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传染病防控培训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25年我国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下列哪组传染病全部属于甲类?A.鼠疫、霍乱B.霍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甲管)C.鼠疫、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D.霍乱、肺炭疽答案:A解析:甲类传染病仅包括鼠疫和霍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自2023年1月8日起调整为乙类乙管(注:2025年假设无新调整),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肺炭疽属于乙类传染病。2.传染病防控“四早”原则中,“早隔离”的核心目的是:A.减少医疗资源消耗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控制传染源答案:D解析:“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中,早隔离的直接目的是将感染者与未感染者分离,防止病原体扩散,本质是控制传染源。3.关于新冠病毒变异株监测,2025年《全国传染病监测方案》要求,医疗机构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后,需在几小时内完成样本采集并送省级疾控中心进行全基因组测序?A.12小时B.24小时C.48小时D.72小时答案:B解析:根据2025年更新的监测方案,为快速追踪变异株传播,要求24小时内完成样本采集与送检。4.下列哪种消毒方式对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包膜病毒无效?A.75%乙醇擦拭B.含氯消毒剂(500mg/L)喷洒C.紫外线照射(30分钟)D.氯己定(洗必泰)溶液浸泡答案:D解析:氯己定对包膜病毒(如新冠、流感病毒)消毒效果有限,需使用醇类、含氯或过氧化物类消毒剂。5.某社区出现3例实验室确诊的登革热病例,且病例发病前14天内有共同活动场所(社区广场)。根据《登革热防控方案(2025版)》,该事件应判定为:A.散发疫情B.聚集性疫情C.暴发疫情D.输入性疫情答案:B解析:登革热聚集性疫情定义为14天内在同一社区(村)出现2例及以上本地感染病例;暴发疫情为14天内出现5例及以上。6.关于疫苗接种的“免疫程序”,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新冠病毒mRNA疫苗基础免疫为2剂次,间隔8周B.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因病毒抗原易变异C.乙肝疫苗“0-1-6”程序指出生24小时内、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D.卡介苗用于预防结核病,需在出生后3个月内完成接种答案:A解析:2025年更新的新冠mRNA疫苗免疫程序为基础免疫2剂次,间隔3-8周(非固定8周),加强针根据抗体水平动态调整。7.某医院急诊科接诊1例发热伴出血症状患者,初步怀疑为埃博拉病毒病(乙类甲管)。首诊医生应在多长时间内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A.1小时B.2小时C.6小时D.12小时答案:B解析:乙类甲管传染病(如埃博拉病毒病)报告时限与甲类一致,为2小时内网络直报。8.下列哪项不属于“密切接触者”的判定标准(以新冠病毒为例)?A.与病例共同居住、工作或学习的人员B.在病例出现症状前2天至隔离前,与其同乘公共交通工具且无有效防护的人员C.与病例在同一餐厅用餐,间隔2米以上且均佩戴N95口罩的人员D.诊疗、护理病例且未采取有效防护的医护人员答案:C解析:密切接触者需满足“近距离(一般1米内)、无有效防护(如未戴口罩)”或“长时间(超过15分钟)”接触;间隔2米且规范佩戴N95口罩可降低感染风险,通常不判定为密接。9.2025年《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发热门诊空气消毒应首选:A.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次,每日2次)B.过氧化氢雾化消毒(500mg/L,10ml/m³)C.新风系统+空气净化消毒机(持续运行)D.过氧乙酸熏蒸(0.5%,30分钟)答案:C解析: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属于高风险区域,空气消毒首选动态消毒方式(如新风系统+空气净化消毒机),可在人员活动时持续运行,避免紫外线等静态消毒的局限性。10.关于传染病监测中的“哨点医院”,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仅负责收集门诊发热病例数据B.需每日向省级疾控中心报送监测数据C.由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D.监测范围包括症状监测、病原学监测和药物耐药性监测答案:D解析:哨点医院监测内容涵盖症状(如发热、咳嗽)、病原学(病毒核酸检测)及耐药性(如细菌耐药谱),数据报送频率根据病种调整(如流感为每周,新冠为每日)。11.某学校发生诺如病毒胃肠炎聚集性疫情(1周内15例),最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是:A.