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综合类-甘肃住院医师感染科Ⅱ阶段-流行性出血热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100道)_第1页
2025年综合类-甘肃住院医师感染科Ⅱ阶段-流行性出血热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100道)_第2页
2025年综合类-甘肃住院医师感染科Ⅱ阶段-流行性出血热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100道)_第3页
2025年综合类-甘肃住院医师感染科Ⅱ阶段-流行性出血热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100道)_第4页
2025年综合类-甘肃住院医师感染科Ⅱ阶段-流行性出血热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100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综合类-甘肃住院医师感染科Ⅱ阶段-流行性出血热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100道)2025年综合类-甘肃住院医师感染科Ⅱ阶段-流行性出血热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篇1)【题干1】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属于哪一类病毒?【选项】A.汉坦病毒B.登革病毒C.流感病毒D.腺病毒【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流行性出血热由汉坦病毒引起,属于布尼亚病毒科,主要通过鼠类排泄物传播。登革病毒(B)引发登革热,流感病毒(C)导致季节性流感,腺病毒(D)与多种疾病相关,但均不属出血热范畴。【题干2】患者接触携带汉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后,最可能的感染途径是?【选项】A.呼吸道飞沫传播B.接触传播C.血液传播D.食物中毒【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汉坦病毒通过气溶胶或直接接触鼠类排泄物(尿液、粪便等)进入人体,接触传播(B)是主要途径。呼吸道飞沫(A)和血液传播(C)不适用,食物中毒(D)亦非该病传播方式。【题干3】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多尿期的典型临床表现是?【选项】A.高热持续不退B.持续少尿或无尿C.严重腹泻D.多尿(每日>2000ml)【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多尿期(4-5天)以尿量激增为特征,每日尿量可达2000-4000ml(D)。高热(A)属发热期,少尿(B)为少尿期表现,腹泻(C)非典型症状。【题干4】确诊流行性出血热最可靠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是?【选项】A.血常规检查B.病原体PCR检测C.尿蛋白试纸D.血清学IgM抗体检测【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PCR检测汉坦病毒核酸(B)可早期确诊。血常规(A)显示异常但无特异性,尿蛋白试纸(C)仅提示肾功能异常,血清学检测(D)需结合IgG和IgM抗体动态观察。【题干5】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休克逆转关键指标是?【选项】A.收缩压>90mmHgB.尿量>30ml/hC.体温恢复正常D.肝功能生化指标正常【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休克逆转需收缩压恢复至≥90mmHg(A)。尿量(B)反映肾灌注,体温(C)与休克无直接关联,肝功能(D)恢复晚于休克逆转。【题干6】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出血时间延长的机制主要与哪种凝血因子抑制有关?【选项】A.凝血酶原时间延长B.纤维蛋白原减少C.血小板计数<20×10⁹/LD.抗凝血酶Ⅲ活性降低【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汉坦病毒抑制抗凝血酶Ⅲ(D),导致凝血级联反应受阻,出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A)与纤维蛋白原(B)多在凝血酶抑制阶段异常,血小板减少(C)属继发表现。【题干7】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急性肾衰竭最常见于哪个阶段?【选项】A.发热期B.少尿期C.多尿期D.恢复期【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少尿期(2-5天)因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和血管活性物质升高,肾血流量锐减,导致急性肾衰竭(B)。多尿期(C)尿量增加,恢复期(D)肾功能逐步恢复。【题干8】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最有效的措施是?【选项】A.接种灭活疫苗B.消灭鼠类栖息地C.接触后服用抗生素D.高价免疫球蛋白注射【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灭鼠(B)是切断传播链的核心措施。疫苗(A)仅对高危人群有效,抗生素(C)无抗病毒作用,免疫球蛋白(D)无法预防感染。【题干9】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休克期时,尿常规检查最可能出现的异常是?