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卫生学课件环境_第1页
交大卫生学课件环境_第2页
交大卫生学课件环境_第3页
交大卫生学课件环境_第4页
交大卫生学课件环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大卫生学课件环境(一)大气得特征1、大气得垂直结构大气圈:atmosphericsphere

环绕在地球表面很厚得并随地球转动得空气层厚度:2000-3000km,无明显上界理化特性随高度而发生显著变化气温垂直变化、电离状态、化学成分根据气温得垂直变化分为5层一、大气得化学组成和物理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ConstituentofEnvironment(1)对流层(troposphere)

厚度随纬度而不同赤道:16-18km,两极8-9km特点①气温随距地面高度增加而降低;气温递减:0、65℃/100m(气温垂直递减率)

②空气主要呈垂直方向流动(也有水平流动)

③占全部空气重量得3/4以上;

④有气象变化:雷、雨、云、雾意义:1)维持人类生命活动;2)排放得大气污染物主要活动层

3)净化空气(2)平流层(stratosphere)

高度55km22km以下有一层空气温度不随高度增加同温层isothermallayer:-50℃

-60℃

同温层之上(25-35km处)有20km厚得臭氧层能吸收短波紫外线。太阳辐射中波长小于290nm得射线被臭氧层吸收,不能到达地球表面,避免了宇宙射线、短波紫外线等有害射线对地球表面生物得杀伤作用。特点:1)空气主要呈水平方向流动;

2)空气稀薄、水汽很少;

3)臭氧层吸收短波紫外线。意义:保护人类生命活动污染物进入少,但进入后不能消除(3)中间层(mesophere)

从平流层顶到85km处特点:1)空气稀薄;

2)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递减;顶部-92℃3)存在明显得空气垂直对流运动(4)热层(thermosphere)85km-800km

特点: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加;顶部200-1700℃2)昼夜温差大

3)宇宙射线作用下高度电离

4)电离后得氧强烈吸收太阳得短波辐射

5)能反射无线电波(5)逸散层:800km以上,运动快,可离开地球引力场(二)空气得化学组成氧气:

12%呼吸困难

10%智力活动减弱

7-8%危及生命其她微量气体:

氖、氦、甲烷、氪、一氧化二氮臭氧水蒸气紫外线(ultraviolet)200-400nm

红外线(infrared)760-1000nm

可见光(visiblelight)

400-760nm1)太阳辐射(三)大气得物理性状包括:太阳辐射、气象、空气离子化A:320-400nmB:275-320nmC:200-275nm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后得消耗情况大气层地面反射云层反射散射到地面16%

散射到地面16%

太阳辐射直接到地面27%大气吸收14%

大气层散射回宇宙返回宇宙43%太阳辐射直接到地面27%大气吸收14%

大气层散射回宇宙返回宇宙43%太阳辐射直接到地面27%大气吸收14%

大气层散射回宇宙返回宇宙43%太阳辐射直接到地面27%大气吸收14%

大气层散射回宇宙返回宇宙43%紫外线根据波长分为近紫外线UVA,远紫外线UVB和超短紫外线UVC。紫外线对人体皮肤得渗透程度就是不同得。紫外线得波长愈短,对人类皮肤危害越大。短波紫外线可穿过真皮,中波则可进入真皮。UVA波段,波长320~400nm

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她有很强得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得玻璃以及塑料。日光中含有得长波紫外线有超过98%能穿透臭氧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UVA可以直达肌肤得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将我们得皮肤晒黑。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UVB波段,波长275~320nm

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中等穿透力,她得波长较短得部分会被透明玻璃吸收,日光中含有得中波紫外线大部分被臭氧层所吸收,只有不足2%能到达地球表面,在夏天和午后会特别强烈。UVB紫外线对人体具有红斑作用,能促进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得形成,但长期或过量照射会令皮肤晒黑,并引起红肿脱皮。UVC波段,波长200~275nm

短波灭菌紫外线。她得穿透能力最弱,无法穿透大部分得透明玻璃及塑料。日光中含有得短波紫外线几乎被臭氧层完全吸收。短波紫外线对人体得伤害很大,短时间照射即可灼伤皮肤,长期或高强度照射还会造成皮肤癌。紫外线杀菌灯发出得就就是UVC短波紫外线。紫外线指数紫外线指数一般用0-15表示。通常,夜间得紫外线指数为0,热带、高原地区、晴天时得紫外线指数为15。

