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一、编制根据............................................................3
1编制根据.............................................................3
2编制原贝ij.......................................................................................................................4
二、工程概况..............................................................5
1工程概述.............................................................5
2重要工程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有限空间定义和合用范围................................................6
1有限空间定义.........................................................6
2有限空间作业特点.....................................................6
3合用范围.............................................................7
四、有限空间作业规定......................................................7
1封闭作业区域及安全警示...............................................7
2设备安全检查.........................................................8
3气体检测.............................................................8
4作业环境级别鉴定....................................................13
5通风..............................................................15
6二次气体检测........................................................16
7二次鉴定............................................................16
8个体防护............................................................16
9电气设备和照明安全..................................................17
10防护设备设施配置...................................................17
11作业...............................................................21
五、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22
1一般规定............................................................22
2照明和通信规定......................................................25
3安全防护............................................................26
4应急救援装备........................................................27
六、有限空间作业组织机构.................................................27
1组织机构............................................................27
2职责................................................................28
七、应急预案............................................................32
1应急原则............................................................32
2应急响应............................................................34
3报警和启动预案程序..................................................35
4事故、隐患现场应急救援控制措施.....................................26
5应急结束............................................................26
6信息公布............................................................27
7后期处置............................................................27
8应急处理措施........................................................28
9应急保障措施........................................................28
一、编制根据
1、编制根据
序号类别规范、规程名称编号
1国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23
2国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23
3地标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56-2023
作好保护环境工作。合理组织施工阶段的交通运送,减少施工与行车干扰问题,
保证周围道路畅通。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序号名称内容
1工程名称密云新城再生水厂配套管网工程
2建设地点西大桥经密云到密云县十里堡王各庄
污水管线顶管干管长度7174米,支管长度468米;
3顶管范围
再生水管线顶管长度858米
4建设单位北京市密云区水务局
5监理单位北京燕波工程管理有限企业