【选项】A.尿糖阳性B.尿蛋白>3.5g/24hC.尿沉渣中管型增多D.尿胆红素阳性【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休克期(少尿期早期)因肾灌注不足,尿沉渣中管型(C)显著增多。尿蛋白(B)在少尿期后期才显著升高,尿糖(A)和胆红素(D)非特异性改变。【题干10】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多器官衰竭最常累及的器官是?【选项】A.肺B.肝脏C.肾脏D.脑【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肺衰竭(A)是主要死因,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肾脏衰竭(C)多见于少尿期,肝脏(B)和脑(D)衰竭属继发表现。【题干11】流行性出血热潜伏期的范围通常是?【选项】A.1-7天B.2-9天C.5-14天D.7-21天【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潜伏期(5-14天)平均约10天,超过21天(D)需排除其他出血性疾病。1-7天(A)和2-9天(B)过短,不符合病原体复制周期。【题干12】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恢复期症状持续最久的是?【选项】A.头痛B.腹泻C.乏力D.肝功能异常【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乏力(C)可持续数月至半年,其他症状(A/B)多在1-3个月内消失。肝功能异常(D)多在1-3个月内恢复。【题干13】流行性出血热确诊后应首选的治疗药物是?【选项】A.糖皮质激素B.利巴韦林C.肝素D.硝苯地平【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利巴韦林(B)是抗病毒核心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糖皮质激素(A)可能加重出血,肝素(C)用于防治血栓,硝苯地平(D)用于高血压。【题干14】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出现黄斑出血时,最可能涉及的凝血障碍是?【选项】A.凝血酶原时间延长B.凝血酶时间缩短C.纤维蛋白原降低D.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黄斑出血提示凝血因子异常,纤维蛋白原降低(C)可致凝血时间缩短(B)。凝血酶原时间(A)延长与抗凝物质(如抗凝血酶Ⅲ)相关,血小板聚集(D)影响出血时间。【题干15】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少尿期每日补水量应控制在?【选项】A.500-800mlB.1000-1500mlC.1500-2000mlD.2000-3000ml【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少尿期(2-5天)每日尿量<400ml,补水量(A)需严格限制在500-800ml,避免加重心肾功能。其他选项(B/C/D)可能导致水中毒。【题干16】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恢复期肝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是?【选项】A.病毒性肝炎B.药物性肝损伤C.凝血酶抑制D.肾毒性物质蓄积【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肾衰竭(少尿期)导致尿素、肌酐等代谢产物蓄积,损伤肝细胞(D)。病毒性肝炎(A)非本病因,药物(B)和凝血酶抑制(C)非直接因素。【题干17】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休克早期血压特征是?【选项】A.收缩压<90mmHg,舒张压<60mmHgB.收缩压>100mmHg,脉压差>20mmHgC.收缩压80-90mmHg,脉压差<10mmHgD.收缩压>120mmHg,尿量正常【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休克早期(代偿期)收缩压80-90mmHg(C),脉压差<10mmHg。收缩压<90mmHg(A)属低血压休克,脉压差>20mmHg(B)提示心输出量下降。【题干18】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多尿期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是?【选项】A.低钾血症B.高钙血症C.低钠血症D.高磷血症【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多尿期(4-5天)尿量>2000ml,导致钾离子(K⁺)大量流失,引发低钾血症(A)。钙(B)、钠(C)、磷(D)紊乱多继发于其他并发症。【题干19】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恢复期持续最久的是?【选项】A.肾功能异常B.肝功能异常C.免疫抑制状态D.出血倾向【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免疫抑制状态(C)可持续数月,肾功能(A)多在1个月内恢复,肝功能(B)和出血倾向(D)在3个月内改善。【题干20】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确诊的金标准是?【选项】A.病原体分离培养B.病毒基因PCR检测C.血清学IgG抗体检测D.病史和临床表现【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PCR检测汉坦病毒基因(B)为确诊依据。病原体分离培养(A)耗时较长,IgG抗体(C)多在恢复期出现,病史和临床表现(D)仅作辅助诊断。