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基础知识详解_第1页
硬盘基础知识详解_第2页
硬盘基础知识详解_第3页
硬盘基础知识详解_第4页
硬盘基础知识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硬盘基础知识详解硬盘的发展历史硬盘的分类硬盘主要技术参数拆块硬盘来看看硬盘分区硬盘格式硬盘容量发展表硬盘容量发展表时间容量标志事件1956年9月5M35070年代510M80年代初10M1991年达1G编号066312的硬盘的出现2001年具备80G2007年跨入1大关2008年2硬盘的发展历史1956-1966世界上的第一款硬盘是由于1956年设计并制造的。这款名为350()的硬盘产品体积十分庞大,但容量仅为5350硬盘的发展历史1967-19761968年,硬盘发展史中的第一个历史性突破由公司完成—研发成功了“温盘”技术,即技术。技术主要针对硬盘的物理结构提出了更多的改进。简单概括为:密封、固定并高速旋转的镀磁盘片,磁头沿盘片径向移动,磁头悬浮在高速转动的盘片上方,而不与盘片直接接触十公斤重,容量是60M,存储密度=1.7/每平方英寸现代硬盘之父——3340硬盘(1973年)硬盘的发展历史1977-1986首先是1979年,发明了薄膜磁头,该技术为进一步减小硬盘体积、增大容量、提高读写速度提供了可能,几年后公司发明了磁阻,这种磁头在读取数据时对信号变化相当敏感,使得盘片的存储密度能够比以往20每英寸提高数十倍。1977-1986 薄膜磁头硬盘硬盘的发展历史1987-1996首先是1987年,当时的一家硬盘设计生产商推出了第一款2.5英寸的硬盘产品,该产品的容量为101991年,推出了第一款容量为1的3.5英寸硬盘。这款编号为066312的硬盘的出现,标志着硬盘存储进入时代,硬盘使用了磁头,使得普通电脑用户使用的硬盘容量首次达到了1。磁头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巨磁阻)磁头技术,使存储密度更上一层楼。1999年9月7日,宣布了首块单碟容量高达10.2的硬盘,从而把硬盘的容量引入了一个新里程碑。硬盘的发展历史1997-2007走了,来了硬盘的发展历史硬盘的分类硬盘主要技术参数拆块硬盘来看看硬盘分区硬盘格式1、盘径: 5.25、3.5、2.5和1.8。2、安装位置: 内置式与外置式。3、接口类型: (1)

硬盘 采用设计规范。如100、133。 (2)硬盘 优点:支持热插拔、传输速度快、执行效率高、布线简洁与更 长的信号 传输距离(1m\45)等。 (3)硬盘 优点:应用面广、多任务、宽带宽以及少占用率。 (4)其它接口盘:;光纤盘。。。硬盘的分类不同盘径硬盘外部接口不同的硬盘接口不同的硬盘接口硬盘的发展历史硬盘的分类硬盘主要技术参数拆块硬盘来看看硬盘分区硬盘格式硬盘主要技术参数单碟容量单碟容量(),是硬盘相当重要的参数之一,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硬盘的档次高低提高硬盘工作的稳定性在相同转速的情况下,硬盘单碟容量越大其内部数据传输速率就越快硬盘主要技术参数硬盘的转速硬盘的主轴转速指的是硬盘的碟片每分钟的转数,用来表示(,转/分钟),一般硬盘的主轴转速为3600~7200,高级硬盘转速更高。高转速可缩短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和实际读写时间(硬盘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读写更多的内容),从而提高硬盘的运行速度和性能硬盘主要技术参数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平均寻道时间()是指硬盘的磁头移到盘面指定磁道所需的时间。平均寻道时间越小,硬盘的运行速度也就越快硬盘主要技术参数硬盘的平均等待平均等待时间()是指磁头已处于要访问的磁道,等待所要访问的扇区旋转至磁头下方的时间平均等待时间通常为盘片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的一半硬盘主要技术参数硬盘的平均访问时间平均访问时间=平均寻道时间+平均等待时间硬盘主要技术参数硬盘的外部数据传输率外部传输率()也称为突发数据传输率()或接口传输率它指的是系统总线与硬盘缓冲区之间的数据传输率,外部数据传输率与硬盘接口类型和硬盘缓存的大小有关硬盘主要技术参数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内部传输率()也称为持续传输率,它硬盘磁头从缓存中读写数据的速度它反映了硬盘缓冲区未使用时的性能。内部传输率主要依赖于硬盘的旋转速度硬盘主要技术参数硬盘的缓存由于硬盘磁头和盘片之间的读写是机械动作,速度相对较慢,因此硬盘通过将数据暂存在一个比磁盘速度快得多的缓冲区,即硬盘上的缓存直接从缓存中读取数据比从磁盘中直接读取要快得多,所以缓存对大幅度提高硬盘的速度有着重要的意义。理论上,缓存的容量越大越好硬盘的发展历史硬盘的分类硬盘主要技术参数拆块硬盘来看看硬盘分区硬盘格式硬盘正面的9个安装螺丝拆卸下来。