对所有学生接种诺如病毒疫苗B.关闭学校并全面停课2周C.加强环境消毒(重点是呕吐物、厕所)+病例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D.对密切接触者口服抗生素预防答案:C解析:诺如病毒无特效疫苗和药物,防控核心是切断传播途径(消毒)和控制传染源(隔离病例至症状消失后3天);关闭学校需综合评估疫情规模,15例通常无需全面停课;抗生素对病毒无效。12.下列哪项不符合《传染病标本采集技术规范(2025)》要求?A.采集新冠病毒咽拭子时,避免接触舌体,在咽后壁及扁桃体隐窝擦拭3次B.采集血液标本时,使用EDTA抗凝管(用于核酸检测)C.采集呼吸道合胞病毒标本时,优先选择鼻拭子(比咽拭子阳性率高)D.标本保存温度:病毒标本-20℃(短期)或-80℃(长期),细菌标本4℃答案:B解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血液标本需使用无抗凝剂的血清管(避免EDTA抑制扩增);EDTA抗凝管用于血常规等检测。13.2025年《老年人传染病防控指南》强调,65岁以上人群需重点接种的疫苗不包括:A.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B.带状疱疹疫苗C.轮状病毒疫苗D.流感疫苗答案:C解析:轮状病毒疫苗主要用于2岁以下婴幼儿;老年人重点接种肺炎疫苗、带状疱疹疫苗、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14.关于“传染病预警系统”,2025年升级的核心功能是:A.仅实现病例数量的阈值报警B.整合气象、人口流动、动物疫情等多源数据,进行风险预测C.仅针对甲类传染病实时预警D.由基层医疗机构人工上报异常情况答案:B解析:新一代预警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如气象数据影响蚊媒密度、人口流动数据预测输入风险)实现动态风险评估,而非仅依赖病例数阈值。15.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现1例肺结核患者(涂阳),责任医生应在多长时间内完成第一次入户随访?A.24小时B.3天C.1周D.2周答案:B解析:《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2025)》要求,涂阳患者确诊后3天内完成首次随访,了解治疗依从性及不良反应。16.下列哪种防护装备组合适用于新冠病毒阳性病例的气管插管操作?A.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隔离衣+乳胶手套B.N95口罩+医用防护面罩+防渗隔离衣+双层手套C.普通纱布口罩+护目镜+工作服D.KN95口罩+一次性帽子+普通手套答案:B解析:气管插管属于高暴露风险操作(产生气溶胶),需三级防护:N95/KN95口罩、防护面罩(防喷溅)、防渗隔离衣(或防护服)、双层手套。17.2025年《病媒生物防制标准》规定,登革热流行区灭蚊的核心指标是:A.布雷图指数(BI)≤5B.成蚊密度(只/灯·小时)≤10C.鼠密度(夹夜法)≤3%D.蟑螂侵害率≤5%答案:A解析:布雷图指数(BI,即阳性容器数/检查容器数×100)是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的核心指标,流行区要求BI≤5,暴发区需≤1。18.关于“传染病疫情信息发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仅由国家疾控中心统一发布B.省级卫生健康部门可发布本辖区疫情,但需与上级口径一致C.医疗机构可自行向媒体通报本科室收治的病例数D.疫情信息需包含患者姓名、住址等个人隐私答案:B解析:疫情信息发布实行分级负责,省级可发布辖区内信息,但需与国家卫健委口径一致;医疗机构不得擅自发布;个人隐私需脱敏处理。19.某企业食堂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30人),调查发现是食用未彻底加热的剩米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最关键的防控措施是:A.对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B.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如晨检)C.规范食品加工:剩饭菜冷藏≤2小时,食用前彻底加热(中心温度≥70℃,持续15分钟)D.对食堂环境进行紫外线消毒答案:C解析:蜡样芽胞杆菌可产生耐热肠毒素,防控核心是避免食品长时间室温存放(≤2小时),食用前彻底加热(破坏毒素)。20.202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修订后,特别重大(Ⅰ级)事件的判定标准不包括:A.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或1个县(区)内发病≥10例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波及多个省份,造成死亡或重症≥50例C.霍乱在1个县(区)内发病≥50例,或波及2个及以上省份D.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出现新变异株,导致重症率较基线升高20%答案:D解析:Ⅰ级事件需为“涉及多个省份、影响范围广、危害特别严重”的情形;变异株导致重症率升高属于动态监测内容,需结合实际影响判定,不直接列为Ⅰ级标准。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至少2个正确选项,错选、漏选均不得分)1.