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考生物复习讲义:基因的分离规律_第1页
北师大版高考生物复习讲义:基因的分离规律_第2页
北师大版高考生物复习讲义:基因的分离规律_第3页
北师大版高考生物复习讲义:基因的分离规律_第4页
北师大版高考生物复习讲义:基因的分离规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HESIXTHUNIT

第六单元

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

I

第17讲基因的分离规律

[考纲要求]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II)。2.基因的分离定律(II)。

考点基因分离规律的发现与相关概念

■知识梳理夯实基础强化要点

--------------------N-------------------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⑴选材

①豌豆的许多性状只存在两种相对形式,比较容易鉴别。

②豌豆一次能繁殖许多后代,因而很容易收集到大量的数据用于分析。

③豌豆是严格的团花受粉植物,可避免昆虫的传粉,防止不明来源的花粉混杂。

⑵方法

①孟德尔在研究中抓住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

②在杂交试验中,孟德尔对亲子代的每对有区别的性状进行观察,记录它们的系谱,在连续世代中发现规

律。

③孟德尔在试验分析研究中,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

④他还设计了进一步的试验来检查和验证自己的理论,使他的科学分析建立在充分和可靠的事实基础上。

(3)试验过程及结果

实验过程说明

P(亲本)叶腋花X茎顶花

①P具有相对性状

3

②Fi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

Fi(子一代)叶腋花

③F?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为显性:

隐性-3:1

F4子二代)性状叶腋花茎顶花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遗传图解如下)

P叶腋花X茎顶花体细胞中的基因是应对

AAaa

存在的

配子々a——配子中的基因成单存在

AAa(叶腋花)——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

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

配子A一

F2AA也J夕a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

1C~2:1结合

k----V----J

3:1

3.设计测交试验方案及验证

(1)验证的方法:测交试验,选用B和隐性纯合体作为亲本杂交,目的是为了验证B的基因组合。

⑵遗传图解

(3)结论:通过测交,不但证明了R的基因组合,同时还证明了Fi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发生了分离,

分离后的基因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独立地遗传给后代。

4.分离规律的实质

(1)细胞学基础(如下图所示)

(2)规律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3)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4)适用范围

①真核(填“真核”或“原核”)生物有性(填“无性”或“有性”)生殖的细胞核(填“细胞核”或“细胞

质”)遗传。

②二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二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5.分离规律的应用

(1)农业生产:指导杂交育种

①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利用杂合体选育显性纯合体时,可进行连续自交,直到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即可留种推广使用。

②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便可留种推广。

③优良性状为杂合体:两个纯合的不同性状个体杂交的后代就是杂合体,但每年都要育种。

(2)医学实践: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率;为禁止近亲结婚和进行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归纳总结分离规律核心概念间的联系

I——基因型--基因——►等位基因一►色2号

.I,因分离

11II

纯合体杂合体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11

自交后自交后,控制控制导

代不出代出现wII致

境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现性状性状分

分离离I

表现型••—性状---->相对性状一性状分离

「常考基础诊断」

1.判断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的叙述

(1)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X)

(2)Fi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直接真实地反映出F)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验证当时

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V)

(3)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i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V)

(4)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i的基因型(X)

2.判断下列相关概念的叙述

(1)小芳的直发和小美的短发、兔子的长毛与黑毛都是一对相对性状(X)

(2)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i出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V)

(3)“Fi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体现出了性状分离(V)

(4)杂合体自交后代没有纯合体,纯合体相交一定是杂合体(X)

(5)具有隐性基因的个体一定表现为隐性性状,具有显性基因的个体一定表现为显性性状(X)

3.判断有关基因分离规律内容及相关适用条件的叙述

(1*2的表现型比为3:1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X)

(2)基因分离规律中“分离”指的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V)

(3)基因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单体分开(X)

「教材热点拓展」

阅读教材第48页图4—2叶腋花与茎顶花豌豆杂交试验的分析图解,思考问题:

⑴若Fi所产生的雄配子A:a=2:1,雌配子A:a=2:1,则F?中叶腋花:茎顶花=8:1。

⑵若F2中只得到4株豌豆,则叶腋花与茎顶花的数量比值一定为3:1吗?