外围的7个螺丝

标签下面隐藏有2个螺丝成功拆开硬盘将电路板分离出来电路板和硬盘体之间还有一层软垫,以减免两者间发生短路的几率此图可以看到,硬盘的主控芯片型号,缓存和电机控制芯片。硬盘内部结构由固定面板、控制电路板、磁头、盘片、主轴、电机、接口及其它附件组成,其中磁头盘片组件是构成硬盘的核心,它封装在硬盘的净化腔体内,包括有浮动磁头组件、磁头驱动机构、盘片、主轴驱动装置及前置读写控制电路这几个部份。

磁盘片是数据的载体,盘片大多采用铝金属薄膜材料,有更高的存储密度、高剩磁及高矫顽力等优点。硬盘盘片是完全平整的,简直可以当镜子使用。

一般硬盘的盘片是由多个重叠在一起并由垫圈隔开的盘片组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该硬盘是几碟装硬盘的主轴组件包括主轴部件如轴承和驱动电机等。随着硬盘容量的扩大和速度的提高,主轴电机马达的速度也在不断提升,轴承也从滚珠轴承进化到油浸轴承再到液态轴承,处于不断的改良当中,目前液态轴承已经成为绝对的主流市场。电磁线圈电机包永久磁铁,是磁头驱动的关键。当硬盘受动强裂震动时,对磁头及盘片起保护使用,以避免磁头将盘片刮伤硬盘的发展历史硬盘的分类硬盘主要技术参数拆块硬盘来看看硬盘分区硬盘格式什么是分区计算机中存放信息的主要的存储设备就是硬盘,但是硬盘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对硬盘进行分割,分割成的一块一块的硬盘区域就是磁盘分区。打个比方:给定一个全空的仓库区,库管员需要进行功能划区再使用:卸货区、记录区、消防区、叉车停放区、A类货架区、B类货架区为什么要对磁盘进行分区