6设计单位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企业
7施工单位北京建工路桥工程建设有限责任企业
8监督单位密云区建设工程安仝监督站
计划动工日期:2023年09月08日
9施工工期
计划竣工日期:2023年12月15日
1()质量目的合格
位于潮白河、潮河、白河两岸,详细位置及走向详
11平面位置及走向
见附图《施工总平面示意图》所示
2、重要工程量
1、管线设计
平面设计:线路敷设起点为园林路与园林东路交叉口处日勺检查井,沿园林
路、水源路、白河石堤路、潮白河左堤路一直敷设至新建再生水厂。主管道分别
采用规格为DN1500、DN1600.DN1800钢筋混凝土管,支管道采用规格为DN1200、
DN1400钢筋混凝土管。
2、纵断面设计:污水管道与其他专业管线相交处,按照管线综合规划的竖
向规定控制污水管道标高,右堤路重要沿着道路H勺北侧绿化带布置。左堤路沿着
道路的南侧绿化带布置。施工措施:污水管道(除了穿水源路倒虹吸管段外)全
程采用顶管施工。
3、污水管道拟采用顶进法施工,工作竖井布设位置应与管道检查井相结合。
接入工作竖井内检查井日勺圆管应做180°混凝土基础。顶管顶进时根据顶力顶距
采用压触变泥浆或涂抹非轻水剂等减阻措施。
三、有限空间定义和合用范围
1有限空间定义
有限空间是指在密闭或半密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
自然通风不良,易导致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局限性的空间C如:
深基坑日勺肥槽、地下工程、隧道、管道、容器等。
2、有限空间作业特点
(1)本工程波及有限空间作业日勺重要有:深基坑作业、轻井作业、地下暗挖顶
管作业等。
(2)管道内部作业时照明、通信不畅,给正常作业和应急救援带来困难。
(3)管道内部空间狭窄,管道在掘进过程中有也许出既有毒有害气体、缺氧、
可燃气体等危害,沿线范围内支线较多,导致许多危害具有隐蔽性并难以探测。
(4)管道内部也许存在多种危害共存,如管道中存在硫化氢中毒危害日勺同步,
还存在一氧化碳爆炸危害。
(5)管道内部危害具有突发性。如开始开挖管道内监测时各项气体指标合格,
不过在施工过程中对土层等进行扰动,其中口勺隐具有毒有害气体会随之挥发,忽
然涌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导致急性中毒。
(6)作业中使用电器漏电,作业使用的机械,都会给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带来潜
在日勺危险。
(7)竖井存在流沙、起拱、开裂等危险,导致坍塌、触电、中毒、机械伤害等
事故。
3^合用范围
本项目施工区域内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和具有有限空间作业行为【付施工区域
合用于本方案。
本工程波及有限空间作业的重要有:竖井施工、顶管作业、管道掘进的开挖
作业。
四、有限空间作业规定
1、封闭作业区域及安全警示
(1)作业前,应先封闭作业区域,并在出入口周围明显位置设置安全标志和警
示标识。安全标志和警示标识应符合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23中日勺有
关规定。
(2)夜间实行作业,应在作业区域周围明显位置设置警示灯、反光锥桶、反光
警戒贴、频闪等警示标志;地面作业人员应穿戴高可视警示服,高可视警示服至
少满足GB20653规定向1级规定,使用的反光材料应符合GB20653规定的3级
规定。
(3)占用道路进行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应符合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有关道路作业
的有关规定(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技术规定,DB11/854-2023)<>
2、设备安全检查
作业前,应对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应急救援设备、作业设备和
工具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更换。
3、气体检测
〈一〉检测规定
(1)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履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在地下有限空间外按照氧气、可燃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日勺次序,对地下有限空
间内气体进行检测。其中,有毒有害气体应至少检测硫化氢、一氧化碳。
(2)地下有限空间内存在积水、污物的,应采用措施,待气体充足释放后
再进行检测。
(3)应对地下有限空间上、中、下不一样高度利作业者通过、停留日勺位置
进行检测,检测人员应在地下有限空间的上风口进行检测,地下有限空间内有人
作业时,监护检测应持续进行;
(4)气体检测设备应定期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5)气体检测成果应如实记录,内容包括检测时间、检测位置、检测成果
和检测人员,检测资料交到总包安所有留存。
(6)气体检测报警仪口勺使用应严格按照使用阐明书和DB11/852.2-2023的
规定操作。
(7)地下有限空间设置固定式气体检测报警系统时,作业过程中应全程运
行。
(8)气体检测报警仪每年至少标定1次。应标定零值、预报值、报警值,
使用的被测气体的原则混合气体(或代用气体)应符合规定,其浓度日勺误差应不
不小于被标仪器的检测误差。标定应做好记录,内容包括标定期间、标定规格和
标定点等。
(9)地下有限空间的I管理单位,宜设置远程监测设施进行气体监测,并建
立地下有限空间环境条件档案。
(10)地下有限空间气体环境复杂时,作业单位宜委托具有对应资质的单
位进行检测。
(11)作业中气体检测报警仪到达预警值时,未佩戴正压隔绝式呼吸防护
用品的作业人员应立即撤离地下有限空间。气体检测报警仪到达预警值时,所有
人员应立即撤离有限空间。
〈二〉检测内容
(1)在进行气体检测前,应对地下有限空间及周围环境进行调查,分析地
下有限空间内气体种类。
(2)应至少检测氧气、可燃气、硫化氢、一氧化碳。
〈三〉预报值和报警值的设定
(1)氧气检测应设定缺氧报警和富氧报警两级检测报警值,缺氧报警值应
设定为19.5%,富氧报警值应设定为23.5%o
(2)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应设定预报值和报警值两级检测报警值。
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和爆炸范围
时间加
相对密度短时间
最高容许权平均爆炸范围
(取空气接触容
气体名称浓度容许浓(容积比阐明
相对密度许浓度
(mg/m')度例酚
为1)(mg/m3)
(mg/in1)
硫化氢1.1910——4.3~45.5—
—2030非高原
海拔
20——12.5^74.
