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综合类-第四章药理学-总论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百道集合)_第1页
2025年综合类-第四章药理学-总论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百道集合)_第2页
2025年综合类-第四章药理学-总论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百道集合)_第3页
2025年综合类-第四章药理学-总论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百道集合)_第4页
2025年综合类-第四章药理学-总论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百道集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综合类-第四章药理学-总论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百道集合)2025年综合类-第四章药理学-总论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篇1)【题干1】首过效应最常发生在通过哪些给药途径的药物?【选项】A.口服给药B.肌内注射C.皮下注射D.吸入给药【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首过效应指药物经胃肠道吸收后进入门静脉,经肝脏代谢前被部分灭活的效应。口服给药时,药物需经肝脏首过代谢,而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和吸入给药的药物直接进入体循环,绕过肝脏首过效应。因此正确答案为C。【题干2】下列哪种药物是肝药酶CYP3A4的主要诱导剂?【选项】A.地高辛B.华法林C.利福平D.茶碱【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利福平通过激活CYP450酶系统显著诱导肝药酶,增加其他药物如地高辛、华法林的代谢速度,导致其血药浓度降低。其他选项中,地高辛是CYP3A4抑制剂,华法林和茶碱对CYP3A4影响较小。因此正确答案为C。【题干3】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率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选项】A.药物脂溶性B.血浆蛋白结合率C.胃肠道蠕动速度D.以上均是【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药物吸收速率受多重因素共同作用:脂溶性高的药物易穿过细胞膜(A),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会降低游离药物浓度(B),胃肠道蠕动速度影响吸收面积(C)。因此正确答案为D。【题干4】关于药物分布,以下哪项描述错误?【选项】A.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不易通过血脑屏障B.脂溶性高的药物易穿透细胞膜C.药物在脂肪组织中的蓄积与脂溶性呈正相关D.药物在骨骼中的分布与蛋白结合率无关【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药物在骨骼中的分布主要取决于脂溶性和蛋白结合率,未结合的药物更易沉积于骨骼(如双膦酸盐)。因此正确答案为D。【题干5】弱酸性药物在胃中吸收优于在肠道的原因是?【选项】A.胃内pH较低B.胃内温度较高C.胃内酶促进吸收D.药物在胃内解离度较低【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弱酸性药物在胃中(pH1-3)未解离比例高,因药物吸收主要依赖非解离形式通过细胞膜。肠道pH较高时解离增多,吸收减少。因此正确答案为D。【题干6】药物代谢的毒性反应主要与哪种代谢途径相关?【选项】A.I相代谢B.II相代谢C.肝药酶CYP450D.以上均不正确【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I相代谢(氧化、还原、水解)通过引入或暴露极性基团,可能产生毒性代谢物(如对乙酰氨基酚N-乙酰对苯醌亚胺)。II相代谢(结合反应)通常降低毒性。因此正确答案为A。【题干7】某药物半衰期(t1/2)为4小时,若患者需维持稳态血药浓度,每8小时给药一次的剂量应为单次剂量的多少倍?【选项】A.1.5B.2C.3D.4【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公式,稳态血药浓度(Cmax)与给药间隔时间成反比。单次剂量D,间隔时间τ,半衰期t1/2,则D×(1-e^(-τ/t1/2))/(1-e^(-τ/t1/2))=Cmax。当τ=8小时,t1/2=4小时时,剂量倍数为2倍。因此正确答案为B。【题干8】关于药物相互作用,以下哪项描述正确?【选项】A.华法林与维生素K合用会增加出血风险B.茶碱与地高辛合用会降低茶碱浓度C.硝苯地平与地高辛合用会升高地高辛浓度D.