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系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成年男性血红蛋白(Hb)低于多少可诊断为贫血?A.100g/LB.110g/LC.120g/LD.130g/L答案:C解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成年男性Hb<130g/L、女性(非妊娠)Hb<120g/L、孕妇Hb<110g/L可诊断贫血。我国标准通常采用男性<120g/L,女性<110g/L,孕妇<100g/L,故本题选C。2.缺铁性贫血患者最可能出现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是?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C.血清铁升高、总铁结合力降低、转铁蛋白饱和度升高D.血清铁升高、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升高答案:B解析:缺铁性贫血时,储存铁(铁蛋白、含铁血黄素)耗竭后,血清铁降低,机体代偿性增加转铁蛋白(总铁结合力升高),但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因血清铁减少而降低。故正确答案为B。3.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B.维生素B₁₂或叶酸缺乏C.红细胞膜缺陷D.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答案:A解析:AA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主要机制是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攻击造血干细胞,导致干细胞数量减少、功能异常,骨髓造血微环境破坏。其他选项中,B为巨幼细胞贫血病因,C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病因,D为缺铁性贫血或海洋性贫血病因,故本题选A。4.下列哪种疾病属于大细胞性贫血?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巨幼细胞贫血D.慢性病性贫血答案:C解析:贫血按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分类,大细胞性贫血MCV>100fl,主要见于叶酸或维生素B₁₂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贫血;缺铁性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MCV<80fl),再生障碍性贫血多为正细胞性(MCV80-100fl),慢性病性贫血可为正细胞或小细胞性。故本题选C。5.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涂片最可能出现的异常红细胞是?A.靶形红细胞B.泪滴形红细胞C.球形红细胞D.缗钱状红细胞答案:C解析:球形红细胞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先天膜缺陷)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后天膜损伤),是溶血性贫血的典型形态学改变。靶形红细胞见于海洋性贫血,泪滴形红细胞见于骨髓纤维化,缗钱状红细胞见于多发性骨髓瘤(高球蛋白血症),故本题选C。6.急性白血病患者出现牙龈增生、肿胀,最可能的类型是?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B.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AML-M2)C.急性髓系白血病M3型(AML-M3)D.急性髓系白血病M5型(AML-M5)答案:D解析: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因白血病细胞浸润,常导致牙龈增生、肿胀;ALL常见淋巴结及肝脾肿大,AML-M3以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为特征,AML-M2(原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无特异性浸润表现,故本题选D。7.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最典型的遗传学标志是?A.t(8;21)(q22;q22)B.t(15;17)(q22;q12)C.t(9;22)(q34;q11)D.t(14;18)(q32;q21)答案:C解析:CML的特征性费城染色体(Ph染色体)由t(9;22)(q34;q11)形成,导致BCR-ABL融合基因,编码酪氨酸激酶;t(8;21)见于AML-M2,t(15;17)见于AML-M3(APL),t(14;18)见于滤泡性淋巴瘤,故本题选C。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血小板生成减少B.血小板消耗过多C.血小板破坏增加(自身抗体介导)D.血小板分布异常答案:C解析:ITP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多为IgG),与血小板膜糖蛋白(如GPⅡb/Ⅲa)结合,导致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如脾脏)破坏。虽然部分患者存在血小板生成减少(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但核心机制是破坏增加,故本题选C。9.血友病A患者缺乏的凝血因子是?A.因子ⅧB.因子ⅨC.因子ⅪD.因子Ⅻ答案:A解析:血友病A(甲型)为X连锁隐性遗传,因FⅧ基因缺陷导致FⅧ活性降低;血友病B(乙型)缺乏FⅨ;因子Ⅺ缺乏症(丙型)罕见,故本题选A。10.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最早期的实验室异常通常是?A.血小板计数减少B.纤维蛋白原降低C.D-二聚体升高D.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答案:C解析:DIC早期以高凝状态为主,血小板活化、凝血因子激活,形成微血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升高是最早的实验室指标;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原降低、PT延长多见于消耗性低凝期,故本题选C。