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C演示教学_第1页
01-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C演示教学_第2页
01-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C演示教学_第3页
01-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C演示教学_第4页
01-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C演示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结构主讲人:李锦学章节名称1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教学内容1.1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1.2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1.3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与锚固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钢筋混凝土材料与匀质弹性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存在的差异;理解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掌握一次单轴短期加载的变形性质,了解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形模量、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理解钢筋的品种、级别和使用范围。掌握有明显屈服点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的特点以及钢筋强度设计值取值的依据;理解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及保证可靠粘结和锚固的构造措施。教学重点钢筋和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能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教学方法讲解、板书与讨论教学过程序号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课程简介5分钟讲授2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20分钟讲授3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30分钟讲授4粘结与锚固30分钟讲授5小结5分钟讲授第02次课授课计划建筑结构课程工程本091

班级2011年09月02日(第1周周五5、6节)

§1.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定义钢筋混凝土结构:由配置受力的普通钢筋或钢筋骨架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钢筋混凝土的产生:将钢筋和混凝土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混凝土承受压力,钢筋承受拉力,将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混凝土:非均匀材料:抗压强度高,抗拉强度很低为抗压强度的(1/8~1/18)。钢筋:抗拉和抗压强度都很高,主要承受拉力P=4.4kNP=62.5kN

为什么常见的板、梁、柱中要设置钢筋?

分析一些常见的板梁开裂现象:?问题

例:一跨度为4m,跨中作用集中荷载的试验梁,梁截面尺寸200×300mm,混凝土为C20。如图所示:4000AAFa)200300A-Ab)4000BBB-B2003002

103

16

试验结果:a)图中,素砼梁极限荷载

P=8kN,由砼抗拉强度控制,破坏形态:脆性破坏b)图中,钢筋砼梁极限荷载P=36kN,由钢筋受拉、砼受压而破坏,破坏形态:延性破坏(配筋适量)善

由此可得出:钢筋和混凝土结合的有效性:

结构的受力性能得到改

2、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原因(1)二者之间有良好的粘结力(2)两者温度线膨胀系数接近(3)混凝土包住钢筋,可以防止钢筋生锈。

钢筋

st=1.2

10–5混凝土

ct=1.0~1.5

10–5

(1)就地取材,节约钢筋;(2)耐久性好,耐火性好;(3)可模性好,便于结构型式的实现(4)现浇结构的整体性好。

优点: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优缺点

缺点:(2)抗裂性能差,带裂缝工作(3)施工受气候条件影响,建造期长。

(4)耗费较多的模具和木料。

(5)加固和改建较困难,隔热和隔声性能较差。

(1)自重大轻骨料砼。施加预应力

解决方法解决方法§1.2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混凝土是用水泥、砂子和石子三种材料,经水拌和凝固硬化后制成的人工石材。

混凝土的要求:

和易性好强度要高(重点)耐久性要好经济上要节省评定混凝土品质的主要指标

检测砼塌落度

一、混凝土的强度

三个强度指标:

影响因素:材料的性质、混凝土配合比、养护环境、施工方法、试件的形状与尺寸,试验方法,加载条件和试件的受力性质。

(1)定义: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养护(温度20±3℃、相对湿度不小于90%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的边长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试件表面不涂润滑剂,全截面受压,加载速度0.15~0.25MPa/sec)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1.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基本强度指标立方体抗压强度fcu承压板试块摩擦力不涂润滑剂涂润滑剂强度大于我国规范的方法:不涂润滑剂压力试件裂缝发展扩张整个体系解体,丧失承载力另影响强度的因素还有:龄期、加载速率、试块尺寸等单轴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2)影响因素

试件尺寸(尺寸效应)

直接受压(标准试验方法)间接受压(试块与承压板之间涂有油脂或填以塑料薄片)试验方法

加载速度越快,强度越高

(3)对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混凝土强度从C20~C80共分为14个等级,中间以5MPa进级。C50以下为普通强度混凝土,C50及以上为高强度混凝土《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规定:

钢筋混凝土构件不应低于C20,当采用HRB400、KL400级钢筋配筋时,不应低于C25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不应低于C4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钢筋混凝土构件不应低于C15,当采用HRB335级钢筋配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当采用HRB400、RRB级钢筋以及重复荷载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当采用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筋作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

2.轴心抗压强度(1)定义:真实反映以受压为主的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压强度,用150mm×150mm×300mm棱柱体为标准试件测得的抗压强度。注:试件制作、养护和加载试验方法同立方体试件(2)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换算:

注:C50及以下混凝土,=0.76;C55~C80混凝土,=0.76~0.82考虑C40以上混凝土具有脆性,还需取折减系数C40~C80为1.0~0.87,中间按直线插入。棱柱体抗压强度fc承压板试块标准试块:150×150×300非标准试块:100×100×300换算系数0.95200×200×400换算系数1.05考虑到承压板对试件的约束,立方体抗压强度大于棱柱体抗压强度,且有:fc=0.76fcu(试验结果)考虑到构件和试件的区别,取fc=0.67fcu对国外(美国、日本、欧洲混凝土协会等)采用的圆柱体试件(d=150,h=300),有fc’=0.79fcu圆柱体抗压强度

3.轴心抗拉强度()是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中确定混凝土抗裂度的重要指标——边长为150mm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的变异系数表达式:式中:

试验方法

直接轴向拉伸法劈裂法直接轴向拉伸法劈裂法

?三个强度指标如何使用归纳

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是立方体强度是各种力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

4.复合应力状态下混凝土强度

1,

2(压-压)混凝土强度增加(第三象限)

1,

2(拉-压)混凝土强度降低(第二、四象限)

1,

2(拉-拉)混凝土强度基本不变(第一象限)0(1)双向正应力作用(如下图)(2)正应力和剪应力作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由于剪应力的存在而降低)当σ/fc<(0.5~0.7)时,抗剪强度随压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当σ/fc>(0.5~0.7)时,抗剪强度随压应力的增大而减小当压应力在左右时,抗剪强度达到最大,压应力继续增大,则由于内裂缝发展明显,抗剪强度将随压应力的增大而减小。

20050N/mm2

35N/mm2

1

2

210N/mm2

150100500510152025

1—

2(N/mm2)

1(‰)

(3)三轴受压(抗压强度提高)混凝土圆柱体三向受压的轴心抗压强度

与侧压的经验公式:1-2

二、混凝土的变形

1、混凝土变形性能的特点

影响因素——加载方式、荷载作用时间、温度、湿度、试验的尺寸、形状、混凝土强度等。外荷载作用而产生的受力变形:体积变形:包括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一次短期加载下的变形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分类

(1)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2.混凝土在单调、短期加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

受力过程:OA——弹性阶段(

<0.3fc)AB——弹塑性阶段(裂缝稳定阶段)(

=0.3fc~0.8fc)BX——裂缝不稳定阶段:(

=0.8fc

1.0fc)特征值fc

:峰值应力(轴心抗压强度)

0

:对应于应力峰值点的应变

《规范》

c0=0.002

cu

:最大应变(混凝土极限压应变)《规范》

cu=3.0×10-3

(2)影响混凝土轴心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主要因素:混凝土的强度:

9152228324030201000.0010.0020.0030.004强度等级不同的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混凝土强度愈高,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愈剧烈,延性就愈差(延性是材料承受变形的能力)。

加载速度应变速率小,峰值应力fc降低,

c0

增大,下降段曲线坡度显著地减缓。测试技术和试验条件

应该采用等应变加载。试验机的刚度对下降段的影响很大。如果试验机的刚度不足,无法测出应力应变曲线的下降段。应变测量的标距也有影响,应变量测的标距愈大,曲线坡度陡;标距愈小,坡度愈缓。

