的租用数量分别是a,b,c,

则25a+35b+45c>370,即5a+7〃+9cN74,

整理得er/"7"-加

9

800—1000加,1200“r

---=32,----x2X6----x26.7

253545

;.c车人均价格最低,当c取得最大整数解时,租车费用最低,

:a,b,c都是正整数,

c=7,76+5。=12

,a=1,b=l

此时最低费用为1+800+1x1000+7x1200=10200(元)

故答案为:11000,10200.

三、解答题(本题共12道小题,第17—19题每题5分,第20—21题每题6分,第22—23

题每题5分,第24题6分,第25题5分,第26题6分,第27—28题每题7分,共68分)

17.计算:(71-1)°-712+200830°+^.

【答案】6-73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首先代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应用幕的运算性质

完成零指数幕、负整数指数幕的运算,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合并即可.

—6—V3

—h2x<—x+4

18.解不等式组:《22

x一3<1+2x

【答案】-4<x<l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

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13

—+2%<—x+4①

【详解】解:<22

x-3<1+

解不等式①得:X<1

解不等式②得:龙〉T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4<x<l

.cr*CCC4八、皿a4加2+4根"2AA,士

19.己知2加+“—3=0,求代数式----------------的值.

4加+2n

3

【答案】-

2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已知式子的值,求分式的值,运用整体思想变形解答是解题的关键.先根据分式的性质

化简,然后根据已知等式得出2加+〃=3,整体代入,即可求解.

【详解】解:原式二学笆=卫

2(2m+n)2

*.*2m+n—3=0,

2m+n=3,

3

・,・原式=—

2

2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3CD中,点E是OC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尸,连接

BE,且BE=EF.

(1)求证:四边形A5CD是矩形;

(2)若AD=6,tanNAFB=j,求AF的长.

3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4M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正切的定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

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先证明△ADEZAFCE(AAS),进而得出AO=CF\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3C,根据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NECB=90。,进而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2)根据正切的定义得出A3=4,进而在RtAABE中,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小问1详解】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D=BC,

.-.Z1=Z2,

.点E是DC的中点,

ED=EC,

•.•N3=N4,

AADE^AFCE(AAS),

AD=CF,

•:AD=BC,

:.CF=BC,

.BE=EF,

NECB=90°,

四边形ABCD是矩形.

【小问2详解】

解:•.•AD=6,

:.CF=BC=6.

:.BF=12.

•••四边形ABC。是矩形,

:.ZABC=90°.

,:tanNAFB=—,

3

:.AB=4.

在RLABF中,ZABF=90°,

AF=ylAB2+BF2=4A/10

21.为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某校组织学生到劳动基地参加“耕读累德”实

践活动,计划组织学生种植甲、乙两种作物.如果种植3亩甲作物和2亩乙作物需要27名学生,种植4亩

甲作物和1亩乙作物需要26名学生.问:种植1亩甲作物和1亩乙作物一共需要多少名学生.

【答案】11名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审清题意、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成为解题的关键.

设种植1亩甲作物需要尤名学生,种植1亩乙作物需要y名学生.然后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得无、y的值,

进而完成解答.

【详解】解:设种植1亩甲作物需要x名学生,种植1亩乙作物需要y名学生.

依题意得:

3%+2y=27[x=5

4“,解得「,

4x+y=26[y=6

:.x+y=11.

答:种植1亩甲作物和1亩乙作物一共需要11名学生.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丁=依+可左#0)的图象由函数y=的图象平移得到,且经过

点(3,3).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当x>3时,对于1的每一个值,函数y=依+2的值与一次函数丁=履+/?(左w0)的值之差的绝对

值大于1,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

【答案】(1)y——x+2

3

2

(2)"2—或“WO

3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平移,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根据一次函数的交点求不等式

的解集;

(1)根据一次函数的平移可得函数丁=;工+6过点(3,3),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即可求解;

⑵根据当x=3时,函数丁=依+2的值与一次函数丁=依+可左00)的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等于1,即

可求解.