一氧化碳0.972023m~3000m
2
海拔高于
15——
3000m
氟化氢0.941——5.612.8—
溶剂汽油3.00^4.00—300—1.4"7.6—
一氧化碳1.03—15—不燃—
甲烷0.55———5.0~15.0—
苯2.71—6101.45~8.0—
注:①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在一种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
均不应超过浓度。
②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时间为全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
均容许接触浓度。
③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指在遵守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前提下容许短时间
(15min)接触的浓度。
④若其中有一项超过范围,严禁下井作业,直至气体合格,方可下井。
(3)可燃气预报值应为爆炸下限的5%,报警值应为爆炸下限的10机有毒
气体预警值应为最高容许浓度或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30%,无最高容许浓度和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物质,应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日勺30虬有毒气体报警
值应为最高容许浓度或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无最高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
浓度的物质,应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四〉气体检测报警仪规定
(1)气体检测报警仪应使用符合GB12358规定的直读式仪器。
(2)气体检测报警仪口勺检测范围、检测和报警精度应满足工作规定。
(3)作业者常常活动口勺地下有限空间,设置固定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五>检测点确实定
(1)评估及准入检测点确定应满足下列规定:
①检测点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
②上、下检测点,距离地下有限空间顶部和底部均不应超过1m,中间检
测点均匀分布,检测点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8m。
(2)监护检测点应设置在作'业者的呼吸带高度,不应设置在通风机送风口
处。
〈六〉检测措施
(1)地下有限空间积水、积泥时,应先在地下有限空间外运用工具进行充
足搅动。
(2)评估检测、准入检测、监护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在地下有限空间外
的上风口进行。地下有限空间内有人作业时,监尹检测应持续进行。
(3)不一样检测点的检测,应从出入口开始,按由上至下、由近至远的次
序进行。
(4)同一检测点不一样气体日勺检测,应按氧气、可燃气和有毒气体H勺次序
进行。
(5)每个检测点H勺检测时间,应不小于仪器响应时间。同一项目未施工完,
但中断施工30分钟及以上,再次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检查,
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准进入。
(6)在进入有限空间前30分钟必须取样分析,取样应按照有关规定具有
代表性,尤其是置换通风后的气体。对多种也许存在的I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
烟气以及蒸汽、氧气日勺含量要符合有关的原则和规定(如氧含量19.5%〜23.5%
为合格,有毒有害物质不得超过国家规定日勺指标〕,合格后才容许进入受限空间
内作业,受限空间内温度应合适作业人员进行作业。
(7)作业过程中应对受限空间采用机械强制通风措施,保证受限空间内空
气流通良好。施工单位应当根据作业环境特点,合理安排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
人员适时轮换作业或休息。如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时间较长,至少每1小时检测
分析一次有害气体、氧气含量;如检测成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检测频率;如
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8)每个检测点的每种气体应持续检测3次,以检测数据日勺最高值为根据。