C)承压板和试件上下表面之间涂以油脂润滑剂不加油脂润滑剂的试验方法b)破坏状态

侧向约束试件的上下表面与试验机承压板之间存在摩阻力,破坏时,形成两个对顶叠置的截头方锥体。(测得的强度较高)试件的上下表面与试验机承压板之间涂抹润滑剂,其破坏形态如c)图所示。(测得的强度较低,应力应变曲线没有下降段)

k

c

c

0

ce

cp

0h

(3)混凝土的模量抗压弹性模量(三种表示方法)※原点弹性模量※切线弹性模量※割线弹性模量

(初始弹性模量)——过原点作切线,该切线的斜率:

——过应力应变曲线上某一点作切线,该切线的斜率:

切线模量原点弹性模量——连接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原点O及曲线上某一点K,该割线的斜率,也称割线模量或弹塑性模量,即式中:

——弹性特征系数,即反映了混凝土的弹塑性性质,

越大,

越小变形模量()2.混凝土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如图)0fcfσ2σ1CD

混凝土的剪切模量G:——混凝土的泊松比《规范》中抗压弹性模量的测定方法用棱柱体标准试件,将应力增加到然后卸载至零,在0~间加载5~10次,不断消除塑性变形,直至应力-应变曲线逐渐稳定成为直线,该直线斜率即为混凝土弹性弹性模量由统计分析得经验公式为:

3、混凝土单轴向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数学模型

国内外采用广泛的描述混凝土单轴向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模型

上升段为二次抛物线,下降段为斜直线。上升段:下降段:

式中,峰值应变极限压应变

补充我国《规范》采用的混凝土单轴向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模型该模型形式较简单,上升段采用二次抛物线,下降段采用水平直线。上升段:水平段:式中,参数取值如下:

补充4.混凝土在荷载长期作用下的变形–––

徐变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而增加,亦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被称为徐变。

徐变定义:

在荷载长期作用下,混凝土凝胶体中的水分逐渐压出,水泥石逐渐发生粘性流动,微细空隙逐渐闭合,结晶体内部逐渐滑动,微细裂缝逐渐发生等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凝胶体的粘性流动要持续一个较长时间,内部裂缝不断产生和发展)

徐变产生的原因

塑性变形:混凝土中结合面裂缝的扩展延伸引起;只有当应力超过材料的弹性极限强度后才产生塑性变形,且具有不可恢复性。徐变:应力不大时为混凝土内未结晶的水泥胶体的应力重分布所致(水泥石中的胶体具有流动的性质);应力较大时,是混凝土内微裂缝发展的结果(裂缝促进徐变发展);应力较小时就会发生,部分可恢复。

徐变和塑性变形的区别

影响混凝土徐变的因素

(1)加载龄期:

加载龄期越老,水泥石晶体所占比重越大,胶体粘流就越小,徐变就越小。

当应力时,徐变大致与应力成正比,产生线性徐变。(2)加载应力大小:时,徐变急剧增加,不收敛。产生非线性徐变。时,徐变的增长较应力快,

当应力

当应力工程应用工程应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加力过高危险应避免过早的施加预应力

(3)周围湿度:混凝土周围的湿度是影响徐变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外界相对湿度越低,混凝土的徐变就越大。(4)混凝土的组成成份和配合比:

水泥用量、水灰比、水泥品种,养护条件等对徐变有影响,水泥用量多,水灰比大,徐变则大,水泥的活性越低,徐变越大。

徐变的作用

不利方面:引起挠度增大,造成预应力损失。

有利方面:减少由于支座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应力;分散应力集中,引起应力重分布(由于徐变而使应力集中缓和);降低温度应力。

应力重分布:某一个给定的截面在梁的不同阶段受拉区与受压区的应力相对初始弹性分布时期的变化。

5.混凝土的非荷载变形–––收缩(1)定义:在混凝土凝结和硬化的物理化学过程中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减小的现象称为收缩。蒸汽养护常温养护051015200.10.20.30.4收缩(

10–3)

时间(月)

(2)收缩的原因硬化初期,水泥石在凝固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化学性收缩,本身的体积收缩)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自由水分蒸发而引起的干缩(物理收缩,失水干燥)(3)影响收缩的主要因素混凝土的组成和配比构件的养护条件、使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凡是影响混凝土中水分保持的因素构件的体表比:比值越小,收缩越大