【小问1详解】

.解::函数y=依+》(左片0)的图象由函数y=的图象平移得到,

.,.左=!,

3

..,函数7=(工+。过点(3,3),

1+Z?=3,

解得:b=2

函数解析式为y=gx+2

【小问2详解】

解:%=3时,y=3n+2,y=kx+b=^x3+2=3

:当x>3时,对于x的每一个值,函数y=nx+2的值与一次函数丁=依+/?(左力0)之差的绝对值差大于

1,

/.|3«+2-3|>1

3«+2-3>1^3«+2-3<-1

2

解得:n>—或",W0

3

2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校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青春飞扬”读书演讲比赛.为了解

比赛情况,现从两个年级各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的比赛成绩,并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

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a.初二年级20名学生的分数数据如下:

77828588768769936684

90886788919668975988

b.初一年级20名学生分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数据分5组:第1组50〈x<60,第2组

平均众

方差

数数

初一

81.9585185.30

年级

初二

81.95a115.25

年级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a的值为;

(2)抽取的初一年级20名学生的中位数位于第组;

(3)可以推断出______(填“初一”或“初二”)年级学生在本次比赛中发挥比较稳定;

(4)初二年级共有学生600人,如果前120名学生将被推荐参加区级比赛,请你估计,成绩至少达到

分才能参加区级比赛.

【答案】(1)88

(2)4

(3)初二(4)91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数据统计,众数,中位数,方差的意义,样本估计总体,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众数的定义求得a的值;

(2)根据中位数的定义,结合频数分布直方图,即可求解;

(3)根据方差的意义,比较两个年级成绩的方差,即可求解;

(4)根据题意,成绩考前的20%能参加比赛,找到初二年级前20%的最低分,即可求解.

【小问1详解】

解:根据表格可得初二年级学生分数中,88出现次数最多,则a=88,

故答案为:88.

【小问2详解】

解:根据初一年级20名学生分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可得第10和第H个数据在第4组804x<90,

故答案:4.

【小问3详解】

解:初二成绩的方差小于初一成绩的方差,

.•.初二年级学生在本次比赛中发挥比较稳定;

故答案为:初二.

【小问4详解】

解:空」=20%,20x20%=4

6005

初二年级成绩从大到小排列为:97,96,93,91,90,……

第4个数据为91

估计成绩至少达到91分才能参加区级比赛

故答案为:91.

24.如图,已知。。为VABC的外接圆,AB为的直径,。是3C的中点,弦DEJ.AB于点F,

尸是处E上一点,连接

(1)求证:BC=DE;

(2)若AC=6,BF=2,求tanZBPC.

【答案】(1)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以上

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题意可得CD=,根据垂径定理可得BE=BD进而可得存C=拉£,则

Be84

(2)连接OD,证明AACB得出=5,进而得出tanZG4B=——=一=一,根据NBPC=NCAB,

rAC63

即可求解.

【小问1详解】

解:是的中点,

,CD=BD,

♦.•。石工AB且AB为。。的直径,

BE=BD'

♦•也C=,

BC=DE;

【小问2详解】

解:连接

CD=BD,

:.ZCAB=ZDOB,

:A3为。。的直径,

/.ZACB=9Q0,

,/DE工AB,

:.ZDFO^90°=ZACB,

AACBSQFD,

・AC_OF

••茄—访‘

6r—2

设OO的半径为小则<=——,

2rr

解得r=5,

AB=2尸=10,

BC7AB2-AC?=8,

.xc加

AC63

•/NBPC=NCAB,

4

tanZ.BPC=—.

3

25.小明观察到一个水龙头因损坏而不断地向外滴水,为探究其漏水造成的浪费情况,小明用一个带有刻

度的量筒放在水龙头下面装水,每隔一分钟记录量筒中的总水量,但由于操作延误,开始计时的时候量筒

中已经有少量水,因而得到如下表的一组数据:

时间/(单位:分钟)12345

总水量y(单位:毫升)712172227

(1)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可以用函数丁=公+6(左力为常数)刻画总水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画出

这个函数的图象;

(2)根据以上数据与函数图象,解决下列问题:

①请你估计小明在第20分钟测量时量筒中的总水量;

②一个人一天大约饮用1500毫升水,请你估算这个水龙头一个月(按30天计)漏水量可供一人饮用多

少天.

【答案】(1)图象见解析

(2)①102毫升;②144天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画函数图象,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应用,正确读懂题意,求得正确的

一次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

(1)将表格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连线,即可求解.

(2)①观察表格,可发现前一分钟比后一分钟少5毫升的水,故可得y=R+b能正确反映总水量>与时间

t的函数关系,再选取两组数据代入函数解析式,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到y关于r的表达式;将『=20

代入函数,即可解答;

②由解析式可知,每分钟滴水量为5毫升,故可算出1个月的总滴水量,再除以一个人每天的饮水量,即可

解答.