2025年综合类-甘肃住院医师感染科Ⅱ阶段-流行性出血热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篇2)【题干1】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属于哪一类病毒?【选项】A.DNA病毒B.RNA病毒C.病毒样颗粒D.细菌【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流行性出血热病原体为汉坦病毒,属于单链RNA病毒科。DNA病毒(如疱疹病毒)与出血热无关,病毒样颗粒(如朊病毒)无遗传物质,细菌(如钩端螺旋体)与出血热病原学分类不符。【题干2】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选项】A.接触传播B.气溶胶传播C.食物中毒D.血液传播【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汉坦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如鼠类排泄物气溶胶经呼吸道感染),接触传播(如接触鼠类排泄物污染皮肤)虽可能,但非主要途径。食物中毒和血液传播与出血热无直接关联。【题干3】流行性出血热典型临床表现“三红三痛”具体指?【选项】A.头痛、腰痛、恶心;面红、颈红、膜红B.头痛、腰痛、呕吐;面红、手掌红、脚掌红C.头痛、腰痛、腹泻;面红、眼结膜充血、膜红D.头痛、腰痛、胸闷;面红、颈红、膜红【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三红"指面红、手掌红(达克沃斯征)、脚掌红(发绀),"三痛"为头痛、腰痛(肾区疼痛最显著)、呕吐。选项B完整描述了典型症状,其他选项存在症状组合错误。【题干4】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时,尿量变化最符合?【选项】A.尿量持续增加B.尿量突然减少C.尿量波动在500-1000ml/dD.尿量持续减少【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典型表现为少尿(<500ml/24h)或无尿,符合急性肾损伤晚期特征。选项C为多尿期表现,与肾功能衰竭矛盾。【题干5】流行性出血热潜伏期最可能的范围是?【选项】A.1-3天B.7-14天C.9-39天D.2-4周【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潜伏期9-39天(平均14-20天),选项C准确。选项B(7-14天)为部分教材简化表述,选项D(14-28天)与实际数据不符。【题干6】流行性出血热确诊的关键实验室检查是?【选项】A.血常规WBC≥10×10⁹/LB.病原体PCR检测C.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D.尿蛋白定量≥3.5g/24h【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PCR检测汉坦病毒RNA是早期确诊依据,IgM抗体阳性需结合临床表现。选项A(白细胞增高)是早期表现,非确诊依据。选项D(蛋白尿)是肾功能损害标志。【题干7】流行性出血热重症患者出现肺水肿的常见诱因是?【选项】A.严重低血压B.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C.肾功能衰竭D.严重贫血【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肺水肿主要病因,因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肺间质水肿。选项A(低血压)是全身灌注不足表现,选项C(肾衰)与肺水肿无直接因果关系。【题干8】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治疗中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指征是?【选项】A.气道梗阻B.ARDS早期C.出血倾向D.肾功能衰竭【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糖皮质激素用于ARDS早期(24小时内),可减轻肺水肿、抑制炎症反应。选项A(气道梗阻)需机械通气,选项C(出血)禁用激素,选项D(肾衰)需限盐保肾。【题干9】流行性出血热鼠类宿主最主要的种类是?【选项】A.褐家鼠B.棕背鼠C.青毛鼠D.黄胸鼠【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是主要宿主(感染率30%-50%),黄胸鼠(Rattustanezumi)次之。选项B(棕背鼠)多分布于南方,选项C(青毛鼠)感染率低。【题干10】流行性出血热并发症中,最可能引发死亡的是?【选项】A.肺水肿B.急性肾衰竭C.脑水肿D.出血倾向【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肺水肿(死亡率50%-60%)是主要死因,急性肾衰竭(死亡率5%-10%)虽常见但可逆。脑水肿多见于神经系统受累,出血倾向多不致命。【题干11】流行性出血热流行区个人防护最有效的措施是?【选项】A.长袖工作服B.接种疫苗(无正式疫苗)C.防鼠剂灭鼠D.N95口罩+手套【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N95口罩(过滤效率≥95%)可有效阻隔气溶胶,结合手套(防直接接触)为一线防护。选项B(疫苗)尚不普及,选项C(灭鼠)是环境措施。【题干12】流行性出血热病程分期中,发热持续最长的阶段是?【选项】A.发热期(4-7天)B.低血压休克期(1-2天)C.少尿期(4-7天)D.多尿期(1-2周)【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发热期持续4-7天(部分病例更长),是病程最长的阶段。少尿期(4-7天)虽时间与发热期相当,但发热期包含体温波动。