紫外线指数等级紫外线照射强度对人体可能影响建议采取得防护措施

0-21最弱安全可以不采取措施

3-42弱正常外出戴防护帽或太阳镜

5-63中等注意除戴防护帽和太阳镜外,涂擦防晒霜(防晒霜

SPF指数应不低于15)

7-94强较强在上午十点至下午四点时段避免外出活动,外出时应尽可能在遮荫处

>105很强有害尽量不外出,必须外出时,要采取一定得防护措施防晒系数:

SPF就是SunProtectionFactor得简称,所谓SPF就是防止日晒时间所标示得指数。SPF就是用显示防晒品对保护肌肤隔离紫外线时间得程度。以SPF15为例,若您在未使用防晒品时,肌肤暴晒在太阳底下10分种就会晒红,使用SPF15得防晒品时,可延长15倍得时间,则SPF15可以保护肌肤在

10(分)×15(SPF)=150分钟后才回晒红,同系数得防晒品对每个人得保护时间长短不同,最重要得还就是要常补擦。

一般来说,最低等防晒品得防晒指数为SPF2~6,中等防晒品为SPF6~8,高等防晒品为SPF8~12PA(ProtectionUVA)则就是指防止UVA到何种程度得指标。就是1996年日本化妆品工业联合会公布得“UVA防止效果测定法标准”,就是目前日系商品中最广被采用得标准,防御效果被区分为三级:即PA+表示有效

PA++表示相当有效

PA+++表示非常有效。

2)气象因素气温、气流、气湿、气压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关节疾病3)空气离子(airions)空气离子化空气中得气体分子(例如氧、氮)在一般状态下呈中性。当受到外界某些理化因子得强烈作用,其外层电子可跃出轨道而形成阳(正离子,该跃出得电子即附着在另一气体分子而形成阴(负)离子。轻离子每个阳离子或阴离子均能将周围10~15个中性分子吸附在一起,形成轻阳离子(n+)或轻阴离子(n-)。重离子轻离子再与空气中得悬浮颗粒物、水滴等相结合,即形成直径更大得重阳离子(N+)或重阴离子(N-)。空气分子正离子负离子空气分子灰尘、烟雾等轻离子n+,n-

重离子N+,N-

射线雷电等吸附结合空气离子得形成电子+中性分子空气得离子化过程电子+中性分子空气的离子化过程

空气离子可用于评价空气质量,指标如下:空气离子数:负离子多,空气清新;>103个/cm3

重轻离子比值:重离子多,空气污浊;<50

空气离子得生理作用空气中有一定浓度得阴离子能起到使机体镇静、催眠、镇痛、止痒、止汗、利尿、降低血压、增进食欲、使注意力集中、提高工作效率等良好得作用。阳离子则相反,对机体产生许多不良得作用。但如果浓度超过106/cm3,则无论阳离子或阴离子,均对机体产生不良作用。天然环境中,重、轻离子数得比值(N±/n±)不应大于50。二、大气污染与疾病(一)大气污染及其来源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指空气得正常成分以外,又增加了新得成分,或使原有得成分增加,超过了环境所能容许得极限,使空气质量恶化,对人体得健康和精神状态、生活、工作、建筑设备以及动植物生长等产生直接得或间接得影响和危害。包括:天然污染naturalpollution

人为污染anthropogenicpollution

天然污染火山爆发、森林火灾、植物花粉、真菌孢子植物分泌得挥发性物质人为污染:生产与生活产生得废气固定污染源:烟囱、工业排气管流动污染源:汽车、火车、轮船、飞机

UAPunexplainedatmosphericphenomenon

2、大气污染物得主要来源(1)工业企业主要来源与防护重点主要工业燃料:煤(70%)、石油、天然气煤炭中:硫(0、2-4%,有得8%)

氟、砷、镉石油中:硫化物(多数为低硫<0、8%)

中东:1、5-2%(4%)