构件未受荷之前产生裂缝预应力构件中预应力损失(预应力筋和混凝土一同回缩引起预应力损失超静定结构产生次内力

(4)收缩对结构的影响

一、钢筋的品种

普通钢筋可选取R235(HPB235)、HRB335、HRB400、KL400(RRB400)热轧钢筋注:括号内蓝色字体的表示方法适用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以下同

预应力钢筋应选用钢绞线和钢丝,中小型构件或竖、横向钢筋也可选用精轧螺纹钢筋预应力筋§1.3钢筋的力学性能

20MnSi2V含碳万分数

含锰、硅、钒的百分数

碳素钢普通低合金钢低碳钢(含碳量少于0.25%)中碳钢(含碳量0.25%~0.6%)高碳钢(含碳量大于0.6%)1.按化学成份分

注:由于冷加工钢筋延性较差,目前较少使用,若在工程中采用时,应遵守专门规程的规定。

热轧钢筋光圆钢筋(R235(HPB235))带肋钢筋(HRB335,HRB400,KL400(RRB400))2、按钢筋的加工方法冷拉钢筋冷轧带肋钢筋冷轧扭钢筋热处理钢筋

冷加工钢筋

2、热轧钢筋按外型特征分类光面钢筋螺纹钢筋月牙纹钢筋人字纹钢筋光圆钢筋(R235(HPB235))

带肋钢筋(HRB335,HRB400,KL400(RRB400))

软钢:有明显屈服台阶的钢筋(热轧钢筋、冷拉钢筋)硬钢:无明显屈服台阶的钢筋(高强碳素钢丝、钢绞线)3、按力学性能不同可分为

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对于有明显屈服台阶的软钢取屈服强度fsk

作为强度设计依据。对于无明显屈服台阶的硬钢取条件屈服强度

0.2作为强度设计依据。——屈服强度、抗拉极限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1、软钢------有明显流服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二、钢筋的强度和变形

oa-弹性阶段

a-比例极限fd-强化阶段

d-极限强度de-颈缩阶段比例极限屈服强度极限强度o

(N/mm2)

fy

ft

ed流幅abcfcf-屈服台阶

c-屈服强度

-极限压应变四个受力阶段四个特征值lPPA

钢筋拉伸试验

两个强度指标:

(1)c点的屈服强度——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中强度取值的主要依据,因为钢筋应力达到屈服极限后,荷载不增加,应变继续增大,使得钢筋混泥土裂缝开尺过宽,变形过大,结构不能正常使用。(2)d点的极限强度——材料的实际破坏强度,衡量钢筋经大变形后的抗拉能力,不能作为计算依据。

屈强比:表示结构的可靠性潜力,屈强比小则结构的可靠性高,但太小钢材利用率太低。但为了保证钢筋的综合强度性能,在检验钢筋的质量时,仍要保证它的极限抗拉强度并满足检验标准的要求,特别在抗震结构中,由于构件要进入大变形工作,考虑到钢筋可能受拉进入强化阶段。

(1)伸长率——又称延伸率,e点所对应的横坐标,用(指标注为10倍或5倍钢筋直径即)表示,两个塑性指标:

(2)冷弯性能——指钢材在冷加工过程中产生塑性变形时,对产生裂缝的抵抗能力。通过冷弯试验,检查试件表面是否有裂纹或分层断裂来反映塑性。

2.无明显流幅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主要针对强度高,塑性差,脆性大的钢筋。

条件流限(或条件屈服强度)——经加载、卸载后尚存有0.2%的残余变形时的应力,用

0.2表示。一般取极限强度的85%。0.2%

0.2

(N/mm2)

o

0.2-条件屈服强度二、钢筋的冷加工3.钢筋的冷加工目的:充分发挥材料的效用、节约钢材、提高钢筋的强度设计值,满足预应力钢筋要求的需要。冷加工方法:冷拉、冷拔、冷轧、弯曲成型等一)、钢筋冷拉在常温下,以超过钢筋屈服点的拉应力拉伸钢筋,使钢筋产生塑性变形,以提高强度,节约钢材,适用于Ⅰ~Ⅳ级钢筋。1、冷拉原理:提高屈服强度—冷作硬化经过时效后屈服强度再次提高——冷拉时效