【题干13】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液浓缩时,最可能出现的实验室指标是?【选项】A.血清钠>145mmol/LB.红细胞压积≥35%C.血尿素氮<10mmol/LD.血肌酐<120μmol/L【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血液浓缩导致红细胞压积升高(正常15%-25%),选项B正确。选项A(高钠)提示脱水但非浓缩,选项C(低尿素氮)与少尿期矛盾。【题干14】流行性出血热治疗中使用白蛋白的适应证是?【选项】A.肺水肿B.ARDSC.严重低血压D.出血倾向【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严重低血压(收缩压<70mmHg)时输注白蛋白(20-40g/次)可改善微循环。肺水肿(选项A)禁用白蛋白,ARDS(选项B)以氧疗为主。【题干15】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出现蛋白尿的最早实验室表现是?【选项】A.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B.尿沉渣镜检异常C.尿液渗透压降低D.尿素/肌酐比<10【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蛋白尿定性试验(++-+++)是最早表现,尿沉渣(选项B)可见颗粒管型。选项C(低渗透压尿)多见于少尿期,选项D(低比值)提示肾前性因素。【题干16】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中,最关键的样本是?【选项】A.患者血清B.鼠类排泄物C.患者粪便D.环境空气【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鼠类排泄物(尿、粪)含病毒,是追溯传染源的关键样本。患者血清(选项A)用于确诊,粪便(选项C)可能含病毒但污染风险高,空气(选项D)样本难以获取。【题干17】流行性出血热治疗中,少尿期饮食原则不包括?【选项】A.限盐≤3g/dB.限蛋白≤0.6g/kg/dC.补充电解质D.少量多餐【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少尿期需限盐(每日<3g)、限蛋白(0.6g/kg)、补充电解质(每日1500-2000ml)。少量多餐(选项D)适用于普通患者,但少尿期需控制液体摄入。【题干18】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出现急性肺水肿时,首选的氧疗方式是?【选项】A.高流量鼻导管吸氧B.氧气雾化吸入C.氧气面罩吸氧D.无创呼吸机辅助【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面罩吸氧(5-6L/min)可快速改善氧合,避免高流量吸氧(选项A)导致肺泡破裂。雾化(选项B)适用于气道分泌物多者,无创呼吸机(选项D)适用于轻症。【题干19】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多尿期需警惕的并发症是?【选项】A.低钾血症B.低血糖C.感染D.肾功能衰竭【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多尿期(每日尿量>2000ml)易导致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K<3.5mmol/L)最常见。低血糖(选项B)多见于发热期,感染(选项C)与多尿期无直接关联。【题干20】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出院标准中,最重要的指标是?【选项】A.血压稳定B.尿量>500ml/dC.血清肌酐正常D.无发热【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肾功能恢复(血清肌酐正常)是出院核心标准,血压稳定(选项A)和尿量(选项B)为辅助指标。无发热(选项D)可能因药物掩盖症状。2025年综合类-甘肃住院医师感染科Ⅱ阶段-流行性出血热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篇3)【题干1】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属于以下哪种病毒科?【选项】A.逆转录病毒科B.弹状病毒科C.病毒科D.病毒科【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是汉坦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与HIV相关,病毒科为非特异性分类,故正确答案为B。【题干2】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选项】A.接触传播B.气溶胶传播C.食物传播D.鼠类排泄物气溶胶【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传播途径以鼠类排泄物(尿液、粪便等)气溶胶为主,接触传播(A)和气溶胶传播(B)存在交叉,但D更精准。食物传播(C)与出血热无关。【题干3】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选项】A.感染性休克B.出血倾向C.发热D.肾功能衰竭【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典型病程分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等,发热是早期唯一症状,持续5-14天。出血倾向(B)和肾功能衰竭(D)出现较晚,休克(A)多为后期表现。【题干4】诊断流行性出血热最敏感的实验室方法是?【选项】A.血清学检测(IgM抗体)B.病原体核酸检测C.病毒培养D.肝功能检查【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核酸检测(如PCR)可早期(潜伏期后3-5天)检出病毒RNA,敏感性高于血清学抗体(A)。