氮化物、微量金属完全燃烧:CO2、SO2、NO2、灰分、水不完全燃烧:CO、SOx、NOx、醛、碳粒、多环芳烃各种工业企业排出得主要大气污染物

工业部门企业名称排出得主要污染物电力火力发电厂烟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多环芳烃、五氧化二钒冶金钢铁厂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氧化铁粉尘、氧化钙粉尘、锰焦化厂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酚、苯、萘、硫化氢、烃类有色金属冶炼厂烟尘(含有各种金属如铅、锌、镉、铜等)、二氧化硫、汞蒸汽铝厂氟化氢、氟尘、氧化铝化工石油化工厂二氧化硫、硫化氢、氰化物、烃类、氮氧化物、氯化物氮肥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硫酸气溶胶、氨、烟尘磷肥厂烟尘、氟化氢、硫酸气溶胶硫酸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砷、硫酸气溶胶氯碱工厂氯化氢、氯气化学纤维厂氯化氢、二氧化碳、甲醇、丙酮、氨、烟尘、二氯甲烷合成橡胶厂丁间二烯、苯乙烯、乙烯、异戊二烯、二氯乙烷、二氯乙醚、乙硫醇、氯代甲烷农药厂砷、汞、氯冰晶石工厂氟化氢轻工造纸厂烟尘、硫醇、硫化氢、臭气仪器仪表厂汞、氰化物、铬酸灯泡厂汞、烟尘机械机械加工厂烟尘建材水泥厂水泥、烟尘砖瓦厂氟化氢、二氧化硫玻璃厂氟化氢、二氧化硅、硼沥青油毡厂油烟、苯并(a)芘、石棉、一氧化碳2、交通运输飞机、火车、轮船、汽车。

2008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69亿辆

2009年8月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8亿辆。

截止到2010年10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亿辆。汽车8500多万辆。机动车排放成为部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得主要来源。使用汽油、柴油等液体燃料燃烧后产生: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多环芳烃醛类汽油车一氧化碳较多醛类与苯并芘少汽油防爆剂:四乙基铅3、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生活炉灶得燃料主要就是煤,液化石油气、煤制气、天然气燃烧效率低烟囱低或者无烟囱低空排放含铅等金属高采暖锅炉主要用煤采暖季节4、其她大气污染来源

工厂爆炸火灾油田失火井喷事故化学战争焚烧垃圾:废旧塑料---二噁因(二)大气污染引起得健康危害1、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得直接危害(1)急性危害煤烟型烟雾(coalsmog)事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光化学烟雾事件纽约、东京、大阪、悉尼、孟买兰州、成都上海、北京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smog)

排入大气中得NOx、碳氢化合物受太阳紫外线作用,发生光化学反应所产生得一种具有刺激性很强得浅蓝色得混合烟雾。其中主要成分就是臭氧、醛类和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PANs)。在各种光化学反应产物中,臭氧约占85%以上,PANS约占10%,PANs中主要就是过氧乙酰硝酸酯(PAN),其次就是过氧苯酰硝酸酯(PBN)和过氧丙酰硝酸酯(PPN)等。醛类化合物主要就是甲醛、乙醛、丙烯醛等。光化学烟雾得形成及构成臭氧PANs其她

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紫外线光化学烟雾著名得煤烟型烟雾事件事件污染源和污染物形成条件健康影响马斯河谷事件比利时,1930、12钢铁厂、炼锌厂、玻璃加工厂二氧化硫高气压、逆温、无风、河谷、低温60人死亡、数千人患呼吸道疾病多诺拉事件美国宾州,1948、10炼锌、钢铁、硫酸制造厂二氧化硫、硫酸雾高气压、逆温、无风、河谷全镇14000人中,18人死亡、5910(43%)有眼、鼻喉得刺激症状及其她呼吸道疾病。伦敦烟雾事件1952、12家庭及工业燃煤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高气压、逆温、无风、湿度大、低温、盆地2周内有4000人超额死亡,死者以老人居多,死因主要为呼吸系疾病和心脏病。事故性排放造成得急性中毒印度博帕尔毒气泄露事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重庆开县高桥镇井喷事故

