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中学英文学校2025届物理八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中学英文学校2025届物理八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中学英文学校2025届物理八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中学英文学校2025届物理八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中学英文学校2025届物理八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汽车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不适合放在前挡风玻璃下的是哪种瓶盖造型A. B.C. D.2.用托盘天平测出一枚邮票的质量,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A.把一枚邮票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B.先测出一枚邮票和一螺母的总质量,再减去螺母的质量C.先测出200枚邮票总质量,再除以200D.先测出200枚邮票的总质量,再加一枚邮票测出201枚邮票的总质量,求其差就是一枚邮票的质量3.0℃的冰和0℃的水相比较()A.0℃的冰冷些B.0℃的水冷些C.两者的冷热程度相同D.二者的状态不同,无法比较4.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凭空想象出来的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5.下列各种“成像”中,关于其对应成像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像是等大、倒立的虚像B.“平面镜成像”——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C.“照相机成像”——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D.“放大镜成像”——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6.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可知,ρ与m成正比 B.物体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大C.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无关 D.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7.已知海波的熔点是48℃,则48℃时海波的状态是()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C.一定是固液混合态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8.下列用电器设备中,应用了电磁铁的是()A.白炽灯 B.直流电铃 C.电热毯 D.电热水壶9.物理知识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下列对光现象的各种分析,你认为最合理的是()A.一束红外线射向一本书,书后看不见影子说明红外线在空气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的折射规律适用于光的色散现象,白光通过三棱镜后红光比紫光的偏折程度小C.闭上眼睛就看不见物体,而睁开眼就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射向了物体D.医院采用红外线来灭菌:电视遥控器是用紫外线来控制电视频道的10.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三基色是红、黄、蓝B.光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C.太阳、灯光、珍珠、火焰、正在使用的手机屏幕都是光源D.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本质是光经过小水珠时发生折射产生的11.“乘坐地铁时,请勿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12.下列生活中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雾凇形成B.湿手烘干C.壶口白气D.草叶露珠13.下列事例中主要是利用声音能量的是()A.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的心、肺 B.军事上利用声呐探测水下的潜水艇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陶瓷制品等 D.利用台风产生的次声波来判断风向和位置14.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词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15.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D.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16.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像照射时,观察到的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A.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变亮B.光射到像上,所以会变亮C.有光照射,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像变亮了D.光反射到物上,物变亮,所以像也变亮17.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18.把高4cm的蜡烛点燃后立于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2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12.5cm B.10cm C.7.5cm D.4.5cm19.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20.如图是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庆典仪式现场,记者拍摄的一张升旗时的照片,记者拍完后想单独给五星红旗拍一张照片,记者应该()A.靠近五星红旗,镜头向后缩 B.靠近五星红旗,镜头向前伸C.远离五星红旗,镜头向后缩 D.远离五星红旗,镜头向前伸21.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自己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东西,防止被别人盗领走,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三者都有22.刑事侦查中,根据发现的相关人员脚印,用蜡块熔化后浇铸成脚印模型,可以判断其身高、体重等。下图中最能正确反映这一过程中蜡块物态变化情况的图象是()A. B. C. D.23.下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手影B.水中桥的倒影C.用放大镜看字D.树林中的光束24.托盘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正中刻度线的右方,这时应把A.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B.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C.把游码向右移D.换用小一些的砝码25.下列事例中属于减慢蒸发的措施是()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 B.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C.用扫把将地面上的积水推开 D.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26.在下列同学们学习的古诗词中,能说明大量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的“万里雪飘”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香如故”C.“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中的“灰飞烟灭”D.“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中的“流水落花”27.下列说法最符合实际的是()A.学生书桌的高度为5m B.