病毒培养(C)耗时且阳性率低,肝功能(D)无特异性。【题干5】流行性出血热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原则是?【选项】A.早期足量使用B.晚期大剂量冲击C.无需使用D.仅用于重症【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需早期足量使用以减轻炎症反应,通常疗程10-14天。晚期使用(B)可能加重休克,无需使用(C)和仅重症(D)均不全面。【题干6】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出现急性肾衰竭的典型时间是病程的哪一阶段?【选项】A.发热期B.低血压休克期C.恢复期D.潜伏期【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低血压休克期(6-12天)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肾灌注减少,引发急性肾衰竭。发热期(A)以发热和出血为主,恢复期(C)肾功能逐渐恢复。【题干7】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关键措施是?【选项】A.接种疫苗B.灭鼠C.灭蚤D.隔离患者【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灭鼠可切断传播链,是最根本措施。疫苗接种(A)仅针对高危人群,灭蚤(C)效果有限,隔离(D)仅用于晚期患者。【题干8】流行性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选项】A.1-3天B.7-14天C.2-4周D.1个月以上【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潜伏期平均7-14天,最短2天,最长29天。选项A和B均存在,但B更符合规范表述。【题干9】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在哪种动物中传播最活跃?【选项】A.人类B.鼠类C.熊D.蚤【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鼠类是主要宿主,尤其是黑线姬鼠、褐家鼠等,人类为偶发宿主。熊(C)和蚤(D)与传播无关。【题干10】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后保护效果可持续?【选项】A.1年B.3-5年C.10年D.无需定期接种【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疫苗免疫保护期约3-5年,需定期加强接种。选项A和B均存在,但B更准确。【题干11】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最常见于哪一阶段?【选项】A.发热期B.低血压休克期C.恢复期D.潜伏期【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发热期因病毒直接损伤和免疫反应导致转氨酶升高,其他阶段肝功能逐渐恢复。【题干12】流行性出血热确诊的金标准是?【选项】A.病毒分离B.病原体核酸检测C.临床表现D.血清学抗体【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核酸检测(如PCR)可早期诊断,病毒分离(A)耗时且阳性率低,抗体(D)出现较晚。【题干13】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休克期的主要死亡原因为?【选项】A.出血过多B.急性肾衰竭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D.肝功能衰竭【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休克期因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大量液体渗出,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而非单纯出血(A)或肾衰竭(B)。【题干14】流行性出血热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停药指征为?【选项】A.血压恢复正常B.尿量>30ml/hC.发热消退D.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停药需满足尿量>30ml/h,血压(A)和发热(C)可能恢复早于尿量,核酸阴性(D)无明确关联。【题干15】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最常见于哪一器官?【选项】A.肠道B.肝脏C.脾脏D.淋巴结【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肠道是主要出血部位,因黏膜血管丰富且脆性增加,肝脏(B)和脾脏(C)出血较少见。【题干16】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急性肾衰竭的替代治疗应何时开始?【选项】A.尿量<20ml/h持续2天B.血肌酐升高1倍C.尿蛋白>3g/天D.血压<90/60mmHg【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根据KDIGO指南,尿量<20ml/h持续2天即需启动替代治疗,其他指标(B/C/D)为辅助参考。【题干17】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恢复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选项】A.持续发热B.肌肉疼痛C.肾功能恢复正常D.