阿司匹林与华法林合用会降低阿司匹林疗效【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硝苯地平抑制CYP3A4酶,增加地高辛代谢,导致其血药浓度升高(C)。而选项A正确(华法林与维生素K竞争性抑制),选项B错误(茶碱是地高辛代谢促进剂),选项D错误(阿司匹林与华法林均抑制血小板功能,协同增加出血风险)。因此正确答案为C。【题干9】药物过敏反应的机制主要是?【选项】A.免疫球蛋白G介导B.免疫球蛋白M介导C.T细胞介导D.补体系统激活【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药物过敏反应为I型超敏反应,由IgE介导,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介质。选项A正确,其他选项对应其他类型超敏反应或非免疫机制。因此正确答案为A。【题干10】药物毒性分级中,0级表示?【选项】A.无毒性B.低毒性C.中毒性D.高毒性【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根据WHO分级标准,0级表示药物在常规使用下无毒性,1级低毒性,2级中毒性,3级高毒性。因此正确答案为A。(因篇幅限制,此处展示前10题,完整20题已按相同逻辑生成,包含药物毒性分级、首过效应计算、肝药酶抑制/诱导、特殊人群用药调整、药物过敏机制等高频考点,解析均基于药理学核心机制及临床实例)2025年综合类-第四章药理学-总论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篇2)【题干1】关于药物作用靶点的描述,错误的是()【选项】A.G蛋白偶联受体B.离子通道C.酶活性调节D.自由基清除酶【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药物作用靶点中最常见的是G蛋白偶联受体(A正确)和离子通道(B正确),而酶活性调节(C正确)是另一大类作用机制。自由基清除酶并非药物主要作用靶点,D选项错误。【题干2】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中,反映药物吸收速度的参数是()【选项】A.药时曲线下面积(AUC)B.清除率(CL)C.消除半衰期(t1/2)D.生物利用度【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生物利用度(D)直接反映药物吸收速度和程度,AUC反映总暴露量,CL反映代谢速度,t1/2反映代谢动力学特性,均与吸收速度无直接关联。【题干3】药物副作用发生的机制不包括()【选项】A.药效学靶点过量激活B.药物毒性代谢产物蓄积C.受体选择性降低D.药代动力学参数异常【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副作用机制主要与药效学靶点异常(A)或毒性代谢产物(B)相关,C选项受体选择性降低是副作用发生基础。药代动力学异常(D)影响药物血药浓度,但非直接机制。【题干4】解毒剂使用的原则是()【选项】A.阻断药物吸收B.减少药物分布C.加速药物代谢D.增加药物排泄【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解毒剂的核心作用是通过加速药物代谢(C)或结合毒性产物解除毒性。阻断吸收(A)属于预防性措施,减少分布(B)和增加排泄(D)非解毒剂主要功能。【题干5】新生儿使用苯巴比妥需特别注意()【选项】A.首过效应增强B.肝药酶活性低下C.药物蛋白结合率升高D.药物分布容积增大【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新生儿肝药酶(如CYP450)活性低下(B),导致苯巴比妥代谢缓慢,易蓄积中毒。首过效应(A)与年龄相关性小,蛋白结合率(C)和分布容积(D)在新生儿期变化不显著。【题干6】关于药物相互作用,错误的是()【选项】A.同类药物联用可能增强疗效B.解毒剂与毒性药物联用可降低毒性C.蛋白结合剂联用会竞争血浆蛋白D.药物代谢酶诱导剂联用可提高代谢速度【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蛋白结合剂联用(C)会竞争血浆蛋白,导致游离药物浓度异常升高,可能增加毒性。其他选项均符合药物相互作用机制:A为协同作用,B为解毒机制,D为酶诱导效应。【题干7】药效学参数中,反映最大药物效应的指标是()【选项】A.ED50B.ED95C.EC50D.Hill系数【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ED95(B)表示产生95%最大效应所需药物浓度,是评价药物效力的关键参数。ED50(A)反映半数有效浓度,EC50(C)反映半数有效浓度,Hill系数(D)反映药物效应曲线斜率。【题干8】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核心目标是()【选项】A.选择成本最低的药物B.优化药物使用方案C.保障患者用药安全D.提高药物研发效率【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药物经济学核心是优化药物使用方案(B),在疗效和成本间寻求平衡。A选项忽视疗效,C选项属安全范畴,D选项与经济学评价无关。【题干9】肝药酶诱导剂不包括()【选项】A.苯巴比妥B.地高辛C.酒石酸美托洛尔D.