一个苹果的质量为150gC.顺德最高气温可达到80℃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0m/s28.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A.千米 B.分米 C.微米 D.米29.图所示的实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A.飞艇能够在空中飞行B.用注射器吸取药液C.吸盘式挂物钩吸在墙壁上D.利用拔火罐进行治疗30.关于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科学不断发展,减小误差的方法会越来越多,但都不能绝对避免误差B.采用精密的仪器可以避免误差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错误D.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就会造成实验的误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小明每天从小区门口乘公交车上学,如图所示为小区内的场景,图中A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_________处控制噪声;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细心的小明发现: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__________形成的;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__(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32.如下图所示为光由空气向玻璃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界面是________(填“PQ”或“MN”),它的_____侧是玻璃(填“左”或“右”);折射光线是_____,入射角是_____°33.若把打气筒的出气口封住,在将活塞向下压的过程中,被封在气筒内的空气的质量、体积、密度三个物理量中,变小的是______,变大的是______,不变的是______.34.人用眼睛观察一朵花,其光原理如图1中的一支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一样。人眼的_____相当于凸透镜,_____相当于光屏;老师佩戴图2眼镜看远处时用A区,看书时用B区,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则老师是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35.一天,小明看到煤气公司的价格牌上写着:冬季55元/瓶,夏季51元/瓶。于是他想为什么两个季节价格不等且夏季价格低呢?于是他查找了一些资料,得知冬季的煤气密度为0.88×103kg/m3,夏季的煤气密度为0.8×103kg/m3。煤气瓶的容积为0.015m3,通过计算他发现:夏季一瓶煤气的质量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冬季一瓶煤气的质量;夏季的煤气价格比冬季的煤气价格______(选填“高”、“低”);为使夏季价格与冬季价格相同,则夏季应标价为______元/瓶。(保留2位有效数字)36.小亮自制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有机玻璃管上绕着带有绝缘层的导线,线圈两端连接着小功率灯泡,管内放入条形磁铁,用橡皮塞堵住管口两端,当沿图中箭头方向来回摇动时,小灯泡就会发光.该装置发电的原理是____________,线圈中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填“变化”或“不变”)的,此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成电能。37.如图是两束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透镜和乙两透镜的光路图.由图可知__(甲/乙)透镜是凹透镜,可用于__(近视/远视)眼的矫正.38.2019年8月NASA在距离地球约31光年发现了一颗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已知该星球质量约是地球的6倍,体积约是地球的2倍,则地球和该星的密度之比约为_____。39.如图所示,将凸透镜镜面正对着太阳、再将一张白纸平行地放在透镜的下方,当白纸与透镜间距为L时,白纸上呈现并非最小的圆形光斑,则透镜的焦距f_____(可能/不可能)大于L;以白色墙壁为光屏,移动透镜,找到较远的窗户在墙壁上成清晰的像,此时透镜到墙壁的距离为9cm,透镜的焦距比9cm____(稍大/稍小),此时若在凸透镜上用记号笔点一个直径为1mm的圆形黑点,则在光屏上____(会/不会)出现黑点。40.已知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大小等于地球上所受重力的,如果将30kg的物体带到月球上,其质量是_____kg,该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大小是_____N。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A、B是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1)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2)小明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_____.(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将蜡烛B移去,在相同位置上放上光屏,光屏上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填“实”或“虚”)像.(4)小明把蜡烛A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会发现蜡烛A的像的大小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实验结束后,小明想,若把玻璃板沿MN截成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_____.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42.小明利用图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甲、乙两瓶中都装有质量为100g,初温为30℃的煤油,甲瓶中铜丝的电阻比乙瓶中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小。通电后,乙瓶中煤油在5min内温度升高到80℃。求:(1)请按照小明的实验目的连接好下面的实物图______;(2)实验中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3)乙瓶中煤油在5min内一共吸收了多少热量______?已知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J/(kg·℃)(4)若已知乙瓶中的热效率为50%,则镍铬合金丝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______?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一块石碑的质量是78t,为计算它的体积,找一块相同的石块作样品,用天平称出样品的质量是130g,没入装有80mL的水的量筒中,水升至130mL处,求这块石碑的体积。44.小亮为测量如图中酸奶的密度,先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测量步骤①测整盒酸奶的质量②喝掉部分酸奶后,测质量③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酸奶补齐后,测质量测量数据238.7g151.3g227.3g(1)酸奶的密度为多少kg/m3;(2)然后观察了盒上标注的净含量,酸奶的体积为多少mL。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B【详解】如图所示的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CD瓶盖相当于凹透镜,A瓶盖相当于玻璃砖,只有B瓶的瓶盖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所以最不适合放在前挡风玻璃下.2、C【解析】A、一枚邮票的质量很小,不能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中进行测量。不符合题意。B、一枚邮票和一个螺母的总质量几乎等于一个螺母的质量,无法进行测量。不符合题意。C、一枚邮票的质量很小,采用测量多张邮票的质量,然后求出一枚邮票的质量,所以先测200张同样邮票的质量,再除以200,得出一枚邮票的质量。符合题意。D、先测出200枚邮票的总质量和201枚邮票的总质量相差不大,无法区分哪个的质量,不符合题意。3、C【详解】物体的冷热程度跟物体的温度有关,跟状态无关。0℃的冰和0℃的水,温度相同,冷热程度相同。

