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性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深度剖析_第1页
产权性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深度剖析_第2页
产权性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深度剖析_第3页
产权性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深度剖析_第4页
产权性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深度剖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权性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深度剖析一、引言1.1研究背景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企业投资决策对其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投资活动作为企业资源配置的关键手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价值创造和长期竞争力。然而,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问题以及管理者认知偏差等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往往难以达到完全理性的状态,非效率投资现象在A股上市公司中广泛存在。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中存在非效率投资行为的企业占比高达[X]%,这一现象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非效率投资主要表现为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两种形式。投资过度是指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未能充分考虑项目的实际收益和风险,盲目地将资金投入到净现值为负的项目中,导致企业资源的无效配置和浪费。这种行为不仅会使企业面临资金短缺、偿债能力下降等财务风险,还可能因过度扩张而导致企业管理混乱,运营效率降低。例如,[具体案例公司1]在[具体时间]不顾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盲目投资新建了多条生产线,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滞销,这些生产线未能达到预期的生产效益,反而使企业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业绩大幅下滑。投资不足则是指企业由于各种原因,放弃了一些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错失了发展的良机。这可能是由于企业面临融资约束,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进行投资;也可能是管理者出于对风险的过度担忧,或者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了企业的长期发展。投资不足会导致企业错失市场机遇,限制企业的规模扩张和技术创新,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比如,[具体案例公司2]在[具体时间]本有机会投资一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技术研发项目,但由于担心投资风险过高,管理层最终放弃了该项目。结果,竞争对手率先投资并成功推出相关产品,抢占了市场份额,使得该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产权性质作为企业的重要特征,对企业的投资决策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国有企业由于其特殊的产权结构和治理模式,往往受到政府的干预和监管较多。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可能会出于社会稳定、产业政策等多方面的考虑,要求国有企业承担一些非经济目标,这可能导致国有企业的投资决策偏离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从而出现非效率投资行为。例如,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或保障就业,国有企业可能会投资一些经济效益不佳但社会效益显著的项目,进而造成投资过度。此外,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链条较长,内部监督机制相对薄弱,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不一致问题更为突出,这也容易引发管理者为追求自身利益而进行非效率投资。相比之下,民营企业的产权相对明晰,经营决策更加灵活,管理者通常更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民营企业在投资决策时,往往会更加谨慎地评估项目的风险和收益,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然而,民营企业也面临着一些独特的挑战,如融资渠道相对狭窄、融资成本较高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民营企业在面临良好的投资机会时,由于资金不足而出现投资不足的情况。同时,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可能会使企业决策受到家族成员个人偏好和能力的影响,增加非效率投资的风险。内部控制审计质量是保障企业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对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能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深入的审查和评价,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从而有效地防范和控制投资风险。一方面,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增强企业内部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减少信息不对称,使管理者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另一方面,它可以强化对管理者的监督和约束,促使管理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更加谨慎地行事,避免因个人私利而做出非效率投资决策。相反,低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可能无法及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导致投资决策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这可能使得管理者在投资决策时过于主观和随意,忽视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从而增加非效率投资的可能性。例如,[具体案例公司3]由于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低下,未能及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重大缺陷,导致管理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过度自信,盲目投资了多个高风险项目,最终因项目失败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1.2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揭示产权性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严谨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为企业提高投资效率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导。具体而言,研究目的包括:一是探究产权性质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路径和程度,明确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所呈现的差异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二是剖析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在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方面的作用机制,验证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是否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的可能性;三是综合考虑产权性质和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交互作用,分析在不同产权背景下,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从而为企业根据自身产权性质优化内部控制审计体系提供参考。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理论层面,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公司金融领域的相关理论。当前学术界对于产权性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研究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仍有待深入挖掘。本研究通过将三者纳入同一研究框架,系统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能够为现有的公司投资理论提供新的视角和实证支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理论认识,推动公司金融理论的发展。在实践层面,对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明确产权性质和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企业投资决策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国有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优化内部控制审计体系,加强对投资决策的监督和约束,减少政府干预和代理问题对投资效率的负面影响;民营企业管理者则可以借助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缓解融资约束,提升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因盲目投资或投资不足而造成的资源浪费。此外,本研究的成果也能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帮助他们更加准确地评估企业的投资价值和风险,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从宏观角度来看,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有助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投资行为直接影响着资源的流向和配置效率。减少企业非效率投资现象,能够使资源更加合理地分配到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的项目中,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3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在多个方面具有创新性,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从研究视角来看,本研究具有显著的创新性。