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走进物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二课时 时间的测量 误差练习(含答案)_第1页
鲁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走进物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二课时 时间的测量 误差练习(含答案)_第2页
鲁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走进物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二课时 时间的测量 误差练习(含答案)_第3页
鲁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走进物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二课时 时间的测量 误差练习(含答案)_第4页
鲁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走进物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二课时 时间的测量 误差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二课时时间的测量误差【A层基础必会】考点一时间的单位及估测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一节课的时间为40,合h。

2.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1)从济南到淄博开车约1.7h=s。

(2)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时间约为8min30s=s≈h(保留2位小数)。

3.(2024·烟台质检)小明同学参加体育测试,结果最可能达到的是 ()A.跳绳1s跳80次B.铅球成绩为70mC.1km跑步用时1min D.立定跳远成绩为2m考点二时间的测量4.下列工具不能用来计时的是 ()体育课上,老师用电子停表记录的小明400m的成绩如图所示,为mins。

6.(2024·淄博市周村区期中)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如图是用停表记录的某同学跑400m的成绩,该同学的成绩是mins。

7.火车时刻表上标明某次列车由甲地发车的时刻为13:25,到达乙地的时刻为次日9:40,则火车运行的时间是 ()A.3时45分 B.20时45分C.23时5分 D.20时15分8.如图是两种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其中甲表示石英钟,它的分度值是,它现在读数是;乙表叫,它的分度值是,它现在的读数是s。若体育课上要测量跑200m所用的时间,应用表;要测一集电视连续剧的时间,应用表。(后两空均选填“甲”或“乙”)

考点三误差9.(2024·淄博质检)如图为某小组同学学习长度测量后讨论交流的情景,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B.测量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C.测量的结果和真实值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误差是可以避免的D.由于不可能估计得非常准,所以没有必要估读10.(2024·东营质检)小明在教室用刻度尺测量了物理课本的宽度,3次的结果分别为18.43cm、18.40cm、18.41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次结果不同,说明小明需要更换测量工具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18.40cm中最末一位数字“0”是没有意义的D.最后测量结果应记作18.413cm易错点求平均值时,没有剔除错误数据11.某同学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四次测量的记录结果是2.13cm、2.33cm、2.16cm、2.14cm,那么该物体的长度是cm,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

【B层能力提升】12.“一寸光阴一寸金”,对1min时间的长短,小华同学描述正确的是 ()A.中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min时间只能读50个字B.健康人的脉搏,1min时间跳动70次左右C.人们呼吸1次所用的时间通常为1minD.长跑比赛中,1000m长跑成绩约为1min13.尺、钟表、温度计等多种测量工具的发明,使人们能够更准确地认识周围的世界,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特点。关于测量工具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B.用精密的工具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提高测量工具的精确度D.测量课本的宽度时,应在课本的中间位置测三次求平均值14.(多选)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华同学的身高是1.657m,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B.测量小明实心球的成绩时,王莹老师选择长15m、分度值为1dm的卷尺C.在测量铜丝的直径时,若铜丝在笔杆上缠得太松,测量的结果会偏小D.一把钢尺受热后,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偏小15.(多选)甲、乙都测量同一本书的长度,甲测量的结果是18.5cm,乙测量的结果是18.48cm,那么 ()A.甲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如果用力拉尺进行测量,那么测量的结果将会偏大B.甲、乙测量的结果不同,必定有一个是错误的C.甲、乙测量的结果都是正确的,但是都有误差D.甲、乙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别是1cm和1mm【C层素养培优】16.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练习测量物理课本中纸张的厚度,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刻度尺测出一本崭新物理课本的厚度,记为L;②查看物理课本的页码,记为n;③计算物理课本中纸张的厚度,表达式为D=Ln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小明的实验过程存在两处错误:(1)错误步骤为(填步骤序号);应改为

;

(2)错误步骤为(填步骤序号);应改为

;

(3)某同学设计了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格第一行(“实验序号”所在行)的两空中应分别填写A:;

B:。

他做了三次实验,并算出一张纸的厚度分别为0.086mm、0.088mm和0.087mm,则这张纸的厚度可记录为mm。

实验序号AB一张纸的厚度L0/mm平均值L/mm12317.某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拉直了再测量,他从纸筒标签上了解到:拉开后的纸厚度为d。然后测出卷筒纸的内半径r、外半径R即可求得一卷筒纸的长度。则一卷筒纸的长度为

