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页(共17页)2025年新初二历史统编版学困生专题复习《宋元时期》一.选择题(共25小题)1.(2024•云南)北宋时,中央派文官到地方任知州;设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驻地定期更换,这些措施意在()A.加强中央集权 B.削弱宰相权力 C.丰富市民生活 D.发展海外贸易2.(2024春•姑苏区校级期中)与“黄袍加身”、“陈桥兵变”有关的皇帝和建立的朝代是()A.宋太宗、北宋 B.宋太祖、北宋 C.宋钦宗、南宋 D.宋真宗、北宋3.(2024春•思明区校级期中)宋代取士不问家世,如公元1256年,差不多三分之二进士来自民间。这表明宋代()A.扭转了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 B.完全实现了公平考试 C.根除了名门望族的政治势力 D.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4.(2025春•安溪县期中)自唐代藩镇割据、拥兵沿袭成风之后,五代时期形成了国家被将领左右,将领被士兵左右的局面。为改变这一局面,宋太祖()A.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B.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C.分化削弱王侯权力 D.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5.(2025•章丘区二模)《儒林公议》记载: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A.科举制度的改革 B.重武轻文的政策 C.崇文抑武的政策 D.开明的社会风气6.(2025春•铁岭期中)针对唐朝中后期宰相“事无不统”的教训,为了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宋太祖采取的创新措施是()A.分化事权 B.废除丞相 C.设置转运使 D.颁布“推恩令”7.(2025春•于洪区期中)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重要方法之一,小沈同学在学习北宋历史知识时,绘制了如图示意图,图中▲处应填写()A.促进了贸易发展 B.强化了中央集权 C.推动了文化昌盛 D.增强了军事力量8.(2024春•西丰县期末)“澶渊之盟后,宋朝北方州县得以安定,生产有所恢复和发展,‘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一和平局面维持了百年之久。”材料概述的是()A.澶渊之盟的背景 B.澶渊之盟的过程 C.澶渊之盟的内容 D.澶渊之盟的影响9.(2024春•西宁期末)如图契丹、西夏货币的出土共同反映了()A.契丹、西夏经济发展超过中原 B.少数民族都使用中原的货币 C.少数民族受中原文明影响较大 D.商人在契丹、西夏地位很高10.(2025春•罗山县期中)下列政权是由契丹族建立的是()A.北魏 B.辽 C.西夏 D.元11.(2025春•新郑市期中)如图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形势图,图中“④”处出现低点的原因是()A.隋炀帝征发大批劳动力 B.五代十国政权割据混战 C.北宋实行崇文抑武方针 D.辽宋夏金元时政权并立12.(2024春•莱西市期末)同学们分成两组在“小货币见证大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整理出下面的学习成果。图中的西夏货币和契丹货币说明党项族和契丹族()一组成果展示名称:西夏货币形制:小平钱,该币铜制泛红,正面铸楷书西夏文字四个,汉语直译为“贞观宝钱”。西夏文是仿照汉字创制而成,形体方正。二组成果展示名称:契丹大字银币形制:正面刻有契丹文字,意为“天朝万顺”或“天朝万岁”。契丹大字脱胎于汉字,即利用汉字形体对笔画予以增减而成。A.都与中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B.都大力发展精耕细作农业 C.都仿照中原王朝建立政权 D.都与宋朝开展了榷场贸易13.(2025春•路南区期中)下表内容体现了少数民族政权在政策上()民族政权措施契丹族辽任用汉人为相,改革契丹风俗习惯和规章制度党项族西夏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女真族金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A.因循守旧 B.求全责备 C.生搬硬套 D.吐故纳新14.(2025春•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如图可以用于研究()A.金人的生产生活 B.宋的政治体制 C.西夏的农业发展 D.辽的思想文化15.(2025春•临淄区期中)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创作背景应为()A.北宋签订澶渊之盟 B.北宋与金相约灭辽 C.南宋偏安江南一隅 D.蒙古与宋夹击金朝16.(2025春•梁溪区校级期中)小明同学在学习某民族兴衰史时收集到一首歌谣:“兴东北,建大金;占辽朝,灭北宋;战南宋,归元兵。”据此推断,小明同学研究的民族是()A.契丹 B.党项 C.蒙古 D.女真17.(2024春•朝阳区期中)岳飞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为了了解岳飞的事迹,我们可以研究的战役是()A.赤壁之战 B.郾城大战 C.淝水之战 D.澶州大战18.(2024春•安岳县期末)陆游的《书愤》中写道:“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历史上曾经以淮水至大散关划定分界线的两个政权是()A.金与南宋 B.北宋与西夏 C.北宋与辽 D.北宋与金19.(2024春•市北区期末)电视剧《精忠岳飞》聚焦一代英雄岳飞,用符合史料记载的方式,来讲述岳飞的生平及他带领“岳家军”征战的传奇故事。在此剧中,我们不可能看到的情节是()A.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回许多失地 B.岳飞在郾城之战中大败金军 C.宋高宗、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 D.岳飞在澶州之战打败辽军20.(2025•顺城区一模)元朝作为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A.中书省 B.澎湖巡检司 C.行省 D.宣政院21.(2025春•江阴市期中)元代学者虞集指出:“中书省以治内,行省以治外。”行省除了有地方行政权外,还兼有军政与财政大权,即行省可统辖地方军队,地方财税亦可自留三成于本行省。由此可见,元代行省制()A.造成了元末社会动荡不安 B.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加强了对全国各地区管辖 D.体现了中央高度集权特点22.(2025•襄城县一模)有学者认为,通过自称“中国”、文化认同、自居正统等不同层次的“中国”认同元朝实现了“天下一家”多民族中国的统一,由此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正统王朝。