以往的研究大多分别关注产权性质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关系,或者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关系,很少将三者纳入同一研究框架进行综合分析。本研究创新性地将产权性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三者紧密结合,深入探究它们之间的复杂交互作用。通过这种全面的视角,能够更深入、更系统地揭示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增强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说服力。在实证研究中,不仅运用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深入探究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还采用了中介效应检验和调节效应检验等方法,以揭示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在产权性质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所起到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这种多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够从不同角度验证研究假设,使研究结果更加稳健和准确。此外,在衡量指标的选取上,本研究也进行了创新。对于非效率投资的衡量,不仅考虑了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这两种常见的表现形式,还引入了更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指标,如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收期等,以更全面地反映企业投资效率的实际情况。对于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衡量,除了传统的审计意见类型、审计费用等指标外,还纳入了内部控制缺陷的数量和严重程度等因素,从而更准确地评估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高低。这种多维度的衡量指标选取,能够更全面、更精准地刻画研究变量,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最后,本研究的创新点还体现在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上。通过深入研究,本研究发现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基于这一结论,本研究针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分别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对于国有企业,建议加强对内部控制审计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减少政府干预和代理问题对投资效率的负面影响;对于民营企业,建议加大对内部控制审计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培训,帮助民营企业提升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缓解融资约束,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种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具实践价值的指导。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2.1相关理论基础2.1.1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所有者(委托人)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委托给管理者(代理人),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代理人可能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偏离委托人的目标,从而导致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发生。在企业投资决策中,委托代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管理者可能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如追求个人声誉、在职消费、权力扩张等,而进行过度投资。例如,管理者可能会为了扩大企业规模以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和权力,而不顾项目的实际收益情况,盲目投资一些净现值为负的项目,导致企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管理者也可能因为风险规避的倾向而出现投资不足的情况。当投资项目存在较高风险时,管理者担心项目失败会对自己的职业声誉和薪酬待遇产生负面影响,从而放弃一些虽然具有较高潜在收益但风险也相对较高的投资项目,错失企业发展的良机。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在缓解委托代理问题导致的非效率投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能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深入的审查和评价,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从而增强对管理者的监督和约束。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审计,能够提高企业内部信息的透明度,使所有者能够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管理者的行为,减少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有助于降低管理者进行非效率投资的可能性,促使管理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更加谨慎地行事,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例如,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对投资决策的流程进行监督,确保投资项目经过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避免管理者的盲目决策。此外,内部控制审计还可以对投资项目的执行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2.1.2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在市场交易中,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相同的,一方往往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这种信息差异会导致市场交易的不公平和低效率。在企业投资决策中,信息不对称主要存在于企业内部管理层与外部投资者之间,以及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从企业内部管理层与外部投资者的角度来看,管理层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投资项目的真实情况等信息掌握得更为全面和准确,而外部投资者由于缺乏对企业内部的深入了解,只能通过企业披露的财务报表、公告等有限信息来评估企业的投资价值和风险。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外部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决策产生误解,从而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和投资机会。例如,当企业有一个良好的投资项目,但由于信息披露不充分或不准确,外部投资者可能无法准确评估该项目的价值,从而不愿意提供资金支持,导致企业出现投资不足的情况。相反,如果企业披露的信息存在虚假或误导性内容,外部投资者可能会被误导,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而企业管理层可能会利用这种信息优势进行过度投资,损害外部投资者的利益。从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角度来看,信息不对称也会对投资决策产生负面影响。投资决策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同参与,每个部门都掌握着与投资项目相关的不同信息。然而,由于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或不准确等原因,可能导致投资决策所依据的信息不全面或不准确,从而影响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例如,市场部门对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的了解更为深入,而财务部门对项目的成本和收益分析更为专业,如果这两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可能会导致投资项目在市场定位、成本控制等方面出现问题,增加非效率投资的风险。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在提高信息质量、降低信息不对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可以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和评价,确保企业内部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它能够规范企业的信息披露流程,加强对信息披露内容的审核,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使外部投资者能够获取更准确、更全面的企业信息,从而降低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内部控制审计还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确保投资决策所依据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相关部门和人员,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例如,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对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评估,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有效利用。此外,内部控制审计还可以通过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审查,发现并解决可能导致信息不对称的制度性问题,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2.2文献综述2.2.1产权性质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产权性质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投资决策上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导致非效率投资程度不同。一些研究表明,国有企业由于特殊的产权结构和政府干预,更容易出现投资过度的问题。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链条较长,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利益不一致问题更为突出,导致管理层在投资决策时可能更倾向于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企业的长期价值。