(9)两次检测的间隔时间应不小于仪器恢复时间。
(10)检测时,检测值超过气体检测报警仪测量范围,应立即使气体检测
报警仪脱离检测环境,在空气洁净的环境中待气体检测报警仪指示回零后,可进
行下一次检测。气体检测仪发生故障报警,应立即停止检测。
<七>检测记录
(1)气体检测应做好记录,至少包括如下内容:
①检测日期;②检测地点;③检测位置;④检测措施和仪器;⑤温度、气
压;⑥检测时间;⑦检测成果;⑧监护者。
(2)监护者应将评估检测数据、准入检测数据和分级成果,告知作业者并
履行签字手续。
(3)监护检测应每15分钟记录1个瞬时值。
4、作业环境级别鉴定
根据危险有害程度由高至低,将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分为3级。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环境为1级:
(1)氧含量不不小于19.5%或不小于23.5%;
(2)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不小于爆炸下限(LEL)口勺10%;
(3)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浓度不小于GBZ2.1规定的限值。(见下附表1)
<二>氧含量为19.5%〜23.5%,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环境为2级:
(1)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不小于爆炸下限(LEL)日勺5%且不不小于爆炸
下限(LED日勺10%;
(2)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浓度不小于GBZ2.1规定限值的30%且不不小于
GBZ2.1规定的限值;(见下附表1)
(3)作业过程中易发生缺氧,如热力井、燃气井等地下有限空间作、必
(4)作业过程中有毒有害或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也许忽然升高,如污水
井、化粪池等地下有限空间作业。
〈三〉符合下列所有条件的环境为3级:
(1)氧含量为19.5%—23.5%;
(2)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不不小于爆炸下限(LEL)的5%;
(3)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浓度不不小于GBZ2.1规定限值的30%;
(4)作业过程中多种气体、蒸气浓度值保持稳定。
〈四)作业负责人根据气体检测数据,根据DB11/852.1-2023的作业环境
级别鉴定的规定对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危险有害程度进行分级。其中,氧含量
检测数据在23.5%如下日勺以最低值为根据,在23.5%以上日勺以最高值为根据,其
他种类气体以每种气体检测数据的最高值为根据。3级环境可实行作业,2级和
1级环境应进行机械通风。
GBZ2.1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容许浓度(附表1)
序号中文名英文名化学文摘OELs(mg/m3)备注
号PC-TPC-ST
MA
(CASNo.)WEL
C
A
1•氧化碳Carbonmonoxide630-08-0202030
2硫化氢Hydrogensulfide7783-06-410
3汞-金属汞Mercurymetal(vapor)7439-97-60.020.04
(蒸气)
4叠氮酸蒸气Hydrazoicacidvapor7782-79-80.2
5、通风
(1)采用机械通风作业前,应先进行自然通风。
(2)地下有限空间范围通风条件复杂时,应进行通风设计并经作业单位审
批后作业。
(3)机械通风:机械通风应满足下列规定:①作业区横断面平均风速
不不不小于0.8m/s或通风换气次数不不不小于20次/h;②地下有限空间只有
一种出入口时,将通风设备出风口置于作业区区域,进行送风作业;③地下
有限空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入口、通风口时,临近作业者处进行送风,远离作
业者处进行排风。必要时,可设置挡板或变化吹风方向以防止出现通风死角。④
通风设备吸风口应置于洁净空气中,出风口应设置在作业区,不应直对作业者。
⑤作业环境存在爆炸危险H勺,应使用防爆型通风设备。⑥采用移动机械通风设
备时,风管出风口应放置在作业面,保证有效通风。⑦应向地下有限空间输送
清洁空气,严禁使用纯氧进行通风。
(4)发生下列状况之一时,应进行持续机械通风:①评估检测到达报警值;
②准入检测到达预报值;③监护检测或个体检测,到达预报值;④地下有限空间
内进行涂装作业、防水作业、防腐作业、明火作业、内燃机作业及热熔焊接作业
等。
6、二次气体检测
存在如下状况之一日勺,应再次进行气体检测,检测过程应符合
