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爆发控制指南试题(附答案)_第1页
感染爆发控制指南试题(附答案)_第2页
感染爆发控制指南试题(附答案)_第3页
感染爆发控制指南试题(附答案)_第4页
感染爆发控制指南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染爆发控制指南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当同一科室短时间内出现多少例同源性感染病例时应启动感染爆发应急响应?A.2例B.3例C.4例D.5例2.发现疑似感染爆发后,责任报告人应在多长时间内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A.1小时B.2小时C.6小时D.12小时3.感染爆发流行病学调查中,确定"病例定义"的核心要素不包括:A.时间范围B.地域范围C.临床特征D.实验室检测阈值4.对感染爆发涉及的环境表面进行终末消毒时,含氯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应至少达到:A.250mg/LB.500mg/LC.1000mg/LD.2000mg/L5.针对经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如结核分枝杆菌),患者转运时应佩戴:A.一次性医用口罩B.医用外科口罩C.N95/KN95口罩D.普通棉纱口罩6.感染爆发期间,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的起始时间应为:A.最后一次暴露后B.首例病例发病后C.疫情上报后D.隔离措施启动后7.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爆发?A.新生儿室72小时内出现3例B族链球菌败血症B.呼吸科48小时内出现2例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肺炎C.血液科7天内出现4例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D.急诊科24小时内出现5例诺如病毒胃肠炎8.感染爆发控制中,"源控制"的核心措施是:A.加强通风B.隔离患者C.全员筛查D.环境消毒9.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爆发患者实施接触隔离时,诊疗用品应:A.专用,用后集中处理B.共用,用后常规消毒C.每日更换,无需消毒D.仅用于同类患者,无需专用10.感染爆发风险评估时,"传播可能性"的评估不包括:A.病原体传播途径B.人群易感性C.医疗操作频率D.患者经济状况11.空气传播隔离病房的气流组织应采用:A.正压通风(压力>10Pa)B.负压通风(压力<10Pa)C.自然通风D.循环风紫外线消毒12.感染爆发期间,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监测的采样方法是:A.直接观察法B.生物监测法C.追溯调查法D.自我报告法13.针对水源性感染爆发(如军团菌),关键控制措施是:A.加强手卫生B.规范内镜清洗C.检测水系统微生物D.限制患者饮水14.感染爆发终止的判定标准不包括:A.最后一例病例隔离满最长潜伏期B.连续2个最长潜伏期无新发病例C.环境检测结果达标D.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15.对疑似感染爆发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测时,应优先采集:A.恢复期血清B.急性期标本(如血液、分泌物)C.环境样本D.医务人员咽拭子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少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16.感染爆发的早期识别线索包括:A.某种疾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基线水平B.出现罕见病原体感染C.多例患者分离到同源菌株(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D.医务人员出现类似症状17.感染爆发流行病学调查的"三间分布"分析包括:A.时间分布B.空间分布C.人群分布D.病原分布18.对感染爆发患者实施隔离时,应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选择:A.接触隔离B.飞沫隔离C.空气隔离D.保护性隔离19.感染爆发控制中的"切断传播途径"措施包括:A.规范手卫生B.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C.加强环境清洁消毒D.限制人员流动20.感染爆发后进行效果评价的内容包括:A.新发病例是否减少B.环境检测结果是否达标C.医务人员培训覆盖率D.患者满意度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21.简述感染爆发应急响应的核心流程。22.列举判定密切接触者的主要依据(至少5项)。23.说明多重耐药菌感染爆发时,环境清洁消毒的特殊要求。