答案【A层基础必会】考点一时间的单位及估测1.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s,一节课的时间为40min,合

232.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1)从济南到淄博开车约1.7h=6120s。

(2)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时间约为8min30s=510s≈0.14h(保留2位小数)。

3.(2024·烟台质检)小明同学参加体育测试,结果最可能达到的是 (D)A.跳绳1s跳80次B.铅球成绩为70mC.1km跑步用时1min D.立定跳远成绩为2m考点二时间的测量4.下列工具不能用来计时的是 (D)5.体育课上,老师用电子停表记录的小明400m的成绩如图所示,为1min2.22s。

6.(2024·淄博市周村区期中)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如图是用停表记录的某同学跑400m的成绩,该同学的成绩是1min22s。

7.火车时刻表上标明某次列车由甲地发车的时刻为13:25,到达乙地的时刻为次日9:40,则火车运行的时间是 (D)A.3时45分 B.20时45分C.23时5分 D.20时15分8.如图是两种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其中甲表示石英钟,它的分度值是1min,它现在读数是10h7min;乙表叫机械停表,它的分度值是0.1s,它现在的读数是200s。若体育课上要测量跑200m所用的时间,应用乙表;要测一集电视连续剧的时间,应用甲表。(后两空均选填“甲”或“乙”)

考点三误差9.(2024·淄博质检)如图为某小组同学学习长度测量后讨论交流的情景,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B)A.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B.测量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C.测量的结果和真实值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误差是可以避免的D.由于不可能估计得非常准,所以没有必要估读10.(2024·东营质检)小明在教室用刻度尺测量了物理课本的宽度,3次的结果分别为18.43cm、18.40cm、18.41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3次结果不同,说明小明需要更换测量工具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18.40cm中最末一位数字“0”是没有意义的D.最后测量结果应记作18.413cm易错点求平均值时,没有剔除错误数据11.某同学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四次测量的记录结果是2.13cm、2.33cm、2.16cm、2.14cm,那么该物体的长度是2.14cm,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B层能力提升】12.“一寸光阴一寸金”,对1min时间的长短,小华同学描述正确的是 (B)A.中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min时间只能读50个字B.健康人的脉搏,1min时间跳动70次左右C.人们呼吸1次所用的时间通常为1minD.长跑比赛中,1000m长跑成绩约为1min13.尺、钟表、温度计等多种测量工具的发明,使人们能够更准确地认识周围的世界,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特点。关于测量工具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B.用精密的工具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提高测量工具的精确度D.测量课本的宽度时,应在课本的中间位置测三次求平均值14.(多选)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A.小华同学的身高是1.657m,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B.测量小明实心球的成绩时,王莹老师选择长15m、分度值为1dm的卷尺C.在测量铜丝的直径时,若铜丝在笔杆上缠得太松,测量的结果会偏小D.一把钢尺受热后,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偏小15.(多选)甲、乙都测量同一本书的长度,甲测量的结果是18.5cm,乙测量的结果是18.48cm,那么 (C、D)A.甲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如果用力拉尺进行测量,那么测量的结果将会偏大B.甲、乙测量的结果不同,必定有一个是错误的C.甲、乙测量的结果都是正确的,但是都有误差D.甲、乙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别是1cm和1mm【C层素养培优】16.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练习测量物理课本中纸张的厚度,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刻度尺测出一本崭新物理课本的厚度,记为L;②查看物理课本的页码,记为n;③计算物理课本中纸张的厚度,表达式为D=Ln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小明的实验过程存在两处错误:(1)错误步骤为①(填步骤序号);应改为

用刻度尺测出一本崭新物理课本的内文的厚度(不含封面),记为L;

(2)错误步骤为③(填步骤序号);应改为

计算物理课本中纸张的厚度,表达式为D=2Ln(3)某同学设计了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格第一行(“实验序号”所在行)的两空中应分别填写A:纸张的总厚度;

B:纸的张数。

他做了三次实验,并算出一张纸的厚度分别为0.086mm、0.088mm和0.087mm,则这张纸的厚度可记录为0.087mm。

实验序号AB一张纸的厚度L0/mm平均值L/mm123【点思路】注意测量物理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