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有理数的运算技巧_第1页
专题14有理数的运算技巧_第2页
专题14有理数的运算技巧_第3页
专题14有理数的运算技巧_第4页
专题14有理数的运算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4.有理数的运算技巧预习目标……………………………..1题型探究……………………………..2TOC\o"13"\h\z\u题型1、凑整法 2题型2、拆项法 4题型3、分组法 6题型4、裂项相消法 8题型5、相互转化法 11题型6、倒数法 13题型7、错位相减法 16题型8、利用运算律进行简算 20题型9、利用图形进行简算 22基础通关 25拓展提优 32在有理数的运算中,若能根据题目的特征,采用适当的运算技巧,不但能化繁为简,提高运算速度,提升运算的准确率,而且会使计算过程充满乐趣。本专题重点介绍几种有理数常用的运算技巧。题型1、凑整法【解题技巧】凑整法是数学运算中通过调整数字组合使其接近整十、整百等易计算的数值,从而简化运算过程的技巧。核心思想‌:通过拆分、重组或调整运算顺序,使复杂的非整数值转化为整十、整百等便于计算的整数,从而提升运算效率和准确性。1.‌加减法凑整(中学阶段主要运用分组凑整)‌1)‌拆补凑整‌:调整某个加数使其接近整数,再通过补数修正结果。‌例‌:175+299=175+(3001)=474。2)‌借数凑整‌:通过借数调整被减数或减数。‌例‌:998+397+506=(998+2)+(397+3)+(5066)=1901。3)‌分组凑整‌:将能组合为整数的数分组计算。‌例‌:108063.5836.42=1080(63.58+36.42)=980。2.‌乘法凑整‌1)‌分解因数‌:利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拆分因数。‌例‌:125×25×32=(125×8)×(25×4)=1000×100=。2)‌提取公因数(乘法分配律的逆用)‌:适用于有相同因数的相关运算。‌例‌:99878×99+99878×99998×99878=99878×(99+99998)=99878×1000。例1.(2425七年级上·河北邢台·阶段练习)甲、乙两人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如下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都正确B.甲、乙都不正确C.只有甲正确D.只有乙正确【答案】A例2.(2425七年级上·辽宁锦州·期中)用简便方法计算【答案】(1);(2)7.5【答案】4;;【答案】(1);(2)变式3.(2024七年级上·江苏·专题练习)用简便方法计算:题型2、拆项法【解题技巧】拆项法是一种将带分数或复杂分数表达式拆分为整数和真分数(或更简单的分数组合)进行计算的方法。‌分组优化‌:利用加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数学规则重组运算顺序。上面这种方法叫拆项法.仿照上面的方法,请你计算:【答案】(1)(2)变式1.(2425七年级上·广东深圳·阶段练习)阅读下面文字:______.上面这种方法叫拆项法.,变式2.(2324七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阅读下题的计算方法题型3、分组法【解题技巧】观察算式,找出算式分布规律,然后适当分组,利用结合律将相加和为整数的结合在一起简化计算。基本运算中的分组策略1)‌加减法的相邻分组‌:针对连续加减混合运算,优先将相邻的数按固定规律分组,简化计算。‌示例‌:计算