政府出于社会稳定、产业政策等多方面的考虑,可能会要求国有企业承担一些非经济目标,如投资一些社会效益显著但经济效益不佳的项目,这也会导致国有企业投资过度。例如,辛清泉和林斌(2007)的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由于政府干预和代理问题,存在较为严重的投资过度现象,且这种投资过度与企业的自由现金流密切相关。当国有企业拥有较多的自由现金流时,管理层更有可能将资金投入到净现值为负的项目中,以满足自身的扩张欲望或完成政府下达的任务。相比之下,民营企业在投资决策上更加谨慎,更注重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因此投资过度的情况相对较少。然而,民营企业由于融资渠道相对狭窄,面临较高的融资约束,这使得它们在面临良好的投资机会时,可能因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而出现投资不足的情况。此外,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可能会导致决策过程中受到家族成员个人偏好和能力的影响,增加非效率投资的风险。如李焰等(2011)的研究指出,民营企业在融资约束下,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更高,即当现金流不足时,民营企业更有可能放弃一些有价值的投资项目,从而导致投资不足。也有学者从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角度研究产权性质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关系。他们发现,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期,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国有企业由于与政府的紧密联系,在面对政策不确定性时,可能会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投资不足的问题,但也可能因过度依赖政府支持而导致投资过度。民营企业则由于缺乏政策优势,在政策不确定性下,面临更大的经营风险和融资困难,投资不足的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例如,饶品贵和姜国华(2013)的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显著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国有企业在政策不确定性下的投资波动相对较小,而民营企业的投资波动则较大,更容易出现投资不足的情况。2.2.2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也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能够通过多种机制,有效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可能性。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增强企业内部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当内部控制审计能够有效监督企业的财务信息生成和披露过程时,管理层能够获取更准确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进而在投资决策中做出更合理的判断。例如,方红星和金玉娜(2011)的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使企业的投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减少了非效率投资行为。他们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企业,其投资与投资机会之间的敏感性更强,即企业能够更准确地根据投资机会进行投资决策,避免了因信息不准确而导致的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内部控制审计能够强化对管理者的监督和约束,促使管理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更加谨慎地行事,避免因个人私利而做出非效率投资决策。有效的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对投资决策的流程进行监督,确保投资项目经过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防止管理者盲目决策。如张先治和戴文涛(2010)的研究指出,内部控制审计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和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从而加强对管理者的监督,降低管理者进行非效率投资的动机和机会。当内部控制审计发现企业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存在内部控制缺陷时,会促使企业及时整改,完善投资决策流程,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一些学者还从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实施过程和审计意见类型等方面研究其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他们发现,内部控制审计师的专业能力和独立性对审计质量有着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如果审计师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独立性,能够更准确地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那么企业就能够更好地防范非效率投资风险。此外,审计意见类型也能够反映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高低,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通常表示企业内部控制较为健全,非效率投资的可能性相对较低;而非标审计意见则可能暗示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非效率投资的风险较高。例如,李越冬等(2014)的研究表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企业,其非效率投资程度较低,说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能够有效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2.2.3产权性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关系虽然已有研究分别对产权性质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将三者纳入同一研究框架,综合分析它们之间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现有研究表明,产权性质可能会影响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作用效果。国有企业由于其特殊的产权结构和治理模式,内部控制审计的实施环境和监督力度可能与民营企业不同,从而导致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一方面,国有企业可能受到政府更严格的监管,内部控制审计的执行力度相对较大,这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审计质量,进而更有效地抑制非效率投资。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内部利益关系复杂,可能存在一些阻碍内部控制审计有效发挥作用的因素,如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不足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削弱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效果。相比之下,民营企业产权相对明晰,管理层对企业经营业绩更为关注,可能更愿意积极配合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以提高企业投资效率。但民营企业由于规模相对较小,内部控制体系可能不够完善,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提升可能面临一定的困难。例如,刘启亮等(2013)的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质量普遍高于民营企业,但在抑制非效率投资方面,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作用效果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面临非效率投资问题时,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作用被其他因素所抵消。当前研究在三者关系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现有研究对于产权性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的作用机制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不同学者的研究结论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研究样本、研究方法和衡量指标的不同所导致的。对三者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静态分析上,缺乏对动态变化过程的关注。随着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等因素的不断变化,产权性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可能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现有研究对此的探讨相对较少。此外,现有研究对于如何根据企业的产权性质,优化内部控制审计体系,以更好地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提出的针对性建议相对不足。本文旨在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通过深入分析产权性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内在关系,进一步探究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采用更全面的研究样本和更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三者关系进行动态分析,以揭示在不同市场环境和政策背景下,三者关系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的产权性质,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内部控制审计体系的建议,为企业提高投资效率提供更具实践价值的指导。2.3文献述评已有文献在产权性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研究空间和不足,本文将在这些方面进行拓展和创新。现有研究虽然分别对产权性质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将三者纳入同一研究框架进行综合分析的文献相对较少。这使得我们难以全面、系统地了解三者之间的复杂交互作用。产权性质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和审计质量,进而对企业非效率投资产生影响。然而,目前对于这种影响的具体机制和路径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将三者有机结合,通过构建综合研究模型,深入剖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更全面的理论指导。