下列属于《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责任报告人”的有:A.村卫生室乡村医生B.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员C.采供血机构检验人员D.个体诊所执业医师答案:ABCD解析:责任报告人包括所有从事医疗、疾控、采供血的机构及人员,涵盖村医、疾控人员、血站检验员和个体医生。2.关于“高风险岗位人员”(如隔离点工作人员)的防护要求,正确的有:A.穿戴防护服前需检查是否有破损B.脱防护服时应先摘手套,再摘护目镜C.工作结束后需进行核酸检测(每日1次)D.居住场所应与其他人员严格分开答案:ACD解析:脱防护服顺序应为:外层手套→护目镜/面罩→防护服(连带内层手套)→口罩→帽子,避免污染;高风险岗位需每日核酸检测,居住场所需单独隔离。3.2025年《流感防控方案》中,“重点人群”包括:A.6月龄-5岁儿童B.60岁及以上老年人C.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哮喘)D.孕妇答案:ABCD解析:流感重点人群涵盖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及医务人员等。4.下列属于“医院感染控制”核心措施的有:A.手卫生(接触患者前后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B.患者安置(同类传染病患者集中隔离)C.环境清洁消毒(每日至少2次,污染时随时消毒)D.医务人员免疫接种(如接种流感、乙肝疫苗)答案:ABCD解析:手卫生、分区管理、环境消毒、医务人员免疫均为院感控制的关键措施。5.登革热疫情处置中,“媒介控制”的具体措施包括:A.清除室内外积水(如花盆托盘、废旧轮胎)B.对伊蚊孳生地喷洒长效杀虫剂(如吡丙醚)C.对成蚊活动区域(如绿化带)进行空间喷雾(如氯氰菊酯)D.组织社区开展“翻盆倒罐”爱国卫生运动答案:ABCD解析:清除孳生地(环境治理)、化学防制(幼虫和成虫)、社区动员均为登革热媒介控制的核心手段。6.关于“疫苗接种异常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有:A.是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与受种者个体差异相关的反应B.包括接种后出现的过敏性休克、热性惊厥C.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局部红肿(直径≤2.5cm)属于一般反应,非异常反应D.需由县级以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诊断答案:ABCD解析:异常反应指合格疫苗在规范接种后发生的与接种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需专业组诊断;局部红肿≤2.5cm为一般反应(常见、轻微)。7.2025年《传染病监测信息管理办法》要求,监测数据需包含的“关键要素”有:A.病例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B.发病时间、地点(精确到村/社区)C.临床表现(如发热体温、症状持续时间)D.实验室检测结果(如核酸Ct值、血清学抗体滴度)答案:ABCD解析:监测数据需涵盖病例的人口学、时间空间、临床和实验室信息,以支持疫情分析。8.下列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A.某县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50人就诊,无死亡)B.某城市出现3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无本地传播)C.某医院因院内感染导致10例手术患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D.某养殖场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死亡家禽500只)答案:ACD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满足“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损害”,包括群体发病、院内感染暴发、动物疫情波及人类风险等;3例输入性登革热无本地传播不构成事件。9.关于“传染病健康教育”,正确的策略有:A.针对农村地区,使用方言广播、墙报等通俗易懂的形式B.针对老年人,重点讲解疫苗接种的必要性及预约方法C.针对儿童,通过动画短片普及“七步洗手法”D.疫情暴发时,避免发布负面信息,防止引起恐慌答案:ABC解析:健康教育需分众化、通俗化;疫情暴发时应及时、透明发布信息,避免谣言传播。10.下列符合“消毒效果评价”要求的有:A.对物体表面消毒后,采样检测自然菌消亡率≥90%B.对空气消毒后,沉降法检测细菌菌落数≤4CFU/皿(5分钟)C.对医疗器械(非关键物品)消毒后,检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D.使用含氯消毒剂时,需监测有效氯浓度(如配置后4小时内使用)答案:ABCD解析:消毒效果评价需检测自然菌消亡率(≥90%)、目标微生物杀灭率(≥99.9%)、环境菌落数达标(如空气≤4CFU/皿),并确保消毒剂浓度符合要求。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打“√”,错误打“×”)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后,医疗机构无需再报告病例信息。