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职校手术室N1级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职校手术室N1级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职校手术室N1级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职校手术室N1级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职校手术室N1级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职校手术室N1级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手术中无菌区域的定义是()A.手术台边缘以上、无菌单覆盖的区域B.手术台边缘以下30cm内的区域C.术者腰部以上、肩部以下的区域D.器械台边缘外10cm的区域2.下列哪项是手术患者低体温(核心体温<36℃)的最主要原因?()A.手术室环境温度过低(<22℃)B.输入未加温的库存血C.麻醉导致血管扩张和代谢抑制D.皮肤消毒后未及时覆盖3.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的压力通常维持在()A.6-8mmHgB.10-15mmHgC.18-20mmHgD.22-25mmHg4.手术器械传递时,持针器应夹持缝合针的()A.针尾1/3处B.针体中段C.针尖1/3处D.针孔后端5.无菌包打开后未使用,在干燥环境下的有效时间为()A.2小时B.4小时C.6小时D.8小时6.手术中巡回护士发现器械护士的无菌手套有破洞,应立即()A.提醒器械护士自行更换B.协助其更换无菌手套C.用无菌纱布覆盖破洞D.暂停手术等待更换7.下列哪项不符合手术体位摆放的原则?()A.充分暴露术野,避免遮挡B.维持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稳定C.骨突处垫软枕预防压疮D.肢体过度外展以方便操作8.手术患者身份核查的“三查七对”中,“七对”不包括()A.姓名、性别B.手术名称、部位C.药物过敏史D.家属联系方式9.电外科设备使用时,负极板(回路电极)应放置于()A.肌肉丰厚、血管丰富的区域(如大腿)B.手术切口附近C.骨突处(如骶尾部)D.金属植入物表面10.手术中锐器伤的主要预防措施是()A.使用后立即放入锐器盒B.徒手传递手术刀C.用纱布包裹针头后传递D.术后再处理锐器1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原则中,错误的是()A.只能夹取无菌物品B.取放时闭合钳端,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C.浸泡时钳端向上,液面需覆盖钳轴节以上2-3cmD.干式保存时每4小时更换一次12.手术中常用的皮肤消毒剂是()A.75%乙醇B.0.5%碘伏C.2%戊二醛D.3%过氧化氢13.连台手术时,手术间的空气净化时间应至少()A.15分钟B.30分钟C.45分钟D.60分钟14.手术标本管理的核心要求是()A.由巡回护士单独核对后送检B.标本袋外标注患者姓名、科室即可C.术中切取的标本需立即用10%福尔马林固定D.双人核对标本信息并登记15.下列哪项属于Ⅰ类(清洁)手术?()A.胃大部切除术B.甲状腺腺瘤切除术C.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D.阑尾穿孔切除术16.手术中患者发生空气栓塞时,应立即采取的体位是()A.头低足高左侧卧位B.头高足低右侧卧位C.平卧位D.截石位17.手术器械清点的“三次核对”时间是()A.术前、术中、术后B.术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C.术前、缝合皮肤前、缝合皮肤后D.术中、关腹前、关腹后18.无菌手术衣的无菌区域是()A.肩部以上、腰部以下B.背部、袖口C.胸前、肩部以下、腰部以上、袖口内2/3D.衣领、背部19.手术中使用的一次性物品,其外包装应检查的内容不包括()A.生产批号、有效期B.包装是否完整、有无潮湿C.灭菌方式(如环氧乙烷)D.生产厂家联系方式20.手术患者发生低血压(收缩压<90mmHg)时,巡回护士应首先()A.加快输液速度B.通知麻醉医生C.调整体位为头低足高位D.准备升压药物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手术室无菌技术原则包括()A.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B.无菌包潮湿后需重新灭菌C.