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在图示场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摄影师面前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B.照相的人站在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若要改拍全身像,照相的人需靠近照相机D.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2.汽车夜间行驶时,一般车内不开灯,这是因为A.要节约用电B.车内开灯形成漫反射,光线刺眼,影响司机开车C.车内开灯,司机前面的玻璃会反射车内物体的像,妨碍司机开车D.车内开灯,光射到车外后视镜上,反射到司机眼中,妨碍司机开车3.如图是用每0.2s闪光1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的四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其中小球运动得越来越慢的照片是()A. B.C. D.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超声波可以给金属工件探伤,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5.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摄像头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D.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6.严寒的冬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常会被冻裂,原因是()A.水结成冰以后密度变大 B.水管本身耐寒程度不够C.水结成冰以后质量变大 D.水结成冰以后体积变大7.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词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8.如图所示的做法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用力握紧球拍B.汽车轮胎刻有花纹C.运动鞋底装鞋钉D.轴承中装有滚珠9.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情况的作图正确的是()A. B. C. D.10.疫情期间,村书记杨百顺每天都通过大喇叭向村民通报疫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村民能听到杨百顺的声音,是因为空气能传声B.杨百顺说话时,他发出的声音是大喇叭振动产生的C.村民听到杨百顺的声音后,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D.村民根据音调,判断出讲话的人是杨百顺1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让寒山寺声名远扬,诗句中客船里的人听到的钟声主要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到人耳的()A.客船 B.水 C.空气 D.地面12.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甲、乙都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 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1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是()A.火箭升空过程不断喷射高温燃气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C.医生推动活塞给病人注射药液D.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入口中14.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A.月亮躲进云层里B.小明坐在汽车里看到路旁的树向后退C.早晨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D.行驶的火车上,乘务员看到乘客坐着不动15.把一个铁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杯子中(铁球全部浸在液体中),从杯中溢出8克酒精,若将该铁球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ρ酒精=0.8×103kg/m3)A.大于8g B.小于8g C.等于8g D.都相同16.为庆祝“十九大”在北京隆重召开,整个仪征城都进行了亮化美化,许多旧式路灯和景观灯都换上了新的LED灯,但不知哪种灯泡更节能.小明认为:换上的LED灯比之前的灯泡发出的光要强,应该更耗电.小明的这一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1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18.下图是探究“让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动起来”的装置图,闭合开关,导线ab向左运动。要使导线ab向右运动,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蹄形磁体换成磁性更强的磁体B.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增大电流C.改变电流的方向同时改变磁场的方向D.改变电流的方向或改变磁场的方向1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C.“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其振动频率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2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最快B.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只要听到声音,那么发声体一定在振动21.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甲、乙是同时出发的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D.0-30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0-l0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22.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期。在城市道路建设中,修建“草砂路”,使道路更平整,“草砂路”含有一种非晶体物质——沥青,下列能反映沥青凝固特点的图象是()A. B.C. D.23.某同学在上学去的路上,用0.8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用1.2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0.8m/s B.1.0m/s C.0.96m/s D.1.2m/s24.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小华对试管口吹气,先轻轻吹、后用力吹,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于试管中空气柱振动引起的,声音的响度不同B.声音是由于试管中空气柱振动引起的,声音的音调不同C.声音是由于试管中水柱振动引起的,声音的响度不同长D.声音是由于试管中水柱振动引起的,声音的音调不同25.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A.ρb>ρ水>ρa B.ρb>ρa>ρ水 C.ρ水>ρa>ρb D.ρa>ρ水>ρb26.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A.冰铁海波 B.蜡铝玻璃C.蜡玻璃沥青 D.冰铁沥青27.如图所示,不透光的纸上有一个足够小的倒立三角形小孔,蜡烛点燃后通过小孔在后面的光屏上出现一个像。则像的形状是方框内的()A. B. C. D.28.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9.