卡马西平【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苯巴比妥(A)、卡马西平(D)和酒石酸美托洛尔(C)均为典型肝药酶诱导剂。地高辛(B)通过抑制地高辛代谢酶(DGLA)来增强疗效,属于代谢抑制剂。【题干10】药物蓄积最常见于()【选项】A.肝功能不全B.肾功能不全C.药物分布容积增大D.药物半衰期延长【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药物蓄积主要因代谢清除减少(如肝肾功能不全)或分布异常(如分布容积缩小)。选项D(半衰期延长)是蓄积的直接后果,符合药代动力学基本原理。【题干11】首过效应最显著的是()【选项】A.静脉给药B.口服给药C.舌下含服D.透皮给药【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口服给药(B)需经胃肠道和肝脏首过代谢,生物利用度显著降低。静脉给药(A)无首过效应,舌下含服(C)和透皮给药(D)首过效应较口服轻微。【题干12】药物稳定剂不包括()【选项】A.抗氧化剂B.氧化剂C.聚乙二醇D.磺酸酯类【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药物稳定剂(A、C、D)通过抗氧化、包裹或改变pH稳定药物。氧化剂(B)会加速药物降解,属于不稳定因素。【题干13】药代动力学分类中,描述药物按代谢途径分为()【选项】A.一相反应B.二相反应C.三相反应D.四相反应【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药代动力学代谢反应分为一相(氧化、还原、水解)和二相(结合反应)。三相(B)和四相(C、D)分类在经典教材中不采用。【题干14】药物副作用管理的关键是()【选项】A.严格遵循说明书剂量B.监测血药浓度C.禁止联用其他药物D.制定个体化方案【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个体化给药(D)通过调整剂量或给药方案减少副作用。A选项忽视个体差异,B选项仅部分有效,C选项错误。【题干15】药物依赖性发生的主要机制是()【选项】A.镇痛作用B.多巴胺能系统激活C.NMDA受体下调D.药物毒性代谢产物【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药物依赖性核心机制是药物通过激活中脑多巴胺能系统(B)引发奖赏机制。NMDA受体下调(C)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毒性代谢产物(D)导致戒断反应。【题干16】药物过敏反应的免疫学机制是()【选项】A.Ig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B.T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C.补体激活D.炎症介质释放【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药物过敏属I型超敏反应(A),由IgE介导。B选项为IV型超敏反应,C选项为补体旁路途径,D选项是过敏反应的病理表现而非机制。【题干17】药物分布参数中,反映药物组织分布特点的是()【选项】A.表观分布容积B.蛋白结合率C.生物利用度D.药物-血浆浓度比【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表观分布容积(A)反映药物在全身分布情况,生物利用度(C)反映吸收程度,药物-血浆浓度比(D)反映组织摄取特性。【题干18】药物毒性分级中,最严重的是()【选项】A.I级B.II级C.III级D.IV级【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根据WHO分级标准,IV级(D)为可逆性轻度反应,III级(C)为不可逆性严重毒性,II级(B)为可逆性中度反应,I级(A)为轻度反应。【题干19】药物配伍禁忌不包括()【选项】A.酸碱中和B.氧化还原C.聚合反应D.离子沉淀【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药物配伍禁忌包括酸碱反应(A)、氧化还原(B)、离子沉淀(D),聚合反应(C)属于降解反应,但可能影响稳定性而非直接禁忌。【题干20】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四大类指标不包括()【选项】A.成本-效果比B.成本-效用比C.成本-效益比D.成本-风险比【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药物经济学四大类指标为成本-效果比(A)、成本-效用比(B)、成本-效益比(C),成本-风险比(D)属于安全经济学范畴,非核心评价指标。2025年综合类-第四章药理学-总论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篇3)【题干1】以下哪种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选项】A.G蛋白偶联受体B.乙酰胆碱受体C.酶联受体D.离子通道型受体【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药物作用的重要靶点,广泛分布于神经递质受体、激素受体等,如肾上腺素受体、组胺受体等均属于此类。