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病毒总结_第1页
微生物病毒总结_第2页
微生物病毒总结_第3页
微生物病毒总结_第4页
微生物病毒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结了下自认为是重点的……想看的看看吧个人总结,出错勿怪

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由消化道传播,引起急性肝炎,不发

展成慢性肝炎或者慢性携带者

五种肝炎病毒传播途径

HAVHBVHCVHDVHEV传染源

粪口输血、垂直输血、垂直输血、垂直粪口病人、携带

粪口可经

食物

乙肝两对半及各个指标意义

HBsAgHBeAgHBsAbHBeAbHBeAb结果分析

有感染或无

症携带者

有有急性、慢

性肝炎或

无症携带

有有有大三阳

传染强

有有有小三阳

急性感染

趋向恢复

有有有乙肝恢复

有有乙肝恢复

有既往感染

有有免疫~

疫苗等

HBsAg:特异性感染标志,见于急性、慢性肝炎,到了恢复期消失。

抗・HBs:表示患者已恢复或痊愈

HBeAg:表示HBV在复制,传染性强,血液具有感染性

抗HBe:机体已获得一定免疫力

抗HBC体内仍有病毒复制

乙肝病毒形态与结构

(1)外衣壳(相当于包膜):由脂质双层与蛋白质组成

含有一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多聚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即吸附位点

一一前S抗原(Pre-S1.2)

(2)内衣壳

20面体,含有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eAg)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

(3)核心:DNA及DNA聚合酶

乙肝病毒基因结构、功能

HBV的DNA为不完全双链环状DNA(未闭合环状双链DNA)

长链一一负链(L-)一为模板,编码病毒蛋白,含有4个开放读码框

架(OPF)

短链一一正链(S+)

HBV的DNA

乙肝熨制方式

S+延长修补DNA聚合酶

完整双股环状DNA

超螺旋环状DNA

以DNA一为模板RNA聚合酶

转录

两种RNA

Vv

mRNAmRNADNA复制模板

DNA聚合酶逆转录活性

转译转译

模板

J-

外衣为七蛋白内衣壳蛋白

不同步、过剌

结合成Dane

病毒结构、化学组成与功能

结构:L核心含RNA或DNA;有些还有复制酶。核酸意义;具有变

异原性,具有感染性可用于病毒的分类和鉴定

2.衣壳由多肽组成的壳微粒,按一定的对称方式排列组合成衣

壳,衣壳意义是保护核酸,介导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具有抗原

性,与核酸组成核衣壳成为完整有感染性病毒

3.包膜有的病毒在核衣壳外还有类指组成的包膜,包膜表面有

糖蛋白组成的刺突,包膜意义是包膜病毒对有机溶剂敏感,有抗

原性和感染性

病毒复制周期(举例说明)

⑴吸附和穿入,病毒与受体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由此决定病毒的

宿主范围和组织嗜性。(2)脱壳,即脱去衣壳蛋白和基质蛋白

(3)生物合成,是病毒最主要的阶段,也是药物作用的阶段病毒基

因组一旦从衣壳中释放后,就进入病毒复制的生物合成阶段,即病毒

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物质和酶类合成大量病毒核酸、结构蛋白和一系

列的非结构蛋白。整个生物合成阶段如用血清学方法和电镜检查,在

细胞内找不到病毒颗粒,故称为隐蔽期。

⑷装配与释放病毒的装配是指将生物合成的蛋白质和核酸组装

成子代核衣壳的过程。无包膜病毒装配成的核衣壳即为成熟病毒体。

有包膜的病毒,装配成核衣壳后以出芽方式释放,释放时可包有核膜

或胞质膜而成为成熟病毒体。

HIV的复制过程:

HIV借助包膜糖蛋白刺突gpl20与CD4细胞结合,核衣壳释放进入细

胞,胞质内脱壳释放RNA,在反转录酶和DNA多聚酶作用下反转录

成负链DNA,RNA被水解,DNA开始复制,并插入宿主基因里成为

前病毒,后活化,经剪切修饰加尾,进一步转录翻译,然后装配成核

衣壳,出芽释放是获得包膜。

HIV形态结构及组成

球形20面体

外层为脂蛋白包膜,有表面蛋白gpl20(刺突)和镶嵌蛋白gp41,内

为衣壳蛋白包裹RNA

内心有RNA分子个酶(反转录酶,整合酶,蛋白酶)

结构基因gag基因(编码衣壳等结构蛋白)pol基因(编码酶类)env

基因(编码刺突和跨膜蛋白)以及各种调控基因

HIV检验

1.病毒分离培养

2.ELISA抗原测定

3.核酸检测

4.血清学诊断

5.CD4+计数

IFN干扰素的概念、类型、作用,机制

概念:干扰素是有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作用于白细胞、巨噬细胞、淋

巴细胞等多种体细胞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

类型:。BY三种

作用: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

机制:干扰素不是直接作用病毒,而是作用宿主细胞,产生抗病毒的

2。5公合成酶,磷酸二酯酶及蛋白激酶。通过降解mRNA,抑制多肽

链的延伸和抑制翻译等环节阻断病毒蛋白质合成从而抗病毒。

真菌致病类型

1.致病性真菌主要是外源性感染皮肤癣菌

2.机会致病性真菌主要是内源性感染白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

在阴道,口腔肠道黏膜鹅口疮外阴阴道炎脑膜炎)新型隐球菌

(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

3.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青霉素过敏

4.真菌性中毒毒蘑菇

5.真菌与肿瘤黄曲霉菌肝脏肿瘤

流感病毒根据RNP(RNA与有核蛋白合称)与M蛋白分甲乙丙三型,

再根据NA和HA(血凝素,与细胞表面糖蛋白结合,HA易变异)抗

原性分不同亚型

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CMV)易垂直传播引起胎儿畸形

肠道病毒共同特点:

1.病毒称球形,无包膜,20面体

2.+SSRNA,有感染性

3.胞质内增值,迅速引起细胞病变

4.耐酸耐乙酸,对干燥,紫外线敏感

5.粪口传播,可通过病毒血症侵犯神经系统(小儿麻痹)和多种组

柯萨奇病毒引起无菌性脑膜炎手足口病

A组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重症腹泻最重要病原体

黄病毒都是由节肢动物传播(乙型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