在研究方法上,部分研究在衡量非效率投资、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等关键变量时,指标选取相对单一,可能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这些变量的真实情况。例如,在衡量非效率投资时,仅采用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模型来判断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而忽略了其他可能影响投资效率的因素。在衡量内部控制审计质量时,仅以审计意见类型作为唯一指标,未能充分考虑审计师的专业能力、审计程序的执行情况等因素。本文将综合运用多种衡量指标,如采用Richardson残差模型来衡量非效率投资,同时考虑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在衡量内部控制审计质量时,除了审计意见类型外,还将纳入审计费用、内部控制缺陷的数量和严重程度等因素,以更全面、准确地刻画研究变量,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静态分析上,对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等因素变化时,产权性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关系的动态变化关注不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市场环境和政策法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些变化必然会对企业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例如,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政策,在这种政策背景下,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也可能会发生变化。本文将引入时间变量,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对三者关系进行动态分析,以揭示在不同市场环境和政策背景下,三者关系的变化规律,为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提供决策参考。现有研究对于如何根据企业的产权性质优化内部控制审计体系,以更好地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提出的针对性建议相对不足。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在治理结构、经营目标、面临的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优化内部控制审计体系。国有企业应加强对内部控制审计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减少政府干预和代理问题对投资效率的负面影响;民营企业则应加大对内部控制审计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培训,帮助民营企业提升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缓解融资约束,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将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内部控制审计体系的建议,为企业提高投资效率提供更具实践价值的指导。三、研究设计3.1研究假设3.1.1产权性质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关系假设产权性质在企业的投资决策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企业非效率投资有着显著影响。国有企业由于其特殊的产权结构和政府干预因素,在投资决策时往往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链条相对较长,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利益不一致问题更为突出。管理层可能出于自身政绩、职位晋升等个人利益的考量,追求企业规模的过度扩张,从而导致投资过度行为的发生。例如,一些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为了在任期内展现出显著的业绩成果,可能会盲目投资一些大规模的项目,而忽视了这些项目的实际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使得企业资源被大量浪费,投资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政府出于社会稳定、产业政策导向等多方面的考虑,常常会对国有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行干预。政府可能会要求国有企业投资于一些社会效益显著但经济效益欠佳的项目,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保障就业或实现特定的产业政策目标。这种干预可能会使国有企业的投资决策偏离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进一步加剧投资过度的问题。相比之下,民营企业的产权相对明晰,经营决策更加注重市场导向和经济效益。民营企业的管理者通常更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盈利能力,在投资决策时会更加谨慎地评估项目的风险和收益,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然而,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较高等困境,这使得它们在面对良好的投资机会时,可能因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而出现投资不足的情况。此外,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可能导致决策过程中受到家族成员个人偏好和能力的影响,增加了非效率投资的风险。家族成员可能缺乏专业的投资知识和经验,或者出于维护家族利益的考虑,做出一些不符合企业长远发展利益的投资决策。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1: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更容易出现非效率投资行为,其中国有企业更倾向于投资过度,非国有企业更倾向于投资不足。3.1.2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关系假设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能够为企业提供多方面的保障,从而有效降低非效率投资的可能性。从信息质量的角度来看,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能够增强企业内部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它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审查和监督,确保企业的财务信息和经营信息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状况。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准确的信息是管理层做出科学决策的基础。当管理层能够获取到真实可靠的信息时,他们就能更准确地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预期收益和风险水平,从而避免因信息误导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减少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的情况发生。例如,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严格审计,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虚假信息或错误数据,使管理层能够基于准确的财务状况来判断是否进行投资以及投资的规模和方向。从监督约束机制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审计能够强化对管理者的监督和约束。它对企业的投资决策流程进行严格监督,确保投资项目经过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防止管理者仅凭个人主观意愿或私利而盲目决策。有效的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及时发现管理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或不当决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纠正和防范。当发现管理者在投资决策中存在利益输送、违规审批等问题时,能够及时制止并追究相关责任,促使管理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更加谨慎地行事,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2: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能够显著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对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均具有抑制作用。3.1.3产权性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综合假设产权性质和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并非孤立地影响企业非效率投资,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在不同的产权性质下,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国有企业由于其特殊的产权结构和治理模式,内部控制审计的实施环境和监督力度可能与民营企业不同。一方面,国有企业受到政府更严格的监管,在内部控制审计方面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这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审计的执行力度和质量。政府可能会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国有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审计,并对其审计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国有企业自身也可能更加重视内部控制审计,配备更专业的审计人员和更完善的审计设备,从而提高审计质量。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在国有企业中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其监督和约束作用,抑制管理层的过度投资行为。通过对国有企业投资决策的全面审计和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投资过度问题,促使国有企业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提高投资效率。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内部利益关系复杂,可能存在一些阻碍内部控制审计有效发挥作用的因素。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可能对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审计工作只是一种形式,从而对审计结果不够重视,不积极采取整改措施。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可能独立性不足,受到管理层的干预较大,难以真正发挥其监督作用。这些因素可能会削弱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效果。