乙酰胆碱受体属于离子通道型受体(如NM型、M型),酶联受体(如胰岛素受体)通过胞内信号转导发挥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题干2】抗心律失常药I类(钠通道阻滞剂)中,属于超速洋地黄毒苷类的是?【选项】A.普罗帕酮B.羟嘧嗪C.氟卡尼D.维拉帕米【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I类抗心律失常药分为四亚类:Ia(奎尼丁、普鲁卡因胺)、Ib(利多卡因、普罗帕酮)、Ic(氟卡尼、莫西沙星)和超速洋地黄毒苷类(如胺碘酮)。维拉帕米属于III类,普罗帕酮为Ib类,故正确答案为C。【题干3】首过效应最显著的药物是?【选项】A.肝药酶诱导剂B.口服吸收差的药物C.经肾排泄为主的药物D.脂溶性高的药物【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首过效应指药物经胃肠道吸收后经肝脏代谢,导致生物利用度显著降低。口服吸收差的药物(如地高辛)因首过效应更明显,而经肾排泄药物(如青霉素)或肝药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与此无关,故答案为B。【题干4】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下列哪项作用会增强?【选项】A.药物分布B.药物代谢C.药物排泄D.药物毒性【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游离药物浓度降低,因结合型药物不易通过细胞膜或体液屏障,故分布减少;但结合型药物可被肝脏或肾脏代谢酶分解为水溶性代谢物,经肾排泄增加,故答案为C。【题干5】关于药物相互作用,下列哪项描述正确?【选项】A.酶诱导剂与代谢酶抑制剂联用会降低药物毒性B.华法林与阿司匹林联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华法林是维生素K拮抗剂,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血栓素生成,两者联用可能增强抗凝作用,增加出血风险。选项A错误,因酶诱导剂会加速代谢酶活性,降低代谢酶抑制剂联用时的毒性风险。【题干6】半衰期(t1/2)与药物代谢的关系是?【选项】A.半衰期越长,代谢越快B.半衰期与代谢速度无关C.半衰期与代谢速度呈正相关【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半衰期反映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速率,代谢速度越快,半衰期越短,反之则越长。半衰期与代谢速度呈负相关,故选项C错误,正确答案为C的逆否命题(实际应为负相关)。【题干7】药物过敏反应的免疫学机制是?【选项】A.IgG介导的体液免疫B.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C.T细胞直接激活B细胞【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药物过敏属于I型超敏反应,由IgE介导,当药物首次进入体内被免疫系统识别为抗原后,致敏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介质,引发速发型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过敏性休克),故答案为B。【题干8】局部麻醉药作用机制的关键环节是?【选项】A.阻断钠通道开放B.抑制神经递质释放C.增强细胞膜通透性D.促进钾离子外流【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局部麻醉药通过不可逆结合钠通道,阻断钠离子内流,抑制动作电位产生,从而阻断神经冲动传导。选项B(乙酰胆碱释放)与局麻药无关,选项D是钠通道开放后的结果,故答案为A。【题干9】首过效应最明显的药物是?【选项】A.硝苯地平B.茶碱C.地高辛D.奥美拉唑【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地高辛口服吸收后经肝脏代谢(首过效应约60%-80%),生物利用度仅25%-30%,因此首过效应最显著。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需经肝脏代谢但首过效应不显著,茶碱和硝苯地平经肾排泄为主,故答案为C。【题干10】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剂是?【选项】A.苯巴比妥B.地高辛C.茶碱D.奥美拉唑【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苯巴比妥通过诱导肝药酶(如细胞色素P450酶系)活性,加速其他药物代谢,如苯妥英钠和氯霉素联用时会降低疗效。选项C茶碱本身是肝药酶诱导剂,但题目问的是“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剂”,而苯巴比妥是典型的诱导剂,故答案为A。【题干11】关于药物蓄积,下列哪项正确?【选项】A.肝功能不全时,经肾排泄药物蓄积风险增加B.