工厂生产的硬盘必须经过低级格式化、分区和高级格式化(简称为格式化)三个处理步骤后,电脑才能利用它们存储数据。其中磁盘的低级格式化通常由生产厂家完成,目的是划定磁盘可供使用的扇区和磁道并标记有问题的扇区。磁盘分区的类型在传统的磁盘管理中,将一个硬盘分为两大类分区: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主分区是能够安装操作系统,能够进行计算机启动的分区,可以直接格式化,然后安装系统,存放文件。(一个硬盘中最多只能存在4个主分区。)一个硬盘上如果超过4个以上的磁盘分区的话,则就需要使用扩展分区了。{如果使用扩展分区,则一个物理硬盘上最多只能分3个主分区和1个扩展分区。}扩展分区不能直接使用,它必须经过第二次分割成为一个一个的逻辑分区,然后才可以使用。一个扩展分区中的逻辑分区可以分多个。注:扩展分区理论上还可以再分下一级扩展分区磁盘分区的格式常见硬盘的格式有:(16)软盘使用,目前已被淘汰32具有磁盘配额,设置权限等功能23注:磁盘分区之后,必须经过格式化才能够正式使用。是系统中标准的文件系统硬盘的内部结构—抽象移动头磁盘示意图扇区磁头柱面磁道各盘片上同一位置的磁道构成一个柱面。盘面磁道扇区柱面磁盘寻址相关概念1.盘面:盘片的上下两个面,又名磁头号,按上到下的顺序从0依次编号,盘片在2~14不等,通常只有2~3个盘片;2.磁道:磁盘在低级格式化的时候被划分成的同心圆轨迹,按外到里的顺序从0依次编号;3.扇区:每段圆弧为一个扇区,从1开始编号,每个扇区中的数据作为一个单元同时读出或写入,最小的读写单位扇区内部的数据时连续流式记录的;柱面:同一磁道,竖直方向构成的圆柱面,从0开始编号;数据读写是按照柱面进行,即磁头读写数据时首先在同一柱面内从0磁道开始操作,依次向下在同一柱面的不同盘面进行操作;磁盘寻址相关概念每个扇区可以存放512个字节和一些其他信息:即数据存储的数据段和数据存储地点的标示符扇区头标:标示柱面、磁头、扇区号<地址>以及是否为坏区、校验码等伺服信息硬盘的寻址模式硬盘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存取数据,这些数据都是按一定的规则存储在盘片上的。当需要存储或读取某些数据时,就要知道其所在的具体位置,而寻址具有这个作用,它实际上就是磁头在盘片上定位数据的一个过程。进行数据恢复时寻址尤为重要,是因为数据丢失后,在“我的电脑”等位置中将无法找到文件,甚至无法找到文件夹或分区。若要恢复这些丢失的数据,就需要使用底层的寻址技术来查找,从而将其恢复。寻址柱面(),磁头()和扇区(),即地址磁头读取扇区头标中的可获得当前位置;磁头最多255(8位二进制)柱面最多1023(10个二进制位)扇区最多63(6个二进制)寻址编址方式:直线性,扇区为等长,0编号实际磁头、磁道、扇区信息都保存在硬盘控制电路的芯片中(有更多的磁道、扇区),在访问磁盘的时候硬盘控制器将这种逻辑地址转化为物理地址1.寻址模式()寻址模式也称为三维地址模式,是硬盘最早采用的寻址模式,它是在硬盘容量较小的前提下产生的。硬盘的3D参数既可以计算出硬盘的容量,也可以确定数据所在的具体位置。这是因为扇区的三维物理地址与硬盘上的物理扇区一一对应,即三维物理地址可完全确定硬盘上的物理扇区。三维物理地址通常以的次序来书写,如为0/1/1,则第一个数字0指0柱面,第二个数字1指1磁头(盘面),第三个数字1指1扇区,表示该数据位于硬盘1盘面上的0磁道1扇区。现在定位已完成,硬盘内部的参数和主板之间进行协议,正确发出寻址信号,从而正确定位数据位置。2.寻址模式早期硬盘设计上的不合理使得盘片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进一步提高硬盘容量,生产厂商以等密度结构生产硬盘,从而使盘片上外圈磁道的扇区比内圈磁道多。采用这种结构后,硬盘不再具有实际的3D参数,因此也不能直接使用寻址方式,此时就要用到线性寻址方式即寻址。

寻址模式以扇区为单位进行寻址,在该模式中,盘片上的所有物理扇区都是一个连续的、线性编号的存储空间,即由0开始一直排列到某个最大值,并且连成一条线,这样只用一个序数就确定了一个唯一的物理扇区。此时,要定位到硬盘上的某个位置,只需要给出其数即可。这种寻址模式所表示的数据位置已不是它在盘片上的物理地址,而是逻辑地址。与的转换关系地址 编号柱面磁头扇区00100021003-632-6201163012-6364-125021-63126-188031-63189-251101252102-63253-314111315…………(C–)××(H–)×(S–):柱面号 C初始柱面号:磁头号 H初始磁头号:扇区号 S初始扇区号表示每磁道扇区数,表示每柱面总的磁道数。硬盘的内部结构—抽象移动头磁盘示意图扇区磁头柱面磁道各盘片上同一位置的磁道构成一个柱面。盘面磁道扇区柱面

定义:全称为,即硬盘的主引导记录位置:硬盘0磁头0柱面1扇区(共512),主引导程序占446,占64,硬盘有效标志占2包含内容:主引导程序、硬盘分区表()、硬盘有效标志(55)作用: 主引导程序:在操作系统安装时写入,是一段引导程序,用于引导操作系统 硬盘分区表:确定磁盘的分区 硬盘有效标志:一个标志位,用于检查有的效性