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物理量间的关系图线中,正确的是()A.水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B.水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C.水的密度与质量的关系D.水的比热容与温度变化的关系3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B.太阳能是太阳内部发生核聚变释放的能量C.室内照明用的LED灯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D.当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叠加在一起,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电子时,其电阻突然变为0,此种状态的石墨烯为超导体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下表是15℃时声音在一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______中的传播速度最慢;声音在30℃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声音由空气传入水中,其传播速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质空气水尼龙冰松木水泥铁速度(m/s)34015002600323032304800520032.一个容器的质量为200g,装满水时总质量是700g,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600g,这个容器的容积是______cm1,此液体的密度是_____kg/m1.若将容器中的液体倒掉一部分,则剩余液体的密度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3.将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从9V减少到6V时,通过它的电流变化了0.2A,则电阻R所消耗的电功率减少了______W。34.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需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35.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3s后收到回波,这是声波的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现象,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5400km/h,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_m,相当于______km。36.甲图为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为让观众看到清晰的实像,应将胶片放在距离透镜_____的位置(选填序号:①一倍焦距以内、②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③二倍焦距以外);当所成的像没有铺满荧幕,若保持荧幕位置不动,应将放映机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同时适当的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才能得到清晰的图象。37.小明在操场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喉头在_____;歌声主要通过_____传播到窗户敞开的教室;教室里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娟认为小明的歌声是_____(填“乐音”或“噪声”),她可用什么方法减弱小明的歌声进入耳朵:_____。38.“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若以“山”为参照物,轻舟是______的;若以“轻舟”为参照物,山是______的.猿声是通过______传入诗人的耳朵的.39.如图所示,小明在水槽右侧竖直放置一个光屏,用激光笔照射水面,在水槽底部出现一个亮点A,同时在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亮点P1,其中P1点形成的原因是光的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欲使亮点P1上移至P2处,应使入射光线绕着入射点O沿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观察到另一亮点由A点可能会移到______点(选填“B”或“C)”.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欲使亮点A左移至B点,应使水面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在水面变化过程中,折射角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40.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中出来的气.夏天用口“吹气”能使热水变凉,这是因为吹气能加速热水________
(填物态变化),使水温降低;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除哈出来的气温度较高外,还由于________
使手表面温度升高.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小薇同学在测固体密度时,操作步骤如下:(1)在实验室,小薇把天平放在_____工作台上,将游码归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横梁平衡。(2)小薇选用了一块小矿石,用调好的天平测它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甲图所示,天平恢复平衡,则测得的矿石质量是_____g。(3)如图乙所示,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将系了细线的矿石轻放入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_____(选填“相平”或“不相平”),测得矿石的体积是_____。(4)实验后,小薇发现使用的20g砝码生锈了,由此导致测得的矿石密度会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5)小薇回家后,想测出家里某个小饰品的密度,她找到家里的电子秤,称出饰品的质量是140g,又借助细线、水、玻璃杯,测出了饰品的体积,她的实验步骤如上图丙、丁所示,则饰品的密度是_____g/cm3。42.回顾实验和探究:(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次数123∠i60°50°30°∠r60°50°30°如图甲,把纸板EOF______地立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纸板NF上能看到反射光。让光贴着纸板入射,目的是通过纸板显示光路。实验可得,反射光线、入射光射分居在______两侧;如图乙,将纸板NF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在NF上看不到反射光,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______。分析表的实验数据,可得出_______;(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如图甲,不用平面镜而采用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A所成的像,也便于确定______。②图甲实验中,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取一支______但不点然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______,然后记录蜡烛A和B、玻璃板的位置。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③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当蜡烛A位于Ⅲ位置时,其像在点______。④人看到蜡烛的像是由于反射光进入人眼,在图丙中画出与反射光线相对应的入射光线。