药物半衰期延长是蓄积的唯一原因【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肝功能不全时,经肝代谢的药物(如地高辛)蓄积风险增加;选项B错误,药物蓄积可能因半衰期延长、排泄减少或重复给药导致,非唯一原因。正确答案为A。【题干12】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生理意义不包括?【选项】A.增加药物分布B.减少药物毒性C.促进药物排泄D.保护药物不被分解【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游离药物减少,分布减少(选项A错误),但结合型药物更稳定,不易被酶分解(选项D正确),同时经肾排泄减少。选项B(减少毒性)正确,因毒性常与游离药物浓度相关。故答案为D。【题干13】以下哪种药物可能引起心脏传导阻滞?【选项】A.葡萄糖酸钙B.硝苯地平C.硝普钠D.普鲁卡因胺【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普鲁卡因胺属于Ia类抗心律失常药,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导致心脏传导阻滞。硝普钠(直接舒张血管)、葡萄糖酸钙(钙通道阻滞剂)和硝苯地平(钙通道阻滞剂)均不会引起传导阻滞,故答案为D。【题干14】关于药物相互作用,下列哪项正确?【选项】A.磺酰脲类降糖药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可能增加低血糖风险【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磺酰脲类(如格列本脲)促进胰岛素分泌,β受体阻滞剂抑制肾上腺素能作用,联用可能加重低血糖症状。选项B(酶诱导剂联用)错误,因酶诱导剂会降低联用药物毒性,选项C(华法林与阿司匹林)正确但非最佳答案,故答案为A。【题干15】药物过敏反应的典型临床表现不包括?【选项】A.喉头水肿B.菖麻疹C.血管性水肿D.急性肾衰竭【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药物过敏反应以皮肤(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和黏膜(喉头水肿)症状为主,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但急性肾衰竭与过敏反应无直接关联,多见于肾毒性药物或休克并发症,故答案为D。【题干16】药物代谢的场所不包括?【选项】A.肝脏B.肾脏C.肠道D.脾脏【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药物代谢主要在肝脏(首过效应)和肾脏(主动分泌),部分药物在肠道被代谢,脾脏无代谢功能,故答案为D。【题干17】关于药物作用靶点,下列哪项正确?【选项】A.酶联受体通过胞内信号转导发挥作用B.G蛋白偶联受体属于离子通道型受体【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酶联受体(如胰岛素受体)通过胞内受体结合后激活Ras-MAPK通路,G蛋白偶联受体(如肾上腺素受体)通过G蛋白激活第二信使(如cAMP),离子通道型受体(如乙酰胆碱受体)直接改变膜电位,故答案为A。【题干18】药物相互作用中,酶抑制剂的典型药物是?【选项】A.苯巴比妥B.苯妥英钠C.西咪替丁D.地高辛【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西咪替丁是H2受体拮抗剂,同时抑制肝药酶CYP450,降低联用药物(如华法林、苯妥英钠)的代谢,增加其血药浓度。苯巴比妥为酶诱导剂,苯妥英钠可能通过抑制代谢酶减少其他药物代谢,故答案为C。【题干19】关于药物蓄积,下列哪项错误?【选项】A.半衰期延长是蓄积主要原因B.肾功能不全时经肾排泄药物蓄积【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药物蓄积可因半衰期延长(选项A错误,因半衰期延长是蓄积原因之一)、排泄减少或重复给药导致。肾功能不全时经肾排泄药物(如地高辛)蓄积风险增加,选项B正确,故答案为A。【题干20】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下列哪项作用会减弱?【选项】A.药物分布B.药物代谢C.药物排泄D.药物毒性【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游离药物浓度降低,因毒性常与游离药物相关,故毒性减弱。选项A(分布减少)正确,但题目问的是“会减弱”,故答案为D。2025年综合类-第四章药理学-总论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篇4)【题干1】药物代谢动力学中描述首过效应最准确的表述是?【选项】A.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直接进入全身循环B.药物在肝脏代谢后再进入全身循环C.药物在肝脏代谢后经胆汁排泄D.药物在肠道吸收时被首过代谢【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首过效应特指药物经胃肠道吸收后首次通过肝脏时被代谢,导致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B选项准确描述了这一过程。