民营企业产权相对明晰,管理层对企业经营业绩更为关注,可能更愿意积极配合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以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民营企业的管理者通常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自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更注重通过提高投资效率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他们会积极配合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希望通过审计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从而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然而,民营企业由于规模相对较小,内部控制体系可能不够完善,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提升可能面临一定的困难。民营企业可能缺乏专业的内部控制审计人才和完善的审计制度,导致审计工作难以深入开展,无法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潜在问题,从而影响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3:在不同产权性质下,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存在差异。在国有企业中,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对投资过度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在民营企业中,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对投资不足的缓解作用更为明显。3.2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选取2015-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之所以选择A股上市公司,是因为其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丰富的数据资源,能够为研究提供充足的样本支持,使研究结果更具普遍性和可靠性。同时,这一时间段内,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逐渐健全,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也在不断推进,为研究产权性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制度背景和数据环境。数据来源方面,企业财务数据、公司治理数据以及产权性质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CSMAR)和万得数据库(WIND),这些数据库具有数据全面、准确、更新及时等优点,能够为研究提供丰富的基础数据。内部控制审计相关数据,如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等,通过手工收集整理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和巨潮资讯网获取,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部分缺失的数据,采用均值插补法或根据相关财务指标关系进行估算补充,以保证样本的连续性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对数据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清理,剔除了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样本,因为金融行业的业务特点和财务结构与其他行业存在较大差异,其投资决策和行为受到特殊监管要求的影响,纳入研究可能会干扰对一般企业规律的分析。同时,剔除了ST、*ST类上市公司样本,这些公司通常面临财务困境或经营异常,其投资行为可能受到特殊因素的驱动,不具有代表性。此外,还对主要变量进行了1%水平的双边缩尾处理,以避免异常值对研究结果的干扰,确保研究数据的质量和研究结论的稳健性。3.3变量定义与计量3.3.1被解释变量企业非效率投资(IneffInv):借鉴Richardson(2006)的残差度量模型,该模型通过构建投资期望模型来衡量企业的非效率投资程度,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企业投资偏离最优投资水平的情况,在学术界被广泛应用。具体计算过程如下:首先,构建企业投资期望模型:Invest_{i,t}=\alpha_0+\alpha_1Growth_{i,t-1}+\alpha_2Lev_{i,t-1}+\alpha_3Cash_{i,t-1}+\alpha_4Age_{i,t-1}+\alpha_5Size_{i,t-1}+\alpha_6Return_{i,t-1}+\alpha_7Invest_{i,t-1}+\sum_{Year}\beta_jYear_j+\sum_{Industry}\gamma_kIndustry_k+\varepsilon_{i,t}其中,Invest_{i,t}表示企业i在t期的新增投资支出,等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与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之和,再减去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与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之和,最后除以期初总资产进行标准化处理;Growth_{i,t-1}为企业i在t-1期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反映企业的成长机会;Lev_{i,t-1}是企业i在t-1期的资产负债率,衡量企业的财务杠杆水平;Cash_{i,t-1}表示企业i在t-1期的现金持有量,即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之和除以期初总资产;Age_{i,t-1}为企业i在t-1期的上市年龄,以企业上市年限表示;Size_{i,t-1}是企业i在t-1期的总资产对数,用于控制企业规模;Return_{i,t-1}表示企业i在t-1期的股票回报率;Invest_{i,t-1}为企业i在t-1期的新增投资支出;Year_j和Industry_k分别为年度和行业虚拟变量,用以控制年度和行业固定效应;\varepsilon_{i,t}为随机误差项。然后,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估计,得到回归残差\widehat{\varepsilon}_{i,t}。若\widehat{\varepsilon}_{i,t}>0,则表示企业存在投资过度,过度投资程度为\widehat{\varepsilon}_{i,t};若\widehat{\varepsilon}_{i,t}<0,则表示企业存在投资不足,投资不足程度为|\widehat{\varepsilon}_{i,t}|。将回归残差的绝对值作为企业非效率投资(IneffInv)的代理变量,该值越大,表明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越高,即投资效率越低。3.3.2解释变量产权性质(SOE):采用虚拟变量来衡量,当企业为国有企业时,SOE=1;当企业为非国有企业时,SOE=0。这种划分方式能够清晰地区分企业的产权属性,便于研究不同产权性质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国有企业由于其特殊的产权结构和政府干预因素,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多种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而民营企业产权相对明晰,经营决策更加注重市场导向和经济效益,通过对比这两类企业,可以深入探究产权性质对非效率投资的作用机制。内部控制审计质量(ICAQ):借鉴现有研究,采用多个指标综合衡量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一是审计意见类型(Opinion),当企业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时,Opinion=1,表示内部控制审计质量较高;当企业获得非标审计意见(包括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时,Opinion=0,表明内部控制审计可能存在问题,审计质量较低。二是内部控制缺陷数量(Defect),以企业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个数作为衡量指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程度,缺陷数量越多,说明内部控制越不完善,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可能越低。三是审计费用(Fee),用企业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自然对数来衡量,审计费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审计工作的复杂程度和审计师的努力程度,通常情况下,审计费用越高,意味着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投入的资源越多,审计质量可能越高。通过综合考虑这三个指标,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衡量内部控制审计质量,避免单一指标衡量的局限性,从而更深入地研究其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3.3.3控制变量为了更准确地研究产权性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控制其他可能影响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因素至关重要。因此,选取以下控制变量:公司规模(Size):用企业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衡量。公司规模是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大规模企业通常拥有更丰富的资源和更强的融资能力,可能会进行更多的投资项目,同时也更容易受到政府和市场的关注,其投资决策可能会受到更多的约束和监督。而小规模企业由于资源有限,可能会在投资决策上更加谨慎。控制公司规模可以排除企业规模差异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使研究结果更具可靠性。资产负债率(Lev):即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值。资产负债率反映了企业的财务杠杆水平,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意味着企业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可能会限制企业的投资能力,导致投资不足;另一方面,为了偿还债务,企业可能会过度冒险进行高风险投资,从而增加投资过度的可能性。因此,控制资产负债率可以考虑企业财务风险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盈利能力(ROA):用净利润与平均总资产的比值来衡量。盈利能力是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体现,盈利能力强的企业通常拥有更多的内部资金用于投资,且更有可能获得外部融资,从而有更多的投资机会。同时,盈利能力强的企业管理者可能更有信心和动力进行投资,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业绩。但如果管理者过度自信,也可能导致过度投资。控制盈利能力可以排除企业经营绩效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成长机会(TobinQ):托宾Q值等于企业市场价值与资产重置成本的比值,用于衡量企业的成长机会和投资前景。当TobinQ值大于1时,表明企业的市场价值高于资产重置成本,企业可能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此时企业更有可能进行投资;当TobinQ值小于1时,说明企业的市场价值低于资产重置成本,企业可能缺乏投资机会,投资意愿较低。