DB11/852.1-2023中气体检测的规定:
(1)机械通风后;
(2)作业者更换作业面或重新进入同一作业面的;
(3)气体检测时间与作业者进入作业时间间隔10分钟以上时H勺。
7、二次鉴定
作业负责人根据二次气体检测数据,根据本方案“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应
设定预报值和报警值两级检测报警值”勺规定对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危险有害
程度重新进行鉴定。减少为2级或3级环境,以及一直维持2级环境口勺,可实行
作业。1级环境的,严禁进行作业。
8、个体防护
(1)作业者进入3级环境,宜携带隔绝式逃生呼吸器。
(2)作业者进入2级环境,应佩戴正压式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
(3)作业者应佩戴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等防护用品,安全绳应固定
在可靠口勺挂点上,连接牢固。
(4)作业现场应至少配置1套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和1套全身式安全带
及安全绳作为应急救援设备,应急设备寄存点距离作业点的距离不得不小于400
米。
9、电气设备和照明安全
(1)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存在爆炸危险日勺,电气设备、照明用品等应满足防
爆规定。
(2)地下有限空间临时用电应符合GB/T13869H勺规定。
(3)地下有限空间内使用口勺照明设备电压应不不小于36V手持照明设备电压应
不不小于24V,在积水、结露的有限空间作业,手持照明电压应不不小于12V。
10、防护设备设施配置
(1)防护设备设施应符合对应产品日勺国标或行业原则规定;对于无国标和行业
原则规定的设备设施,应通过有关法定检查机构型式检查合格,所有安全设备必
须有合格证及检测汇报。
(2)地下有限空间内为易燃易爆环境的,应配置规定日勺防爆型电气设备。
(3)地下有限空间总包单位和作业单位应对防护设备设施进行如下管理:
①应建立防护设冬设施登记、清查、使用、保管等安全管理制度;
②应设专人负责防护设备设施日勺维护、保养、计量、检定和更换等工作,
发现设备设施影响安全使用时,应及时修复或更爽;
③防护设备设施技术资料、阐明书、维修记录和计量检定汇报应存档保留,
并易于查阅。
(4)安全警示设施
①应在有限空间地面出入口周围使用牢固可靠口勺围挡设施封闭作业区域,
封闭区域应满足安全作业规定。
②应在地下有限空间出入口周围明显位置设置安全标志、警示标识。安全
标志和警示标识颜色应符合GB2893日勺规定,样式应符合GB2894、GBZ158中
时规定。
③安全告知牌可替代安全标志和警示标识,安全告知牌应符合
DB11/852.3-2023口勺规定。
④围挡设施、安全标志、警示标识或安全告知牌等安全警示设施配置应符合
防护设备设施配置表的规定。
(5)作业防护设备
①气体检测报警仪、通风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救援设备等作业防
护设备配置种类及数量应符合防护设备设施配置表规定。
②气体检测报警仪技术指标应符合GB12358的规定,应至少能检测氧气、
可燃气、硫化氢、一氧化碳。
③送风设备应配有可将新鲜空气送入地下有限空间的I风管,风管长度应能
保证送入地下有限空间底部及作业区域。
④手持照明设备电压应不不小于24V,在积水、结露日勺地下有限空间作业,
手持照明电压应不不小于12V0
(6)个体防护用品
①呼吸防护用品、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等个体防护用品配置种
类和数量应符合防护设备设施配置表的规定。
②应按照GB/T11651日勺规定,为作业者配置防护鞋、防护服、防护眼镜、
护听器等个体防护用品,并满足如下规定:易燃易爆环境,应配置防静电服、
防静电鞋,全身式安全带金属件应通过防爆处理:涉水作业环境,应配置防水
服、防水胶鞋;当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噪声不小于85dB(A)时,应配置耳
塞或耳罩。
(7)应急救援设备设施
①作业点400m范围内应配置应急救援设备设施。
②应急救援设备设施配置种类及数量应符合防护设备设施配置表的规定。
防护设备设施配置表
规定了地下有限空间作业防护设备设施配置规定。表所示日勺黑体字部分为
强制性条款。
作业
设箸设先种类及配置
评估检测为:级或2级.评怙检测为1级或2级.评怙检测和准入校测均应急救援
要求
且准入检测为2级且准入检测为3级为3级
就置状态••*•
地下有限空间地面出入电下有艰空间地直出入地下有我空间也直出入
口周边应至少配置:1)口厩边应至少配置:1)口周边应至少配置:1)
安全警示
1套图挡设施;定1套1套困叁设施;2)1套1套国挡设施;2)1套应至少配置1套三挡设
设施配置要求
安全标志、厘示标识或1安全标志'警示行证或1安全标志、皆示标识或施.