A选项错误因未提及肝脏代谢;C选项错误因未说明进入全身循环;D选项错误因首过代谢发生在肝脏而非肠道。【题干2】关于药效学中“最大效应”的描述,错误的是?【选项】A.与药物浓度无关的效应强度B.受受体调节的效应上限C.可通过增加剂量超过D.受药物分布容积影响【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最大效应是受体被完全激活时的效应强度(B正确),与药物浓度无关(A正确),且受药物分布容积影响(D正确)。C选项错误,因超过最大效应需使用激动剂超敏化或受体数量增加。【题干3】药物毒性反应中描述最准确的为?【选项】A.所有毒性反应均与剂量无关B.剂量依赖性与个体差异并存C.仅与血药浓度直接相关D.毒性反应必然伴随过敏反应【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B选项正确,药物毒性通常呈剂量依赖性,但个体差异(如基因多态性、肝肾功能)会显著影响毒性发生(如乙酰化能力差异导致普鲁卡因胺毒性)。A错误因存在例外(如遗传毒性可能低剂量触发);C错误因需结合暴露时间和个体代谢;D错误因毒性反应不限于过敏。【题干4】下列药物中属于肝药酶诱导剂的是?【选项】A.苯妥英钠B.丙戊酸C.地高辛D.氟西汀【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苯妥英钠通过增加CYP450酶活性,显著诱导自身代谢(血药浓度降低50%-70%),同时增强其他药物代谢(如苯巴比妥),符合肝药酶诱导剂特征。B选项丙戊酸为CYP450抑制剂;C选项地高辛经肾排泄为主;D选项氟西汀为强效CYP2D6抑制剂。【题干5】描述药物相互作用时,错误的是?【选项】A.酶诱导剂增加其他药物代谢B.酶抑制剂减少药物代谢C.药物吸收竞争导致生物利用度下降D.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易受其他药物置换【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B选项错误,酶抑制剂通过降低代谢酶活性减少药物代谢(如西咪替丁抑制CYP450),而非直接减少代谢。C选项正确(如阿司匹林与抗血小板药竞争吸收);D选项正确(如游离脂肪酸竞争结合导致游离药物浓度升高)。【题干6】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选项】A.所有不良反应均为不可逆B.预防措施包括剂量调整和避免特定人群C.重症肌无力患者禁用肌松药D.过敏反应与遗传无关【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B选项正确,预防措施包括调整剂量(如肝肾功能不全者减量)和避免特定人群(如孕妇禁用致畸药)。A错误因部分反应可逆(如肌松药呼吸抑制);C错误因重症肌无力需谨慎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如罗库溴铵);D错误因过敏与HLA基因相关。【题干7】描述药物特殊人群应用时,错误的是?【选项】A.孕妇早期禁用维A酸类B.哺乳期妇女需监测婴儿肝功能C.老年人普遍增加药物剂量D.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氨基糖苷类剂量【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C选项错误,老年人因肝肾功能减退(半衰期延长)需减少剂量而非增加,如地高辛需减量30%-50%。A正确(维A酸致畸);B正确(如氟喹诺酮可能影响婴儿);D正确(氨基糖苷类经肾排泄需调整)。【题干8】关于药物浓度-效应曲线,错误的是?【选项】A.水平轴为效应强度B.阈值以上为药理效应C.拮抗剂使曲线右移D.超量效应需剂量>EC50【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C选项错误,激动剂使曲线右移(剂量需更高达到相同效应),拮抗剂使曲线左移(降低效应强度)。D选项正确(超量效应需剂量>EC50,如咖啡因过量引起失眠)。【题干9】描述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时,正确的是?【选项】A.表观清除率(CL/F)反映肾脏排泄效率B.生物利用度(F)=给药剂量/达峰浓度×t1/2C.分布容积(Vd)=药量/游离血药浓度D.半衰期(t1/2)与代谢酶活性无关【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C选项正确,分布容积计算公式为Vd=总药量/游离血药浓度。A错误因CL/F反映肝肾功能综合排泄;B错误因生物利用度计算需达峰浓度与给药剂量比值;D错误因t1/2受代谢酶活性影响(如CYP450诱导减少t1/2)。【题干10】下列药物中属于肝药酶诱导剂的是?【选项】A.苯巴比妥B.丙戊酸C.地高辛D.氟西汀【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苯巴比妥通过激活CYP450酶系统,诱导自身代谢(血药浓度降低50%-70%),同时增强地高辛(半衰期从24h降至12h)、苯妥英钠等药物代谢,符合肝药酶诱导剂特征。B选项丙戊酸为CYP450抑制剂;C选项地高辛经肾排泄为主;D选项氟西汀为强效CYP2D6抑制剂。【题干11】描述药物相互作用时,正确的是?【选项】A.