故选C。4、D【详解】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的,当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故A错误;B.由牛顿第一定律知,物体不受力时,会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可以不受力,故B错误;C.由牛顿第一定律知,物体不受力时,会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由牛顿第一定律知,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5、A【详解】A.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取决于光屏距小孔的距离,可以是等大的实像,也可以是放大的实像或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符合题意;B.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6、C【详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7、D【详解】海波是晶体,当晶体的温度处在熔点时,可能刚开始熔化、可能处在熔化过程中也可能恰好熔化完,故晶体处在熔化过程中可能是固态、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也可能是液态。故选D。8、B【详解】A.白炽灯工作时发热、发光,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内能、光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的照明设备,没有利用电磁铁,故A不符合题意;B.电铃通电时,电磁铁有电流通过,产生了磁性,把小锤下方的弹性片吸过来,使小锤打击电铃发出声音,同时电路断开,电磁铁失去了磁性,小锤又被弹回,电路闭合,不断重复,电铃便发出连续击打声。应用了电磁铁,故B符合题意;CD.电热毯、电热水壶工作时发热,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的加热设备,没有利用电磁铁,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9、B【详解】A.一束红外线射向一本书,书后看不见影子是因为人的眼睛看不见红外线,故A项不符合题意;B.光的色散是由白光经过三棱镜发生折射形成了偏折程度逐渐增大的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故B项符合题意;C.闭上眼睛就看不见物体,我们的视网膜不再接受发光体发射出来的传播光线,故C项不符合题意;D.红外线传递信息,常用来做电视遥控器,紫外线可以利用杀菌消毒,故D项不符合题意。10、D【详解】A.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故A错误;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这个数小,故B错误;C.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太阳、灯光、火焰、正在使用的手机屏幕都是光源,而珍珠不是光源,故C错误;D.夏天,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故选D。11、A【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特性。【详解】请勿高声喧哗指的是勿大声说话,所以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故选A。12、B【详解】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而凝华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B.湿手烘干过程,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而汽化吸热,故B符合题意;C.白气是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而液化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D.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而液化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3、C【详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军事上利用声呐探测水下的潜水艇、利用台风产生的次声波来判断风向和位置、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的心、肺等现象都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用超声波清洗眼镜、陶瓷制品等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故选C。14、D【解析】A.“高声语”是指大声说话的意思,所以是指响度,故A错误;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是液化,故B错误;C.桃花红的原因是反射了红光,它本身并不发光,故C错误;D.孤帆相对于江岸有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D正确.故选D.15、C【详解】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符合题意;D.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16、D【详解】因为当手电筒对着像照射射时,反射光线刚好射到物体上,而物体反射出去的光线增多,因此物体变亮,像随之也变亮。故选D。17、D【详解】A.由v-t图象可知,0~2s内物体的速度为0,即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B.由v-t图象可知,2s~4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均匀增大,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D.由v-t图象可知,4s~6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4m/s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由F-t图象可知,4s~6s内推力的大小为2N,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N;因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所以2s~4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8、A【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满足:u>2f,已知f=5cm,则u>10cm,只有A符合题意,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19、C【详解】“引吭高歌”中的“高”说明声音的响度大,“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故C符合题意.20、B【详解】记者拍完后想单独给五星红旗拍一张照片,说明此时像变大,由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可知,像距应变大,物距应减小,所以记者应该靠近五星红旗,镜头向前伸,故选B。21、C【详解】因为每个人发声的特点都不同,即音色不同,这样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进行辨别不同人的说话,所以“声纹”记录的是主人的音色,故选C。22、A【详解】蜡块属于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在凝固时也没有固定凝固点。由题意可知,蜡块先熔化后凝固,所以温度先升高后降低。故选A。23、B【详解】A.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水中桥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用放大镜看字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树林中的光束是光的直线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4、D【详解】A.B.都是移动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这在称量过程中是不允许的.两选项均错误;C.