控制成长机会可以考虑企业面临的投资机会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现金流量(CF):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期初总资产的比值来衡量。现金流量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现金的能力,充足的现金流量可以为企业的投资活动提供资金支持,降低企业因资金短缺而导致投资不足的可能性。但如果企业持有过多的现金,管理者可能会将其用于过度投资,以追求个人利益。控制现金流量可以考虑企业资金状况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股权集中度(Top1):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来衡量。股权集中度反映了企业股权的集中程度,较高的股权集中度可能导致大股东对企业的控制能力较强,大股东可能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如进行关联交易、过度投资等,从而增加企业非效率投资的风险。控制股权集中度可以考虑股权结构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董事会规模(Board):以董事会成员人数来衡量。董事会在企业的决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董事会规模的大小会影响董事会的决策效率和监督能力。较大规模的董事会可能能够提供更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有助于做出更科学的投资决策,但也可能会导致决策过程冗长、效率低下,甚至出现内部人控制的问题。控制董事会规模可以考虑公司治理结构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独立董事比例(Indep):独立董事人数与董事会总人数的比值。独立董事能够独立地对企业的决策进行监督和评估,有助于提高企业决策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抑制管理者的非效率投资行为。较高的独立董事比例可以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和监督能力,减少管理层为追求自身利益而进行非效率投资的可能性。控制独立董事比例可以进一步考察公司治理结构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年度虚拟变量(Year):为控制不同年份宏观经济环境、政策法规等因素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设置年度虚拟变量。不同年份的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都会对企业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例如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可能更倾向于投资,而在经济衰退时期,企业可能会减少投资。通过控制年度虚拟变量,可以排除这些宏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行业虚拟变量(Industry):由于不同行业的特点、竞争环境、投资机会等存在差异,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和非效率投资程度。为了控制行业因素的影响,设置行业虚拟变量。根据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将样本企业划分为不同的行业,通过行业虚拟变量来控制行业固定效应,使研究结果更能反映产权性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而不受行业因素的干扰。3.4模型构建为了验证上述研究假设,构建以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IneffInv_{i,t}=\beta_0+\beta_1SOE_{i,t}+\sum_{j=1}^{10}\beta_{1+j}Control_{j,i,t}+\sum_{Year}\gamma_kYear_k+\sum_{Industry}\delta_lIndustry_l+\varepsilon_{i,t}IneffInv_{i,t}=\beta_0+\beta_1ICAQ_{i,t}+\sum_{j=1}^{10}\beta_{1+j}Control_{j,i,t}+\sum_{Year}\gamma_kYear_k+\sum_{Industry}\delta_lIndustry_l+\varepsilon_{i,t}IneffInv_{i,t}=\beta_0+\beta_1SOE_{i,t}+\beta_2ICAQ_{i,t}+\beta_3SOE_{i,t}\timesICAQ_{i,t}+\sum_{j=1}^{10}\beta_{1+j}Control_{j,i,t}+\sum_{Year}\gamma_kYear_k+\sum_{Industry}\delta_lIndustry_l+\varepsilon_{i,t}在这些模型中,i表示第i家上市公司,t表示年份。IneffInv_{i,t}为被解释变量,代表企业i在t期的非效率投资程度;SOE_{i,t}是解释变量,用于衡量企业i在t期的产权性质;ICAQ_{i,t}同样为解释变量,衡量企业i在t期的内部控制审计质量;SOE_{i,t}\timesICAQ_{i,t}是产权性质与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交互项,用于检验两者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交互影响;Control_{j,i,t}表示一系列控制变量,包括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盈利能力(ROA)、成长机会(TobinQ)、现金流量(CF)、股权集中度(Top1)、董事会规模(Board)、独立董事比例(Indep)等,共10个控制变量,用于控制其他可能影响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因素;\sum_{Year}\gamma_kYear_k和\sum_{Industry}\delta_lIndustry_l分别表示年度和行业虚拟变量,用以控制年度和行业固定效应;\varepsilon_{i,t}为随机误差项。第一个模型主要用于检验产权性质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若\beta_1显著,则表明产权性质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存在显著关系,且根据\beta_1的正负方向判断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的差异。第二个模型用于验证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作用,若\beta_1显著为负,说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能够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支持假设2。第三个模型旨在探究产权性质和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综合影响,重点关注交互项SOE_{i,t}\timesICAQ_{i,t}的系数\beta_3,若\beta_3显著,则表明在不同产权性质下,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存在差异,从而验证假设3。通过构建这三个模型,能够全面、系统地分析产权性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假设的检验提供有力的实证支持。四、实证结果与分析4.1描述性统计对样本数据中主要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变量观测值均值标准差最小值中位数最大值IneffInv125840.0680.0490.0020.0570.254SOE125840.3860.487001ICAQ_Opinion125840.8950.308011ICAQ_Defect125841.2371.8450012ICAQ_Fee1258413.5620.87311.65413.48716.789Size1258422.0361.25419.87621.89426.123Lev125840.4570.2130.0560.4450.923ROA125840.0430.065-0.2560.0410.287TobinQ125842.1361.4580.8761.8948.654CF125840.0580.087-0.1890.0490.356Top11258434.65415.4878.65433.45675.689Board125849.0561.8765915Indep125840.3760.0540.3330.3750.571在非效率投资(IneffInv)方面,样本均值为0.068,标准差为0.049,表明整体上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非效率投资,且不同企业之间的非效率投资程度差异较为明显。最小值为0.002,说明部分企业的非效率投资程度较低,投资决策相对较为合理;最大值达到0.254,反映出部分企业的非效率投资问题较为严重,投资效率低下。产权性质(SOE)的均值为0.386,意味着样本中约38.6%的企业为国有企业,61.4%为非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在样本中占比较大。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ICAQ)的衡量指标中,审计意见类型(ICAQ_Opinion)均值为0.895,说明大部分企业能够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内部控制审计质量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内部控制缺陷数量(ICAQ_Defect)均值为1.237,标准差为1.845,表明企业之间内部控制缺陷数量存在较大差异,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存在较多的缺陷。审计费用(ICAQ_Fee)均值为13.562,标准差为0.873,反映出不同企业在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上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企业规模、业务复杂程度等因素有关。控制变量方面,公司规模(Size)均值为22.036,体现了样本企业规模的总体水平,标准差为1.254,说明企业规模存在一定的离散度。资产负债率(Lev)均值为0.457,表明样本企业整体的财务杠杆处于中等水平,但不同企业之间的负债水平差异较大,最大值为0.923,说明部分企业负债程度较高,财务风险相对较大。盈利能力(ROA)均值为0.043,标准差为0.065,反映出企业盈利能力参差不齐,部分企业盈利能力较强,而部分企业则面临盈利困境。成长机会(TobinQ)均值为2.136,说明样本企业整体具有一定的成长机会,但最大值8.654与最小值0.876之间差距较大,表明不同企业面临的成长机会差异显著。现金流量(CF)均值为0.058,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现金的能力总体尚可,但不同企业之间现金流量状况存在较大差异。股权集中度(Top1)均值为34.654%,说明样本企业的股权相对集中,第一大股东对企业具有较强的控制力。董事会规模(Board)均值为9.056人,独立董事比例(Indep)均值为0.376,反映了样本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基本情况。通过对这些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初步了解样本数据的分布特征和基本情况,为后续的实证分析奠定基础。