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习近平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为它千顷澄碧。
这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是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于1990年7月15日所写的,表达了对焦裕禄由衷的崇敬之情。2014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访问河南兰考县,有感于焦裕禄为人民服务之精神,重诵此词,希望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1990年7月15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写下了《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表达了对焦裕禄由衷的崇敬之情。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焦裕禄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25日,焦裕禄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焦裕禄精神走近人物焦裕禄,男,汉族,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
1962年,焦裕禄来到兰考,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在除“三害”的斗争中,为了取得经验,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办公室带领兰考县人民治沙兰考泡桐成兰考县特产,泡桐被称为“焦桐”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兰考人民送别焦裕禄“他死后,人们在他病榻的枕下,发现一本《毛泽东选集》,一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焦裕禄一生未见过毛泽东,1966年9月15日,13岁的女儿在天安门城楼上见到了父亲一生的老师毛泽东。榜样的感召《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穆青冯建周原1、结合典型材料,把握焦裕禄这一人物形象,体会焦裕禄精神的价值。2、领会作品小标题的作用。3、结合有关新闻的知识,把握两种新闻体裁的不同特点。学习目标写作背景1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但从1958年起,由于“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我国出现了全国性的粮食危机。自1961年国家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后,国民经济开始进入复苏时期。此时,作为新华社副社长的穆青脑海中反复思考着一个问题:该怎样将蕴含于人民之中的那种打不垮、压不倒的英雄精神,通过新华社的报道,播撒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为了找到一个突破口,穆青决定到自己熟悉的故乡河南去。这片土地在历史上就是一个饱受水旱灾害的地方,他希望能在这里找到新闻素材。到河南后,根据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周原提供的线索,穆青得知,在豫东兰考县有一位深受百姓爱戴、开展除“三害”斗争被活活累死的县委书记焦裕禄。穆青决定深挖焦裕禄这个典型。
写作背景2
自从焦裕禄同志逝世后50年来,全国共出现三次宣传、学习焦裕禄精神高潮。第一次,1964年11月20日新华社、人民日报公开报道焦裕禄事迹后的一段宣传、学习活动。第二次是从穆青等3人合写的、发表在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上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开始,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刻的影响下开展的宣传、学习活动。第三次是在1989年后,我们党重新提出了要发扬延安精神,发扬雷锋精神,发扬焦裕禄精神。
要求:1.速读课文,对照课文小标题,划出焦裕禄的典型事例,分析这些典型事例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和品质?走近文本,感知人物2.再读课文,按要求完成表格内容,体会人物精神小标题典型事迹人物精神“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深入一线调研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心系群众,亲民爱民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带病痛,斗灾害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给治好。
鞠躬尽瘁,死而不已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兰考发生巨大变化
风雪天,送温暖坚忍顽强,公而忘私积劳成疾,不幸离世一心为民,深受爱戴细致深入,求真务实思考3.文章为什么从兰考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写起?①人物刻画,文章开篇描绘出一幅令人触目惊心的严重的灾荒景象,具体展现了摆在焦裕禄面前的重重困难,有助于突出焦裕禄临危受命,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②文章结构,为下文写焦裕禄,深入一线调研、带领人民群众与自然灾害进行斗争、在工作岗位上逝世等情节埋下伏笔。③文章主题,开篇兰考县遭受伤害的情形与文章最后一节兰考县粮食“初步自给”“没有发生风沙打死庄家的灾害”等面貌改变形成对比,突出了在党的好干部的领导下“人定胜天”的社会主义革命思想的巨大胜利。
要求:小组合作,讨论文中小标题的作用:展示: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多方面、多角度展示材料,表达主题)2.作为线索,条理清晰3.作者情感的出发点4.具有象征意义5.语带双关6.是全文的“文眼”7.吸引读者兴趣聚焦重点,体会作用
当年为了写这篇通讯,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穆青带领新华社记者周原、冯健等人抵达兰考,再次深入县乡基层,采访群众和干部,掌握了第一手真实材料。采访、座谈、写稿、改稿耗时一年又两个多月,在七易其稿后发表了本文,感动了全中国。
新闻的核心就是事实,但本文作为人物通讯,和作为消息的《别了,“不列颠尼亚”》,读起来感觉很不一样,你能结合文本谈谈通讯和消息的异同吗?可以结合消息(新闻)的三个特点来思考。真实性、时效性、简洁性比较阅读,感知不同
《别了,不列颠尼亚》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都是当代新闻作品中的名篇。同为新闻类文体,消息和通讯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这两篇作品加以探究。比较阅读,感知不同相同点:都是新闻的主要文体,都具有严格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不同点:①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②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③技巧上,消息手法简单,朴素实用;通讯手法多样,富有文采④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
通讯
通讯是新闻体裁的一种,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
通讯一般有以下特征:一是报道详细深入,要对事件的来龙去脉、重要环境、背景做具体描写,这是区别于消息的一个显著特点;二是注重思想意义,要报道那些人们普遍关心、有现实意义的题材,还要讲究主题的开掘;三是强调用形象说话,不仅要用事实说话,还要有情节、有联想,用形象说话;四是突出评论性,思想观点要一目了然,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知识必备
这样一个人物,这样感人的事迹,怎样才能抓住事件的本质,凸显人物的精神呢?这是本篇报道所要把握的关键。也是所有新闻报道应该关注的重点。那么,这篇报道是怎样体现的呢?①选取典型材料表现人物的精神和品格。②以时间为线索结构全文。③运用典型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能矩阵管理办法
- 杭州狗证管理办法
- 征收日常管理办法
- 政府占地管理办法
- POE交换机OEM项目协议书-20260819
- 幼小衔接班教学评估改进计划
-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管理学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科技职业学院《信息论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轻工业大学《俄罗斯概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税收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物业保安技能培训
- 宿州埇桥20MWp光伏电站项目接网电能质量评估报告
- 事故处置预案
-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规培训
- 工贸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肉牛屠宰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肺结节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2024)》解读 课件
- 2025年村支书考试试题及答案
- 希沃白板介绍使用课件
- 产品生产批次管理制度
- 儿科护士PICU进修工作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