提示不一定。

(3)R所产生雌配子总数(A:a=l:1)与雄配子总数(A:a=l:1)的大小关系一般是否会影响3:1的出现

呢?

提示不会影响,只要保证每种配子中A:a=l:1即可。

(4)结合上述问题分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包括

如下中的②③④⑤⑥。

①Fi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②Fi形成的两种配子的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③雌、雄配子结合

的机会相等④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⑥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5)在分离规律现代解释中决定3:1出现的最核心的内容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S命题探究预测考向总结方法

命题点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科学方法的应用分析

1.(2017・佛山模拟)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

亲本进行试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i全为红花

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i全为粉红花

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

D.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

答案C

解析孟德尔认为,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在Fi杂合细胞中,成对的遗传因子虽然存在于同一个细胞

内,但彼此保持着独立性,互不融合。在本题C项实验中,红花与白花亲本杂交,虽然Fi只表现一种性

状,但后代能按照一定的比例出现花色分离,这就有力地支持了孟德尔的遗传理论,从而否定了“融合遗

传”的观点。

2.有些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有些植物的花为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

或雌蕊)。下列有关植物杂交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时需要对父本进行去雄

B.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一套袋一授粉一套袋

C.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

D.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

答案C

解析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时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套袋

一授粉一套袋;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其目的是避免外来花粉的

干扰;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

命题点二分离规律的实质与验证

3.(2018•福州第一中学联考)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规律。下列有

关基因分离规律的几组比例,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规律实质的是()

A.F?的表现型比例为3:1

B.Fi产生配子的种类的比例为1:1

C.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

D.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

答案B

解析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

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则Fi(Dd)能产生D、d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

4.已知纯种的粳稻与糯稻杂交,Fi全为粳稻。粳稻中含直链淀粉,遇碘呈蓝黑色(其花粉粒的颜色反应也相

同),糯稻含支链淀粉,遇碘呈红褐色(其花粉粒的颜色反应也相同)。现有一批纯种粳稻和糯稻以及一些碘

液。请设计两种方案来验证基因的分离规律。(实验过程中可自由取用必要的实验器材。基因用M和m表

示。)

方案一:

(1)实验方法:O

(2)实验步骤:①首先让纯种粳稻与糯稻杂交,获取Fi杂合粳稻;②让Fi杂合粳稻与糯稻测交,观察后代

的性状分离现象。

(3)实验预期现象:o

(4)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5)实验结论:Fi中含有M和m基因,且M和m这对等位基因在Fi产生配子的过程中随同源染色体的分

开而分离,最终产生了两种不同的配子,从而验证了基因的分离规律。

方案二:

(1)实验方法:o

(2)实验步骤:

①首先让纯种粳稻和糯稻杂交,获取Fi杂合粳稻;②Fi开花时取其一个成熟的花药,挤出花粉,置于载玻

片上,滴一滴碘液并用显微镜观察。

(3)实验预期现象:0

(4)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5)实验结论:R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所含的等位基因M和m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并

最终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配子,从而直接验证了基因的分离规律。

答案方案一:(1)测交法(3)测交后代应出现两种不同的表现型且比例为1:1

(4)测交中的糯稻为纯合体,只产生一种含糯性基因(m)的配子,后代既然出现两种表现型,即粳稻和糯稻,

可知Fi必然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即M和m

方案二:(1)花粉鉴定法(3)花粉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4)Fi产生了数量相等的含M基因的配子

(遇碘液呈蓝黑色)和含m基因的配子(遇碘液呈红褐色)

,一方法技巧------------------------------------、

“四法”验证分离规律

⑴自交法: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

位基因控制。

(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

等位基因控制。

(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体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

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规律。

(4)单倍体育种法: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

则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

命题点三分离规律的应用分析

5.(2018-日照质检”J、麦的抗病(A)对感病(a)为显性,为获得纯种抗病小麦,将基因型为Aa的小麦逐代自交,

逐代淘汰感病个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Aa的小麦产生雌雄配子的比例相等

B.经选择后的每代群体中的基因型频率都发生改变

C.杂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基因型为Aa的小麦经花药离体培养后可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品种

答案B

解析基因型为Aa的小麦产生雌配子的数量远远少于雄配子,A项错误;经选择后的每代群体中的基因

型频率都发生改变,B项正确;基因重组至少需要有两对等位基因,而Aa只有一对等位基因,C项错误;

