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1224-2013 房间空气调节器环境舒适性技术要求_第1页
DB44T 1224-2013 房间空气调节器环境舒适性技术要求_第2页
DB44T 1224-2013 房间空气调节器环境舒适性技术要求_第3页
DB44T 1224-2013 房间空气调节器环境舒适性技术要求_第4页
DB44T 1224-2013 房间空气调节器环境舒适性技术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案号:42112-2014房间空气调节器环境舒适性技术要求2013-12-06发布2014-03-06实施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广东省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桃、陈超新、郑崇开、李金波、罗建成、尤顺义、吴志东、刘旭、李志军、杨发国、吴修波、郭彦亭。本标准为首次发布。1本标准规定了房间空调器(以下简称:空调器)舒适性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GB/T7725范围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分体挂壁式和分体落地式空调器。两侧出风分体落地式空调器除下列文件中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GB/T7725所定义的以及下列术语和2空调器在规定条件下,房间温度达到稳定后,规定区域内各采样点中干球温度的最高温度与最低符合GB/T7725要求。对T1工况房间空调器,其适用温度范围应满足表1要求。空调器型式气候类型冷风型热泵型电热型注:不带除霜装置的热泵型空调器,工作的最低环境温度可为54.2自由温升自由温升,℃转速可控型球温度。3表3自由温降数值自由温降,℃4.4温度误差按5.4试验方法标准制冷工况、标准制热工况下温度误差绝对值不大于3℃。4.5房间温度极差按5.5试验,房间温度极差不大于3.5℃。4.6出风口温度极差按5.6试验,电辅助加热机型出风口温度极差不大于10℃,不带电辅助加热机型出风口温度极差不大于8℃。4.7送风距离按5.7试验方法送风距离应满足表4要求。表4送风距离4.8送风角度按5.8试验方法送风角度应满足表5要求。表5送风角度送风角度,°4按5.9试验方法送风范围应满足表6要求。表6送风范围4.10噪声a)空调器使用时不应有异常噪声和振动;b)噪声测试方法和实测噪声值符合GB/T7725的有关规定。试验条件应符合附录A要求;按附录图A.1要求安装好被测样机;在开机测试之前,记录试验房间各测温点初始读数,关闭房间门窗,然后开始试验,试验的读数允差除本标准特殊要求外,其余应符5.2自由温升试验方法按附录A图A.1模拟环境实验室试验,表A.3低温工况,工况稳定后关闭室内侧工况机(如果有),关闭房间门窗。开机前务必保证冷凝器干净无霜。空调器设定为允许设定的最高温度,按最高风档运行,其中导(扫)风板固定在最大风量位置,记录室内侧房间E2点(离地1.3m)的初始温度5.3自由温降试验方法按附录A图A.1模拟环境实验室试验,表A.3高温工况,工况稳定后关闭室内侧工况机(如果有),关闭房间门窗。空调器设定为允许设定的最低温度,按最高风档运行,其中导(扫)风板固定在最大风量位置,记录室内侧房间E2点(离地1.3m)的初始温度Te₂START、运行10min时温度Te₂-10、运行30min时5.4温度误差试验方法按附录A图A.1模拟环境实验室试验,表A.3标准工况,工况稳定后关闭室内侧工况机(如果有),关闭房间门窗。开机前务必保证冷凝器干净无霜。空调器制冷时设定为26℃、制热时设定为20℃,按最高风档运行,其中导(扫)风板固定在最大风量位置。运行至压缩机因房间温度到达设定温度而停机或房间稳定在某一温度下,记录停机前或在房间温度稳定时刻的E2点(离地1.3m)的温度数据Te2。5||按附录A测试,其中制冷时,表A.3高温工况,空调器设定为允许设定的最低温度,按最高风档运行,导(扫)风板固定在最大风量位置。制热时,表A.3低温工况,空调器设定为允许设定的最高温度,按最高风档运行,导(扫)风板固定在最大风量位置。开机前务必保证冷凝器干净无霜。试验时间为1.5h,试验结束时记录测点A~I的温度。按以下公式(2)计算:λy=MAX(Ty₁~Ty₃)-MIN(Ty₁~Ty₃)…………(2)MAX(Ty₁~Ty₃)———同一垂直线上测点1~测点3之中的最大温度;MIN(Ty₁~Ty₃)——同一垂直线上测点1~测点3之中的最小温度;度,按最高风档运行,其中导(扫)风板固定在最大风量位置。制热时按附录A表A.3低温工况,空调器设定为允许设定的最高温度,按最高风档运行,其中导(扫)风板固定在最大风量位置。开机前务必保证冷凝器干净无霜。试验时间为空调器运行至工况稳定后0.5h,试验结束时记录出风温度。