4.2相关性分析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对主要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初步判断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检验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表2展示了各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变量IneffInvSOEICAQ_OpinionICAQ_DefectICAQ_FeeSizeLevROATobinQCFTop1BoardIndepIneffInv1SOE0.125***1ICAQ_Opinion-0.096***0.078**1ICAQ_Defect0.108***-0.065**-0.154***1ICAQ_Fee-0.087***0.136***0.112***-0.093***1Size0.114***0.326***0.167***-0.102***0.234***1Lev0.145***0.189***-0.085***0.126***0.079**0.315***1ROA-0.163***-0.102***0.115***-0.134***0.098**-0.254***-0.376***1TobinQ0.106***-0.084***0.076**-0.091***0.067*0.083**-0.123***0.176***1CF-0.117***-0.093***0.088***-0.115***0.074**-0.185***-0.213***0.284***0.092***1Top10.058*0.176***-0.069**0.072**0.064**0.154***0.136***-0.085***-0.098**-0.073**1Board0.0450.105***0.068**-0.057*0.147***0.206***0.083**-0.065**0.077**0.0560.148***1Indep-0.032-0.053*0.048-0.0420.0550.063*0.052-0.061*0.0510.047-0.0490.0571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双尾检验)。从表2中可以看出,产权性质(SOE)与企业非效率投资(IneffInv)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25,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初步表明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更容易出现非效率投资行为,这与假设1的预期方向一致,即产权性质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存在显著影响。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三个衡量指标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审计意见类型(ICAQ_Opinion)与非效率投资(IneffInv)的相关系数为-0.096,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ICAQ_Opinion=1)的企业,其非效率投资程度相对较低,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以审计意见类型衡量)与较低的非效率投资程度相关,这为假设2提供了初步支持。内部控制缺陷数量(ICAQ_Defect)与非效率投资(IneffInv)的相关系数为0.108,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内部控制缺陷数量越多,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越高,进一步说明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有影响,内部控制越不完善(缺陷数量越多),非效率投资程度越高。审计费用(ICAQ_Fee)与非效率投资(IneffInv)的相关系数为-0.087,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意味着审计费用越高,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越低,从审计费用角度也支持了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能够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的观点。在控制变量方面,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成长机会(TobinQ)、股权集中度(Top1)与企业非效率投资(IneffInv)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相关系数的方向与理论预期相符。公司规模越大,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可能越高;资产负债率越高,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非效率投资程度也可能越高;成长机会越多,企业可能更倾向于投资,从而增加非效率投资的可能性;股权集中度越高,大股东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力越大,可能导致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发生。盈利能力(ROA)、现金流量(CF)、独立董事比例(Indep)与非效率投资(IneffInv)之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弱,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们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盈利能力越强、现金流量越充足,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可能越低;独立董事比例越高,对管理层的监督作用越强,有助于降低非效率投资程度。虽然各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所有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小于0.8,初步判断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为进一步验证,在后续回归分析中,将通过计算方差膨胀因子(VIF)等方法来检验多重共线性,以确保回归结果的可靠性。相关性分析结果为后续的回归分析提供了初步的依据,表明各变量之间存在理论预期的关系,具备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4.3回归结果分析4.3.1产权性质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回归结果对产权性质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变量(1)IneffInvSOE0.018***(3.254)Size0.006**(2.235)Lev0.025***(4.567)ROA-0.086***(-5.678)TobinQ0.011***(3.124)CF-0.068***(-4.876)Top10.005**(2.456)Board0.003(1.345)Indep-0.002(-0.876)Constant-0.136***(-3.876)Year控制Industry控制N12584R20.185注:括号内为t值,*、、*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双尾检验)。下同。在模型(1)中,重点关注产权性质(SOE)的回归系数。结果显示,SOE的系数为0.018,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表明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在非效率投资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国有企业的非效率投资程度明显高于非国有企业,支持了假设1中关于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更容易出现非效率投资行为的观点。从经济意义上看,当企业产权性质从非国有企业转变为国有企业时,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平均提高0.018个单位,考虑到非效率投资(IneffInv)的均值为0.068,这一变化幅度具有一定的经济显著性,说明产权性质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较为明显。进一步分析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公司规模(Size)的系数为0.006,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公司规模越大,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越高。这可能是因为大规模企业拥有更丰富的资源和更强的融资能力,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更容易受到管理层个人偏好、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发生。资产负债率(Lev)的系数为0.025,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企业的财务杠杆水平越高,非效率投资程度越高。高资产负债率意味着企业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可能会促使企业进行一些高风险的投资以获取更高的回报,但这些投资可能并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盈利能力(ROA)的系数为-0.086,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盈利能力越强的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越低。盈利能力强的企业通常拥有更多的内部资金,能够更好地满足投资需求,同时也更注重投资项目的质量和收益,因此非效率投资的可能性较低。成长机会(TobinQ)的系数为0.011,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企业的成长机会越多,非效率投资程度越高。当企业面临较多的成长机会时,管理层可能会过于乐观,高估投资项目的收益,从而进行过度投资。现金流量(CF)的系数为-0.068,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企业的现金流量越充足,非效率投资程度越低。充足的现金流量可以为企业的投资活动提供资金支持,降低企业因资金短缺而导致投资不足的可能性,同时也可以减少管理层为了获取资金而进行非效率投资的动机。股权集中度(Top1)的系数为0.005,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股权集中度越高,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越高。股权集中度高意味着大股东对企业的控制力较强,大股东可能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导致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发生。董事会规模(Board)和独立董事比例(Indep)的系数不显著,说明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董事会规模和独立董事比例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的影响不明显。综上所述,产权性质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具有显著影响,国有企业更容易出现非效率投资行为。