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文言文翻译训练_第1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文言文翻译训练_第2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文言文翻译训练_第3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文言文翻译训练_第4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文言文翻译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文言文翻译训练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句子翻译1.请将以下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要求:准确翻译句子含义,注意关键词“学”“时”“习”“说”的解释)2.把“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求:完整表达句子意思,解释“愠”的含义)3.请翻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求:逐句翻译,注意"焉"的用法)4.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翻译成白话文。(要求:准确传达儒家思想,解释"勿"的否定意味)5.翻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要求:表达句子逻辑关系,解释"焉"的语气助词作用)6.请翻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要求:解释"故"与"新"的对比关系)7.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翻译成现代文。(要求:用连贯语言表达,解释"罔"和"殆"的警示意义)8.翻译:"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要求:保留人物评价,解释生活困苦的比喻)9.请翻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要求:表达生活态度,解释"乐"的深层含义)10.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翻译成口语化表达。(要求:用日常语言说明求知态度)二、文言文片段翻译1.阅读以下文言文片段,然后回答问题:“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请将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求:完整翻译,保留原文的年龄阶段划分)(2)解释"不惑""知天命""耳顺"这三个阶段的人生感悟。(要求:用连贯语言说明,体现人生成长)(3)孔子描述的人生历程对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实际生活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联系个人成长经历,表达真实感受)2.阅读文言文片段:“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请翻译这句话成现代汉语。(要求:准确表达比喻意义)(2)这句话在《论语》中有什么象征意义?(要求:说明"岁寒"与"松柏"的象征关系)(3)你在生活中见过像松柏一样的人或事吗?请举例说明,并解释为什么你觉得他们像松柏。(要求:用具体事例论证,表达个人观察)3.阅读以下文言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请翻译这段话成现代文。(要求:用连贯语言表达,突出价值观)(2)孔子认为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是快乐的生活?请用自己的话总结。(要求:概括核心观点)(3)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你认为孔子这种生活态度还有现实意义吗?为什么?(要求:表达个人观点,说明理由)4.阅读文言文片段:“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请翻译这段话。(要求:准确表达教育思想)(2)孔子这句话体现了怎样的人才观?(要求:分析教育理念)(3)在班级里,你从同学身上学到了什么?或者你准备怎样帮助同学改正缺点?请结合实际谈谈。(要求:用具体事例说明,表达互助精神)三、文言文比较翻译1.阅读以下两段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论语·学而》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礼记·中庸》相关记载:"学者,所以求益也。益者,所以广也。广者,所以大也。大者,所以终也。"(1)请分别翻译这两段话。(要求:用现代汉语完整表达,保留原文情感)(2)比较这两段文字在"学"与"乐"的关系上的异同。(要求:分析思想差异,说明文化内涵)(3)结合你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这两种观点对你有什么启发?(要求:用具体事例说明,表达真实感受)2.阅读以下两段文言文:《论语·里仁》原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臣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请分别翻译这两段话。(要求:准确表达人物观点)(2)比较这两段文字在"和"与"同"的哲学思考上的差异。(要求:分析文化观念的不同)(3)在班级合作或社团活动中,你遇到过类似"和而不同"的情况吗?