时效的方法—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2、钢筋冷拉控制方法

控制冷拉率和控制冷拉应力法1)控制冷拉率法:冷拉时包括其弹性和塑性变形的总伸长值与钢筋原长之比值冷交接班控制率确定后,根据钢筋的长度求出冷拉时的伸长值。2)、控制应力法单位钢筋横截面面积上所受的冷拉力钢筋达到规定应力值,冷拉率未达到最大值-合格。冷拉率达到最大值,应力未达到规定值-不合格。3)、冷拉钢筋的质量检验冷拉后,钢筋表面不应发生裂纹或局部颈缩现象,并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取样进行力学性能和冷弯试验。冷弯试验时,不得有裂纹、起层或断裂现象4)钢筋冷拉设备卷扬机和滑轮组、地锚、钢筋混凝土拉力槽、荷重架回程或卷扬机滑轮组回程、液压千斤顶或用装传感器和示力仪的电子秤、钢筋夹具等卷杨机拉力的计算:钢筋冷拉速度计算:二)钢筋冷拔1、概念:冷拔是使直径6~8的光圆钢筋在常温下通过特制钨合金的拔丝模孔进行强力冷拔,经过多次拉拔,使钢筋产生塑性变形制成冷拔低碳钢丝,以改变其物理-力学性能。光圆钢筋冷拔低碳钢丝冷拔2、钢筋冷拔的工艺过程轧头、剥壳、润滑、拔丝

(2)影响因素:初始应力、温度、钢筋品种(3)分类:分普通松弛和低松弛(低松弛约为普通松弛值的1/3)两类4.钢筋的松弛(徐舒)

(1)定义:钢筋受力长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应力随时间增长而降低的现象。

焊接接头机械连接接头

绑扎接头套筒挤压接头镦粗直螺纹接头1、钢筋的接头对焊电弧搭接焊(夹杆式电弧焊搭叠式电弧焊)

绑扎接头的钢筋直径:一般不宜大于28mm

受压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可不大于32mm四、钢筋的接头、弯钩和弯折

钢筋的搭接长度可见电子教材相关内容

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的截面积:受拉区不超过25%;受压区不超过50%

普通钢筋的焊接接头a)闪光接触b)夹杆式电弧焊c)搭叠式电弧焊

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1)受拉的光面钢筋需在端头设半圆弯钩

(2)带肋钢筋设直角形弯钩

(3)弯折处钢筋内侧弯曲直径D不得小于20d(表1-1)2、钢筋的弯钩和弯折

钢筋的弯钩与弯折示意图(尺寸单位:mm)a)钢筋135°弯钩

b)钢筋的弯折五、混凝土结构对钢筋的要求

1.钢筋的强度屈强比小则结构的可靠性高,但太小钢材利用率太低。

2.钢筋的塑性为了使钢筋在断裂前有足够的变形需要求钢材有一定的塑性。钢筋的伸长率和冷弯性能是施工单位验收钢筋是否合格的主要指标。

3.钢筋的可焊性可焊性是评定钢筋焊接后的接头性能的指标。可焊性好,即要求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钢筋焊接后不产生裂纹及过大的变形。

4.钢筋的耐火性热轧钢筋的耐火性能最好,冷轧钢筋其次,预应力钢筋最差。结构设计时应注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满足对构件耐火极限的要求。

5.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为了保证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要求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必须有足够的粘结力。钢筋表面的形状是影响粘结力的重要因素。

§1.4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一、粘结的作用抵抗钢筋滑动,保证两种材料共同工作

二、粘结机理分析

三、影响粘结强度的因素

四、钢筋的锚固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主要内容:

1.基本概念

粘结:

钢筋和混凝土界面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力。粘结应力: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所产生的沿钢筋纵向的剪应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