操作时手臂不可跨越无菌区域D.已铺好的无菌器械台有效期为4小时2.手术中预防压疮的措施有()A.合理使用减压垫(如凝胶垫、泡沫垫)B.缩短手术时间C.保持皮肤清洁干燥D.骨突处(如骶尾、踝部)重点保护3.腹腔镜手术中,巡回护士需关注的重点包括()A.气腹机参数(压力、流量)B.光源、摄像系统的清晰度C.患者体位(如头低足高位时的眼部保护)D.二氧化碳钢瓶的剩余量4.手术患者身份核查的时机包括()A.接患者入手术室前B.麻醉实施前C.手术开始前D.患者出手术室前5.手术器械的分类中,属于精密器械的有()A.显微剪刀B.骨凿C.吻合器D.胆道探子6.手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危害包括()A.增加切口感染率B.延长麻醉苏醒时间C.诱发心律失常D.促进凝血功能7.无菌手套穿戴的正确步骤是()A.戴手套前洗手并擦干B.用手捏住手套反折处取出C.先戴左手,再戴右手D.戴完后双手置于胸前8.手术中常用的止血方法有()A.电凝止血B.结扎止血C.压迫止血D.药物止血(如止血纱布)9.手术间环境管理要求包括()A.温度22-25℃,湿度40%-60%B.每日手术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C.限制人员流动,减少开门次数D.连台手术时无需清空手术间10.手术标本送检的注意事项有()A.标本瓶内福尔马林液面需完全覆盖标本B.多个标本需分别装瓶并标注C.病理申请单与标本信息一致D.由实习护士单独送检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无菌手术衣的背部属于有菌区域,操作时不可接触。()2.手术中使用的生理盐水开启后,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24小时。()3.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可直接为其佩戴首饰,无需取下。()4.手术体位摆放时,约束带应固定在患者膝关节以上,松紧以能插入1-2指为宜。()5.电刀极板应避免放置于骨突、瘢痕或金属植入物附近。()6.手术器械清点时,若发现数目不符,应立即关闭体腔并报告医生。()7.无菌区域内的物品若被水浸湿,需用无菌巾覆盖后继续使用。()8.手术中传递锐器时,应使用弯盘或托盘,避免徒手传递。()9.连台手术时,手术间的空气净化系统需持续运行,无需关闭。()10.患者术中发生呕吐时,应立即将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手术器械的分类及处理原则。2.手术安全核查的“三步核查”内容是什么?3.无菌技术操作中,“无菌区域”的具体范围包括哪些?4.手术中患者发生高碳酸血症(因二氧化碳气腹吸收过多)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5.简述手术体位摆放的注意事项(至少列出5项)。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案例1:患者,女,50岁,因“急性阑尾炎”拟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入室后测体温36.2℃,血压120/75mmHg,心率80次/分。手术进行30分钟时,巡回护士发现患者指端血氧饱和度(SpO₂)从99%降至92%,同时麻醉医生报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₂)升至55mmHg(正常35-45mmHg)。问题:(1)患者可能出现了什么并发症?(2)分析可能的原因。(3)作为巡回护士应采取哪些紧急处理措施?案例2:患者,男,35岁,因“左胫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结束关闭切口前,器械护士报告“缝针清点数目不符,缺少1枚三角针”。问题:(1)此时应立即采取哪些措施?(2)若经反复查找仍未找到,后续需如何处理?(3)如何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A(无菌区域指手术台边缘以上、无菌单覆盖的区域,术者腰部以上、肩部以下为无菌区域,但选项A更准确)2.C(麻醉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导致血管扩张和代谢降低,是低体温主因)3.B(腹腔镜气腹压力通常10-15mmHg,过高可导致循环抑制)4.A(持针器应夹持针尾1/3处,便于操作和控制进针角度)5.B(无菌包打开后未使用,干燥环境下有效期4小时)6.B(发现手套破洞需立即协助更换,避免污染术野)7.D(肢体过度外展易损伤神经,如臂丛神经,需限制在90°以内)8.D(“七