将分体落地式室内机立于水平地面上,将分体挂壁式室内机挂于离地面2.3m位置上,按附录A表6风速衰减到风速衰减到离地1.8m000风速衰减到图1送风距离测试方法5.8送风角度试验方法按图2方法,附录A表A.3标准工况、最高风档运行,对左右导(扫)风板调到极限位置,上下导(扫)风板调到最大风量位置时,垂直于出风方向,离出风口0.5m的直线上,测定风速不小于0.3m/s的最左与最右位置,所测最左与最右位置与出风口中心点所形成的角度。图2送风角度测试方法5.9送风范围试验方法按图3方法,将分体落地式室内机立于水平地面上,将分体挂壁式室内机挂于离地面2.3m位置上,按附录A表A.3标准工况、按最高风档运行,对左右导(扫)风板调到垂直位置,上下导(扫)风板调7到最上和最下位置时,测定离地0.2m,风速不小于0.3m/s最远和最近的位置,所测最远与最近位置与出风口投影落地位置的距离。墙壁最上位置最下位置最远位置风最上位置最下位置最远位置风X2地面0最上位置最下位置最近位置风00最远位置风速不小于地面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分体挂壁式空调器图3送风范围测试方法8(规范性附录)舒适性指标试验条件A.1房间要求试验应在图A.1所示的模拟环境实验室进行;其由外套和内套两部分组成,内套为普通用户住房,砖墙结构,外套为保温库板,温度可调;空调器试验使用面积应根据表A.2中额定制冷量范围和房间单位面积所需制冷量的要求计算。A.2活动区域与温度点布置图A.1模拟环境实验室表A.1活动区域尺寸与温度点LWXY按表A.2试验使用面积和在矩形区域活动区域里,用T型热电偶在活动区域水平面上均匀布置图A.1所示A、B、C、D、E、F、G、H、I共9个温度点,在每点对应的垂直线上均匀布置3个温度点(离地面0.8m、1.3m、1.8m),试验使用面积应根据表A.2中额定制冷量和房间单位面积所需制冷量的要求计算。9房间单位面积所需制冷量,W/m²表A.3舒适性指标测试环境要求干球温度,℃干球温度,℃12一70表A.4试验允差干球温度,℃干球温度,℃2L658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包括正面出风和顶出风方式)出风框取样热电偶布置如图A.2所示,侧面出风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左右两侧出风框取样热电偶布置在图A.2点④⑤⑥即可,分体挂壁式空调器出风框取样热电偶布置在图A.2点②⑤⑧即可。布点位置均距离出风框平面50mm处,避免被上下导风条和左右导风条阻挡。A.5室内安装位置要求分体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挂于离地面2.3m位置上(空调器下沿距离地面高度),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安装在靠近角落位置上(按样机能最近距离靠近墙角)。11(规范性附录)测量仪器B.1温度测量仪表B.1.1温度测量仪表的最小分度值不应超过仪表准确度的2倍。例如:规定仪表准确度为±0.05℃,则最小分度值不超过±0.1℃。B.1.2仪表准确度为±0.05℃时,该仪表应与国家计量单位校验过的温度仪表进行比较标定。B.1.3湿球温度的测量应保证足够的湿润条件,流过湿球温度温度计处的气流速度不小于5m/s;对于其他仪表应有足够气流速度以达到蒸发平衡保证湿润条件,玻璃水银温度计感温包直径不大6.5mm。B.1.4如有可能安装测量温度变化的温度测量仪表,测量进出口位置温度变化值,以提高测量准确度。B.1.5温度测量仪表应对附近热源的辐射有足够的防护。B.1.6仪表温差阶约等于或大于7℃时,测量仪表的响应时间需达到最后稳态温差63%的时间。B.2其他仪表B.2.1时间测量仪表准确度为测量值的±0.2%。B.2.2转速测量可用遥感型测速仪,其准确度为测量值的±1.0%。B.2.3风速测量按GB/T18204.15要求,表式热球电风速计或数显式热球电风速计最低监测值不应大于0.05m/s。测量精度在0.05m/s~2m/s范围内,其测量误差不大于测量值的±10%。有方向性电风速计测定方向偏差在5°时,其指示误差不大于被测定值的±5%。B.2.4长度、宽度和高度测量采用钢卷尺,精度符合Ⅱ级或±1mm要求。B.2.5角度测量采用量角器,其测试精度不低于15'。试骏室库体试验房间(资料性附录)BL三P三2三B房区营通者A3890库板后做图C.2N向S3~S1立面图图C.3W向SC~SA立面图库板后做图C.4S向S1~S3立面图200×450素混凝土垫块-0.80基础底板边均布)钢筋混凝土十地砖面3C库板安装完毕后250厚钢筋混凝土防水底板类型洞口尺寸(mm)窗台高备注窗2塑钢滑移窗2塑钢滑移窗1塑钢滑移窗门M4木门M注门窗大样只提供门窗尺寸及分隔,门窗需由生产厂家进行二次设计.图C.9门窗表C.3其他说明C.3.1内室房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