感染性休克【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恢复期(病程第2-3周)以肾功能逐渐恢复为特征,发热(A)和肌肉疼痛(B)多已消退,休克(D)属危重阶段。【题干18】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的禁忌症不包括?【选项】A.对疫苗成分过敏B.活动性肝病C.孕妇D.慢性肾病【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孕妇(C)因缺乏安全性数据被列为禁忌,其他选项均为禁忌或慎用情况。【题干19】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对下列哪种动物不具感染性?【选项】A.鼠类B.人C.熊D.蚤【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蚤(D)为传播媒介,非宿主。鼠类(A)、人(B)和熊(C)均可感染,但熊为非常见宿主。【题干20】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肺水肿的病理机制主要与?【选项】A.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B.心力衰竭C.气溶胶吸入D.支气管痉挛【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肺水肿由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全身性)导致液体渗入肺间质,而非单纯心力衰竭(B)或支气管痉挛(D)。2025年综合类-甘肃住院医师感染科Ⅱ阶段-流行性出血热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篇4)【题干1】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属于哪一类病毒?【选项】A.DNA病毒B.单链RNA病毒C.双链RNA病毒D.逆转录病毒【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为汉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其基因组为单链RNA病毒。DNA病毒(如疱疹病毒)、双链RNA病毒(如轮状病毒)和逆转录病毒(如HIV)均与该病无关,排除A、C、D选项。【题干2】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选项】A.密切接触传播B.鼠类排泄物气溶胶传播C.血液传播D.垂直传播【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汉坦病毒通过鼠类排泄物气溶胶经呼吸道感染人体,此为最常见传播途径。密切接触传播(如血液或体液)虽可能存在,但非主要途径;血液传播(如输血)和垂直传播(母婴)在流行病学中不占主导地位,排除A、C、D。【题干3】流行性出血热潜伏期的典型范围是?【选项】A.3-7天B.9-39天C.5-14天D.2-5天【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潜伏期定义为接触病原体至发病的间隔,流行性出血热潜伏期通常为9-39天,平均约两周。选项A、C、D的数值均不符合WHO及《传染病学》教材标准,属干扰项。【题干4】流行性出血热的典型临床表现“三红三痛”中的“三痛”不包括?【选项】A.头痛B.腹痛C.腰痛D.四肢痛【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三红三痛”指面部、颈部、上胸部潮红及头痛、腰痛、肌肉痛。腹痛并非典型症状,多由并发症(如胰腺炎)引起,需结合病程分期判断。排除A、C、D。【题干5】早期诊断流行性出血热的关键检测指标是?【选项】A.血常规WBC升高B.病原体核酸检测C.特异性IgG抗体D.肝功能异常【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核酸检测(如PCR)可在发病后1周内检测到汉坦病毒RNA,为早期诊断金标准。特异性IgM抗体于发病2周后出现,但可能存在假阴性;血常规和肝功能异常为非特异性指标,无法确诊。【题干6】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首选药物是?【选项】A.丙种球蛋白B.病毒唑C.糖皮质激素D.红霉素【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病毒唑(利巴韦林)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可抑制汉坦病毒复制,尤其对免疫调节紊乱和多器官衰竭有改善作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用于免疫抑制治疗,但非首选;丙种球蛋白和红霉素为无关选项。【题干7】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媒介是?【选项】A.鼩鼱B.蚊虫C.蜱虫D.疁牛【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黑线姬鼠是汉坦病毒的主要宿主和传播媒介,其排泄物和分泌物含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蚯蚓、蜱虫、疁牛均非鼠类,与病毒传播无关。【题干8】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出血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是?【选项】A.血小板减少B.凝血因子缺乏C.纤维蛋白原减少D.血容量不足【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多尿期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下降(<0.2g/L),导致凝血时间延长。