(__________)(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装置过程结论①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及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上。②如图,当凸透镜、蜡烛和光屏位于图示位置时,光屏中央恰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f=10cm,则光屏上的像是______的(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日常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③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像会呈现在光屏区域中的______方。评估④为便于观察现象,实验环境应较______(选填“亮”或“暗”)一些。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天津临港湿地公园二期计划明年完工。在建设过程中有一处沙土搬运工程,工作人员首先取了20cm3的沙土样本,测得它们的质量为40g。该处沙土搬运量为3000m3,若用一辆最大载重量为1.5×104kg的运输车运送,求:(1)该沙土的平均密度;(2)至少要运送多少车次。44.课堂上小美在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后,她跟同学们想测—测蜡烛和像移动时的平均速度,于是她将=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长度为1m的光距具座中点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完成了蜡烛和像的速度测量;(1)如图所示,她们把蜡烛起始位置放在9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63cm刻度线处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7s内以不变的速度将蜡烛移动到30cm刻度线处,求7s内蜡烛和像移动时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2)将蜡烛从30cm刻度线处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向右移动2s,若这2s内蜡烛的像移动时的平均速度是蜡烛的6倍,请通过计算指出:2s后小美还能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吗?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B【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之一: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补光可以使照片的光亮更亮一些。【详解】A.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照相机的物距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故B正确;C.若要照全身像,是要把成的像变小点,则必须使物距变大,所以应增大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物距增大后,像距跟着变小,故C错误;D.照相时是人反射的光通过镜头折射后在底片上成像,所以要使人像更亮,需要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前进行“补光”,故D错误。故选B。2、C【详解】夜间驾驶室外的光线比较暗的,若车内开灯,就可以通过前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把车内物品在车前形成一个虚像,干扰司机的视线,妨碍司机开车,故选C。3、D【详解】A.相同的时间通过的路程先变大后变小,所以小球先变快后变慢,故A不符合题意;B.相同的时间通过的路程相等,所以小球做匀速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相同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逐渐变大,所以小球运动越来越快,故C不符合题意;D.相同的时间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小,所以小球运动越来越慢,故D符合题意。故选D。4、D【详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A错误;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C.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正确。5、D【详解】A.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BCD.摄像头的成像原理是,物体位于二倍焦距以外,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应该增大物距,即需要将二维码远离摄像头,故BC错误,D正确。故选D。6、D【详解】水结冰后,密度变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在质量一定时,密度变小,体积变大,所以室外的自来水管常会被冻裂。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7、D【解析】A.“高声语”是指大声说话的意思,所以是指响度,故A错误;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是液化,故B错误;C.桃花红的原因是反射了红光,它本身并不发光,故C错误;D.孤帆相对于江岸有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D正确.故选D.8、D【详解】A.打球时用力握紧球拍,这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手和球拍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掉.不符合题意;B.汽车轮胎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轮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不符合题意;C.运动鞋底装鞋钉,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鞋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倒,不符合题意;D.轴承中装有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轴承转动时的摩擦力,符合题意。故选D。9、B【解析】平面镜的成像特征,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拉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成虚像.故A不正确;B正确符合成像特征;C图,镜面中成像应为虚像;D图像与物连线与镜面不垂直.选B.点睛:容易忽略的是镜子后面应画成虚线.10、A【详解】A.村民能听到杨百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村民耳中的,故A正确;B.杨百顺说话时,他发出的声音是他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C.村民听到杨百顺的声音后,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C错误;D.因人的声带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故村民根据音色,判断出讲话的人是杨百顺,故D错误。故选A。11、C【详解】人们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B【详解】A.由图可知,甲车是由静止开始运动,乙车开始计时时的速度为2m/s,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故A错误;B.