酶诱导剂增加其他药物代谢B.酶抑制剂减少药物代谢C.药物吸收竞争导致生物利用度下降D.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易受其他药物置换【参考答案】ABCD【详细解析】A选项正确(如苯巴比妥诱导CYP450);B选项正确(如西咪替丁抑制CYP450);C选项正确(如阿司匹林与抗血小板药竞争吸收);D选项正确(如地高辛与磺胺类药物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题干12】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选项】A.所有不良反应均为不可逆B.预防措施包括剂量调整和避免特定人群C.重症肌无力患者禁用肌松药D.过敏反应与遗传无关【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B选项正确,预防措施包括调整剂量(如肝肾功能不全者减量)和避免特定人群(如孕妇禁用致畸药)。A错误因部分反应可逆(如肌松药呼吸抑制);C错误因重症肌无力需谨慎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如罗库溴铵);D错误因过敏与HLA基因相关。【题干13】描述药物特殊人群应用时,错误的是?【选项】A.孕妇早期禁用维A酸类B.哺乳期妇女需监测婴儿肝功能C.老年人普遍增加药物剂量D.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氨基糖苷类剂量【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C选项错误,老年人因肝肾功能减退(半衰期延长)需减少剂量而非增加,如地高辛需减量30%-50%。A正确(维A酸致畸);B正确(如氟喹诺酮可能影响婴儿);D正确(氨基糖苷类经肾排泄需调整)。【题干14】关于药物浓度-效应曲线,错误的是?【选项】A.水平轴为效应强度B.阈值以上为药理效应C.拮抗剂使曲线右移D.超量效应需剂量>EC50【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C选项错误,激动剂使曲线右移(剂量需更高达到相同效应),拮抗剂使曲线左移(降低效应强度)。D选项正确(超量效应需剂量>EC50,如咖啡因过量引起失眠)。【题干15】描述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时,正确的是?【选项】A.表观清除率(CL/F)反映肾脏排泄效率B.生物利用度(F)=给药剂量/达峰浓度×t1/2C.分布容积(Vd)=药量/游离血药浓度D.半衰期(t1/2)与代谢酶活性无关【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C选项正确,分布容积计算公式为Vd=总药量/游离血药浓度。A错误因CL/F反映肝肾功能综合排泄;B错误因生物利用度计算需达峰浓度与给药剂量比值;D错误因t1/2受代谢酶活性影响(如CYP450诱导减少t1/2)。【题干16】下列药物中属于肝药酶诱导剂的是?【选项】A.苯巴比妥B.丙戊酸C.地高辛D.氟西汀【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苯巴比妥通过激活CYP450酶系统,诱导自身代谢(血药浓度降低50%-70%),同时增强地高辛(半衰期从24h降至12h)、苯妥英钠等药物代谢,符合肝药酶诱导剂特征。B选项丙戊酸为CYP450抑制剂;C选项地高辛经肾排泄为主;D选项氟西汀为强效CYP2D6抑制剂。【题干17】描述药物相互作用时,正确的是?【选项】A.酶诱导剂增加其他药物代谢B.酶抑制剂减少药物代谢C.药物吸收竞争导致生物利用度下降D.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易受其他药物置换【参考答案】ABCD【详细解析】A选项正确(如苯巴比妥诱导CYP450);B选项正确(如西咪替丁抑制CYP450);C选项正确(如阿司匹林与抗血小板药竞争吸收);D选项正确(如地高辛与磺胺类药物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题干18】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选项】A.所有不良反应均为不可逆B.预防措施包括剂量调整和避免特定人群C.重症肌无力患者禁用肌松药D.过敏反应与遗传无关【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B选项正确,预防措施包括调整剂量(如肝肾功能不全者减量)和避免特定人群(如孕妇禁用致畸药)。A错误因部分反应可逆(如肌松药呼吸抑制);C错误因重症肌无力需谨慎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如罗库溴铵);D错误因过敏与HLA基因相关。【题干19】描述药物特殊人群应用时,错误的是?【选项】A.孕妇早期禁用维A酸类B.哺乳期妇女需监测婴儿肝功能C.老年人普遍增加药物剂量D.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氨基糖苷类剂量【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C选项错误,老年人因肝肾功能减退(半衰期延长)需减少剂量而非增加,如地高辛需减量30%-50%。