血小板减少(<50×10⁹/L)和凝血因子缺乏(如因子Ⅷ)虽存在,但纤维蛋白原减少是出血时间延长的核心机制。【题干9】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急性肾衰竭的高危期是?【选项】A.发热期B.复合症状期C.少尿期D.恢复期【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少尿期(4-14天)是急性肾衰竭的高发阶段,尿量减少(<400ml/日)合并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低钠血症)。发热期以发热、头痛为主,恢复期症状逐渐缓解。【题干10】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最有效的措施是?【选项】A.接种流感疫苗B.灭鼠防鼠C.戴口罩D.消毒餐具【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灭鼠防鼠是切断传播链的核心措施,可减少鼠类排泄物污染环境的机会。流感疫苗针对流感病毒,消毒餐具与病毒传播途径无关。戴口罩虽能预防呼吸道感染,但无法阻断气溶胶暴露。【题干11】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属于?【选项】A.直接接触传播B.间接接触传播C.粪-口途径传播D.垂直传播【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血液、尿液中含有病毒,接触其排泄物或分泌物(如鼠洞、垃圾)可能感染,属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需皮肤黏膜破损接触病毒,但非主要途径。【题干12】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出现头痛的主要机制是?【选项】A.血管炎B.脑膜刺激C.脑出血D.脑水肿【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头痛是“三痛”之一,多因血管通透性增加、颅内压升高或脑膜刺激引起。脑出血和脑水肿多见于后期,非早期主要机制。【题干13】诊断流行性出血热特异性抗体的常用方法是?【选项】A.血清凝集试验B.间接免疫荧光法C.中和试验D.免疫沉淀试验【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间接免疫荧光法(IFA)通过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灵敏度达90%以上,是临床确诊常用方法。中和试验需高浓度病毒,操作复杂,已少用。【题干14】流行性出血热患者鼻衄的常见原因?【选项】A.凝血因子缺乏B.血压升高C.鼻腔黏膜损伤D.纤维蛋白原减少【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鼻腔黏膜血管丰富且脆性增加,易因轻微外力导致出血。纤维蛋白原减少(<0.2g/L)虽影响凝血,但鼻衄更直接与黏膜损伤相关。【题干15】流行性出血热患者隔离期应持续至?【选项】A.发热消退后1周B.症状消失后2周C.尿蛋白转阴D.血培养阴性【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患者血液、尿液持续含病毒,隔离期需至症状完全消失后2周,确保无传染性。尿蛋白转阴(通常为恢复期后1个月)和血培养阴性(需病毒载量极低)无法确定传染期。【题干16】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属于?【选项】A.分节段负链RNA病毒B.单链正链RNA病毒C.双链DNA病毒D.逆转录病毒【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汉坦病毒为布尼亚病毒科,具有分节段负链RNA病毒特性,复制需依赖宿主细胞RNA聚合酶。其他选项与病毒结构不符。【题干17】流行性出血热的潜伏期最长可达?【选项】A.14天B.21天C.28天D.39天【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潜伏期最长为39天(WHO标准),最短9天。选项A、B、C均小于最大值,属干扰项。【题干18】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最早出现的电解质紊乱是?【选项】A.低钠血症B.高钾血症C.低钙血症D.高氯血症【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少尿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钾离子排泄减少,最早出现高钾血症(>5.5mmol/L)。钠、钙、氯紊乱多继发于高钾血症或酸中毒。【题干19】流行性出血热肺水肿多见于?【选项】A.发热期B.多尿期C.少尿期D.恢复期【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少尿期因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心脏负荷增加,易引发急性左心衰竭和肺水肿。发热期以发热、出血为主,多尿期后期可能出现肺水肿但较少见。【题干20】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的适用人群是?【选项】A.青少年B.鼠类饲养员C.孕妇D.老年人【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灭鼠工作人员为高危人群,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孕妇、老年人及青少年非重点保护对象,疫苗研发和接种指南未将其列为优先人群。2025年综合类-甘肃住院医师感染科Ⅱ阶段-流行性出血热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篇5)【题干1】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属于哪一类病毒?