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版《全品高考》选考复习方案生物4128.1种群的数量特征含答案28.1种群的数量特征1.下列关于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C)A.具有趋光性的农林害虫的监测,可通过黑光灯诱捕法准确反映它们的种群密度B.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时,需注意标记物对跳蝻生活的影响C.池塘中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可以采用抽样检测法D.某草本植物在野外分布较少,调查时可以适当减小样方的面积[解析]具有趋光性的农林害虫的监测,可通过黑光灯诱捕法估算它们的种群密度,A错误;跳蝻活动能力较弱,应该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错误;某草本植物在野外分布较少,调查时可以适当增大样方的面积,D错误。2.经调查统计,某物种群体的年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B)A.因年龄结构异常不能构成种群B.可能是处于增长状态的某昆虫种群C.可能是处于增长状态的某果树种群D.可能是受到性引诱剂诱杀后的种群[解析]该物种群体是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所有个体的集合体,虽然年龄结构异常,但仍构成一个种群,A错误;根据年龄结构分析,该种群个体中最大周龄约10周龄,生命周期短,且处于幼年期的个体明显多于处于老年期的个体,推测该种群可能是处于增长状态的某昆虫种群,B正确,C错误;该种群不论雌雄都是处于成年期的个体较多,若是受到性引诱剂诱杀后的种群,则诱杀的主要是成年期个体,成年期个体较少,D错误。28.2种群的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1.图(一)表示甲、乙、丙三个不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三个种群的实际个体数量,图(二)表示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A.图(二)中曲线X增长的特点之一是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B.图(一)中最接近“J”形增长模型的是甲种群C.图(二)中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年龄结构呈衰退型,出生率小于死亡率D.比较图(二)中两条曲线可知,自然状态下种群的最大增长速率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解析]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比实际个体数高出很多,即此时甲种群的环境较为理想,故最接近“J”形增长模型的是甲种群;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年龄结构为增长型;比较图(二)两条曲线的走势和斜率可知,自然状态下种群的最大增长速率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故选C。2.帽贝主要分布于布满岩石的狭长海岸,涨潮时会脱离岩石在海水中游走并以海藻为食,退潮后再回到原来的岩石上。科学家统计了某帽贝种群的相关数据并绘制了如下图像,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退潮时调查帽贝的种群密度应采用五点取样法B.帽贝的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在A点达到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帽贝个体大小与种内竞争激烈程度呈负相关,以此实现对种群生物量稳定的调控D.在B点进行渔业捕捞可获得品质较好的最大捕捞量[解析]帽贝生活在狭长海岸,其生长环境决定调查帽贝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等距取样法,而不是五点取样法,A错误;A点之后种群的生物量不再变化,并不能说明达到环境容纳量,B错误;在B点进行渔业捕捞,最大长度较小,品质较差,D错误。3.种群增长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种群增长速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量。调查某种群一段时间内某些特征的变化,得到下图A、B曲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A.种群增长率为0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B.若曲线A表示增长速率,当其为0时,则该种群可能达到K值C.若曲线A表示“S”形曲线的增长率,则第6年时增长速率可能小于0D.若曲线A表示出生率,B为死亡率,则前6年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但将面临种群退化的问题[解析]种群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增长率为0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A正确;种群增长速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量,当增长速率为0时,种群停止增长,种群数量可能达到K值,B正确;“S”形曲线的增长速率最小值为0,不会小于0,C错误;若曲线A表示出生率,B为死亡率,则前6年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说明该时段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但第6年以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将面临种群退化的问题,D正确。4.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利用血细胞计数板(400个小方格,体积1mm×1mm×0.1mm)进行计数,测得某时刻每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的平均值为24个。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C)A.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B.如果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过多,应对培养液进行适当稀释C.若在未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下层取样,将导致得到的数据比实际值偏小D.估算1L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约为6×109个[解析]若在未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下层取样,未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下层酵母菌数量偏多,将导致得到的数据比实际值偏大;据图可知,此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是25×16型,即大方格内分为25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1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每个中方格中的酵母菌平均数×25个中格×104,测得某时刻每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的平均值为24个,则该1L样品中酵母菌数约为24×25×104×103=6×109个。