()答案:×解析:乙类乙管传染病仍需报告,仅报告时限和管理措施调整(如不再要求密接集中隔离)。2.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可100%预防感染,因此无需再采取戴口罩等防护措施。()答案:×解析:疫苗主要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无法100%预防感染,仍需配合个人防护。3.对霍乱患者的呕吐物,应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10000mg/L)按1:1比例浸泡消毒30分钟。()答案:√解析:霍乱弧菌对消毒剂敏感,但呕吐物等污染物需高浓度(10000mg/L)含氯消毒剂处理,作用时间30分钟。4.流感病毒抗原变异以“抗原漂移”为主(小幅度变异),因此每年仅需接种1次疫苗。()答案:√解析:抗原漂移导致疫苗株需每年调整,但接种1次即可覆盖当季流行株;抗原转变(大幅度变异)可能引发大流行。5.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应设置“三区两通道”(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患者通道、医务人员通道)。()答案:√解析:“三区两通道”是发热门诊的标准设置,避免交叉感染。6.肺结核患者规范治疗2周后,传染性显著降低,可恢复正常工作。()答案:√解析:涂阳肺结核患者经过2周规范抗结核治疗后,痰菌阴转率达90%以上,传染性大幅下降。7.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按蚊,因此防蚊重点是清除稻田等大型水体。()答案:×解析:登革热传播媒介是伊蚊(如白纹伊蚊),孳生于小型积水(如花盆、瓶罐),而非按蚊(传播疟疾)。8.对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接触病例之日起,至最长潜伏期结束(如新冠为10天)。()答案:√解析:新冠病毒潜伏期多为2-4天,最长10天(2025年指南更新),因此观察期为10天。9.医疗机构发现1例输入性疟疾病例(间日疟),需报告为乙类传染病,并追踪其感染来源(如非洲旅行史)。()答案:√解析:疟疾属于乙类传染病,输入病例需报告并开展溯源调查,防止本地传播。10.消毒产品(如手消毒剂)上市前需经卫生健康部门备案或审批,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答案:√解析:根据《消毒管理办法》,消毒产品需取得卫生许可批件(一类)或备案(二类),方可上市。四、案例分析题(共10分)案例背景:2025年9月,某市某高校(在校师生约1.2万人)报告1周内出现23例发热(体温≥38℃)伴咽痛、咳嗽的学生,均就诊于校医院。实验室检测显示,18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奥密克戎XBB.2.3变异株),5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A型H3N2)。问题:假设你是市疾控中心应急处置组组长,请列出具体处置步骤及依据。答案要点(10分):1.核实疫情与报告(2分)-立即通过传染病报告系统核对病例信息(发病时间、症状、检测结果),确认23例中新冠18例、流感5例,无重症或死亡。-依据《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督促校医院补报漏报病例(如未及时报告的流感病例),并向市卫健委、省疾控中心报告突发聚集性疫情。2.开展流行病学调查(2分)-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发行西安市阎良区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农发行临汾市翼城县2025秋招笔试行测高频题及答案
- 国家能源保定市博野县2025秋招笔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题专练及答案
- 国家能源吕梁市岚县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国家能源菏泽市成武县2025秋招笔试逻辑推理题专练及答案
- 中国联通潮州市2025秋招行业解决方案岗位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厨房员工协议书
- 2025年渭南市医疗机构定向招聘笔试等后续工作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成都市武侯区公开选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枣庄市胸科医院公开招聘备案制工作人员(1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印刷行业趋势分析报告
- 劳动教育的跨学科融合
- 2025年中考英语高频词汇表
- 《钠离子电池简介》课件
- 十八项核心制度
- 《水的组成说课课案》课件
- 理疗课件教学课件
- 起重作业十不吊、八严禁
- 医院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快件处理员(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公共政策学(第二版)》 课件 杨宏山 第1-6章 导论、政策系统-政策执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