个具有双向青示功能的个具有双向0示功能的1个具有双向督示功能
安全古知戌.安全告用用.的安全告知成.
配置状态•••O
1)作业前,每个作业者
进入有限空间的入口应
1)作业前,每个作业者1)作业前,每个作业者
配置1台泵吸式气体峻
进入宿限空间的入口应进入音限空间的入口应
测报■仪.
气体检测配置1台泵吸式♦体检配置1台泵吸式气体险
2)作业中,等个作业武宜配置1台泵吸式气体
出警仪菊报・仪.测报・仪.
应至少有1名作业者配检测出警仪.
2)作业中,每个作业宣2)作业中,每个作业面
置1台泵吸式或犷散式
应至少配置1台三体桧应至少配置1台气体险
气体峻测发■仪,监沪
测报警仪.测报警仪.
者应配置1台泵吸式气
体桧测报宠仪二
配置状态••O•
通风设备应至少配置1台强制送应至少配置1台强制送宜耐置:台强初送风设应至少配置1台强制送
风设备.风设备,备.风设备.
照明设备配■状态••••
通讯设备配置状态OOO•
配置状态OOO•
每人有•国空间出入口宜每人有&空间出入口宜每人有限空间出入口宜每个有建空间救援出入
三犯奘
忆置要求配置1套三脚架(含较泥亘.金三.:.、含我配置1套三脚架(含税口应配置1套三誉架
£t).食).玄).【含纹段3
作业
设备没定种类及配置
评估检测为:级或2fs.评怙检测为1级或2级.评估检测和准入检测应急救援
要求
且准入检测为2级且格入检测为3级均为3级
配置状态•OO•
呼吸防手每名作业者立配置1套每N作业者宜配置1每名救授者应配置1套
每名作业者应配,1套正
用品配置要求正压网空式逃生厅吸套正压厢维式逃生呼正压式空气咛股转求将
压随推式呼吸M.
费.吸器,后送风式呼吸器.
而置状态■.O•
安全带、号名作业者宜配置1
缶名作业者应配置1套全每名作业者应配置1套每名救援专应配置1套
安全绳配置要求套生身式安全帝、安
身式安全带、安全绳;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二
全绳.
配置状态*•••
安全用岳名作业者应配置1个安抵名作业者应配置1个每名作业者应配置1里名救援者应配置1个
配置要求
全■・安全帽,个安全席.安全循,
注:归置状态中・表示应就应:O表示宜互国.
•台表所列防于设备设施的种类及数量是最低配置要求.