【小问1详解】

描点,连线,如图,

【小问2详解】

①解:观察表格,可发现前一分钟比后一分钟少5毫升的水,故可得y=+b能正确反映总水量y与时

间r的函数关系,

t=lt=2

,、代入,=々+匕,

b=7y=12

7=k+b

可得

n=2k+b>

k=5

解得《

b=2

.”关于f的表达式y=5/+2;

当♦=20时,y=5x20+2=102,

故小明在第20分钟测量时量筒的总水量是102毫升,

答:小明在第20分钟测量时量筒的总水量是102毫升.

②由解析式可知,每分钟的滴水量为5毫升,

30天=(30X24X60)分钟=43200分钟,

-3,田,丁皿43200x5一“十

可供一人饮水天数----------=144天,

1500

答:这个水龙头一个月(按30天计)的漏水量可供一人饮用144天.

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丁=/2-4ar+l(awO).

(1)求抛物线对称轴;

⑵当。<0时,对于任意的正数/,若〃(2T,x),N(2+3f,%)是抛物线上的两点,则M为

(填“>”“<”"=”);

(3)已知直线:/:y=-上两点其中点A的横坐标为1,点3的纵坐标为5,若抛物线与

线段A3恰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直线x=2

(2)>

(3)a>0或—<<2<0

3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与抛物线图象的交点问题,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利用对称轴公式,即可求解;

(2)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当a<0,抛物线开口向下,进而求得“(2-/,%)关于对称轴

的对称点为(2+/,%),根据当尤>2时,丁随x的增大而减小,即可求解;

(3)分a>0和a<0两种情况讨论,分别画出图形,结合函数图象,列出不等式,即可求解.

【小问1详解】

解:Vy—cu3-4at+l(a^0)

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2,

2a

【小问2详解】

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t>0

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为(2+1,%)

a<0,抛物线开口向下,

当了>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又;f<2+/<2+3/

%>%

故答案为:>.

小问3详解】

①当a>0时,抛物线过点(0』),(0,1)关于x=2的对称点为(4,1)

直线:/:y=—上两点A3,其中点A的横坐标为1,点3的纵坐标为;,

222

如图

...当a>0时,由图象可知,抛物线与线段A3恒有一个公共点.

...当a>0时,抛物线与线段A3恒有一个公共点.

②当a<0时,

•••点A的横坐标为1,则y=—g+g=2,即4(1,2)

把(1,2)代入y=ax2-4t2x+l(<7^0)^y=a-4a+l

V抛物线与线段AB恰有一个公共点,

•**a—4Q+1<2

解得:a>——

3

综上所述,a>0或时,抛物线与线段AB恰有一个公共点,

3

27.在Rt^ABC和RSDB石中,/ABC=NEBD=90。,AB=BC,BE=BD,连接AE,CD,点E是

AE的中点,连接3F.

AA

(1)如图1,当点E在线段AB上时,线段CO与线段跖的数量关系是;

(2)如图2,当点E在RtZkABC内部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请

说明理由.

【答案】(1)CD=2BF

(2)成立;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以上知

识是解题的关键;

(1)延长交AC于点G,过点G作连接阳,则NBHG=90°,进而根据等腰直角三角

形的性质得出2GH=CD,证明四边形FGHB是矩形,得出GH=FB,即可得证;

(2)延长5斤到“,使得FH=BF,证明△AEHgAEEB(SAS),进而证明△”45名△JD6C(SAS),得

出BH=CD,根据2M=期,即可得证.

【小问1详解】

CD=2BF,理由如下

如图,延长DE交AC于点G,过点G作G7/L3C,连接FG,则NBHG=90°,

BH

,:在RtAABC和RUDBE中,ZABC=ZEBD=90°,AB=BC,BE=BD,

:.ZD=NC=NBED=ZA=45。

△G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ZEGA=90°,2GH=CD

•/ZA=45°

/.AAE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厂是AE的中点,

FGLAE

:.ZGFB=ZABC=ZBHG=90°,

四边形FGHB是矩形,

:.GH=FB,

:.CD=2BF,

故答案为:CD=2BF.

【小问2详解】

证明:如图,延长3尸到使得FH=BF.

是AE的中点,

:.AF=EF,

又•.•N1=N2,

;.AAFH均E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