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汽化和液化(原卷随堂演练)人教版_第1页
专题11汽化和液化(原卷随堂演练)人教版_第2页
专题11汽化和液化(原卷随堂演练)人教版_第3页
专题11汽化和液化(原卷随堂演练)人教版_第4页
专题11汽化和液化(原卷随堂演练)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随堂演练十五分钟(暑假衔接)专题011汽化和液化一、选择题1.(2425八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炎热夏天小红在厨房中发现,电饭锅煮饭时上方附近出现“白气”(标注为1),打开电冰箱门时门附近也出现“白气”(标注为2),下列关于“白气”1和2的判断,正确的是()A.1是电饭锅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B.2是电冰箱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C.1和2两种物质都是水蒸气 D.1和2的形成过程都要吸热2.(2425八年级上·河北廊坊·期末)电冰箱已走进千家万户。我们使用电冰箱时会发现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汽化现象B.电冰箱内气态的制冷剂是通过压缩体积液化的C.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冰,这是凝华现象D.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升华现象3.(2425八年级上·山西朔州·期末)图是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的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A.把罐间湿沙子换成干沙子 B.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C.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 D.把“冰箱”放在潮湿环境中4.(2425八年级上·广东潮州·期末)在室温为20℃的房间内,给温度计的玻璃泡包上蘸有酒精的棉花,如图所示图象中,符合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5.(2425八年级上·河南信阳·期末)在厨房中制作美食与物理知识是息息相关的,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麻花被炸得金黄是因为油的熔点高B.蒸包子是通过汽化放热的方式蒸熟包子C.开大火不能使正在沸腾的火锅汤温度升高 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升华现象二、填空题6.(2425八年级上·安徽淮北·期末)四季更迭,岁月变迁。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白露节气,暑气渐消,如图是“白露”节气的情景。“露”的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是。7.(2425八年级上·江西赣州·期末)如图所示,将装有饭菜的篮子放在砖头上,再把纱布罩在篮子上,并使纱布口的边缘浸入水中,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这是因为水沿着纱布“爬”上来后,发生蒸发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可使食物保持较低的温度而不易变质;为了使保鲜效果更好,应将该装置放置在(选填“通风”或“密闭”)的环境中。8.(2425八年级下·甘肃武威·开学考试)用烧水壶把水烧开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是,打开冰箱冷藏室可以看到“白气”,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是。9.(2425八年级上·四川成都·期末)在炎热的夏天,许多人都喜欢到喷泉附近玩,喷泉附近比较凉爽,这是因为喷泉周围大量的小水滴时,要从空气中热,从而降低空气温度。10.(2425八年级上·四川成都·期末)如图所示为电冰箱的结构示意图。当电冰箱工作时,制冷剂在冰箱冷冻室内发生而吸热,在外面冷凝器中发生而放热。于是电冰箱通过制冷剂把“热”从内部搬运到外部,使冷冻室长期保持低温。(两空选填物态变化名称)三、作图题11.(2425八年级上·河南新乡·期中)如图所示,根据水沸腾时的特点,请大致画出水沸腾时气泡从A处上升到B处时气泡的大小。12.(2425八年级上·贵州铜仁·期末)护士将一支合格的温度计放在医用酒精中消毒,使玻璃泡沾上酒精,然后放在空气中一段较长的时间,请你在图中画出这段时间内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室温约为30℃)四、实验题13.(2425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末)同学们想利用物态变化的知识制作牛奶冰淇淋,他们查阅网络得知牛奶的凝固点为﹣0.59~﹣0.54℃,用气压计测得当地的气压刚好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盛有牛奶的铁容器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小明(选填“能”或“不能”)得到牛奶冰淇淋,请说明你判断的理由。(2)小红同学提议利用干冰来制作牛奶冰淇淋,已知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其温度为﹣78.5℃。小红将少量牛奶倒在一个较厚的塑料饭盒中,并将饭盒放在足够多干冰上,如图乙所示。充分搅拌饭盒中的牛奶,一段时间后,饭盒中的牛奶还是液态,你认为原因可能是。(3)小雨想利用液氮制作牛奶冰淇淋,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氮的沸点为﹣196℃。小雨将液氮倒入上述的塑料饭盒中,并且上方有大量的“白气”,请你分析液氮沸腾的原因:,上方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水珠。充分搅拌后,牛奶变成了冰淇淋,这个过程属于现象。(后两空均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14.(2425八年级上·辽宁大连·期末)小明、小红两位同学都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所用实验器材的规格完全相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时,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1)在安装图甲中的实验器材时,应先固定好(选填“A”或“B”)的位置;在烧杯的杯口处盖上一个纸板的好处是(选填“增加”或“减少”)时间;(2)由图像可知:从开始加热到水刚刚沸腾,小红所用的时间比小明的一些(选填“长”或“短”);(3)在加热过程中,小明观察到:气泡在水中上升时,气泡的体积会出现图丙所示的两种不同变化。则水沸腾时的变化情况是(选填“a”或“b”),且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4)实验完成后,小红又做了一个拓展实验,如图丁所示。实验获得的信息是: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较长时间后,且温度计显示此时两个烧杯中的水温相同。小红想到妈妈炖汤时,会将装有食材和水的小盅放在装水的大盅内(加热方式类似于图丁)。请你结合小红的拓展实验,运用所学热现象的相关知识来分析:与用炖锅直接对汤加热相比,隔水炖盅的好处有。(说出一条即可)15.(2425八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形容沸腾的水“势如奔涛”。小明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1)图甲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2)水沸腾时,小明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此时当地的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根据水在沸腾前后记录的数据,小明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4)对实验进行评估时,小明指出水加热至沸腾需要时间过长,为了节省时间。16.(2425八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实验小组“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记录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1)组装实验装置时,要保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按照(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进行组装;(2)实验小组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丙中①、②所示,则图(填“①”或“②”)是沸腾时的情况;(3)为了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持续吸热,应,观察水是否持续沸腾;(4)由图像可知,实验时水的沸点为℃,进一步分析图像,发现水沸腾时的特点是。17.(2425八年级上·江苏宿迁·期末)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形容沸腾的水“势如奔涛”,各个小组进行了关于“水沸腾”的实验探究。(1)如图1所示,安装实验装置时,应先确定(选填“A”或“B”)的高度;(2)小明组在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①;②;(3)如图2中甲、乙两图是给水加热过程中出现的情景,则这两种情景出现的先后顺序是:(选填“甲→乙”或“乙→甲”);(4)如图3是小明组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后所绘制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图像中DE段(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继续加热。五、简答题18.(2425八年级上·贵州黔南·期末)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吃元宵象征着亲人的团圆。煮元宵时会观察到水的汽化和液化现象。要煮熟元宵,需要一定的时间,虽然加大火力可以加快水的沸腾,但是当水沸腾后仍然大火加热并不会使元宵更快煮熟,此时人们常将大火调为小火。(1)煮元宵时,水沸腾后人们为什么常将大火调为小火?(2)煮元宵时若要揭开锅盖,需注意避免被水蒸气烫伤。被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同温度的热水烫伤更严重,这是为什么?19.(2324八年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