基因型为Aa的小麦经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的是单倍体,D项错误。

6.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正常(A)对白化(a)为显性。下图是一个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则图中11、

13的基因型和1山为白化病患者的概率分别为()

1□

□正常男性

占OO—1-□

n

A,。正常女性

1Y口患病男性

川?Q患病女性

A.AA、Aa和1/16B.Aa、Aa和1/9

C.Aa、AA和1/4D.Aa、Aa和1/64

答案B

解析I代四个个体全部正常,III和114为患者,推出11、12、13、14的基因型都是Aa,II2>113的

基因型均为1/3AA、2/3Aa,1山为白化病患者的概率为2/3X2/3X1/4=1/9。

矫正易错强记长句

易错警示突破选择题

1.“叶腋花豌豆和茎顶花豌豆杂交,后代既有叶腋花豌豆又有茎顶花豌豆”不属于性状分离概念范畴。

2.基因型为Aa的杂合体产生的雌配子有两种A:a=l:1,产生的雄配子有两种A:a=l:1,但是雌雄配

子的数量不相等,一般来说,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

3.测交的原理是隐性纯合体只产生一种带隐性基因的配子,不能掩盖Fi配子中基因的表现,因此测交后代

表现型及其分离比能准确反映出F,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分离比,从而得知Fi的基因组合。

4.针对完全显性遗传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符合分离规律并不一定出现特定的性状分离比,原因有二:一

是R中3:1的结果必须是统计大量子代个体,若子代个体数目少,不一定符合预期分离比;二是某些致

死基因可能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如隐性致死、纯合致死、显性致死等。

长句应答突破简答题

1.黄瓜果皮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甲同学选取绿果皮植株与黄果皮植株进行正交与反交,观察Fi的表

现型。请问是否一定能判断显隐性?不能。如果显性性状是杂合体,后代会同时出现黄色和绿色,不能判

断显隐性关系。

2.试验一:随机选取一株红茎植株(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让其自交,Fi中红茎植株:绿茎植株约为3:1。

试验二:随机选取30株该植物的红茎植株,让其随机传粉,Fi中红茎植株:绿茎植株约为15:lo则实验

二中Fi性状分离比不为3:1,其原因是30株红茎植株中既有纯合体也有杂合体。

3.鸡的雄羽、母羽是一对相对性状,母鸡只有母羽,公鸡有母羽和雄羽。研究人员做了一组杂交实验:P:

母羽早X母羽d-Fi:母羽早:母羽8:雄羽6=4:3:lo请设计杂交实验方案判断Fi中母羽公鸡是否为

纯合体。

实验方案:随机选择Fi中母羽3与多只母羽聿交配。

结果预测:若子代母鸡全为母羽,公鸡全为母羽,则B母羽公鸡为纯合体,否则为杂合体。

重温高考演练模拟

1.(2013•新课标I,6)若用玉米为试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规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

是()

A.所选试验材料是否为纯合体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试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答案A

解析验证基因分离规律可通过下列几种杂交试验及结果获得:①显性纯合体和隐性个体杂交,子一代自

交,子二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②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测交,后代出现1:1的性状比例;③杂合

体自交,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由此可知,所选试验材料是否为纯合体,并不影响试验结论。验

证基因分离规律时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应易于区分,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应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

和统计分析方法。

2.(2014•海南,25)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

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A.抗病株X感病株

B.抗病纯合体义感病纯合体

C.抗病株义抗病株,或感病株X感病株

D.抗病纯合体X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X感病纯合体

答案B

解析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方法有:①定义法——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进行正反交,子代表现出的

性状就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为隐性性状;②相同性状的雌雄个体间杂交,子代出现不同于亲代的性状,

该子代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代为显性性状。

3.(2017•全国III,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

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

答案D

解析表现型是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所表现出的性状,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所以两个个体的

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A项正确;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某植物的绿色

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说明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B项正确;O型血夫妇的基因型为ii,其子代都

是O型血(ii),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项正确;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高茎

豌豆是杂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不能说明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D项错误。

4.(2014•新课标I,5)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

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W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