10099+9897+…+21

分析:每两个相邻数为一组:(10099)+(9897)+…+(21);每组结果为

1,共

50

组,总和为

50。2)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组‌:若数列由不同规律的分段组成,可拆分为多个子数列分别求和。例1.(2425七年级·浙江·阶段练习)计算1+2−3−4+5+6−7−8+⋯+2021+2022A.0 B.﹣1 C.2024 D.2024【答案】D【详解】解:1+234+5+678+9+101112+……+2021+202220232024=(1+234)+(5+678)+(9+101112)+……+(2021+202220232024)=(4)+(4)+(4)+(4)+……+(4)=(4)×506=2024.故选D.【详解】将算式中的整数与整数相加,分数与分数相加,分母裂项进行相加:变式1.(2324七年级·重庆·期末)1−3−5+7+9−11−13+15+⋯+20【答案】0【详解】原式=1−3−5+7+变式2.(2324七年级·浙江·阶段练习)计算:202【答案】1012【详解】2026−2023+2020−2017+2014−2011……+16−13+10−7+4−1=每两个数为一组,一共有338组,每组的结果是3;原式=3×338【答案】5055;=5050+5=5055题型4、裂项相消法【解题技巧】‌裂项相消法‌是将分数表达式拆分为若干项的差值或和差形式,使得相邻项在求和时发生抵消,从而快速简化计算的策略。裂项相消法的核心是通过巧妙的代数变形,将复杂求和转化为简单抵消。掌握常见裂项公式和系数调整技巧,可快速解决分式、数列求和等问题,尤其在竞赛和考试中能大幅提升效率。裂差型裂项的三大关键特征:(1)分子全部相同,最简单形式为都是1的,复杂形式可为都是x(x为任意自然数)的,但是只要将x提取出来即可转化为分子都是1的运算;(2)分母上均为几个自然数的乘积形式,并且满足相邻2个分母上的因数“首尾相接”;(3)分母上几个因数间的差是一个定值。裂和型运算与裂差型运算的对比:裂差型运算的核心环节是“两两抵消达到简化的目的”,裂和型运算的题目不仅有“两两抵消”型的,同时还有转化为“分数凑整”型的,以达到简化目的。例1.(2425七年级上·江苏泰州·阶段练习)观察下列等式:()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计算结果:=变式2.(2324七年级上·江苏扬州·阶段练习)阅读下列材料:这种求和方法称为“裂项相消法”,请你参照此法计算:【答案】【答案】;题型5、相互转化法【解题技巧】相互转化法通过形式(分数、小数、百分数)统一、结构优化和单位整合,大幅提升计算效率。重点在于灵活选择转化路径,并熟练运用运算定律(如分配律、结合律)进行简化。例1.(2425七年级·福建厦门·阶段练习)用简便方法计算:【答案】(1)(2);变式1.(2425七年级上·黑龙江绥化·阶段练习)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答案】(1)(2)3(3)(4)80(5)2(6);;;【答案】(1);(2)题型6、倒数法【解题技巧】倒数法通过取倒数或表达式的倒数,将复杂运算转化为更易处理的形式。倒数法通过逆向转化运算逻辑,显著提升分数运算、方程求解及复杂问题的处理效率。重点在于灵活转化运算形式(如除法→乘法、分母→分子),并结合分配律、方程变形等技巧综合应用。例1.(2024七年级上·江苏·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故原式.;解法三:原式的倒数为(1)上述三种解法得出的结果不同,肯定有解法是错误的,你认为解法___________是错误的(填序号)【详解】(1)解:根据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法则知,解法①是错误的.故答案为:①;(2)解:在正确的解法中,解法③比较简便.故答案为:③;(1)请比较刘聪和张明两位同学的解法,你喜欢哪位同学的解法?为什么?【答案】(1)更喜欢张明的解法,理由见解析(2)【详解】(1)解:更喜欢张明的解法,理由如下:观察两人的解题过程可知,张明的解题过程简单,且省去了通分计算,比较简便,∴更喜欢张明的解法;(1)前后两部分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2)先计算哪部分比较简单?请给予解答;(3)利用(1)中的关系,直接写出另一部分的结果;(4)根据上述分析,求出原式的结果.【答案】(1)前后两部分互为倒数(2)先计算后面的部分比较简单,解答过程见解析(3)另一部分的结果为【解析】解:∵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先计算后面部分比较方便题型7、错位相减法【解题技巧】错位相减法通过构造等比数列的和式与其公比倍数的错位式,利用‌中间项相消的特性简化求和过程,最终导出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表达式。通过错位相减法,可直观理解等比数列求和的数学本质,并确保公式推导的逻辑严密性。实际应用中,直接套用闭合公式可高效解题,但推导过程需熟练掌握。例1.(2025·安徽·一模)【阅读材料】数列是一个古老的数学课题,我国对数列概念的认识很早,例如《易传•系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世界数学史上有关等比数列的最早文字记载.【问题提出】求等比数列1+a1+a2+a3+…+an的值(a>0,且a≠1,n是正整数,请写出计算过程).【等比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第一项,记为a1,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第二项,记为a2,依此类推,排在第n位的数称为第n项,记为an.所以,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a1,a2,a3,…,an,….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值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q表示.如:数列1,2,4,8,…为等比数列,其中a1=1,a2=2,公比为q=2.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等比数列3,9,27,…的公比q为_____,第5项是_____.【公式推导】如果一个数列a1,a2,a3,…,an…,是等比数列,且公比为q,那么根据定义可得到:=q,=q,=q,…,=q.所以a2=a1•q,a3=a2•q=a1q•q=a1•q2,a4=a3•q=a1•q2=a1•q3,…(2)由此,请你填空完成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_____).【拓广探究】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并不复杂,但是其推导过程——错位相减法,构思精巧、形式奇特.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就给出了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而错位相减法则直到1822年才由欧拉在《代数学基础》中给出,时间相差两千多年.下面是小明为了计算1+2+22+…+22019+22020的值,采用的方法:设S=1+2+22+…+22019+22020①,则2S=2+22+…+22020+22021②,②①得2SS=S=220211,∴S=1+2+22+…+22019+22020=220211.【解决问题】(3)请仿照小明的方法求等比数列1+a1+a2+a3+…+an的值(a>0,且a≠1,n是正整数,请写出计算过程).【拓展应用】(4)计算25+252+253+…+25n的值为_____.(直接写出结果)【详解】解:(1)等比数列3,9,27,…的公比q为3,第四项为27×3=81,第五项为81×3=243,故答案为:3,243.(2)如果一个数列a1,a2,a3,…,an…,是等比数列,且公比为q,那么根据定义可得到:=q,=q,=q,…,=q.所以a2=a1•q,a3=a2•q=a1q•q=a1•q2,a4=a3•q=a1•q2=a1•q3an=a1.qnan1.故答案为:qn1.(3)设S=1+a1+a2+a3+…+an①,则aS=a1+a2+a3+…+an+1②,(4)设S=25+252+253+…+25n,∴25S=252+253+…+25n+1,通过阅读,你一定学到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新方法生成】将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分割成若干个部分,请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下列问题:

新方法生成:结合图形可得:变式2.(2425七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庄子∙天下》:“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掉一半,永远也截不完.我国智慧的古代人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数学极限思想,探究课上,同学们运用此数学思想研究下列问题.“聪慧组”的同学将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分割成若干个部分,并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下列问题(1)请按照“聪慧组”同学的思路填空(2)为了证明“聪慧组”同学得到的结论,“明辨组”的同学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证明,请将证明过程补充完整.通过阅读,你一定学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题型8、利用运算律进行简算运算律法:‌变运用运算律改变运算顺序;通过改变运算顺序,简化计算步骤。‌逆正难则反,逆用运算律改变次序‌:通过逆用运算律,解决复杂问题。例1.(2425七年级上·北京朝阳·阶段练习)计算(能用简便方法的用简便方法)【答案】(1)(2)(3)(4);.题型9、利用图形进行简算【解题技巧】利用图形进行简便运算的方法,通常被称为‌图形法‌或‌几何法‌。这种方法通过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图形问题,利用图形的直观性和几何性质来简化运算过程。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图形法可以简化运算过程并提高解题效率,但在使用时应确保图形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此外,对于一些特殊问题或复杂情况,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数学方法或工具来共同求解。∴可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总面积减去空白的面积,【答案】【答案】1.(2324七年级·山西太原·阶段练习)计算1+2−3−4+5+6−7−8+⋯+2017+2018−2019−2020值为(

)A.0 B.﹣1 C.2020 D.2020【答案】D【详解】解:1+234+5+678+9+101112+……+2017+201820192020=(1+234)+(5+678)+(9+101112)+……+(2017+201820192020)=(4)+(4)+(4)+(4)+……+(4)=(4)×505=2020.故选D.【答案】B上面这种方法叫拆项法.【答案】15.(2425七年级上·安徽合肥·阶段练习)用简便方法计算:【答案】(1)2(2);【答案】98;=99-[(1-)+(-)+(-)+……+(-)+(-)]=99-[1-]=98;【答案】(1)(2)11.(2324七年级上·浙江金华·阶段练习)用简便方法计算:【答案】(1)(2)(3).12.(2024七年级上·广东·专题练习)用简便方法计算:【答案】5055;=5050+5=5055=4.(2425·辽宁·七年级专题练习)计算题。【答案】5055;1998;;=5050+5=505519.98×68+199.8×4.2-1998×0.1=199.8×6.8+199.8×4.2-199.8×1=199.8×(6.8+4.2-1)=199.8×10=1998==【答案】885=0.5+1+1.5+2+2.5+……29.5=(0.5+29.5)×59÷2=30×59÷2=1770÷2=8856.(2425七年级上·四川成都·阶段练习)(1)请你观察:以上方法称为“裂项相消求和法”(2).阅读下面文字:上面这种方法叫拆项法;【答案】(1);(2)7.(2425·湖北七年级专题练习)计算:【答案】1680;;=2016×=1680(2)1-+-+=1+--++--++=1+=8.(2425·辽宁·七年级专题练习)计算题。【答案】;;;16=====169.(2425七年级上·江苏扬州·期中)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因此我们解决有关“数”的问题时,可以借助“形”,让问题变的直观.【教材回顾】选自新版苏科版教材第页(1)根据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列出一个等式:如图,一张正方形纸片被分割成四个部分.【习题拓展】选自配套教辅《学习与评价》第页(2)如图2,将一个边长为的正方形纸片分割成个部分,部分①的面积是边长为的正方形纸片面积的一半,部分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