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福州马尾区四校联考2024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2.常熟市12月初中化学实验抽查的内容是“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以下是小明同学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示意图,合理的是A.取用块状固体B.倾倒液体C.滴加液体D.验满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A.天然气,煤 B.生铁.合金 C.汽水,干冰 D.冰水共存物,铁锈4.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用明矾软化硬水B.用托盘天平称取4.56g氯化钠固体C.观察颜色区分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5.铝抗腐蚀能力强的原因是A.硬度、密度都较小 B.化学性质不活泼C.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D.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6.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B.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C.过氧化氢可以分解成水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D.花香四溢——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7.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A实验操作B能源与资源CO还原氧化铜先点燃酒精灯再通入CO点燃氢气前要验纯三大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地球上很多铝矿,尽情开采也无所谓C环境保护D生活常识农业上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焚烧秸秆,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体温计用到的金属是汞A.A B.B C.C D.D8.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A.发射航天飞机 B.水力发电C.太阳能热水器供热 D.电暖器通电发热9.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A.镁 B.铜 C.锌 D.铝10.下列粒子中属于原子,且具有稳定结构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将下列灭火措施的原理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填序号)A隔绝空气B移开可燃物C使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①油锅着火时,加上锅盖(____)②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______)③草原着火时,在着火地周围割除草,打出防火道(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做对比实验的原则之一:将所要研究的对象设置为变量,同时控制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其它诸多因素要完全相同,在“一异多同”中对比得出正确结论。(1)实验A,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不同,是通过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进行比较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实验时,向呼出的气体样品中滴加lmL澄清饱和石灰水,向空气样品中滴加_______;分别振荡,观察现象;(2)实验B,目的是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3)实验C,实验条件的差别是_______;对比两个实验能得出有关分子性质的结论是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镁铝合金强度大、密度小,合金表面易上色,常用作笔记本电脑的外壳。Ⅰ.(1)形状大小相同的铝和镁,分别放入同样的盐酸溶液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两者都发生反应B镁比铝反应剧烈C铝不与盐酸溶液反应(2)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而金属铝能与氢氧化钠、水共同作用生成易溶于水的钠盐(用化学式NaAlO2表示)和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Ⅱ.三位同学通过进行如下途径探究,来推算某铝镁合金(假设不含其它杂质)中铝的质量分数。方案一:镁铝合金与氧气反应,测定参与反应的氧气体积。如图所示,称量一定量镁铝合金粉末,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参与反应的氧气体积与____相等。方案二:铝镁合金与盐酸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装置如图所示。(1)通过排水法测定所收集到的氢气体积,装置导管口a、b、c、d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___→_____(2)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烧瓶内还留有气体,对实验结果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方案三:铝镁合金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称取8g镁铝合金样品,把60g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三份依次加入样品中,反应过程如下图:(1)实验中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应过量,其目的是______。(2)从上图数据可知,该合金中镁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反思与拓展)利用铝镁合金中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和方案二装置,通过测定_____体积,也可得出合金中铝的质量。14.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1)操作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___________;金属B是___________。(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在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3)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判断步骤②硫酸是否适量的依据是________。若没有稀硫酸,步骤②可以加入适量的____溶液。(4)将某Fe-Cu合金样品20g,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产生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实验测得20g该合金样品与70.6g某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最后所得到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价;(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_____(写出计算过程)16.某品牌“钙加维生素D软胶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根据说明计算这种钙片中的碳酸钙质量分数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详解】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此说法错误。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也不变,此说法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成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故此项正确。D、由水分子的微观图可知: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此项正确。故选A。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也不发生改变,元素的种类同样没有发生变化。2、C【详解】A、取用块状固体,应该采用“一横、二放、三慢竖”的方法,图中显示试管竖直向上,块状固体用手拿着从管口放入,操作不规范且容易打破管底,选项A不正确;B、图中倾倒液体,瓶塞没有倒放,选项B不正确;C、图中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滴管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选项C正确;D、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燃着的木条必须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内,选项D不正确。故选C。