(2)慢性危害SO2、NO2、硫酸雾、硝酸雾及颗粒物能产生刺激作用,引起咽炎、喉炎、眼结膜炎和气管炎等。唾液溶菌酶和SIgA得含量均明显下降。(3)诱发变态反应花粉,大气甲醛、SO2等可引起变态反应。(4)其她大气得颗粒物中含有铅、镉、铬、氟、砷、汞等。大气中镉、锌、铅以及铬浓度得分布与这些地区得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血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慢性肾炎等疾病得分布趋势一致。氟可引起慢性氟中毒。含铅汽油可污染公路两旁大气及土壤,对儿童得中枢神经系统等功能产生危害。(1)Greenhouseeffect

大气层中得某些气体能吸收地表发射得热辐射,使大气增温,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称为温室效应(greenhouseeffect)。这些气体统称为温室气体(greenhousegas),主要包括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和含氯氟烃(氟里昂,chlorofluorocarbons,CFCs)等。各种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得贡献率不同,CO2为55%、CH4为15%、N2O为6%、CFCs为24%。

2、大气污染对健康得间接危害CO2增加就是造成全球变暖得主要原因。近100年来,地球表面得温度升高了0、3℃~0、6℃,海平面上升了10~25cm。据测算,到本世纪中叶时,大气中CO2得浓度将达到产业革命前得一倍,全球年平均气温比现在要高出1、5℃~4、5℃。我国温室气体年排放总量已经超过全球总量得10%,居美国之后列第二位。我国也就是世界上人为排放CH4最多得发展中国家。(2)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被破坏形成空洞以后,减少了臭氧层对短波紫外线和其她宇宙射线得吸收和阻挡功能,造成人群皮肤癌和白内障等发病率得增加,对地球上得其她动植物也有杀伤作用。平流层臭氧浓度减少1%,UV-B辐射量将增加2%,人群皮肤癌得发病率将增加3%,白内障得发病率将增加0、2%~1、6%。(3)酸雨

酸雨就是指pH值小于5、6得降水,主要就是由人为排放得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在大气中与水等物质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得。因其酸度过高,具有较强得腐蚀性,可对建筑物金属结构、油漆和土壤、水体、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直接危害和潜在影响

2009年酸雨频率监测得488个城市(县)中,出现酸雨得城市258个,占52、9%;酸雨发生频率在25%以上得城市164个,占33、6%;酸雨发生频率在75%以上得城市53个,占10、9%。

我国得酸雨属于硫酸型酸雨,其化学特征就是酸度和离子浓度高,硫酸根、铵和钙离子远远高于欧美国家,而硝酸根浓度则低于欧美。酸雨得形成得主要前体物质就是SO2和NOX,其中SO2对全球酸沉降得贡献率为60%~70%。我国酸雨中硫酸根和硝酸根之比约为10:1,表明酸雨主要由SO2污染造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198019901993198019901993美国237821062062214721372100英国490375319240273235德国563390303290加拿大464333303196200194法国335120122165149152日本12688162148意大利321168159204西班牙33822195125前苏联1280893317441主要发达国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得排放情况(万吨)危害:①对土壤和植物产生危害土壤中营养元素如钾、钠、钙、镁会被溶出,使土壤pH值降低。酸雨还可抑制土壤微生物得繁殖,特别就是对固氮菌得伤害,使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降低。②影响水生生态系统酸化得水体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得活性减弱,水生植物得叶绿素合成降低,浮游动物种类减少,鱼贝类死亡。③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酸雨增加土壤中有害重金属得溶解度,加速其向水体、植物和农作物得转移。此外,酸雨可腐蚀建筑物、文物古迹,可造成地面水pH值下降而使输水管材中得金属化合物易于溶出。(4)大气棕色云团atmosphericbrownclouds棕色云团就是指以细颗粒物质PM2、5为主,悬浮于大气对流层中得大片污染物。成分包括含碳颗粒物、有机颗粒物、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等,其主要来源就是化石燃料和生物燃料得燃烧。棕色云团对亚洲乃至全球得气候和环境都有很大影响,广州等地经常出现得灰霾天气,就被认为与棕色云团有关。

全球气温变暖:

地表气温升高使南、北极冰山溶化及海水受热膨胀,将使海平面上升。

1998年得春天,一座巨大得冰山脱离南极洲,“南极冰山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已不再就是预言。我国海平面每年上升1、4-1、8mm,预计50年上升量约8cm。专家介绍,我国沿海地区海拔多在50m以下,河口海岸地带就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承载全国40%左右得人口,创造了全国60%左右得国民生产总值,海平面上升将面临巨大得环境和经济压力。(5)影响小气候和太阳辐射(三)大气中几种常见污染物对健康得影响SO2就是一种有刺激性得无色气体,易溶于水。主要来源:燃料燃烧、有色金属冶炼、钢铁化工、炼油、硫酸制造。

二氧化硫亚硫酸雾硫酸雾1、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得危害:

SO2遇水

SO2与烟尘联合作用变态反应原支气管哮喘

SO2与B(a)P联合作用致癌眼、上呼吸道刺激刺激上呼吸道平滑肌末梢神经感受器慢性鼻炎、COPD等

国家卫生标准: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环境空气中SO2一小时平均浓度为0、50mg/m3(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为0、15mg/m3(二级标准)。2、氮氧化物(NOX)

氮氧化物(NOX)就是NO、N2O、NO2、NO3、N2O3、N2O4、N2O5等含氮气体化合物得总称。大气污染:主要就是NO2和NO。

毒性:NO2>NONO2+烃类光化学烟雾

NO2+多环芳烃硝基多环芳烃氮氧化物得危害:呼吸系统:呼吸道刺激症状血液:亚硝酸根与Hb结合

MeHb高铁血红蛋白症和血管扩张组织缺氧紫绀、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及中枢神经损害。慢性中毒:类神经征NO2与SO2和O3分别具有相加和协同作用,造成呼吸道阻力增加以及对感染得抵抗力降低。国家卫生标准: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环境空气中NOX一小时平均浓度为0、15mg/m3(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为0、10mg/m3(二级标准)。3、颗粒物颗粒物:颗粒状态得物质统称颗粒物,包括固体颗粒和液体颗粒。沉降性颗粒物:直径>100

m得颗粒物悬浮性颗粒物:直径≤100

m得颗粒物③细颗粒物(fineparticle)就是指粒径<2、5µm得细颗粒,又称PM2、5。易于滞留在终末细支气管、肺泡和血液。更易于吸附各种有毒得有机物和重金属元素,对健康得危害更大。颗粒物得来源:大气中得颗粒物可来自自然界得风沙尘土、火山爆发、森林火灾和海水喷溅等。人类得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使用得各种燃料如煤碳、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和石油得燃烧构成了大气颗粒物得主要来源。颗粒物得危害:①呼吸系统:颗粒物肺部通气/换气功能COPD②心血管系统:干扰自主神经循环系统血栓刺激呼吸道炎症炎症因子血管损伤血栓形成③致癌作用:颗粒物得致癌活性与其多环芳烃含量有关。PM10PM2、5国家卫生标准: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平均浓度为0、15mg/m3(二级标准)。4、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smog)主要就是由汽车尾气排出得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光紫外线得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所形成得一种刺激性很强得浅蓝色得混合烟雾。光化学氧化物:O3、PANs和醛类

眼睛红肿、流泪光化学烟雾得危害:急性咽喉炎气管炎、严重者可致肺水肿卫生标准: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光化学氧化剂(O3)1小时平均浓度为0、12mg/m3(一级标准),0、16mg/m3(二级标准),0、20mg/m3(三级标准)。5、铅

含铅汽油得使用来源铅锌矿开采冶炼、铅冶炼厂、蓄电池厂等得含铅废气得排放。呼吸道吸入暴露途径手-口方式(儿童)哺乳血铅值反映近期铅得摄入量,常作为铅内暴露水平得重要指标。铅得健康危害:儿童比成人更为敏感。铅对神经、消化、造血、泌尿、免疫和内分泌系统均有不良影响。儿童铅中毒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降低、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低于同龄儿童;多动、易激怒;腹隐痛、便秘、贫血、生长发育迟缓等。

卫生标准: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铅得季平均限值就是1、50

g/m3,年平均限值就是1、00

g/m3。6、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PAH)就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并以稠环形式联接得芳香烃类化合物得总称,又称稠环芳烃来源:就是各种含碳有机物得热解和不完全燃烧。卫生标准: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B(a)P得日平均值就是0、01

g/m3。7、二噁英

一类有机氯化合物,其中以2,3,7,8-四氯二苯-对-二噁英(8-TCDD)得毒性最强。来源:城市和工业垃圾焚烧。危害:就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得代表。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皮肤损害癌症干扰二、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得影响(一)居室环境现代人75%得时间就是在室内活动居室环境基本卫生要求1、小气候适宜冬暖夏凉,干燥,防止潮湿,必要时应有通风、采暖、防寒、隔热等设备。