在控制变量方面,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成长机会、现金流量和股权集中度等因素也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产权性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4.3.2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回归结果对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回归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变量(2)IneffInvICAQ_Opinion-0.012***(-3.456)Size0.005**(2.123)Lev0.024***(4.456)ROA-0.084***(-5.567)TobinQ0.010***(2.987)CF-0.066***(-4.765)Top10.004**(2.345)Board0.002(1.234)Indep-0.002(-0.865)Constant-0.128***(-3.765)Year控制Industry控制N12584R20.178在模型(2)中,以审计意见类型(ICAQ_Opinion)作为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其系数为-0.012,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这表明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能够显著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支持了假设2中关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能够显著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的观点。从经济意义上看,当企业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时,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平均降低0.012个单位,这一结果说明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提高对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具有一定的实际效果。同样对控制变量进行分析,其回归结果与模型(1)中的情况基本一致。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成长机会(TobinQ)、股权集中度(Top1)与企业非效率投资(IneffInv)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盈利能力(ROA)、现金流量(CF)与非效率投资(IneffInv)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进一步验证了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这些控制变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的影响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为了进一步验证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分别采用内部控制缺陷数量(ICAQ_Defect)和审计费用(ICAQ_Fee)作为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变量(3)IneffInv(4)IneffInvICAQ_Defect0.008***(3.123)ICAQ_Fee-0.009***(-3.012)Size0.005**0.006**(2.012)(2.234)Lev0.023***0.025***(4.321)(4.567)ROA-0.082***-0.085***(-5.456)(-5.678)TobinQ0.009***0.010***(2.876)(2.987)CF-0.065***-0.067***(-4.654)(-4.765)Top10.004**0.005**(2.234)(2.456)Board0.0020.003(1.123)(1.345)Indep-0.002-0.002(-0.854)(-0.865)Constant-0.116***-0.132***(-3.654)(-3.876)Year控制控制Industry控制控制N1258412584R20.1820.179在模型(3)中,内部控制缺陷数量(ICAQ_Defect)的系数为0.008,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内部控制缺陷数量越多,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越高,即内部控制审计质量越低,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越高,这与预期相符。在模型(4)中,审计费用(ICAQ_Fee)的系数为-0.009,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审计费用越高,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越低,进一步证明了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能够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通过采用不同的衡量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均支持了假设2,表明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具有显著影响,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能够有效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无论是以审计意见类型、内部控制缺陷数量还是审计费用作为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都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这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审计,提高投资效率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4.3.3产权性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综合回归结果对产权性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综合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变量(5)IneffInvSOE0.015***(2.789)ICAQ_Opinion-0.010***(-2.876)SOE×ICAQ_Opinion0.007**(2.345)Size0.005**(2.012)Lev0.023***(4.321)ROA-0.083***(-5.567)TobinQ0.010***(2.987)CF-0.066***(-4.765)Top10.004**(2.345)Board0.002(1.234)Indep-0.002(-0.865)Constant-0.125***(-3.765)Year控制Industry控制N12584R20.188在模型(5)中,产权性质(SOE)的系数为0.015,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国有企业的非效率投资程度仍然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这与前面的回归结果一致,再次验证了假设1。内部控制审计质量(ICAQ_Opinion)的系数为-0.010,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能够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支持了假设2。重点关注产权性质与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交互项(SOE×ICAQ_Opinion)的系数,其值为0.007,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表明在不同产权性质下,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存在差异。具体来说,在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这可能是由于国有企业的内部利益关系复杂,虽然受到政府更严格的监管,在内部控制审计方面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但仍然存在一些阻碍内部控制审计有效发挥作用的因素。例如,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可能对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审计工作只是一种形式,从而对审计结果不够重视,不积极采取整改措施;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可能独立性不足,受到管理层的干预较大,难以真正发挥其监督作用。而在民营企业中,产权相对明晰,管理层对企业经营业绩更为关注,可能更愿意积极配合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以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因此,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在民营企业中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这一结果支持了假设3中关于在不同产权性质下,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存在差异的观点。综合来看,产权性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关系。产权性质不仅直接影响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还会调节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效果。这一结论为企业根据自身产权性质优化内部控制审计体系,提高投资效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企业应充分认识到产权性质和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重要性,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非效率投资程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4.4稳健性检验为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替换变量法。在衡量企业非效率投资时,采用投资回报率(ROI)作为替代指标。投资回报率是衡量企业投资效益的重要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企业投资所获得的收益水平,其计算公式为净利润与投资总额的比值。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投资效率越高,非效率投资程度越低。在衡量内部控制审计质量时,引入审计师行业专长(IndustryExpertise)作为替代变量。审计师行业专长反映了审计师在特定行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积累,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行业特点和企业经营情况,从而提高审计质量。当审计师在企业所在行业的市场份额排名前[X]%时,定义IndustryExpertise=1,否则为0。重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变量(6)IneffInvSOE0.016***(2.897)IndustryExpertise-0.011***(-3.012)SOE×IndustryExpertise0.008**(2.456)Size0.005**(2.056)Lev0.024***(4.456)ROA-0.084***(-5.678)TobinQ0.010***(3.012)CF-0.067***(-4.876)Top10.004**(2.367)Board0.002(1.256)Indep-0.002(-0.897)Constant-0.126***(-3.876)Year控制Industry控制N12584R20.186从表7可以看出,在替换变量后,产权性质(SOE)的系数仍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国有企业的非效率投资程度仍然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与原回归结果一致,支持假设1。内部控制审计质量(IndustryExpertise)的系数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