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部位,不包括家属联系方式)9.A(负极板需放置于肌肉丰厚、血管丰富处,避免骨突或金属植入物)10.A(使用后立即放入锐器盒是最有效预防措施)11.C(无菌持物钳浸泡时钳端应向下,液面覆盖钳轴节以上2-3cm)12.B(0.5%碘伏是常用皮肤消毒剂,乙醇多用于黏膜或小范围消毒)13.B(连台手术空气净化时间至少30分钟)14.D(标本需双人核对并登记,确保信息准确)15.B(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为清洁手术,无感染灶)16.A(空气栓塞时头低足高左侧卧位可使气泡聚集于右心室,避免进入肺动脉)17.B(器械清点三次核对:术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18.C(无菌手术衣的无菌区域为胸前、肩部以下、腰部以上、袖口内2/3)19.D(外包装需检查批号、有效期、包装完整性、灭菌方式,无需厂家联系方式)20.B(发现低血压应首先通知麻醉医生,由其处理循环问题)二、多项选择题1.ABCD(均符合无菌技术原则)2.ACD(缩短手术时间非预防措施,压疮与局部压力、时间相关)3.ABCD(均为腹腔镜手术巡回护士关注重点)4.ABCD(身份核查贯穿手术全程)5.ACD(骨凿为普通器械,显微剪刀、吻合器、胆道探子为精密器械)6.ABC(低体温抑制凝血功能,增加出血风险)7.ABCD(均为正确步骤)8.ABCD(均为常用止血方法)9.ABC(连台手术需清空手术间并清洁后再使用)10.ABC(标本需由医护人员共同送检,不可由实习护士单独完成)三、判断题1.√(手术衣背部未被无菌单覆盖,属于有菌区域)2.×(开启的生理盐水未被污染时,有效期为2小时)3.×(首饰需取下,避免影响电刀使用或丢失)4.×(约束带应固定在膝关节以下,松紧以插入1-2指为宜)5.√(极板放置于骨突或金属植入物附近易导致灼伤)6.×(器械数目不符时,禁止关闭体腔,需暂停手术查找)7.×(浸湿的无菌区域视为污染,需重新铺巾)8.√(锐器传递使用弯盘可减少职业暴露)9.√(连台手术时净化系统需持续运行以维持空气质量)10.√(呕吐时头偏一侧可防止误吸)四、简答题1.手术器械分类及处理原则:(1)普通器械:如止血钳、组织剪,使用后清洗、打包、高压灭菌;(2)精密器械:如显微器械、吻合器,需轻柔清洗,避免碰撞,专用润滑剂保养;(3)锐利器械:如手术刀、缝针,单独放置,防止损伤;(4)感染器械:如结核、HIV患者使用的器械,先浸泡消毒(2000mg/L含氯消毒液)再清洗灭菌。2.手术安全核查“三步核查”:(1)麻醉实施前: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麻醉方式、过敏史;(2)手术开始前:确认手术名称、器械敷料清点、影像资料;(3)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核对标本、手术记录、皮肤完整性、器械清点结果。3.无菌区域范围:(1)手术台边缘以上、无菌单覆盖的区域;(2)穿无菌手术衣者的肩部以下、腰部以上、两侧腋前线以前;(3)无菌器械台边缘内30cm区域;(4)无菌物品存放柜内及取出后未被污染的区域。4.高碳酸血症临床表现及处理:临床表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压升高、PETCO₂>45mmHg,严重时出现心律失常、意识障碍。处理措施:(1)通知麻醉医生,调整呼吸机参数(增加潮气量或呼吸频率);(2)降低气腹压力(从15mmHg降至10mmHg);(3)检查气腹机是否漏气,确保二氧化碳排出通畅;(4)监测血气分析,必要时静脉注射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5.手术体位摆放注意事项:(1)保持患者呼吸、循环通畅,避免压迫颈部或胸部;(2)骨突处垫软枕,预防压疮;(3)肢体关节处于功能位,避免过度牵拉(如上肢外展≤90°);(4)约束带松紧适宜(能插入1-2指),避免影响血液循环;(5)暴露术野同时保护患者隐私;(6)体位摆放后与麻醉医生、术者共同确认安全性。五、案例分析题案例1(1)并发症:高碳酸血症(二氧化碳蓄积)。(2)可能原因:①气腹压力过高(>15mmHg)导致二氧化碳吸收过多;②气腹时间过长(>1小时),二氧化碳持续吸收入血;③患者存在COPD等基础疾病,二氧化碳排出能力下降;④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当(潮气量或呼吸频率不足)。(3)巡回护士处理措施:①立即通知麻醉医生,报告SpO₂和PETCO₂异常;②协助调整患者体位(如头高脚低位),促进膈肌下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