"发生地下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后,作业配皿的防步设备设触*应意救援设备设篦配置要求时,叮作为应急数援设备设施
使用,
11、作业
(1)作业安全
①作业负责人应琬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装备
及应急救援设备符合规定后,方可安排作业者进入地下有限空间作业。
②作业者应遵守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对日勺使用安全防护设备
与个体防护装备,并与监护者进行有效日勺信息沟通,作业严格执行“挂牌”的管
理制度,作业负责人、作业监护人、作业者必须严格执行。
③进入3级环境中作业,应对作业面气体浓度进行实时监测。
④进入2级环境中作业,作业者应携带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设备持续监测
作业面气体浓度。同步,监护者应对地下有限空间内气体进行持续监测。
⑤据初始检测成果鉴定为3级环境的,作业过程中应至少保持自然通风。
⑥减少为2级或3级环境,以及一直维持为2级环境的,作业过程中应使
用机械通风设备持续通风。
⑦作业期间发生下列状况之一时,作业者应立即撤离地下有限空间:作业
者出现身体不适;安全防护设备或个体防护装备失效;气体检测报警仪报警;
监护者或作业负责人下达撤离命令。
(2)监护
①监护者应在地下有限空间外全程持续监护。
②监护者应能跟踪作业者作业过程,实时掌握监测数据,适时与作业者进
行有效口勺信息沟通。
③作业者进入2级环境中作业,监护者应按照交底和规范原则的规定进行
实时监测。
④发现异常时,监护者应立即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报,并协助作'业者逃生。
⑤监护者应防止未经许可日勺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3)作业后清理
①作业完毕后,作业者应将所有作业设备和工具带离地下有限空间。
②监护者应清点人员及设备数量,保证地下有限空间内无人员和设备遗留
后,关闭出入口0
③清理现场后解除作业区域封闭措施,撤离现场。
五、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一般规定
(1)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作业证》由受限空间所在单位负责人
审批;一处受限空间、同一作业内容办理一张《作业证》,当受限空间工艺条件、
作业环境条件变化时,应重新办理《作业证》,《作业证》一式三联,一、二
联分别由作业负责人、监护人持有,第三联由受限空间所在单位存查,《作业证》
保留期限至少为1年。
(2)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日勺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
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状况采用自然或强制通风措施,应测定其氧气含量(应
在19.5%以上,23.5%如下),符合安全规定后,方可进入。严禁未经许可私自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3)有限空间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保证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
急救疏散。
(4)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作
业,撤离人员,经对现场处理检测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5)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用电安全。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
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有限空间照明电压应不不小于等于36V,在潮湿容器、
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不不小于等于12V;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
或电焊作业时,必须按规定配置漏电保护器:在潮湿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绝
缘板上,同步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
(6)不得使用行车等运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作业场所要有足够H勺照
明光线。
(7)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H勺检测仪器,电动工具,
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规定I内防
爆型产品。
(8)存在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应采用互相之间防止伤害的措施。
(9)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精确清点人数。
(10)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日勺
联络信号。
(11)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有限空间作业应采用轮换作业。
(12)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13)在缺氧、有毒有限空间环境作.业,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毒面具,必要时拴戴
救生绳。作业现场必须配置急救器具,如: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他必要
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状况下急救作业人员。
(14)进入有限空间需要进行登高、动火等作业,要按规定办理有关作业审批手
续及许可。
(15)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密闭设备(如储罐、锅炉等)内部作业时
必须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并在醒目处设置严禁启动的标志。
(16)作业结束后,由有限空间所在车间和作业单位共同检查有限空间内外,确
认无问题后方可封闭有限空间。
(17)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三不进入”原则:①没有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许可证不进入。②安全防护措施没有贯彻不进入。③监护人不在现场不进入。
(18)作业人员必须通过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并应掌握人工急救技能和防护用
品、照明、通信设备的使用措施。作业单位应为下井作业人员建立个人培训档案。
(19)作业单位必须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在作业中贯彻。
(20)必须配置气体检测仪器,并培训作业人员掌握对的的使用措施。
(21)作业前,作业单位必须检测有限空间内有害气体。
(22)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告知作业内容和安全防护措施及自救互救的
措施;
(22)应做好通风以及照明、通信等工作;
(23)应检查专用设备与否配置齐全、安全有效。
(24)作业还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应使用安全可靠的专用
爬梯。②监护人员应亲密观测作.业人员状况,随时检查供气管、通信设施、安全