3、C【详解】A、天然气、煤都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生铁、合金都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汽水属于混合物,干冰属于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D、冰水共存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铁锈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4、D【详解】A、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可以软化硬水,明矾不能软化硬水;故选项错误;B、用托盘天平的最小分度值为0.1g,不能称取4.56g氯化钠固体;故选项错误;C、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都是黄色,不能通过观察颜色区分;故选项错误;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选项正确;故选:D。5、D【详解】A.耐腐蚀性是化学性质,与硬度、密度都较小无关,选项错误;B.铝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多种物质反应,是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选项错误;C.铝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铝的进一步锈蚀,选项错误;D.铝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铝的进一步锈蚀,所以常温下铝制品耐用,选项正确。故选D。6、A【详解】A、干冰升华是由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不是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故A错误;B、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是由于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只有一种物质,故B正确;C、过氧化氢可以分解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分子离解成氢原子与氧原子,一部分氧原子与氢原子结合成水分子,一部分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故C正确;D、花香四溢是由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故D正确。故选A。7、D【详解】A、CO还原氧化铜先通入CO,再点燃酒精灯,故A不正确;B、地球上很多铝矿,但不可再生,应该合理开采,故B不正确;C、农业上,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焚烧秸秆,会产生污染性气体,造成环境污染,故C不正确;D、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体温计用到的金属是汞,故D正确。故选D。8、A【详解】A、发射航天飞机使用的燃料氢气燃烧生成水,有新物质生成,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故正确。
B、水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通过物理变化提供能量,故错误。
C、太阳能热水器供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通过物理变化提供能量,故错误。
D、电暖器通电发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通过物理变化提供能量,故错误。
故选:A。解答此题实质归结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区别上,关键是看能量转变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9、A【解析】由于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铝>锌>铜,故选A.10、C【分析】最外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详解】A、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但不是稳定结构,故A不正确;B、由图示可知:核电荷数=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故B不正确;C、由图示可知: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是氖原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8,不易得失电子,具有稳定结构,故C正确;D、由图示可知:核电荷数=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为阴离子,故D不正确。故选C。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ACB【详解】①油锅着火时,加上锅盖,属于隔绝空气灭火,故选A。②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燃着的可燃物,属于使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而灭火,故选C;③草原着火时,常在着火点周围割除草,打出防火道,属于移走可燃物灭火,故选B。灭火的原理有三种:撤离可燃物、隔绝氧气和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达到其中一个条件即可。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mL澄清饱和石灰水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水温不同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详解】(1)澄清石灰水会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根据对比实验的原则,实验时,向呼出的气体样品中滴加lmL澄清饱和石灰水,向空气样品中滴加1mL澄清饱和石灰水;(2)实验B的其他条件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右边烧杯中有氧气通入,故目的是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3)实验C,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只有水温不同,故实验条件的差别是水温不同,对比两个实验能得出有关分子性质的结论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C2Al+2NaOH+2H2O=2NaAlO2+3H2↑量筒内水减少的体积cbd无使镁铝合金中的铝完全反应1:3氢气【详解】Ⅰ.(1)根据金属活动性表可知,金属镁和铝都排在(H)前面,都能与酸反应,且镁排在铝的前面,则反应中镁比铝反应剧烈。故C错误。(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Ⅱ.方案一: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从而水被吸进瓶内,量筒内水减少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方案二:(1)由于氢气的密度小于水故气体应从c进,顺序为c→b→d;(2)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烧瓶内还留有的气体,填补了刚开始被排除的瓶内的空气体积,故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方案三:(1)实验中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应过量,其目的是使镁铝合金中的铝完全反应,以便最终得到纯净的镁。(2)从上图数据可知,最终剩余的金属味镁,质量为2克,则铝的质量为6克,故该合金中镁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1:3。【反思与拓展】通过测定H2体积,转换成质量,再根据2Al+2NaOH+2H2O=2NaAlO2+3H2↑计算,也可得出合金中铝的质量。14、铁铜过滤引流置换反应向溶液中加入镁,观察有无气泡产生硫酸铜20%【详解】(1)操作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铁;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金属B是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道路货物运输代理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实施与奖励协议
- 二零二五年水利工程挡土墙施工劳务合同样本
- 2025版智能仓储设施租赁与管理合同
- 2025年度绿色农产品直销合作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监事会信息平台建设与运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烧烤店承包经营权协议书范本
- 2026届山东省利津县重点名校中考英语考前最后一卷含答案
- 家装保修合同范本2025年
- 工厂转让买卖的合同2025年
- 智慧农业信息系统建设规范
- 氢气泄露排放安全要求
- 八年级贯通班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导医护士服务礼仪培训课件
- 11ZJ401楼梯栏杆安装图集
- 讲课儿童肺功能详解课件
- 不宜流通人民币硬币宣贯材料课件
- 61850典型报文解析说明
- 金属材料学科前沿专家讲座
- 安全带检测报告
- 唐诗宋词赠孟浩然写作背景【唐】李白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