故选C。第29讲群落及其演替1.下图表示在一定时间内烟粉虱和丽蚜小蜂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据图判断两者可能为捕食关系,甲曲线表示烟粉虱数量变化B.烟粉虱数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是丽蚜小蜂的捕食导致死亡率升高C.图中两条曲线出现交点,此时烟粉虱的数量与丽蚜小蜂的数量相等D.丽蚜小蜂是影响烟粉虱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解析]根据曲线中甲先增加先减少,乙后增加后减少,可判断二者可能为捕食关系,其中甲表示烟粉虱,乙表示丽蚜小蜂,A正确;烟粉虱和丽蚜小蜂为捕食关系,烟粉虱数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是丽蚜小蜂的捕食导致死亡率升高,B正确;图中两条曲线出现交点,但根据图中对应的纵坐标可知,此时烟粉虱的数量与丽蚜小蜂的数量不相等,C错误;烟粉虱是一种农作物害虫,其数量变化与其食物数量和天敌数量变化有关,丽蚜小蜂是影响烟粉虱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D正确。2.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植物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化,分层植物器官在地上不同高度和地下不同深度的空间垂直配置。如图为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下列关于植物群落分层现象叙述错误的是(B)A.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有垂直分层现象B.分层现象都是植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C.地上分层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D.地下分层是植物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及养分的一种生态适应[解析]群落的垂直分层是各种群之间及种群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植物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温度等条件,地上分层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土壤的理化性质,特别是水分和养分,地下分层是植物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及养分的一种生态适应。故选B。3.一般来说,没有竞争和捕食存在的情况下,潜在的生态位空间就是基础生态位;一个物种实际占有的生态位空间叫作实际生态位。生态位宽度指的是种群在群落中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生态位的大小可用生态位宽度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基础生态位一般小于实际生态位B.种间竞争的存在可能会缩小某物种的实际生态位C.大豆和根瘤菌的互利共生会缩小大豆的实际生态位D.窄生态位时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强度大于宽生态位[解析]没有竞争和捕食存在的情况下,潜在的生态位空间就是基础生态位,而一个物种实际占有的生态位空间叫作实际生态位,种间竞争的存在可能会缩小某物种的实际生态位,因此,基础生态位一般大于实际生态位,A错误,B正确;大豆和根瘤菌的互利共生会使大豆在相对贫瘠的土壤正常生长,增大了大豆的实际生态位,C错误;窄生态位的种内竞争强度大于宽生态位,种间竞争强度小于宽生态位,D错误。4.科研人员对鄱阳湖周围森林不同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土壤动物群落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Ⅰ层Ⅱ层Ⅲ层Ⅰ层Ⅱ层Ⅲ层茶林2111820127阔叶林1814921139注:距地面深度Ⅰ:0~5cm;Ⅱ:5~10cm;Ⅲ:10~15cm。A.土壤动物类群既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B.三种生境中,竹林中的土壤动物物种丰富度最小C.常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是因为其具有避光、趋湿的特性D.取样器取样法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种类和某些种群的密度[解析]据表格数据可知,阔叶林中的土壤动物丰富度最小,B错误。5.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将陆地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甲、乙、丙、丁四种群落类型的代表动植物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C)群落类型甲乙丙丁代表动物蜥蜴、蛇松鼠、蜂猴旅鼠斑马、狮子代表植物仙人掌、骆驼刺三叶橡胶树、望天树地衣、苔藓尖毛草A.甲中植被极度稀疏,动物均有独特的生存方式以适应环境B.乙中的植物种类丰富,其中生活着大量树栖和攀缘动物C.丙中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生物群落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D.丁主要分布在雨量不均匀的区域,鱼类及其他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坑开挖与护坡施工方案
- 线上捐助活动方案
-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培训方案
- 建筑外墙裂缝修补方案详解
- 编织手链活动方案
- 脑膜炎防控及临床诊治流程详解
- 餐饮店铺卫生检查评分标准
- 电力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说明
- 研发项目计划管理操作手册
- 医院药品管理与发放记录表格集
- 2025年餐饮店长综合素质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国际贸易新形态:市场采购模式的经济溢出效应研究
- 磷矿采矿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电气采购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宣传辅导
- 手术室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与管理
- DB42∕T 2211.1-2024 《明厨亮灶建设技术指南 第1部分:场所建设》
- 2025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供应链管理师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1.2 观察植物 课件 教科版(2024)一年级科学上册
- 卡西欧手表5114机芯中文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