该学者意在强调元朝()A.实现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B.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C.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D.创新了地方行政管理制度23.(2025•长春三模)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政权的建立者是()A.成吉汗 B.忽必烈 C.成吉思汗 D.皇太极24.(2025春•北京校级期中)以下政权与都城,对应正确的是()A.北宋东京——临安 B.南宋都城——开封 C.金中都——会宁府 D.元大都——北京25.(2024春•龙马潭区期中)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它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的最大的。这里的“它”是指哪个封建王朝?()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2025年新初二历史统编版学困生专题复习《宋元时期》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ABDACABDCB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ADACDBABBC题号232425答案BD一.选择题(共25小题)1.(2024•云南)北宋时,中央派文官到地方任知州;设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驻地定期更换,这些措施意在()A.加强中央集权 B.削弱宰相权力 C.丰富市民生活 D.发展海外贸易【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政治,掌握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机构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采取一系列措施。政治上,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设通判分知州的权力;经济上,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军事上,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A项正确;北宋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宰相权力,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北宋的政治,与丰富市民生活和发展海外贸易无关,排除CD项。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宋政治,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2024春•姑苏区校级期中)与“黄袍加身”、“陈桥兵变”有关的皇帝和建立的朝代是()A.宋太宗、北宋 B.宋太祖、北宋 C.宋钦宗、南宋 D.宋真宗、北宋【分析】本题以与“黄袍加身”、“陈桥兵变”有关的皇帝和建立的朝代为切入点,考查北宋建立。【解答】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以北宋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3.(2024春•思明区校级期中)宋代取士不问家世,如公元1256年,差不多三分之二进士来自民间。这表明宋代()A.扭转了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 B.完全实现了公平考试 C.根除了名门望族的政治势力 D.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发展科举制,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材料中提到“宋代取士不问家世,差不多三分之二进士来自民间”,这意味着许多原本处于民间阶层的人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进入到官僚阶层等上层社会,这种情况推动了社会阶层从民间向统治阶层等的流动,D项正确。士农工商这种社会结构是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一种职业划分和社会阶层排序,宋代虽然在选官等方面有变化,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社会结构,A项错误。“完全实现了公平考试”这种说法过于绝对,B项错误。宋代取士不问家世,虽然使更多平民子弟有机会进入仕途,但名门望族依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有较大影响力,不可能被根除,C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发展科举制,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2025春•安溪县期中)自唐代藩镇割据、拥兵沿袭成风之后,五代时期形成了国家被将领左右,将领被士兵左右的局面。为改变这一局面,宋太祖()A.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B.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C.分化削弱王侯权力 D.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政治,重点掌握崇文抑武方针。【解答】自唐代藩镇割据以来,武将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政策,重用文官,抑制武将,以改变武将拥兵自重的局面,A正确。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的是宋神宗,不是宋太祖,B错误。宋太祖主要是削弱武将权力,而非王侯权力,C错误。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主要是为了削弱地方的经济实力,加强中央集权,但这并不能直接改变武将权力过大、将领被士兵左右的局面,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宋政治,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5.(2025•章丘区二模)《儒林公议》记载: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A.科举制度的改革 B.重武轻文的政策 C.崇文抑武的政策 D.