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解析版)_第1页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解析版)_第2页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解析版)_第3页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解析版)_第4页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选择题)一、基础题1.(2022·江苏·如皋市实验初中八年级阶段练习)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是A.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D.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答案】B【解析】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有国内和世界意义两方面,新中国成立的世界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B项正确;ACD项是国内方面的意义,排除。故选B项。2.(2022·河南郑州·八年级期末)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音乐作品是A.《黄河大合唱》 B.《义勇军进行曲》C.《游击队歌》 D.《毕业歌》【答案】B【解析】据所学可知,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音乐作品是《义勇军进行曲》,B项正确;《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是冼星海,排除A项;《游击队歌》的词曲作者是贺绿汀,排除C项;《毕业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表达了青年学生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远大抱负,排除D项。故选B项。3.(2021·广西桂林·八年级期末)在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28响的寓意是A.当时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B.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C.有28个团体参加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D.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在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28响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建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正好经历了28年的历程),D项正确;当时有54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A项;54门礼炮代表我国54个民族,排除A项;28响的寓意不是经过天安门广场的方阵、参加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团体数目,排除BC项。故选D项。4.(2021·辽宁盘锦·八年级期末)那一天,西藏人民迎来暗夜后的黎明。古老的雪域高原自此换了人间,从落后走向进步、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黑暗走向光明。西藏人民“走向光明”的历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答案】C【解析】据所学知识,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使西藏人民“走向光明”,C项正确;1949年新中国成立,排除A项;1950年我国开始进行土地改革,1952底完成土改改革,排除BD项。故选C项。5.(2020·四川·三台县新生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我党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以下内容不能作为依据证明1949年9月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它规定了我国的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B.它规定了新中国的各项基本政策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D.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的建国纲领【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大会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为成立新中国做好了准备工作。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1954年召开的,因此“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这一表述是错误D的,C项符合题意;ABD项符合史实,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6.(2022·山东·奚仲中学八年级期末)六十多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C.中国人民解放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谁是最可爱的人》”“朝鲜战场”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描写的是在朝鲜战争上保家卫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D项正确;中国工农红军是土地革命时期时期中共军队的名称、八路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军队的名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军队的名称,三者与“朝鲜战场”不符,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7.(2022·江苏·如皋市实验初中八年级阶段练习)从下列哪部文艺作品能让你深刻感受到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的战斗事迹A.电影《开国大典》 B.电影《上甘岭》C.小说《平凡的世界》 D.歌曲《义勇军进行曲》【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黄继光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中舍身堵枪眼而牺牲,因此电影《上甘岭》能让人感受到他的战斗事迹,B项正确;电影《开国大典》反映的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情景,排除A项;小说《平凡的世界》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排除C项;歌曲《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日救亡运动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8.(2021·吉林四平·八年级期末)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①朝鲜内战爆发②上甘岭战役③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④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2年10月,美国侵略军发动上甘岭战役;1953年7月,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所以,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①③②④,C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9.(2021·辽宁盘锦·八年级期末)1950年11月1日,云山战斗打响,志愿军第39军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在朝鲜的云山地区围歼美骑兵第1师第8团,并将其大部歼灭。此战共毙伤俘敌2000余人,击毁和缴获坦克28辆、各种火炮119门。志愿军取得了同美军第一次较量的胜利,狠杀了美军“王牌师”的嚣张气焰。志愿军的总司令是A.陈毅 B.朱德 C.彭德怀 D.刘伯承【答案】C【解析】据所学知识,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凯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C项正确;陈毅、朱德、刘伯承不是志愿军的总司令,排除ABD项。故选C项。10.(2022·山东·龙口市龙矿学校七年级开学考试)新冠肺类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抗“疫”,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也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下列哪些人物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英雄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张自忠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涌现出许多战斗英雄有黄继光、邱少云,①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董存瑞是解放战争时期涌现英雄人物,张自忠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枣宜会战为国捐躯,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11.