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科学技术《涤纶生产考试资料》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1页
纺织科学技术《涤纶生产考试资料》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2页
纺织科学技术《涤纶生产考试资料》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3页
纺织科学技术《涤纶生产考试资料》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4页
纺织科学技术《涤纶生产考试资料》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纺织科学技术《涤纶生产考试资料》模拟考试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涤纶的化学名称是()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B.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C.聚己内酰胺D.聚乙烯醇2.涤纶切片干燥的主要目的是()A.去除表面水分B.提高结晶度C.防止熔体水解D.降低熔点3.涤纶熔体纺丝时,纺丝温度通常控制在()A.200220℃B.260290℃C.300320℃D.350380℃4.以下哪种因素会导致涤纶初生纤维的取向度降低?()A.提高纺丝速度B.降低冷却风速C.增加喷丝板孔数D.增大熔体挤出量5.涤纶后拉伸过程中,拉伸倍数的上限主要由()决定A.纤维的断裂强度B.纤维的初始模量C.纤维的断裂伸长率D.纤维的结晶度6.涤纶短纤维生产中,卷曲工序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纤维强度B.增加纤维之间的抱合力C.降低纤维含水率D.改善纤维热稳定性7.衡量涤纶切片质量的关键指标不包括()A.特性黏度B.端羧基含量C.灰分D.白度8.涤纶熔体纺丝时,喷丝板属于()A.熔体输送系统B.纺丝箱体系统C.冷却成型系统D.卷绕系统9.涤纶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约为()A.6080℃B.100120℃C.150170℃D.200220℃10.以下哪种工艺会导致涤纶纤维的结晶度增加?()A.低温拉伸B.高温定型C.快速冷却D.减少拉伸倍数11.涤纶聚合反应中,常用的催化剂是()A.三氧化二锑B.钛酸四丁酯C.醋酸钴D.对苯二甲酸12.涤纶长丝生产中,POY(预取向丝)的卷绕速度一般为()A.10001500m/minB.25003500m/minC.40005000m/minD.60007000m/min13.涤纶纤维的吸湿率约为()A.0.4%0.5%B.3%5%C.8%10%D.12%15%14.熔体纺丝过程中,丝条冷却成型的关键区域是()A.喷丝板至侧吹风起始点B.侧吹风作用区C.卷绕导丝器前D.拉伸热辊区15.涤纶纤维的耐光性主要取决于()A.分子链中的苯环结构B.端羧基含量C.结晶度D.油剂种类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涤纶生产的主要原料是()和(),通过缩聚反应提供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2.涤纶切片干燥常用的设备有()和(),干燥后的含水率需控制在()以下。3.熔体纺丝的关键工艺参数包括()、()、()和冷却条件。4.涤纶初生纤维的结构特点是()和(),需要通过()和()工序提高其结晶度和取向度。5.涤纶后拉伸过程中,拉伸温度通常控制在()以上、()以下,以避免纤维断裂。6.涤纶纤维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和(),伸长率则与()密切相关。7.衡量涤纶长丝质量的关键指标包括()、()、()和沸水收缩率。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涤纶切片干燥的必要性及干燥不足对纺丝的影响。2.熔体纺丝过程中,为什么需要对丝条进行侧吹风冷却?冷却风速和温度如何影响纤维性能?3.涤纶后拉伸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拉伸倍数对纤维性能有哪些影响?4.分析涤纶纤维强度和伸长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说明如何通过工艺调整提高纤维强度。5.简述涤纶短纤维生产中“卷曲热定型”工序的作用及工艺控制要点。四、计算题(共10分)某涤纶短纤维生产线,采用熔体直接纺丝工艺,喷丝板孔数为1200孔,单孔熔体挤出量为0.5g/min,纺丝速度为1200m/min,纤维密度为1.38g/cm³。(1)计算该生产线的单丝纤度(dtex);(2)若后拉伸倍数为3.5倍,求拉伸后的纤维线密度(dtex);(3)若卷绕时丝条的张力需控制在0.05cN/dtex,计算卷绕张力(cN)。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C3.B4.B5.D6.B7.D8.B9.A10.B11.A12.B13.A14.B15.A二、填空题1.精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2.转鼓干燥机;填充干燥塔;0.005%(或50ppm)3.纺丝温度;熔体压力;卷绕速度4.低结晶度;低取向度;拉伸;热定型5.玻璃化转变温度(6080℃);熔点(250260℃)6.分子链取向度;结晶度;非晶区分子链的排列状态7.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线密度偏差率三、简答题1.必要性:涤纶切片吸湿性较强(平衡含水率约0.4%),高温下(>200℃)水分会引发PET水解,导致分子量下降、熔体黏度降低,影响纺丝稳定性和纤维强度。干燥不足的影响:熔体水解加剧,纤维强度下降;熔体黏度波动大,易出现断丝、毛丝;纤维含油率不稳定,后加工性能变差。2.侧吹风冷却的目的:使喷出的熔体细流快速冷却固化,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结构的初生纤维。冷却风速和温度的影响:风速过低,冷却不充分,丝条易粘连,取向度低;风速过高,丝条抖动大,毛丝增加,且冷却不均导致纤维性能不匀。温度过低,冷却速率过快,纤维表面过早固化,内部应力大,后续拉伸易断裂;温度过高,冷却不足,丝条易并丝,结晶度偏低。3.后拉伸的主要目的:通过拉伸使纤维大分子链沿轴向取向,提高结晶度和取向度,从而增加纤维强度,降低伸长率,改善物理机械性能。拉伸倍数的影响:倍数过小,取向不足,强度低、伸长率大;倍数过大,超过纤维的最大可拉伸倍数(由结晶度和分子链缠结决定),易出现断裂,且纤维脆性增加。4.主要影响因素:①取向度:取向度越高,强度越高,伸长率越低;②结晶度:适当结晶可固定取向结构,提高强度,但过高结晶会降低伸长率;③分子量:分子量高,分子链间作用力大,强度高;④工艺条件:如拉伸温度、拉伸倍数、定型温度等。提高强度的工艺调整:适当提高拉伸倍数(在可拉伸范围内),优化拉伸温度(略高于玻璃化温度,促进分子链运动),增加热定型温度(提高结晶度),控制熔体分子量(避免水解)。5.卷曲工序作用:赋予纤维三维卷曲结构,增加纤维间的抱合力,改善短纤维的成网、成条性能。热定型作用:固定卷曲形态,消除内应力,提高尺寸稳定性。工艺控制要点:卷曲温度(6080℃,需与纤维玻璃化温度匹配)、卷曲压力(0.30.5MPa,过大易压断纤维,过小卷曲不持久);热定型温度(120150℃,需高于卷曲温度,确保结晶稳定)、定型时间(3060秒,过长影响生产效率,过短定型不充分)。四、计算题(1)单丝纤度(dtex)=(单孔挤出量×60×10)/(纺丝速度×密度×1000)单孔挤出量=0.5g/min=0.5×1000mg/min=500mg/mindtex=(500×60×10)/(1200×1.38×1000)=(300000)/(1656000)≈1.81dtex(2)拉伸后纤度=原纤度/拉伸倍数=1.8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