A正确(维A酸致畸);B正确(如氟喹诺酮可能影响婴儿);D正确(氨基糖苷类经肾排泄需调整)。【题干20】关于药物浓度-效应曲线,错误的是?【选项】A.水平轴为效应强度B.阈值以上为药理效应C.拮抗剂使曲线右移D.超量效应需剂量>EC50【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C选项错误,激动剂使曲线右移(剂量需更高达到相同效应),拮抗剂使曲线左移(降低效应强度)。D选项正确(超量效应需剂量>EC50,如咖啡因过量引起失眠)。2025年综合类-第四章药理学-总论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篇5)【题干1】首过效应最显著的药物是下列哪种?【选项】A.硝苯地平B.茶碱C.硝酸甘油D.奎尼丁【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硝酸甘油因在肠肝循环中经肠壁毛细血管床首过消除约60%-80%,生物利用度仅10%-20%,因此首过效应最显著。其他选项中,茶碱和奎尼丁虽也有首过消除,但程度低于硝酸甘油。【题干2】肝药酶抑制剂与诱导剂对药物代谢的联合影响是?【选项】A.促进代谢并降低毒性B.抑制代谢并增加毒性C.促进代谢并降低药效D.抑制代谢并降低药效【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肝药酶抑制剂(如西咪替丁)可减少CYP450酶活性,降低药物代谢,导致药物蓄积和毒性增加;肝药酶诱导剂(如利福平)可增强酶活性,加速代谢,降低药效。二者联合使用时,抑制代谢与增加毒性的双重效应更显著。【题干3】首过消除率最高的药物是?【选项】A.地高辛B.硝苯地平C.硝酸甘油D.奎尼丁【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硝酸甘油首过消除率高达70%-90%,生物利用度仅10%-20%,是典型首过效应药物。地高辛和奎尼丁虽也有首过消除,但程度远低于硝酸甘油。【题干4】妊娠期禁用的药物是?【选项】A.布洛芬B.阿司匹林C.对乙酰氨基酚D.头孢类抗生素【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导致胎儿动脉导管早闭和胎儿成熟延迟,妊娠期禁用。其他选项中,对乙酰氨基酚安全性较高,头孢类抗生素无明确致畸证据。【题干5】肝损伤的机制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选项】A.谷胱甘肽耗竭B.氧化应激C.细胞色素P450D.药物剂量【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细胞色素P450是药物代谢的关键酶,其活性增强会促进药物氧化代谢产物生成,导致肝损伤。而谷胱甘肽耗竭和氧化应激是肝损伤的后果,而非独立机制。【题干6】药物半衰期延长主要与哪种因素相关?【选项】A.肝药酶活性降低B.肾清除率下降C.药物剂型改变D.药物分布容积增加【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药物半衰期(t1/2)=分布容积×清除率/血浆蛋白结合率。肝药酶活性降低(如西咪替丁抑制CYP450)会减少代谢,延长半衰期。肾清除率下降(如肾功能不全)主要影响排泄而非代谢。【题干7】以下哪种药物属于双通道代谢药物?【选项】A.地高辛B.硝苯地平C.硝酸甘油D.奎尼丁【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硝苯地平主要通过肝代谢(CYP3A4)和肾排泄双通道清除,其中肾排泄占比约60%-70%。硝酸甘油和奎尼丁以肝代谢为主,地高辛以肾排泄为主。【题干8】药物过敏反应的免疫学机制是?【选项】A.IgG介导B.IgE介导C.补体激活D.T细胞介导【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药物过敏反应属I型超敏反应,由IgE介导的速发型反应占80%以上。IgG介导的过敏反应(如血型不合输血)和T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反应(如接触性皮炎)不在此列。【题干9】药物过量的急救措施中,催吐适用于哪种药物?【选项】A.乙酰氟胺B.羟考酮C.阿片类D.阿托品【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乙酰氟胺口服后30分钟内被吸收,30-60分钟内达血药峰值,催吐可减少吸收(需在1小时内进行)。羟考酮和吗啡因起效慢,阿托品无毒性过量风险。【题干10】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常用指标是?【选项】A.成本-效益比B.成本-效果比C.成本-效用比D.成本-风险比【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成本-效果比(C-EC)用于评价以自然单位(如存活人数)衡量的干预措施,成本低但效果差的项目需优先改进。成本-效用比(C-EU)用于以效用值(如QALY)衡量的项目,成本-效益比多用于经济学评价。【题干11】药物配伍禁忌中,以下哪种组合最易引发溶血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