硬盘分区表结构硬盘分区表结构偏移长度(字节)作用00H1分区状态:00>非活动分区;80>活动分区;其它数值没有意义01H1分区起始磁头号(),用到全部8位02H2分区起始扇区号(),占据02H的位0-5;分区的起始柱面占据02H的位6-7和03H的全部8位04H1文件系统标志位:00分区未用;0616基本分区;032基本分区;05扩展分区;07分区;0507H3分区的结束柱面号、磁头号、扇区号和起始一样08H4分区起始相对的扇区号,低位字节在前04本分区的总扇区数,低位字节在前在分区表中最多4个主分区或者3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也就是说扩展分区只能有一个,然后可以再细分为多个逻辑分区扩展引导记录和结构相同,记录相应的逻辑分区在分区表中,一个分区最大的容量为2T,且每个分区的起始柱面必须在这个的前2T内相关推论第一个扇区中的只预留了4个分区表项,我们的要想使用更多的分区,需要借助扩展分区。扩展分区不能直接使用,需要继续划分逻辑分区,逻辑分区数量不限,数量受制于操作系统的设计相关推论0000088A9030008B7170F系统标志代表扩展分区由此可见逻辑分区链表是单向的,一旦断开,系统后面的分区就会丢失,当然实际上数据还在硬盘首扇区信息分区的缺陷尽管目前分区类型占了绝大多数,但是他有很多缺陷:磁盘只支持4个分区表项;每个分区长度至少占用一个柱面;最大支持2硬盘;……分区表格式

()分区表(简称。使用分区表的磁盘称为磁盘)是源自标准的一种较新的磁盘分区表结构的标准。与目前普遍使用的主引导记录()分区方案相比,提供了更加灵活的磁盘分区机制。它具有如下优点:

1、支持2以上的大硬盘。

2、每个磁盘的分区个数几乎没有限制。为什么说“几乎”呢?是因为 系统最多只允许划分128个分区。不过也完全够用了。

3、分区大小几乎没有限制。又是一个“几乎”。因为它用64位的整数表 示扇区号。夸张一点说,一个64位整数能代表的分区大小已经是个“天 文数字”了,若干年内你都无法见到这样大小的硬盘,更不用说分区了。

4、分区表自带备份。在磁盘的首尾部分分别保存了一份相同的分区表。 其中一份被破坏后,可以通过另一份恢复。

5、每个分区可以有一个名称(不同于卷标)。操作系统对分区表支持既然分区方案具有如此多的优点,在分区时是不是可以全部采用这种方案呢?不是的。并不是所有的系统都支持这种分区方案。请看下表:引导全过程硬盘的发展历史硬盘的分类硬盘主要技术参数拆块硬盘来看看硬盘分区硬盘格式常用的分区格式163223不同的分区格式有不同的特点,各有优点,技术侧重也不一样。我们将以最简单的32的模型来做为讲解分区格式要实现那些功能实现文件目录管理存放文件读取文件删除文件存储区域回收和优化文件日志文件统计信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一个个扇区如何使用呢,我怎么来存储我的文件???(446)123455先分个区吧!分出个不同功能区来!(446)123455怎么来管理一个分区怎么存放目录怎么存放文件怎么删除文件(446)1234551234。。。。。。1—簇12—簇23—簇34—簇4。。。。。。。。。。。。。。。。。。给所有分区建立一个状态表如何?一个状态表项来记录一个簇(多个连续的扇区)的状态取个名吧: 表()文件配置表一个状态表项记录一个簇,什么不记录一个扇区呢?有了表的分区是不是相当于一本书有了目录?(446)1234551234。。。。。。1—簇12—簇23—簇34—簇4。。。。。。。。。。。。。。。。。。一个分区上的文件,从那里开始读呢?(446)1234551234。。。。。。:文件目录表1—簇12—簇23—簇34—簇4。。。。。。。。。。。。。。。。。。文件一般是按树形目录管理从根目录的位置开始读吧固定根目录位置 根目录固定区域位置是有限的,所以只存 储目录文件开始的簇号)(446)1234551234。。。。。。:文件目录表1—簇12—簇23—簇34—簇4。。。。。。。。。。。。。。。。。。目录或者文件如何表示和存储呢?(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