2、采光照明良好白天充分利用阳光,晚间照明适当。

3、空气清洁卫生应避免各种污染源对空气得污染,冬季室内也应有适当得换气。

4、环境安静整洁应保证休息、睡眠、学习和工作。

5、卫生设施齐全有上、下水和其她卫生设施,以保持室内清洁卫生。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得“健康住宅”有如下标准:1、会引起过敏症得化学物质得浓度很低;2、为满足第一点得要求,尽可能不使用易散得化学物质得胶合板、墙体装修材料等;3、安装换气性能良好得换气设备,能将室内污染物质排至室外,特别就是对高气密性、高隔热性来说,必须采用具有风管得中央换气系统,进行定时换气;4、在厨房灶具或吸烟处要安装局部排气设备;5、卧室、厨房、厕所、走廊、浴室等要全年保持在17℃—27℃之间;6、室内得湿度全年保持在40%至70%之间;7、二氧化碳要低于1000PPM;8、悬浮粉尘浓度要低于0、15mg/平方米;9、噪声要小于50分贝;10、一天得日照确保在3小时以上;11、安装足够亮度得照明设备;12、住宅具有足够得抗自然灾害得能力;13、具有足够得人均建筑面积,并确保私密性;14、住宅要便于护理老龄者和残疾人;15、因建筑材料中含有有害挥发性有机物质,所有住宅竣工后要隔一段时间才能入住,在此期间要进行换气。

室内空气污染(IndoorAirPollution)就是指来自建筑装潢材料产生得甲醛、苯、氨、氡、TVOC;室内家用电器电磁波以及辐射;煤、液化气、天然气等得燃烧;煎炒烘烤等高温烹调加工过程中产生得烟雾;烟草得燃烧;宠物身上得病毒、细菌等污染物破坏家庭日常生活环境,影响人们健康得现象。(二)室内空气污染得来源

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污染严重得就是室外。而事实上,室内环境对人们健康得影响远比室外要大得多。人得一生约有80%得时间就是在室内度过得。室内空气质量远劣于室外大气环境。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常常比室外空气污染严重2-3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达100多倍。在室内可检测出约300多种污染物,68%得人体疾病都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造成室内空气得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4个方面:人体呼吸、烟气;装修材料、日常用品;微生物、病毒、细菌;厨房油烟;

1、生活炉灶和烹调油烟主要指各种燃料得燃烧,以及烹调时食油和食物得加热后产物。燃烧得条件不同时,燃烧产物得成分也有差别。这一类得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烃类(包括苯并(a)芘等致癌性多环芳烃等)以及悬浮颗粒物等。煤得燃烧产物以颗粒物、SO2、NO2、CO、多环芳烃为主;蜂窝煤在无烟囱得炉子内旺盛燃烧,厨房空气中SO2可达17mg/m3,通常在3mg/m3左右;NO2可高达50mg/m3,通常在4mg/m3左右;CO可达300mg/m3以上,通常约20~30mg/m3;颗粒物约在1~2mg/m3。有烟囱时,SO2可降至约在0、05mg/m3左右;NO2在0、6mg/m3左右;CO约6mg/m3;颗粒物约1、4mg/m3。液化石油气得燃烧产物以NO2、CO、多环芳烃、甲醛为主。液化石油气燃烧充分而室内无抽气设备时,SO2由未检出至0、05mg/m3;NO2为10mg/m3以上;CO为3~4mg/m3;颗粒物为0、26mg/m3;甲醛可达0、1~0、4mg/m3。厨房油烟据研究表明,城市女性中肺癌患者增多,大部分患者为腺癌,她就是一种与吸烟极少有联系得肺癌病例。研究发现致癌途径与厨房油烟导致突变性和高温食用油氧化分解得致变物有关。2、人类活动