11.下列哪种输血反应最常见?A.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B.非溶血性发热反应C.过敏反应D.循环超负荷答案:B解析:非溶血性发热反应(NHFTR)是最常见的输血反应,发生率约1-3%,由受血者体内存在白细胞抗体,与输入的白细胞发生免疫反应,释放致热原(如IL-1、TNF-α)引起;急性溶血性反应(多因ABO血型不合)发生率低但后果严重,故本题选B。12.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尿中出现的特征性蛋白是?A.白蛋白B.β₂微球蛋白C.本-周蛋白(凝溶蛋白)D.转铁蛋白答案:C解析:MM是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瘤细胞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其轻链(κ或λ)分子量小,可经肾小球滤过,称为本-周蛋白(Bence-Jones蛋白),尿中检测到本-周蛋白是MM的重要特征;β₂微球蛋白升高提示肿瘤负荷,故本题选C。13.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关键依据是?A.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B.骨髓病态造血C.染色体核型异常D.原始细胞比例答案:B解析:MDS是一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以骨髓病态造血(红系、粒系、巨核系至少一系≥10%细胞形态异常)、无效造血、高风险向白血病转化为特征。虽然全血细胞减少、染色体异常(如5q-)、原始细胞比例(<20%)是诊断参考,但核心是病态造血,故本题选B。1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的主要诊断指标是?A.Hb男性>165g/L,女性>160g/LB.红细胞容量增加(男性>36ml/kg,女性>32ml/kg)C.JAK2V617F基因突变D.脾大答案:C解析:2016年WHO诊断PV需满足1个主要标准(JAK2V617F或其他功能类似突变)+1个次要标准(Hb>165g/L(男)/160g/L(女),或红细胞容量>1.25倍正常预测值),或3个次要标准(Hb/红细胞容量+骨髓三系增生+内源性红细胞集落生长+血清EPO降低)。JAK2突变是最关键的分子标志,故本题选C。15.下列哪种疾病不会出现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A.溶血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后C.再生障碍性贫血D.巨幼细胞贫血叶酸治疗后答案:C解析:网织红细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溶血性贫血时骨髓代偿性增生,网织红细胞升高;缺铁性贫血补铁后、巨幼细胞贫血补充叶酸/B₁₂后,造血恢复,网织红细胞短暂升高;再生障碍性贫血因骨髓衰竭,网织红细胞降低(绝对值<15×10⁹/L),故本题选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包括?A.铁摄入不足(如长期素食)B.铁吸收障碍(如胃大部切除术后)C.铁丢失过多(如消化道出血)D.铁利用障碍(如慢性病性贫血)答案:ABC解析: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分三类:摄入不足(膳食铁缺乏)、吸收障碍(胃大部切除、慢性腹泻)、丢失过多(慢性失血,如消化道出血、月经过多)。铁利用障碍属于慢性病性贫血(ACD)的机制,故D错误,本题选ABC。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实验室检查特点包括?A.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阳性B.间接Coombs试验阳性(游离抗体)C.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D.尿含铁血黄素试验(Rous试验)阳性答案:ABC解析:AIHA是自身抗体(IgG或C3)吸附于红细胞表面,直接Coombs试验检测红细胞表面抗体,阳性为确诊依据;间接Coombs试验检测血清中游离抗体,部分患者阳性;溶血时红细胞破坏,结合珠蛋白与游离血红蛋白结合后被肝清除,故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Rous试验阳性见于慢性血管内溶血(如PNH),AIHA多为血管外溶血(脾破坏),故D错误,本题选ABC。3.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包括?A.贫血(苍白、乏力)B.出血(皮肤瘀斑、鼻出血)C.感染(发热、肺炎)D.器官浸润(肝脾淋巴结肿大)答案:ABCD解析:急性白血病因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正常造血,导致贫血(红系减少)、出血(血小板减少)、感染(粒系减少);同时白血病细胞浸润肝脾淋巴结(ALL更常见)、骨膜(胸骨压痛)、中枢神经系统(CNS-L)等,故全选。4.下列哪些是ITP的诊断依据?A.血小板计数减少(<100×10⁹/L)B.骨髓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多,伴成熟障碍C.排除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如SLE、药物)D.血小板抗体(PAIg)阳性答案:ABC解析:ITP为排他性诊断,需满足:①血小板减少;②骨髓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多,成熟障碍(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③排除其他原因(如肝病、免疫病、感染、药物);④一般不依赖血小板抗体(PAIg),因特异性低(其他免疫病也可阳性),故D不作为必需依据,本题选ABC。5.DIC的治疗原则包括?A.治疗原发病(如控制感染、终止妊娠)B.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C.补充凝血因子(输注新鲜冰冻血浆)D.抗纤溶治疗(氨甲环酸)答案:ABC解析:DIC治疗核心是去除病因(如控制感染、处理肿瘤),同时根据阶段选择治疗:高凝期抗凝(肝素),消耗性低凝期补充凝血因子(FFP、血小板、冷沉淀),纤溶亢进期可谨慎使用抗纤溶药物(需与抗凝联用,避免微血栓加重)。