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第1课时)教学课件_第1页
《开国大典》(第1课时)教学课件_第2页
《开国大典》(第1课时)教学课件_第3页
《开国大典》(第1课时)教学课件_第4页
《开国大典》(第1课时)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国大典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目标章节一导入新课章节二读写生字词章节三整体感知第一章导入新课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理解文章的脉络,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课堂小知识

你知道每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国庆节课堂小知识

1949年10月1日——举世瞩目的日子。这一天,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一看当时的情景,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初读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多拼读几遍。2.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理解的句子画出来,与大家讨论。第二章读写生字词识字擂台赛宾盏栏爆制距隆射bīnshèlónɡzhìjùtǎnbàolánzhǎn宣

xuān

阅yuè府fǔ坦政zhènɡ生字归类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上下结构制宣帜汇爆隆坦盏栏阅距泽易写错盏zhǎn盏:器皿,指盛装液体的日常器具,如茶盏、油盏、灯盏。不要少写一“点”易写错

隆lónɡ不要少写一“横”。组词:隆冬隆重国庆点灯盏爆距坦汇阅帜栏渠识字游戏词语解释迎风招展:随着风飘动。本课指天安门广场上的红旗随着风飘动。运动场上彩旗迎风招展。词语解释

排山倒海:把高山推倒,把大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强大,来势凶猛,不可阻挡。本课从声音上写出了场面之大,表达了人民对领袖的爱戴和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红军势如破竹,以排山倒海之势歼灭了敌人的残余部队。词语解释

欢跃瞻仰欢腾,形容欢喜得手舞足蹈。恭敬地看。理解词语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倒过来。形容声势巨大,不可阻挡。隆重举行的仪式。指事物在一定阶段内发展的顶点。怀着敬意看。形容物体缓慢上升。出生。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典礼排山倒海瞻仰高潮诞生徐徐上升第三章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盛况的,哪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部分?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典礼进行的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

自然段):会场的布置。第二部分(第

自然段):典礼仪式。第三部分(第

自然段):阅兵式。第四部分(第

自然段):群众游行。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内容。1-411-1314-155-10

整体感知

朗读第二部分,思考这部分内容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典礼开始,奏国歌;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21自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

1949年10月1日,30万群众聚集在(

),满怀()参加了开国大典,瞻仰(

),聆听(

),观看(

),会后举行了(

)。天安门广场无比喜悦和激动的心情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毛主席宣读公告阅兵式盛大的群众庆祝游行整体感知

大会前的会场情况、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升旗鸣炮、阅兵、群众游行,这些场面既表现出人民激动、自豪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人民对毛主席的崇敬和爱戴之情。23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的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一说原因。

这篇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它记叙了新中国成立时亿万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