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I1D-r-O23|J—p-Q4

DI|ZR<5236-I-4J4O5

miO-T-Q23OI~O4

iviQ2白

A.I—2和I—4必须是纯合体

B.II—i、m—i和m—4必须是纯合体

c.n—2、n—3、m—2和in—3必须是杂合体

D.n—4、11—5、IV—1和w—2必须是杂合体

答案B

解析A项,由题干信息可知,该病为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与该病有关的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

a表示。根据遗传学原理,11—2、11—3、II—4、II—5的基因型均为Aa,与I—2和I—4是否纯合无

关。B项,若11一1和111-1纯合,则111一2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2,W-1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4,

而III-3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3,若III-4为纯合体,则IV-2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3X1/2=1/3,故

第IV代的两个个体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是1/4X1/3X1/4=1/48。C项,若HI-2和HI—3是杂合体,则无

论III-1和111一4同时是AA或同时是Aa或一个是AA另一个是Aa,后代患病概率都不可能是1/48。D

项,第IV代的两个个体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与II—5无关,若第IV代的两个个体都是杂合体,则子代患

病的概率是1/4,与题意不符。

5.果蝇的黑体(v)与灰体(V)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实验小组对果蝇的这对相对性状进行遗传研究。如果用含有

某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果蝇,所有的果蝇都是黑体,现有一只用含有该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黑体雄果蝇,

请设计一个试验探究其基因型。

(1)应选取果蝇与待测果蝇交配。

(2)用喂养子代果蝇-

(3)通过观察子代果蝇性状,推断待测果蝇的基因型:

①若子代________,则待测果蝇的基因型为VV;

②;

③o

答案(1)多只用不含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黑体雌

(2)不含添加剂的食物(3)①全为灰体②若子代全为黑体,则待测果蝇的基因型为w③若子代既有灰

体,又有黑体,则待测果蝇的基因型为Vv

解析(1)检测某动物的基因型,常用测交法,即选取多只用不含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黑体雌果蝇(vv)与待

测雄果蝇交配。(2)用不含添加剂的食物喂养子代果蝇。(3)①若子代全为灰体,则待测果蝇的基因型为VV,

即VVXvv—Vv;②若子代全为黑体,则待测果蝇的基因型为vv,即vvXvv—vv;③若子代既有灰体,

也有黑体,则待测果蝇的基因型为Vv,即VvXvv-Vv、Wo

课时作业

g基础巩固练

1.(2017・南昌调研)关于孟德尔的豌豆遗传学试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选择豌豆是因为自然条件下豌豆是纯合体,且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B.杂交试验时,对母本的操作程序为去雄一套袋一人工授粉一套袋

C.孟德尔首先提出假说,并据此开展豌豆杂交试验并设计测交进行演绎

D.在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孟德尔用了数学统计学的方法

答案C

解析选择豌豆是因为自然条件下豌豆是纯合体,且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A项正确;杂交试验时,

对母本的操作程序为去雄一套袋一人工授粉一套袋,B项正确;孟德尔首先进行豌豆杂交和自交试验,并

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说,根据假说演绎推理,设计测交试验进行验证,C项错误;在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时,

孟德尔用了数学统计学的方法,D项正确。

2.某同学利用红球(表示D)和白球(表示d)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其操作过程中错误的做法是

()

A.甲、乙两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B.随机从每个小桶中抓取一个小球组成一组是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C.每次抓取前要摇晃小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下次抓取小球的随机性

D.每次抓取之后将抓取的小球放回桶中

答案A

解析甲、乙两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A项错误;甲、乙两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

随机从每个小桶中抓取一个小球组成一组是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项正确;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

取的概率相等(即被抓取的随机性),在每次抓取小球前,都应摇晃小桶,以将桶内的小球充分混合,C项

正确;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D项正

确。

3.人的黑发对金黄色发为显性,一对黑发夫妇全为杂合体,他们的两个孩子中,其中一个为黑发,另外一

个为金黄色发(不考虑两个孩子出生的先后)的概率为()

A.3/16B.9/16C.6/16D.1/16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这对黑发夫妇的后代中,黑发的概率为3/4,金黄色发的概率为1/4,则两个孩子中,