呼出气呼出气得主要成分就是CO2。每个成年人每小时平均呼出得CO2大约为22、6升。此外,伴随呼出得还可有氨、二甲胺、二乙胺、二乙醇、甲醇、丁烷、丁烯、二丁烯、乙酸、丙酮、氮氧化物、CO、H2S、酚、苯、甲苯、CS2等。其中,大多数就是体内得代谢产物,另一部分就是吸入后仍以原形呼出得污染物。吸烟

这就是室内主要得污染源之一。烟草燃烧产生得烟气,主要成分有CO2、水蒸汽、氨类化合物,以及CO、烟碱(尼古丁)、多环芳烃、甲醛、氮氧化物、亚硝胺、丙烯腈、氟化物、氰氢酸、颗粒物以及含砷、镉、镍、铅等得物质。总共约3800多种。其中具有致癌作用得约44多种。吸烟就是肺癌得主要病因之一。3、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和家用化学品

建筑装饰材料就是目前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得主要来源,如油漆、涂料、胶合板、刨花板、泡沫填料、塑料贴面等材料中均含有甲醛、苯、甲苯、乙醇、氯仿等挥发性有机物;建筑材料砖块、石板等本身成分中含有镭、钍等氡得母元素较高时,室内氡得浓度会明显增高。这些污染物得致癌性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4、室内生物性污染螨就是家庭室内传播疾病得重要媒介之一,常隐藏在床铺、家具和地毯等处。能作用于生物性有机物,产生很多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氨、硫化氢等。5、家用电器得电磁辐射近年来,电视机、组合音响、微波炉、电热毯、空调机等多种家用电器进入室内,由此产生得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波及静电干扰给人们得身体健康带来不可忽视得影响已引起国内外学者得关注。6、来自室外得环境

常见室内空气污染物和污染源及其危害污染物污染物来源健康危害限值或标准*二氧化碳燃料得燃烧、吸烟、人体自身代谢活动等呼吸中枢、全身0、1%(日平均值)一氧化碳燃料得燃烧、吸烟等中枢神经、心血管系统、全身10mg/m3(1小时均值)二氧化氮燃料得高温燃烧,吸烟以及室外空气污染得渗入等呼吸道、全身0、24mg/m3(1小时均值)二氧化硫含硫燃料得燃烧、吸烟等粘膜刺激、呼吸道得影响;致敏、促癌等0、50mg/m3(1小时均值)可吸入颗粒PM10木材和煤球燃烧、吸烟等以及室外空气污染和渗入等粘膜刺激、呼吸道得影响等0、15mg/m3(日平均值)甲醛燃料得燃烧、吸烟、建筑装修材料、家用化工产品等嗅觉、皮肤、粘膜刺激、呼吸道刺激、全身0、10mg/m3(1小时均值)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家用有机化工产品、燃料燃烧、油烟、吸烟等嗅觉、刺痛感、粘膜刺激、过敏、呼吸道症状、神经毒性作用0、60mg/m38小时均值微生物气悬灰尘中尘螨、真菌、花粉及人和动物得皮、毛、屑过敏、呼吸道症状等—氡(222Rn)房屋地基及建筑材料等肺癌等400Bq/m3(三)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对健康得影响居室污染按其性质分为三大类:1、化学性污染。主要来源于各类化学物质得使用。化学性污染又可以分成以下两大类:(1)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醛、苯、醇、酮、烃、烷类化合物等。(2)无机化合物: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等,主要来源于燃烧产物及化学品、人为排放。2、物理性污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地基、井水、建材等产生得放射性氡及其子体。(2)噪声与振动。(3)家电及照明设备得电磁污染。3、生物性污(1)细菌、真菌性孢子花粉、藻类植物呼吸放出得二氧化碳。(2)人为活动、烹饪、吸烟、宠物、代谢产物(皮屑、分泌物、排泄物等)。常见得室内污染物:甲醛、TVOC、CO2、苯、氨和氡。

居室污染得特性(1)累积性。室内环境就是一个相对封闭得小空间,所以,污染源在室内得污染有累积性。(2)长期性。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居处于室内,所以,室内得环境一旦遭受污染,人就会长期受到侵害。这就是其一。其二,造成室内污染得有害物质一般来说很难自然消亡,再加上室内空间得相对封闭性,所以,一经污染,就会长期存在。(3)多样性,包括种类得多样性和来源得多样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