开明的社会风气【分析】本题考查了宋朝中央集权的加强,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材料“状元登第其荣亦不可及也”分析可知将领即使领兵打仗获胜的荣誉也不及考上状元,显然是当时文人的地位高于武将,这反映了当时政府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与科举制无关,排除A项;北宋实行崇文抑武,不是重武轻文,排除B项;开明的社会风气一般指社会生活,而材料反映的是北宋的政治,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宋朝中央集权的加强,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6.(2025春•铁岭期中)针对唐朝中后期宰相“事无不统”的教训,为了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宋太祖采取的创新措施是()A.分化事权 B.废除丞相 C.设置转运使 D.颁布“推恩令”【分析】本题考查了北宋的建立。宋太祖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解答】北宋大部分时期,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互不统属,各自独立对皇帝负责。那时,中书省与枢密院称“二府”,对掌文武;而三司称“计省”,独掌财政。这说明宋代时期防止宰相专权的手段是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宋太祖首先在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军队,并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在中央,宋太祖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故选:A。【点评】掌握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7.(2025春•于洪区期中)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重要方法之一,小沈同学在学习北宋历史知识时,绘制了如图示意图,图中▲处应填写()A.促进了贸易发展 B.强化了中央集权 C.推动了文化昌盛 D.增强了军事力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中央集权的加强,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宋太祖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为防止知州的权利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利;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强化中央集权,B项正确。通判负责监督知州,转运使负责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派文官任知州是为了避免武将专权,这些措施都不是直接针对贸易发展(A项)、文化昌盛(C项)或军事力量增强(D项),其主要目的是强化中央集权,排除ACD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宋朝中央集权的加强,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8.(2024春•西丰县期末)“澶渊之盟后,宋朝北方州县得以安定,生产有所恢复和发展,‘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一和平局面维持了百年之久。”材料概述的是()A.澶渊之盟的背景 B.澶渊之盟的过程 C.澶渊之盟的内容 D.澶渊之盟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澶渊之盟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澶渊之盟后,宋朝北方州县得以安定,生产有所恢复和发展”。【解答】依据“澶渊之盟后,宋朝北方州县得以安定,生产有所恢复和发展,‘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一和平局面维持了百年之久。”的信息可知,材料描述了澶渊之盟的影响,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注意掌握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9.(2024春•西宁期末)如图契丹、西夏货币的出土共同反映了()A.契丹、西夏经济发展超过中原 B.少数民族都使用中原的货币 C.少数民族受中原文明影响较大 D.商人在契丹、西夏地位很高【分析】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知道契丹和西夏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密切。【解答】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契丹货币和西夏货币都是仿照中原汉族王朝的圆形方孔铜钱铸造的,这说明契丹和西夏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密切,少数民族受中原文明影响较大。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0.(2025春•罗山县期中)下列政权是由契丹族建立的是()A.北魏 B.辽 C.西夏 D.元【分析】本题以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为切入点,考查辽的建立。【解答】916年,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后契丹改国号为辽。故选:B。【点评】本题以辽的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11.(2025春•新郑市期中)如图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形势图,图中“④”处出现低点的原因是()A.隋炀帝征发大批劳动力 B.五代十国政权割据混战 C.北宋实行崇文抑武方针 D.辽宋夏金元时政权并立【分析】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960年,北宋建立,此前属于五代十国时期,当时政权割据混战,阻碍了经济发展。故B符合题意;隋炀帝征发大批劳动力发生在隋朝,排除A;北宋实行崇文抑武方针是政治措施,发生在宋朝建立以后,排除C;960年,西夏、金、元还没有建立,排除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图中“④”处出现低点的原因是五代十国政权割据混战。12.(2024春•莱西市期末)同学们分成两组在“小货币见证大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整理出下面的学习成果。图中的西夏货币和契丹货币说明党项族和契丹族()一组成果展示名称:西夏货币形制:小平钱,该币铜制泛红,正面铸楷书西夏文字四个,汉语直译为“贞观宝钱”。