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的路程逐渐的变大,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甲==2m/s;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速度不变,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所以,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故B正确;C.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所以,如果两车反向运动,则5s可能相遇;如果两车同向运动,则两车不能相遇,故C错误;D.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速度均不变,故D错误.13、D【详解】A.火箭升空过程不断喷射高温燃气,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与大气压无关,故A错;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的,与大气压无关,故B错;C.医生推动活塞给病人注射药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大气压无关,故C错;D.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入口中利用的是大气压强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D。14、C【详解】A.月亮躲进云层里,是以云为参照物,故A不符合题意;B.小明坐在汽车里看到路旁的树向后退,是以汽车为参照物,故B不符合题意;C.早晨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故C符合题意;D.行驶的火车上,乘务员看到乘客坐着不动是以车厢为参照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5、A【详解】若原来盛满酒精,从杯中溢出8克酒精,则铁球的体积等于8克酒精的体积,当铁球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相同体积的水,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据公式m=ρV,溢出水的质量大于溢出酒精的质量,即大于8g。故选A。16、B【解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小明认为:换上的LED灯比之前的灯泡发出的光要强,应该更耗电,小明的这一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故选B.17、D【详解】A.不同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A错;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C.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C错;D.声音可以传信息和能量,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应选D.18、D【详解】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用左手定则,闭合开关,导线ab向左运动:A.将蹄形磁体换成磁性更强的磁体,导线受到向左更强的力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B.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增大电流,导线受到向左更强的力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C.改变电流的方向同时改变磁场的方向,导线仍受到向左的作用力,故C不符合题意;D.改变电流的方向或改变磁场的方向,导线受到的力改变为向右,故D符合题意。故选D。19、C【详解】A.振动发声,并以波的形式传播,振动停止,
声音停止;故A正确.B.声音在不同介质传播速度不同,固体大于
液体,液体大于气体;故B正确.C.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引吭高歌”“低声细
语”中的“高”“低”表示的是声音的大小,故描
述的是响度.故C错误.D.人耳能听见的声音频率为20Hz到20000Hz,
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
人耳无法听见.故D正确.20、D【详解】AB.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另外在同一种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还与温度有关,故AB错误;C.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超出这一频率范围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故有时物体振动我们听不到声音,故C错误;D.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能听到物体在发声,物体一定在振动,故D正确。故选D。21、C【详解】A.由题中的图象可知,相遇时(即两图线相交),甲通过的路程为:;乙通过的路程为100m;故A项错误;B.由题中的图象可知,在0-10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在10s后乙物体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乙比甲要晚10s出发;故B项错误;C.由图像可知,甲在40s内运动的路程是400m,所以甲的运动速度为:;故C项正确;D.由题中的图象可知,在0-10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处于静止状态;10s-30s,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项错误。故选C。22、D【详解】沥青是非晶体材料。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A是晶体熔化的图像,C是晶体凝固的图像;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和下降,故B是非晶体熔化的图象,D是非晶体凝固的图象。故选D。23、C【详解】设总路程为2S,根据速度公式前半程的时间为同理后半程的时间为那么全程所用的时间为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4、A【解析】当用嘴向试管内吹气时,试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轻轻吹和用力吹时,由于振动发声的空气柱的长度相同,所以声音的音调相同;之所以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是因为轻轻吹和用力吹时空气柱振动的幅度不同,即声音的响度不同;故选A。25、D【详解】由图象可知,当Va=Vb时,ma>mb,所以ρa>ρb当Va=Vb时,,,a、b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故可得ρa>ρ水>ρb,故选D。26、A【详解】A.冰、铁、海波均为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故A符合题意;B.铝为晶体,有确定的熔点,蜡和玻璃为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故B不符合题意;C.蜡、玻璃、沥青均为非晶体,都没有确定的熔点,故C不符合题意;D.冰、铁为晶体,有确定的熔点,沥青为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7、D【详解】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经过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而不是光斑,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故选D。28、C【详解】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A错误;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可以使像后移到视网膜上,即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故B错误;C.