请举例说明。(要求:用具体事例说明,表达人际交往智慧)3.阅读以下两段文言文:《论语·述而》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荀子·劝学》记载:"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1)请分别翻译这两段话。(要求:用连贯语言表达,突出教育思想)(2)比较这两段文字在"学习态度"上的异同。(要求:分析教育理念的不同)(3)你同意"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学习方法吗?为什么?(要求:表达个人观点,说明理由)4.阅读以下两段文言文:《论语·雍也》原文:"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孟子·告子下》记载:"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请分别翻译这两段话。(要求:准确表达人物评价)(2)比较这两段文字在"理想人格"塑造上的不同侧重点。(要求:分析价值取向的差异)(3)在成长过程中,你认为"安贫乐道"和"艰苦奋斗"哪种精神更重要?请结合实际谈谈。(要求:表达个人观点,说明理由)四、文言文情景应用1.假设你是《论语》编者,需要给以下文言文片段撰写"学习建议"小标题,然后回答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请为以上文字拟定一个合适的"学习建议"小标题。(要求:概括核心内容)(2)根据这些文言文内容,总结出三条具体的学习建议。(要求:用连贯语言表达,突出实践意义)(3)你打算如何将这三条建议应用到今年的毕业复习中?(要求:用具体计划说明,表达学习目标)2.假设你是《论语》编者,需要给以下文言文片段撰写"处世智慧"小标题,然后回答问题:"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请为以上文字拟定一个合适的"处世智慧"小标题。(要求:概括核心内容)(2)根据这些文言文内容,总结出三条具体的人生态度。(要求:用连贯语言表达,突出处世原则)(3)在即将毕业的这段时间,你认为哪种人生态度对你最有帮助?为什么?(要求:表达个人观点,说明理由)3.假设你是《论语》编者,需要给以下文言文片段撰写"成长感悟"小标题,然后回答问题:"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请为以上文字拟定一个合适的"成长感悟"小标题。(要求:概括核心内容)(2)根据这些文言文内容,总结出三条具体的人生成长建议。(要求:用连贯语言表达,突出发展规律)(3)你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体会到哪一条建议最符合实际情况?请举例说明。(要求:用具体事例说明,表达真实感受)4.假设你是《论语》编者,需要给以下文言文片段撰写"人生修养"小标题,然后回答问题:"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请为以上文字拟定一个合适的"人生修养"小标题。(要求:概括核心内容)(2)根据这些文言文内容,总结出三条具体的人生修养方法。(要求:用连贯语言表达,突出道德建设)(3)在即将升入初中时,你认为哪种修养方法对你最有帮助?为什么?(要求:表达个人观点,说明理由)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句子翻译1.答案:学习了知识,又时常去温习它,不也是令人快乐的吗?解析:重点解释"学"(学习知识)、"时"(时常)、"习"(温习实践)、"说"(通"悦",快乐)。孔子强调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快乐,体现儒家积极学习态度。2.答案: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因此感到生气,不也是君子吗?解析:解释"愠"(生气、怨恨),强调君子不因外界评价而动摇内心修养,体现儒家人格理想。3.答案: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解析:逐句翻译,注意"焉"的语气助词作用,解释"择"(选择)、"善者"(好的方面)、"改"(改正)的内涵,体现儒家虚心学习思想。4.答案: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解析:解释"勿"(不要)、"施"(强加),准确传达儒家推己及人的处世原则。5.答案:见到贤德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不贤德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缺点。解析:表达句子逻辑关系,解释"焉"的语气助词作用,突出自我反省的重要性。6.答案:温习旧的知识能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解析:解释"故"(旧的知识)、"新"(新的理解体会)的对比关系,体现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7.答案: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知;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危险。解析:用连贯语言表达,解释"罔"(迷惑)、"殆"(危险)的警示意义,说明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8.答案:颜回真是贤德啊!只有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受不了这种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颜回真是贤德啊!解析:保留人物评价,解释生活困苦的比喻("箪食瓢饮"),突出颜回安贫乐道的品格。9.