(2021·吉林四平·八年级期末)消灭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与以上表述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西藏和平解放【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消灭了我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A项正确;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排除B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的前提下给予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排除C项;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宣告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12.(2020·山东·济宁市兖州区东方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关于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改革前我国农村均是维持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B.《中国土地法大纲》是这次土改的指导文件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指导土改的文件之一D.这一时期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也进行了土改【答案】C【解析】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C项正确;改革前的新解放区农村均是维持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老解放区已经进行了土地改革,排除A项;《中国土地法大纲》是在1947年颁布,排除B项;西藏于1959年废除农奴制,进行改革,排除D项。故选C项。13.(2020·陕西·商南县富水镇初级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上肃清了残余反动势力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与土地改革的开展都有利于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C项正确;A项是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B项是镇压反革命运动的作用;D项是三大改造的作用;这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14.(2022·江苏·泰州市白马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1951年1月,山东某农民领取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据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答案】C【解析】1951年1月,山东某农民领取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C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排除A项;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不是专门针对土地方面的,排除D项。故选C项。15.(2022·江苏·泰州市白马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下图是农民在土地确权工作中取得的新的权利,它开启了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的“闸门”。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使土地所有权发生的变化是A.土地国有为地主所有 B.土地国有为农民所有C.农民所有为国家所有 D.地主所有为农民所有【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即土地所有权从地主所有转变为农民所有,D项正确;土改前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排除ABC项。故选D。提升拔高题16.(2021·河北·唐山市路北区教育局中教研八年级期中)1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如下(单位:人)。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权的特点不包括

职务党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政务院主席副主席委员总理副总理政务委员共产党1329126民主党派和党派人士0327029A.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B.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C.多党合作,具有广泛代表性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所给数据分析可知,我国是共产党一党执政,没有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点包括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多党合作,具有广泛代表性,排除ABC项。故选D项。17.(2021·广东揭阳·八年级期中)下表为某同学的部分课堂笔记,其中空缺部分应填的是时间、地点1949年、北平会议主题讨论成立新中国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法律文件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土地法大纲》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会议主题讨论成立新中国”可知,这是第一届政协会议。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在北平召开,会上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C项正确;辛亥革命胜利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排除A项;1947年,为了在解放区进行土地革命,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排除B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D项。故选C项。18.(2021·江苏常州·八年级期末)“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西藏人民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西藏的现行政治制度不变。”上述条文选自A.《共同纲领》 B.《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C.《论十大关系》 D.《民族区域自治法》【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和平解放西藏,出台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题目考查的内容,出自于此,B项正确;《共同纲领》是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颁布的,起临时宪法的作用,排除A项;《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排除C项;《民族区域自治法》针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定的法律,排除D项。故选B项。19.(2021·山西·三模)国庆节到来之际,同学们开展了“唱红歌,迎国庆”活动、下列所选歌曲中,表达了中华各民族团结和谐、共同建设民族大家庭的是A.《过雪山草地》 B.《黄河大合唱》 C.《爱我中华》 D.《七子之歌》【答案】C【解析】《爱我中华》歌曲情绪快乐,活泼,充满了自豪感,表现了中华儿女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各民族团结和谐、共同建设民族大家庭的情怀,C正确;《过雪山草地》是反映红军长征不怕吃苦革命精神的歌曲,与材料无关,A错误;《黄河大合唱》这首歌表达的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与材料不符,B错误;《七子之歌》这首歌表达的是七处被掠夺的土地渴望回到祖国母亲怀抱。抒发了对祖国母亲的思念与赞美,D与材料不符。20.(2020·四川·眉山市东坡区东坡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春联的内容往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下列春联中,反映建国初期的是A.新四军拼命抗日老百姓安心过年 B.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C.改革发展创奇迹奥运世博扬国威 D.