在不考虑孩子出生的先后顺序的情况下,一个是黑发,另外一个是金黄色发的概率为1/4X3/4+3/4X1/4

=6/16o

4.(2018•山大附中月考)一豌豆杂合体(Aa)植株自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可能是由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死亡造成的

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2:1,可能是由隐性个体有50%死亡造成的

C.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4:4:1,可能是由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死亡造成的

D.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可能是由花粉有50%死亡造成的

答案B

解析一豌豆杂合体(Aa)植株自交时,后代基因型及比例理论上应该是AA:Aa:aa=l:2:1。若自交后

代基因型比例是2:3:1,说明Aa和aa分别有1/4和1/2死亡,则可能是由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

死亡造成的,A项正确;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2:1,可能是由显性杂合体和隐性个体都有50%

死亡造成的,B项错误;若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死亡,则Aa产生的配子中A:a=2:1,自交后代

的基因型比例是4:4:1,C项正确;若花粉有50%死亡,并不影响花粉的基因型比例,所以后代的性状

分离比仍然是1:2:1,D项正确。

5.(2017•太原检测)家兔的毛色黑(A)对褐(a)为显性。下列关于判断一只黑毛雄兔基因型的方法及结论中,正

确的是()

A.用一只纯合黑毛兔与之交配,若子代全为黑毛兔,则其基因型为Aa

B.用一只杂合黑毛兔与之交配,若子代全为黑毛兔,则其基因型为AA

C.用多只褐毛雌兔与之交配,若子代全为黑毛兔,则其基因型为AA

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若细胞中只有A基因,则其基因型为AA

答案C

解析褐毛兔基因型为aa,若与之交配的个体后代全为黑毛兔,可判定其基因型为AA,C项正确;光学

显微镜下看不到基因,D错误。

6.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妻,其各自的父母都正常,但他们都有一个患白化病的妹妹。他们生了一个正常的

小孩,这个孩子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

A.4/9B.5/9C.14/27D.1/2

答案D

解析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各自的父母都表现正常,但都有一个患白化病的妹妹,所以女方与男方的

基因型为AA或Aa,为Aa的概率是2/3。因此,这对夫妇生育一个小孩基因型是AA的概率是1/3X1/3

+1/3X2/3X1/2+1/3X2/3X1/2+2/3X2/3X1/4=4/9;基因型是Aa的概率是1/3X2/3X1/2+1/3X2/3X1/2

+2/3X26X2/4=4/9;基因型是aa的概率是2/3X2/3X1/4=1/9。生了一个正常的小孩,则基因型可能为

AA或Aa,其中Aa占1/2。

7.(2018・泉州质检)小鼠的体色灰色与白色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校生物科研

小组的同学饲养了8只小鼠(编号①〜⑧),同时进行了一次杂交试验。下表是杂交组合及所得第一胎子鼠

的体色情况。

亲本子代

杂交组合

雌雄灰白

I①灰②白56

II③白④灰46

III⑤灰⑥灰110

IV⑦白⑧白09

该小组同学认为,根据上述试验结果不能确定哪个性状是显性性状,需重新设计杂交组合,以确定这对性

状的显隐性。请选出最合理的试验方案()

A.让①与⑥杂交,③与⑧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

B.让⑤与⑧杂交,⑥与⑦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

C.让①与④杂交,②与③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

D.让③与⑥杂交,④与⑤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

答案C

解析根据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推测,若灰对白是显性,则①④为杂合体,②③为隐性纯合体,⑤⑥中至少

有一方为显性纯合体,⑦⑧均为隐性纯合体;而若白对灰是显性,则②③为杂合体,①④为隐性纯合体,

⑤⑥均为隐性纯合体,⑦⑧中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体。通过①④杂交、②③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是否发生

性状分离即可对上述显隐性进行确定。如果①与④杂交的后代中既有灰鼠又有白鼠,②与③杂交的后代全

为白鼠,则灰色为显性性状;如果①与④杂交的后代全为灰鼠,②与③杂交的后代中既有灰鼠又有白鼠,

则白色为显性性状。

8.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不一定是性状分离

B.纯合体自交产生的后代所表现出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D和D,d和d,D和d都是等位基因

D.相对性状是指不同性状的同一表现形式

答案A

解析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的现象,而测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

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的现象就不是性状分离,A项正确;纯合体自交产生的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所