西夏文是仿照汉字创制而成,形体方正。二组成果展示名称:契丹大字银币形制:正面刻有契丹文字,意为“天朝万顺”或“天朝万岁”。契丹大字脱胎于汉字,即利用汉字形体对笔画予以增减而成。A.都与中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B.都大力发展精耕细作农业 C.都仿照中原王朝建立政权 D.都与宋朝开展了榷场贸易【分析】本题考查契丹族与党项族的兴起,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图中的西夏货币和契丹货币说明党项族和契丹族都与中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都仿照中原政权创造文字,铸造货币;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说明党项族和契丹族都与中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不能说明党项族和契丹族都大力发展精耕细作农业、都仿照中原王朝建立政权、都与宋朝开展了榷场贸易,排除BCD。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契丹族与党项族的兴起,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党项族和契丹族都与中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13.(2025春•路南区期中)下表内容体现了少数民族政权在政策上()民族政权措施契丹族辽任用汉人为相,改革契丹风俗习惯和规章制度党项族西夏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女真族金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A.因循守旧 B.求全责备 C.生搬硬套 D.吐故纳新【分析】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辽与西夏的建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据题干“任用汉人为相,改革契丹风俗习惯和规章制度”“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可知,辽、西夏、金都学习中原汉族的典章制度,改变自身不合理的地方,体现处少数民族政权在政策上吐故纳新。故D符合题意;因循守旧与题干反映的学习中原汉族的制度不符,排除A;求全责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生搬硬套说法不符合史实,与题干强调的学习中原汉族先进的制度不符,排除C。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辽与西夏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表格内容体现了少数民族政权在政策上吐故纳新。14.(2025春•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如图可以用于研究()A.金人的生产生活 B.宋的政治体制 C.西夏的农业发展 D.辽的思想文化【分析】本题考查金的交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女真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辽宋时期,女真受辽的控制和压迫。当时女真有很多部落,其中的完颜部逐渐兼并了许多部落。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从此,女真的力量不断增强。12世纪初期,阿骨打起兵抗辽,把辽军打得节节败退。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定都会宁府,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图片可用于研究金人的生产生活。故A符合题意;宋是汉族人建立的,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排除BCD。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金的交流,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图片可用于研究金人的生产生活。15.(2025春•临淄区期中)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创作背景应为()A.北宋签订澶渊之盟 B.北宋与金相约灭辽 C.南宋偏安江南一隅 D.蒙古与宋夹击金朝【分析】本题考查南宋与金的对峙,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据题干“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可知,诗歌反映南宋朝廷偏安东南,苟且偷安的情形。造成南宋偏安的原因是南宋与金议和后形成的对峙局面,南宋偏安江南一隅。故C正确;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的和议,排除A;北宋与金相约灭辽发生在北宋末年,当时都城是汴京,排除B;蒙古贵族南下形成的是蒙古与南宋的对峙,题干诗歌反映是宋金对峙,排除D。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南宋与金的对峙,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中的诗歌创作背景应为南宋偏安江南一隅。16.(2025春•梁溪区校级期中)小明同学在学习某民族兴衰史时收集到一首歌谣:“兴东北,建大金;占辽朝,灭北宋;战南宋,归元兵。”据此推断,小明同学研究的民族是()A.契丹 B.党项 C.蒙古 D.女真【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金的建立,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依据题干“兴东北,建大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后期,东北的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政权,金先后灭亡辽和北宋,与南宋形成对峙局面,金最后被蒙古所灭,D正确;契丹建立的是辽,党项建立的是西夏,蒙古建立的是元朝,排除ABC。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金的建立,要求具备阅读、理解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运用的能力。17.(2024春•朝阳区期中)岳飞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为了了解岳飞的事迹,我们可以研究的战役是()A.赤壁之战 B.郾城大战 C.淝水之战 D.