答案: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解析:表达生活态度,解释"乐"(精神满足)的深层含义,体现儒家安贫乐道思想。10.答案: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解析:用日常语言说明求知态度,强调实事求是的学习精神。二、文言文片段翻译1.(1)答案: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社会,四十岁能明白事理,五十岁知道天命,六十岁能听不同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违背规矩。"解析:完整翻译,保留原文的年龄阶段划分,准确传达人生成长历程。(2)解释:不惑(不受外界干扰,内心平静)、知天命(认识到事物发展规律)、耳顺(能听进不同意见而不反感),体现人生不同阶段的心理成熟过程。(3)启发:孔子的人生历程启示我,成长需要不同阶段的积累,要循序渐进地认识世界,最终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我计划从每天坚持阅读开始,逐步扩展学习范围,就像孔子从十五岁立志一样。2.(1)答案:孔子说:"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最后才凋谢的。"解析:准确表达比喻意义,用自然现象说明君子品格的坚毅。(2)象征意义:松柏象征君子坚贞不屈的品格,与严寒环境形成对比,强调君子在逆境中仍保持高尚品质。(3)事例:我见过像松柏一样的人,比如坚持每天练习书法的同学,无论天气多热多冷都雷打不动。我觉得他们像松柏,因为他们在枯燥练习中保持专注,就像松柏在寒冬中挺立。3.(1)答案: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解析:用连贯语言表达,突出价值观,强调精神追求高于物质享受。(2)核心观点:孔子认为快乐的生活是精神层面的满足,不因物质条件改变而动摇内心平静。(3)现实意义:我认为这种态度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依然重要,因为真正的快乐不取决于外界条件,而在于内心的修养。我计划通过坚持阅读经典来提升精神境界。4.(1)答案: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解析:准确表达教育思想,突出虚心学习、自我反省的儒家教育理念。(2)教育理念:孔子认为学习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既要从他人身上学习优点,也要从他人缺点中吸取教训,实现自我完善。(3)事例:在班级里我从数学好的同学那里学会了解题技巧,也从偶尔粗心的同学那里吸取教训,现在做题更细心了。我准备帮助同学改正拖延习惯,因为我也曾经有过同样的问题。三、文言文比较翻译1.(1)论语翻译:学习了知识,又时常去温习它,不也是令人快乐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因此感到生气,不也是君子吗?礼记翻译:学习是为了增益知识,增益是为了扩展能力,扩展是为了成就事业,成就是为了最终实现理想。(2)异同:论语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快乐(说)、人际交往的快乐(乐)、人格修养(君子),礼记强调学习的社会功能(增益→广→大→终),体现不同典籍对学习的不同侧重。(3)启发:论语让我明白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情感体验和品格塑造的过程;礼记让我认识到学习要循序渐进,最终实现社会价值。我打算在毕业复习中既注重知识掌握,也保持学习兴趣。2.(1)论语翻译:君子与人相处可以和谐但不盲从,小人彼此相同却不能和谐相处。史记翻译:我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以国家安危为重而以私人恩怨为轻。(2)差异:论语强调人际关系中的原则性(和而不同),史记强调爱国精神(先国家后私仇),体现不同典籍对处世哲学的不同侧重。(3)事例:在班级文艺汇演中,我们小组有不同意见时坚持各自特长互补,最终表演成功。这体现了和而不同原则。我遇到过同学为小利争吵,后来通过沟通化解矛盾,证明和而不同比同而不和更有智慧。3.(1)论语翻译: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荀子翻译: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却比蓼蓝更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更冷。(2)异同:论语强调从他人学习(择善而从),荀子强调学习使人进步(青于蓝),体现不同典籍对学习的不同侧重。(3)观点:我同意这种学习方法,比如我从爱运动的同学那里学会了打篮球,也从偶尔马虎的同学那里吸取教训。我打算在初中继续运用这种学习方法。4.(1)论语翻译:贤德啊颜回!只有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受不了这种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贤德啊颜回!史记翻译:上天要把重大责任降临在某个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穷困,使他做事不顺,这样来磨练他的心志,锻炼他的意志,增加他的能力。(2)差异:论语强调安贫乐道的品格(颜回),史记强调艰苦奋斗的意志(大任),体现不同典籍对理想人格的不同侧重。(3)观点:我认为艰苦奋斗更重要,因为现代社会需要创新精神,就像冰需要经过冷冻才能形成。我打算通过坚持体育锻炼来培养意志力。四、文言文情景应用1.(1)小标题:学思结合的快乐人生解析:概括核心内容,突出学习(学)、实践(时习)、人际(朋自远方来)、修养(人不知而不愠)四个方面。(2)三条建议:①学思结合:学习知识要时常温习思考,做到知行合一②乐于分享:主动结交朋友交流学习心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