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由B选项“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内容可知这反映是新中国的成立的史实,故B正确;由A选项对联内容可知反映的抗日战争时期的史实,故A错误;由C选项对联内容可知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故C错误;由D选项对联内容可知反映的是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史实,故D错误。综上故选B。21.(2021·河北·唐山市路北区教育局中教研八年级期中)中国置身事外,眼下可以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军事对撞,继续执行自己的经济建设计划,但却不能消除压在自己边境的战争威胁,甚至不能确保战火不蔓延到自己的国土上来,最终还是会被迫卷入战争。这反映出A.实行“一五计划”的紧急性 B.抗美援朝的必要性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D.霸权主义破坏和平【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悍然派兵侵入朝鲜。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了中国边境鸭绿江边。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为了保家卫国,抗美援朝,于是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由此可知,材料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必要性,B项正确;材料考查的是经济角度,A项是经济角度;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霸权主义破坏和平,排除D项。故选B项。22.(2022·江苏·沛县汉城文昌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1953年9月,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毛泽东专门讲了一段如何看待“施仁政”的问题。他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了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下列措施,最能体现为了人民当前利益的是A.抗美援朝 B.三大改造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院法》 D.大跃进运动【答案】A【解析】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组织“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并将战火烧到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因此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最能体现为了人民当前的利益,A项正确;三大改造于1956年底基本完成,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伟大变革,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的重要成就,这两者是为了人民的长远利益,排除BC项;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排除D项。故选A项。23.(2021·广东·高州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下侧资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面貌 D.摧毁了旧有的封建土地制度【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的图谋”“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可知,习总书记说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功绩,结合所学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维护了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故B正确;西藏的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故A错误;一五计划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面貌,故C错误;1950年,中国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故D错误。综上故选B。24.(2020·广东韶关·八年级期末)毛泽东在1950年10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上述积极政策”的结果是A.使祖国完全实现统一 B.进一步开拓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C.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D.为新生政权赢得稳定的和平环境【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1950年10月”“朝鲜”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材料反映的是抗美援朝。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出兵侵略鲜,并且严重威了我国的边境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国决定抗美援朝。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入朝作战,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以中朝人民的胜利而结束。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新生政权赢得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进一步开拓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是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排除;C项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是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排除。故选D。25.(2021·辽宁沈阳·八年级期末)毛泽东在谈到朝鲜战争说:“天下有变,美国就从三个方面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只要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参战利大于弊能换来几十年和平建设。”上述这句话我们更加认识到A.抉择的艰难与伟大 B.后盾的坚强与坚实C.复兴的自信与蓬勃 D.探索的曲折与创举【答案】A【解析】分析材料,“美国就从三个方面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可知,参战的必然性、必要性以及艰难性,但同时“只要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参战利大于弊能换来几十年和平建设”体现了抉择的重要性。因此材料反映了抗美援朝抉择的艰难与伟大。A正确;材料中没有提高抗美援朝时期国力准备,B错误;C与材料无关,C错误;探索曲折性体现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与题不符,D错误。综上故选A。26.(2021·福建三明·八年级阶段练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材料表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A.目的 B.性质 C.内容 D.意义【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1952年,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经过土地改革,我国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据此可知,材料表述的是土地改革的意义,D项正确;土地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土地改革的性质,排除B项;土地改革的内容是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排除C项。故选D项。27.(2022·河北·一模)下面是1950―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及农民缴纳税收情况表。据此可知土地改革时间(年)粮食产量(亿斤)农民缴纳税收占国家财政预算收入的比例1950264629.4%1951287618.17%1952327116%A.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C.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有助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答案】D【解析】由表格中信息可知,1950—1952年期间,我国的粮食产量逐年上涨,农民缴纳税收占国家财政预算收入的比例却逐年下降。可得出结论,在这一时期我国获得了高速发展。结合时代背景可知,这为我国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D项正确;摧毁了封建制度的是土地改革,排除A项;仅根据农民缴纳税收的比例无法说明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排除C项。故选D项。28.(2021·广东深圳·八年级期末)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