绳等下井设备的安全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采用措施。③传递作业工具和提高
杂物时,应用绳索系牢,井底作业人员应规避。④当发既有中毒危险时,必须立
即停止作业,并组织作业人员迅速撤离现场。⑤作业现场应配置应急装备、器具。
(25)下列人员不得从事有限空间作业:①年龄在18岁如下和55岁以上者;②在
经期、孕期、哺乳期的女性;③有聋、哑、呆、傻等严重生理缺陷者;④患有深
度近视、癫痛、高血压,过敏性气管炎、哮喘、心脏病等严重慢性病者;⑤有外
伤、疮口尚未愈合者。
2、照明和通信规定
(1)作业现场照明应使用防爆灯,照明设备应符合现行国标《爆炸性气体环
境用电气设备第14部分:危险场所分类》GB3836.14H勺有关规定。
(2)作业面上的)照度不适宜不不小于50Lx。
(3)作业现场宜采用专用通信设备。
(4)井上和井下作业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方式。
3、安全防护
(1)在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入口处设置醒目日勺警示标志,告知存在日勺危害原因和
防控措施。
(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要安排专人现场监护,并为其配置便携式有毒有害气体
和氧含量检测报警仪器、通讯、救援设备,不得在无监护人的状况下作业。作业
监护人应熟悉作业区域日勺环境和工艺状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状况的I能力,掌握
急救知识。
(3)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防护设
备必须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维护检查。检测报警仪的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1年。
严禁使用质量不合格的防护设备。除通用部件外,在未得到产品制造商承认的前
提下,不可将不一样品牌的呼吸防护装备的部件拼装或组合使用。
(4)安全带、安全帽应符合现行国标《安全带》GB6095和《安全帽》GB2811的
规定,应具有国家安全和质检部门颁发日勺安鉴证和合格证,并应定期进行检查。
(5)安全带应采用全身式安全带。使用频繁的安全带、安全绳应常常进行外观
检查,发现异常立即更换。
(6)夏季作业现场应配置防晒及防暑降温药物和物品。
(7)维护作业时配置的皮叉、防护服、防护鞋、手套等防护用品应及时检查、
定期更换。
(8)逃生型呼吸防护用品只能用于从危险环境中离开,不能用于进入。
4、应急救援装备
施工单位应配置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器具,应
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迅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
全绳,救生索,安全梯、全身式安全带等。
重要防护用品一览表
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台/套)备注
1有毒气体探测仪6
2长管呼吸机20
3便携式气体检测仪20
4防爆灯200
5防滑鞋50
6轴流风机20
7防爆对讲机30
8防爆手电20
9安全带、安全绳50
六、有限空间作业组织机构
1、组织机构
组长:项目经理曹德军
副组长:李江、王正义
组员:安全主管、生产主管、技术主管、物资设备主管
2、职责
(1)组长职责:①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负责建立、健全有限
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单位、监护者职责。
②组织制定专题作业施工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
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2)副组长职责:①副组长是项目安全生产直接负责人,负责督促、检查本项
目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贯彻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规定。②保证有
限空间作业日勺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规定日勺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
施和个人防护用品。③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④及时、如实汇
报生产安全事故。
(3)技术部职责
负责编制有限空间施工方案,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负责提供有限空
间施工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的检测,负责对工程部现场责任工程师进行技
术交底。
(4)施工管理部职责
①在安排有限空间施工作业前,认真阅读施工方案、如对施工方案有疑问必
须立即向技术部反应、不得有误。
②对但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
技术交底,对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严禁其进入有限空间作用。
③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凡未经项目经理、生产经理、技术负责
人签订审批,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④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日勺警示标志标识,并告知作业者存在日勺危
险有害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学教育中超说明书用药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 教育变革中教师的职业心态调整
- 技术支持的远程办公模式探讨
- 氮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课件-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
- 膜性肾病患者护理
- 预防医学(第7版)课件第八章临床预防服务概论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伟大的悲剧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
- 创业投资风险管理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互动教学答题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制取氧气第1课时
- 中暑防治课件图片高清版
- 脑卒中溶栓护理课件
- 2025年城建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中国LTCC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前景分析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2025至2030中国扭蛋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商业模式与投融资战略报告
- 2024年苏州昆山国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地理真题(原卷版)
- 国企员工考勤管理制度
- (2025)纪检监察业务知识考试题及含答案
- 大连智能巡检机器人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中学七下数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