【选项】A.DNA病毒B.RNA病毒C.病毒样颗粒D.细菌【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为汉坦病毒,属于单链RNA病毒科。其他选项中,DNA病毒如疱疹病毒,病毒样颗粒无遗传物质,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均与题干不符。【题干2】患者出现典型三红三痛症状时,最可能处于病程的哪个阶段?【选项】A.发热前期B.发热期C.低血压休克期D.尿毒症期【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发热期(第4-6天)是典型三红(面、颈、上胸部潮红)、三痛(头痛、腰痛、肌肉痛)表现的高发阶段。发热前期症状较轻,低血压休克期以循环衰竭为主,尿毒症期以肾功能衰竭为特征。【题干3】流行性出血热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选项】A.飞沫传播B.血液传播C.垫roid传播D.气溶胶传播【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汉坦病毒通过其生活史中的鼠类排泄物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感染。飞沫传播(A)常见于流感,血液传播(B)多见于HIV,垫roid传播(C)特指蚊虫叮咬,均非本病因。【题干4】确诊流行性出血热最特异的检测方法是?【选项】A.血常规B.抗核抗体C.汉坦病毒抗原检测D.肝功能检查【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汉坦病毒抗原检测(如ELISA或免疫荧光法)可在发热早期(第1-3天)检测到病毒抗原,特异性达95%以上。血常规(A)提示异型淋巴细胞增多,肝功能(D)常示肝酶升高,但非特异性。抗核抗体(B)多见于自身免疫病。【题干5】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休克期的主要死亡原因为?【选项】A.肺水肿B.脑水肿C.多器官衰竭D.代谢性酸中毒【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休克期(第7-10天)因全身微循环障碍导致多器官(肾、肺、脑、心脏等)功能衰竭,此为死亡主因。肺水肿(A)多见于急性左心衰,脑水肿(B)常见于颅内压增高,代谢性酸中毒(D)是重要病理生理过程而非直接死因。【题干6】流行性出血热治疗中“三早三关”中的“三关”指的是?【选项】A.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B.关键器官支持、关键时间窗、关键药物C.关键器官支持、关键病理阶段、关键预防措施D.关键并发症防治、关键监测指标、关键康复阶段【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三早”指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三关”指关键器官支持(如肺、肾)、关键时间窗(如发热48小时内用药)、关键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选项B完整涵盖三关内容。【题干7】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出现少尿或无尿时,首选的脱水剂是?【选项】A.生理盐水B.糖盐水C.葡萄糖盐水D.5%碳酸氢钠【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少尿或无尿提示少尿期肾灌注不足,需用等渗液(如生理盐水)扩充血容量。5%碳酸氢钠(D)适用于代谢性酸中毒,但需谨慎使用。葡萄糖盐水(C)多用于高血糖或低钾血症。【题干8】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最有效的措施是?【选项】A.接种疫苗B.灭鼠C.穿戴防护服D.饮用消毒水【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灭鼠是切断传播链的核心措施(占预防效益的70%以上)。疫苗虽研发中但尚未普及。防护服(C)可降低职业暴露风险,消毒水(D)对鼠类无效。【题干9】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小板进行性减少时,最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选项】A.出血倾向B.肝性脑病C.肾功能衰竭D.肺水肿【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典型表现为皮肤瘀点、鼻衄、消化道出血等,属消耗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性脑病(B)多见于肝硬化,肺水肿(D)与心功能相关,肾功能衰竭(C)属后期表现。【题干10】流行性出血热确诊的“三间期”中,最短的是?【选项】潜伏期B.发热期C.低血压休克期D.尿毒症期【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潜伏期平均6-9天(最短3天),发热期5-7天,低血压休克期2-6天,尿毒症期2-7天。潜伏期与起病时间间隔最短。【题干11】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时,尿常规中最突出的表现是?【选项】A.尿比重升高B.尿蛋白++C.尿糖++D.尿沉渣管型增多【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尿毒症期尿沉渣可见大量颗粒管型、透明管型及红细胞管型(“三管征”)。尿比重(A)降低,尿蛋白(B)早期增多但后期减少,尿糖(C)与肾小管功能相关。【题干12】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