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七种色光,因为不同颜色的光通过玻璃时偏折的角度不同,故C正确;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29、D【详解】A.水的压强与深度关系式为p=ρgh,压强与深度成正比,A图像错;BC.水的密度是水的属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因此B、C错;D.水的比热容也是水的特性,与温度变化无关,D正确。故选D。30、A【详解】A.原子是由居于中间位置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运转的电子构成,故A项错误;A项符合题意;B.太阳内部是在超高温的条件下发生核聚变释放能量,故B项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C.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它有五大特性,其中有一个是导电特性;室内照明用的LED灯就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C项正确;C项不符合题意;D.由题意知,当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叠加在一起时,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电子,石墨烯的电阻突然变为0,此时的石墨烯为超导体;故D项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气体大于变大【分析】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传播速度大小关系是v固>v液>v气,同一物质中声速跟温度有关。【详解】[1][2][3]由图可知: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传播速度较慢,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所以声音由空气传入水中,其传播速度变大;声音在30℃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它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特点,会根据给定的信息从中搜寻有用的信息,这是中考的热点,也是考查学生根据信息总结结论的能力。32、5000.8×101不变【详解】容器的容积等于水的体积:V=m/ρ水=(700g-200g)/1g/cm1=500cm1,当装满某液体时,所装液体的体积也是500cm1,所以液体的密度为:ρ液=m液/V=(600g-200g)/500cm1=0.8g/cm1=0.8×101kg/m1,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质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倒掉一部分,密度保持不变.33、3【详解】定值电阻的阻值,第一次的功率:,第二次的功率:,所以电功率减小了:。34、缩小减小【分析】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且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详解】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的原理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也就是当无人机高度上升时增大了物距,这时需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35、反射22502.25【详解】[1]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海底反射回来,记录传播时间,利用求海底深度,利用了声波的反射。[2][3]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由可得海水的深度相当于2.25km。36、②左减少【详解】[1]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实像,则此时物距的范围为2f>u>f,即胶片应放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故选②。[2][3]当所成的像没有铺满荧幕,应使得像变大,由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可知,应增大像距,减小物距;若保持荧幕位置不动,应将放映机向左移动(增大像距),同时适当的减小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减小物距),才能得到清晰的图象。37、振动空气噪声关闭门窗或戴上耳塞【详解】[1]小明歌唱时,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故他手摸喉头,感觉喉头在振动;[2]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过来的;[3]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娟忙用手捂住耳朵,即此时影响了小娟的学习,所以她认为小明的歌声是噪声;[4]小娟可以关闭门窗或戴上耳塞,从而减弱噪声的传播。38、运动运动空气【详解】从轻舟已过万重山,可以体现出舟中人相对于高山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以高山为参照物,轻舟是运动的.猿在山上,猿和山相对于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轻舟”为参照物,猿是运动的;山是运动的.猿声是通过空气传入诗人的耳朵的.39、反射顺时针B上升不变【详解】[1]用激光笔照射水面,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和反射,由于P1仍在空气中,所以P1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2]反射光线的光斑,由P1变为P2,反射角减小,所以需将入射角减小,入射光线顺时针转动。[3]当入射光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入射角减小,所以折射角也会减小,因此容器底部的光斑由A移至B。[4]如图所示,欲使亮点由A移至B点,应使水面上升。[5]水面上升时,入射光线方向不变,所以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40、蒸发(或汽化)液化放热【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蒸发属于汽化的一种方式,汽化要吸热.液化是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要放热.【详解】“吹气”能加快热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蒸发,蒸发吸热,可使热水的温度降低;“哈气”时,从嘴中哈出有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手就会液化,液化要放热.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水平右43.4相平18cm3偏小2.8【详解】(1)[1][2]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诸暨洗车小知识培训课件
- 说明文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家用电器微波炉买卖合同
- 2025使用场地合同范本
- 红色的画课件
- 诗词知识培训总结报告课件
- 2025年绿色能源项目合同范本
- 红楼梦前二十回课件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热失控预警与防护技术应用策略报告
- 红楼梦人物课件教学
- 临时占用城市绿地施工方案
- 脓毒症指南课件
- 胸腔积液诊断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解读
- 五年级上册语文摘抄笔记
- 对颈椎概念和命名的再认识
- JJG 539-2016数字指示秤
- 辽宁盘锦浩业化工“1.15”泄漏爆炸着火事故警示教育
- 小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教学案例
- 服装零售业概况
- sg1000系列光伏并网箱式逆变器通信协议
- 专升本03297企业文化历年试题题库(考试必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