24.阐述感染爆发期间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的重点内容。25.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时间事件线"分析确定感染爆发的可能来源。四、案例分析题(共15分)26.某医院ICU于2023年10月1日10月5日陆续收治6例肺炎患者,均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的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T>38.5℃)、脓性痰增多、白细胞升高;胸部CT显示新出现或进展性浸润影。实验室检查:5例痰培养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1例血培养阳性(同型菌株)。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例患者均由同一组护士(4人)负责护理,使用同一批复用呼吸回路管道,共用治疗车(未分区)。问题:(1)该事件是否构成医院感染爆发?依据是什么?(3分)(2)可能的传播途径有哪些?(4分)(3)应立即采取的控制措施(至少6项)?(8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3例及以上同源感染需启动应急响应)2.B(发现后2小时内报告)3.D(病例定义包括时间、地点、人群、临床特征,不包含实验室阈值)4.C(终末消毒通常使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液)5.C(空气传播疾病患者转运需佩戴N95口罩)6.A(医学观察起始于最后一次暴露)7.B(2例不属于爆发,需3例及以上)8.B(源控制核心是隔离患者)9.A(接触隔离要求诊疗用品专用)10.D(经济状况不影响传播可能性评估)11.B(空气隔离病房需保持负压<10Pa)12.A(手卫生依从性主要通过直接观察法监测)13.C(水源性爆发关键是检测水系统)14.D(患者症状消失不作为终止标准)15.B(优先采集急性期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二、多项选择题16.ABCD(均为早期识别线索)17.ABC(三间分布指时间、空间、人群)18.ABC(保护性隔离用于免疫低下患者,非感染源隔离)19.ABCD(均为切断传播途径措施)20.ABC(患者满意度非效果评价核心)三、简答题21.核心流程:①发现与报告(2小时内报告感染管理部门);②初步核实(确认病例真实性、聚集性);③启动应急响应(成立工作组);④流行病学调查(三间分布、传播途径分析);⑤控制措施实施(隔离、消毒、筛查等);⑥效果评价(持续监测至爆发终止);⑦总结报告(分析原因,完善制度)。22.密切接触者判定依据:①与患者有直接接触(如护理、诊疗);②在同一空间内未采取有效防护(如未戴口罩/手套);③接触患者分泌物、污染物品;④暴露时间≥15分钟(根据病原体传播力调整);⑤共同使用过医疗器械(如呼吸回路、血压计);⑥同病室居住(未实施有效隔离)。23.多重耐药菌环境消毒特殊要求:①提高消毒液浓度(如含氯消毒液10002000mg/L);②增加消毒频次(每日2次,终末消毒延长作用时间至30分钟);③重点消毒高频接触表面(床栏、床头柜、仪器按钮);④使用可视化标记(如荧光标记法确认消毒覆盖);⑤消毒后进行环境采样(目标微生物≤10CFU/cm²);⑥复用物品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如内镜、呼吸回路)。24.培训重点内容:①病原体特性(传播途径、耐药性);②隔离技术(穿脱防护装备、分区管理);③手卫生规范(5个时刻、正确方法);④消毒操作(浓度配置、作用时间、注意事项);⑤病例识别(临床症状、检测指标);⑥报告流程(发现异常立即上报);⑦自我防护(职业暴露后处理)。25.示例:某儿科病房3天内出现5例轮状病毒腹泻,绘制时间事件线:首例患儿9月20日入院,9月22日出现症状;第二例9月21日入院,9月23日出现症状;第三例9月22日入院,9月24日出现症状。同时记录关键事件:9月19日更换一批一次性餐具,9月21日护士A因腹泻请假。分析发现:新餐具使用时间与首例发病时间吻合,护士A可能为潜在传染源,结合实验室检测(餐具表面检出轮状病毒),判定可能因餐具消毒不彻底导致爆发。四、案例分析题26.(1)构成医院感染爆发。依据:①同一科室(ICU);②短时间内(5天);③3例及以上(6例);④同源病原体(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2)可能传播途径:①接触传播(护士手污染、治疗车未分区导致交叉污染);②医疗器械传播(复用呼吸回路管道消毒不彻底);③环境表面传播(高频接触表面如床栏、仪器按钮污染);④飞沫传播(吸痰等操作产生气溶胶)。(3)立即控制措施:①隔离患者(单间或同种病原体集中隔离,悬挂接触隔离标识);②暂停接收新患者(直至感染控制);③规范手卫生(增加快速手消毒剂配置,监测依从性);④复用呼吸回路改用一次性产品,或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清洗灭菌(高水平消毒,监测效果);⑤环境消毒(使用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