表现出的性状可能是显性性状,也可能是隐性性状,B项错误;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

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和d;而D和D、d和d是相同的基因,不是等位基因,C项错误;相

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D项错误。

9.已知豌豆种子中子叶的黄色与绿色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现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试验,请分析回

答:

试验一试验二

P黄色子叶甲义绿色子叶乙P黄色子叶丁

Fi黄色子叶丙绿色子叶Fi黄色子叶戊绿色子叶

1:13:1

(1)用豌豆做遗传试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

(2)从试验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是显性性状。

(3)试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

比例为。

(4)试验二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为,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若黄色子叶戊植株之间随

机交配,所获得的子代中绿色子叶占o

(5)试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试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答案⑴性状易于区分(2)-黄色(3)Y:y=l:1

(4)YY或Yy1/31/9(5)3/5

解析(1)豌豆有许多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并且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

为纯合体,是良好的遗传杂交试验材料。

(2)根据试验二中后代的性状分离现象可判断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

(3)根据题意知,黄色子叶甲的基因型为Yy,故产生Y、y两种配子,且比例相等。

(4)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Yy=l:2,黄色子叶戊随机交配,由于黄色子叶戊产生y配子的概

率是2/3X1/2=1/3,所以子代中绿色子叶yy的比例为1/3义1/3=1/9。

(5)黄色子叶丙(Yy)与黄色子叶戊(1/3YY、2/3Yy)杂交,子代中YY所占的比例为1/3义1/2+2/3X1/4=1/3,

Yy所占的比例为l/3Xl/2+2/3Xl/2=l/2,这两种黄色子叶YY:Yy=2:3,所以黄色子叶中不能稳定遗

传的(Yy)占3/5o

X能力提升练

10.山羊胡子的出现由B基因决定,等位基因B\B+分别决定有胡子和无胡子,但是基因型为BbB+的雌性

山羊表现为无胡子。有胡子雌山羊与无胡子雄山羊的纯合亲本杂交产生Fi,Fi中的2个个体交配产生FM如

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阮砺m赢存[卒不

II

:BXFlI

I

:Bi

A.Fi中雌性表现为有胡子

B.Fi中雄性50%表现为有胡子

C.F2纯合体中有胡子和无胡子两种表现型均有

D.控制山羊有无胡子的基因的遗传为伴性遗传

答案C

解析有胡子雌山羊BbBb与无胡子雄山羊B+B+杂交,F1的基因型都是B+B*雄性都表现为有胡子,雌

性都表现为无胡子;F2基因型有B+B+(雌雄都表现为无胡子),BbBb(雌雄都表现为有胡子),B+B*5(雄性表

现为有胡子,雌性表现为无胡子);在杂合体中,决定有胡子基因B15的表现受性别影响,但该基因的遗传

不是伴性遗传。

11.(2017•邵阳三模)苦瓜植株中含一对等位基因D和d,其中D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而d基因

纯合的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杂合体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Dd的苦瓜植株若干做亲本,下列有

关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每代均自交直至F2,则F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3

B.如果每代均自交直至F2,则F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3

C.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直至F2,则F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

D.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直至F2,则F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3

答案D

解析D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而d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因此每代中只有Dd

可以自交得到F2,因此F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3,A项正确;由A项可知,每代中只有Dd可以自交到

F2,因此F2植株为DD:Dd:dd=l:2:1,即F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B项正确;基因型为Dd

的个体进行自由交配时,由于D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D:d=l:2,由于d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正常的精子,因此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2:1,

2121225

所以,自由交配直至F2,dd的基因型频率=QX§=§,DD的基因型频率=1Xg=g,Dd的基因型频率为g,

则F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3,C项正确,D项错误。

12.(2018•青岛一中月考)葫芦科一种被称为喷瓜的性别不是由异形的性染色体决定,而是由3个复等位基因

aD、a+、a11决定的,每株植物中只存在其中的两个基因。它们的性别表现与基因型如下表所示:

性别类型基因型

雄性植株aDa+>aDad

两性植株(雌雄同株)a+a+>a+ad

雌性植株adad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雄性、两性、雌性植株的基因依次是o

(2)aD、a+、ad这三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

(3)在雄性植株中为什么不可能存在纯合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