澶州大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岳飞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解答】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岳飞率领南宋军民英勇抗击金军,曾经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但最终被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为了了解岳飞的事迹,我们可以研究的战役是郾城大战,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18.(2024春•安岳县期末)陆游的《书愤》中写道:“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历史上曾经以淮水至大散关划定分界线的两个政权是()A.金与南宋 B.北宋与西夏 C.北宋与辽 D.北宋与金【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金对峙。重点掌握宋金和议的内容。【解答】1141年岳飞被害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历史上曾经以淮水至大散关划定分界线的两个政权是金与南宋。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金对峙的相关知识。19.(2024春•市北区期末)电视剧《精忠岳飞》聚焦一代英雄岳飞,用符合史料记载的方式,来讲述岳飞的生平及他带领“岳家军”征战的传奇故事。在此剧中,我们不可能看到的情节是()A.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回许多失地 B.岳飞在郾城之战中大败金军 C.宋高宗、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 D.岳飞在澶州之战打败辽军【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南宋初年,金军南下,抗金名将岳飞收复建康,后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解答】依据所学可知,1004年北宋与辽爆发澶州之战,北宋打退辽军,选项D错误;岳飞是南宋抗金将领,从金军手中收复失地;1140年在郾城岳飞大败金军;宋高宗和秦桧以“谋反”罪杀害了岳飞。由此分析选项ABC说法正确。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20.(2025•顺城区一模)元朝作为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A.中书省 B.澎湖巡检司 C.行省 D.宣政院【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加强边疆地区管理的措施,重点掌握澎湖巡检司的设置。【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东南地区,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故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加强边疆地区管理的措施,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21.(2025春•江阴市期中)元代学者虞集指出:“中书省以治内,行省以治外。”行省除了有地方行政权外,还兼有军政与财政大权,即行省可统辖地方军队,地方财税亦可自留三成于本行省。由此可见,元代行省制()A.造成了元末社会动荡不安 B.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加强了对全国各地区管辖 D.体现了中央高度集权特点【分析】本题考查行省制,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解答】A.造成元末社会动荡不安的原因并非行省制,而是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所致,排除A项;B.根据材料“行省除了有地方行政权外,还兼有军政与财政大权,即行省可统辖地方军队,地方财税亦可自留三成于本行省”可知元朝行省制有效地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同时也体现了行省有一定的自主权,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项正确;C.“全国各地区”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D.“行省可统辖地方军队,地方财税亦可自留三成于本行省”可知行省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并非强调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行省制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22.(2025•襄城县一模)有学者认为,通过自称“中国”、文化认同、自居正统等不同层次的“中国”认同元朝实现了“天下一家”多民族中国的统一,由此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正统王朝。该学者意在强调元朝()A.实现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B.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C.推动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初中美术教师教材教法考试测试卷及答案(共三套)
- 2025版办公楼租赁合同(含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指导)
- 二零二五版抗震钢筋材料采购合同范本
- 2025版商业秘密保护合作协议范本汇编
- 2025版绿色环保型住宅水暖设备安装及节能合同
- 2025年度大数据分析供应商长期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版服装店员工招聘与服务协议范本大全
- 二零二五年度婚前婚后财产保护与离婚协议书
- 简单租地协议书范文(2025版)
- 合伙协议人退伙协议(2025版)
- T-CACE 0109-2023 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指标体系
- 《龙族》读书交流party
- 汉书·律历志全文
- 工程竣工验收合同
- 锅炉换管施工方案
-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 可靠性实验项目参考(车规级AEC-Q100)
- 物流法律法规物流法律法规概述
- 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培训课件
- 直播间要点赞的话术
- 自卸车租赁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