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江西省赣州市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江西省赣州市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江西省赣州市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江西省赣州市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江西省赣州市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一)根据语境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我们读《木兰诗》中“①________,②________”,看见木兰跨马出征的决绝;读《陋室铭》中“③________,④________”,听见刘禹锡安贫乐道的清音;读《桃花源记》中“⑤________,⑥________”,触摸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炽热想象。2.“家国”是诗文中亘古的脉搏。杜甫《春望》以“⑦________,⑧________”状山河破碎之痛;文天祥《过零丁洋》以“⑨________,⑩________”抒九死无悔之志。(二)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登上泰山之巅,同学们叹为观止地俯瞰齐鲁大地,胸中顿生豪情。B.面对人工智能的勃兴,我们既相形见绌,又当迎头赶上。C.他在辩论赛上断章取义,以严谨的逻辑赢得满堂彩。D.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全体市民长歌当哭,寄托哀思。(三)综合性学习(12分)3.学校开展“非遗里的中国”主题研学,请完成以下任务:(1)仿照示例,为“非遗”名片再补充一条信息。(4分)示例:昆曲——“百戏之祖”,600年水磨腔,婉转悠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研学归来,同学们拟撰写《非遗研学报告》。请为报告拟写“结论”部分的两条要点,每条不超过40字。(4分)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学手册》拟选一副对联作封面题词。上联为“千年技艺指尖传”,请补写下联。(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诗文阅读(25分)(一)阅读《卖炭翁》,完成4—6题。(10分)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中“可怜”二字有何深意?(3分)5.诗中两次写“牛困人饥”,请简析其艺术效果。(3分)6.结合全诗,概括白居易对中唐社会现实的批判。(4分)(二)阅读《孙权劝学》节选,完成7—9题。(15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7.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4分)8.孙权劝学,先“正色以责”,后“现身说法”,请简析其劝说策略的妙处。(4分)9.选文与《木兰诗》都涉及“身份转换”,请比较吕蒙与木兰在“身份转换”上的异同。(7分)三、现代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一棵小桃树》(贾平凹·节选),完成10—13题。(13分)春天来了,它却瘦得可怜,弯弯的身子,在风里摇晃着……我想,它一定在回忆那遥远的故乡,回忆那被砍倒的老桃树……10.作者为何反复描写小桃树“瘦”与“摇晃”?(3分)11.“回忆”一词在全文中出现两次,其含义有何递进?(3分)12.结合全文,探究“小桃树”这一意象的象征意蕴。(4分)13.请从“托物言志”角度,评析本文与《紫藤萝瀑布》在写法上的异同。(3分)(二)阅读《中国空间站:太空中的家》(科普小品),完成14—16题。(12分)14.文章第3.段运用了大量数字,请简析其表达效果。(3分)15.作者为何称空间站为“家”?请分点概括。(4分)16.请为本文拟写一段“编者按”(不超过80字),突出其科普价值。(5分)四、写作(60分)1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2025年5月,国产大飞机C919开启全球首条商业航线;同年6月,中国天眼FAST发现迄今最遥远中性氢星系。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每一次抵达都孕育新的出发。请以“抵达与出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600字以上;②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③不得套作、抄袭。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①万里赴戎机②关山度若飞③斯是陋室④惟吾德馨⑤芳草鲜美⑥落英缤纷⑦国破山河在⑧城春草木深⑨人生自古谁无死⑩留取丹心照汗青2.D(A“叹为观止”形容事物好到极点,不能接“俯瞰”;B“相形见绌”指相比之下显出不足,语境失当;C“断章取义”为贬义,与“赢得满堂彩”矛盾;D“长歌当哭”指以诗文抒发悲痛,正确)3.(1)示例:云锦——“寸锦寸金”,1600年经纬交织,灿若云霞。(2)①非遗研学让传统技艺“活”起来,激发青少年文化认同。②数字化手段助力非遗传播,实现保护与创新双赢。(3)万里匠心世代承二、古诗文阅读(25分)4.“可怜”既写老翁衣单之“形”,更写其内心矛盾之“苦”,一字双关,深化悲剧色彩。5.第一次写“牛困人饥”突出辛劳,第二次写“市南门外泥中歇”强化无助,两次重复,渲染悲苦氛围,形成强烈对比。6.通过“宫市”强买强卖,揭露统治者对百姓的残酷盘剥,体现诗人“为民请命”的现实主义精神。7.我难道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8.孙权先以“不可不学”立权威,再以“孤常读书”树榜样,情理交融,使吕蒙无可推辞。9.同:都由“武”转“文”或“女”转“男”,完成身份跨越。异:吕蒙之转为渐进(“士别三日”),木兰之转为突发(“替父从军”);吕蒙体现“学习改变命运”,木兰彰显“孝道与担当”。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瘦”写形貌之弱,“摇晃”写生存之艰,暗示作者对自我命运的观照。11.第一次“回忆”指向桃树自身命运,第二次“回忆”升华为对故土与生命的眷恋,情感层层深化。12.小桃树既是“被砍倒的老桃树”的延续,也是作者“倔强生长”的写照,象征个体在逆境中的精神坚守。13.同:均以物载情,借景抒情。异:本文重“自我投射”,以桃树写人;《紫藤萝瀑布》重“生命哲思”,由花及人。14.数字具体准确,如“110立方米”“90分钟绕地球一周”,增强科普文的可信度与震撼力。15.①具备生活设施,满足长期驻留;②承载情感归属,体现人类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