指针指向右边,本身右盘中的砝码已偏大,如果再把游码向右移,指针会向右边偏转的角度更大.此选项错误;D.当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边时,说明右盘中的砝码的质量较大,应换较小质量的砝码.此选项正确.故选D.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应把天平调节平衡,是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的;当天平平衡后,开始称量的过程中,就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了,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添加砝码,如果砝码过大,则换为小砝码,最后游码直至天平平衡.25、A【详解】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控制了表面积,可以减慢蒸发,故A符合题意;B.洗头发后用电热吹风机吹,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加快了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C.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分的蒸发,故C不符合题意;D.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使衣服的温度升高,而且加快空气流动,加快了衣服上水分的蒸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6、B【详解】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的“万里雪飘”,雪花是可见的,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香如故”,是扩散现象,是气体分子的运动,故B符合题意;C.“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中的“灰飞烟灭”灰和烟是可见的,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中的“流水落花”,水和花是可见的,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7、B【分析】

【详解】A.中学生的身高一般在160cm左右,书桌的高度接近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三个苹果的质量约500g,一个苹果的质量在150g左右。故B符合实际;C.顺德属于广东省,夏季炎热,最高气温接近40℃左右,不可能达到80℃。故C不符合实际;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

28、D【详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千米、分米、微米均为辅助单位。故选D。29、A【详解】A.飞艇能够在空中飞行是因为飞艇受到的空气的浮力大于飞艇的重力,与大气压无关,故A符合题意;B.注射器吸取药液时,向上推活塞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药液被压入针管内,用到了大气压,故B不符合题意;C.吸盘要固定在墙壁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吸盘,把盘内的空气排出,然后吸盘就被外界的大气压紧压在了墙壁上,所以在吸盘上挂毛巾,吸盘也不会掉下来,此现象与大气压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D.先用酒精棉在罐内烧一下,罐内空气受热排出,此时迅速把罐扣在皮肤上,罐内的空气冷却后压强降低,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外面的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用到了大气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0、A【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详解】A.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误差是客观存在的,无法避免的,所以科学不断发展,减小误差的方法会越来越多,但都不能绝对避免误差,故A正确;B.采用精密的仪器可以减小误差,但无法避免误差,故B错误;C.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可以避免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或采用错误的方法等造成的,故C错误;D.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就会造成实验的错误,而不是误差,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声源最大行驶速度不超过5km/h液化内侧【详解】[1]禁鸣即禁止车发出喇叭声,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2]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汽车在该路段的最大行驶速度不得超过5km/h;[3]液态的小水珠是气态的水蒸气遇到低温液化形成的;[4]冬天的温度比较低,车窗玻璃的温度也比较低,而车内温度比较高,此时车内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玻璃窗液化附着在上面,所以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内侧。32、MN右OB600【详解】由图可知,AO和CO关于PQ对称,则PQ是法线,界面是MN;由于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都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所以,C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OB是折射光线.入射角为60°,折射角为30°,所以,PQ右侧是玻璃.33、体积密度质量【详解】活塞向下压的过程中,筒内的空气被压缩,体积将变小;质量指物质的多少,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体积变化不会引起质量变化;根据密度的公式ρ可知:当质量m不变、体积V变小后,密度将变大.34、晶状体视网膜远视【详解】[1][2]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承接物体的像;[3]由题意可知:镜片A区厚度相同,说明是平面镜,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说明不是近视眼;B区矫正视力后可以看近处的物体,说明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为了看清近处的物体,就需要对光线提前会聚一下,所以戴一个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加以矫正,B区相当于凸透镜;所以老师远视眼。35、小于高50【详解】[1][2]由可得,夏季一瓶煤气的质量夏季每千克的金额冬季一瓶煤气的质量冬季每千克金额所以,夏季一瓶煤气的质量小于冬季一瓶煤气的质量,夏季的煤气价格比冬季的煤气价格高。[3]若两季价格一样,即夏季价格为4.17元/kg,则夏季每瓶标价为即50元/瓶。36、电磁感应变化机械【详解】[1]手电筒中没有电源,而要使手电筒发光,必须有提供电能的装置,该手电筒通过晃动消耗机械能提供了电能,由此可知,这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一种手电筒。[2]因为导体运动方向随着手电筒摇动方向不断的变化,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也在不断的变化。[3]该手电筒通过晃动消耗机械能提供了电能,即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7、甲近视【解析】从图知,通过甲透镜的光线比起入射光线更加远离主光轴,所以甲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甲是凹透镜.通过乙透镜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主光轴靠拢,所以乙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乙是凸透镜.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过强引起的,所以要用凹透镜对光线进行发散.

故答案为甲;近视.38、1:3【详解】由题意可知,根据可得39、可能稍小不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