但抗纤溶治疗仅用于晚期以纤溶为主的患者,非普遍原则,故D不选,本题选ABC。6.下列哪些属于红细胞内在缺陷导致的溶血性贫血?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膜缺陷)B.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酶缺陷)C.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病)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抗体介导)答案:ABC解析:溶血性贫血分红细胞内在缺陷(遗传性,如膜、酶、血红蛋白异常)和外在因素(获得性,如抗体、机械损伤、感染)。D为外在免疫因素,故本题选ABC。7.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加速期的表现包括?A.外周血原始细胞≥10%B.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C.骨髓原始细胞10-19%D.出现新的染色体异常(如双Ph染色体)答案:ABCD解析:CML加速期(AP)的诊断标准(2022年ELN)包括:①外周血或骨髓原始细胞10-19%;②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③持续血小板减少(<100×10⁹/L)或增高(>1000×10⁹/L);④克隆演变(新的染色体异常);⑤脾进行性肿大或WBC进行性增高,故全选。8.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标准(2022年IMWG)包括?A.血或尿中存在单克隆M蛋白(≥30g/L或尿轻链≥0.5g/24h)B.骨髓克隆性浆细胞≥10%C.存在CRAB症状(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贫血、骨病)D.无任何终末器官损害(冒烟型骨髓瘤)答案:ABC解析:MM诊断需满足:①克隆性浆细胞(骨髓≥10%或活检证实)或M蛋白+浆细胞瘤;②至少1项骨髓瘤定义事件(SLiM-CRAB),包括:S(血清游离轻链比≥100)、L(骨髓克隆性浆细胞≥60%)、iM(MRI≥1个局灶性病变)、C(高钙)、R(肾损)、A(贫血)、B(骨病)。冒烟型骨髓瘤(SMM)无终末器官损害,不属于MM,故D错误,本题选ABC。9.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支持治疗包括?A.成分输血(纠正贫血、血小板减少)B.抗感染(广谱抗生素)C.免疫抑制治疗(ATG/ALG+环孢素)D.造血干细胞移植(适用于年轻患者)答案:AB解析:支持治疗指维持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的措施,包括输血(Hb<60g/L或有症状时输注红细胞,PLT<20×10⁹/L或有出血时输注血小板)、抗感染(粒细胞缺乏时予广谱抗生素+G-CSF)。免疫抑制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属于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病因治疗),故本题选AB。10.下列哪些疾病可能出现血小板增多?A.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B.慢性炎症(如类风湿关节炎)C.缺铁性贫血D.急性白血病答案:ABC解析:血小板增多分原发性(ET,JAK2/CALR/MPL突变)和继发性(反应性,如感染、炎症、缺铁、肿瘤、脾切除术后)。急性白血病因骨髓造血抑制,血小板常减少,故D错误,本题选ABC。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特点。答案:缺铁性贫血(IDA)的实验室检查特点分为三阶段:(1)储存铁减少期(铁缺乏早期):血清铁蛋白(SF)降低(<12μg/L),骨髓铁染色显示细胞外铁消失(含铁血黄素减少),但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正常。(2)红细胞生成缺铁期:SF降低,血清铁(SI)降低(<8.95μmol/L),总铁结合力(TIBC)升高(>64.44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降低(<15%),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升高(>0.9μmol/L),但Hb仍正常。(3)IDA期:Hb降低(男性<120g/L,女性<110g/L),MCV降低(<80fl),MCH(平均血红蛋白量)<27pg,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20g/L;血涂片可见小细胞低色素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骨髓象示红系增生,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胞浆发育落后于胞核(“核老浆幼”),巨核细胞和粒系正常,骨髓铁染色细胞内外铁均消失。2.试述急性白血病的FAB分型(髓系部分)。答案:FAB协作组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分为M0-M7型:(1)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原始细胞≥30%,无髓系分化标志(MPO阴性),但免疫表型CD33/CD13阳性。(2)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原始粒细胞≥90%(NEC),早幼粒细胞及以下阶段<10%。(3)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原始粒细胞30-89%(NEC),早幼粒及以下阶段≥10%,单核细胞<20%;其中M2b(亚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异常中幼粒细胞为主(核浆发育不平衡)。(4)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异常早幼粒细胞≥30%(NEC),胞浆含大量粗大颗粒,可见Auer小体;特征性t(15;17),PML-RARA融合基因。(5)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系和单核系同时增生,原始细胞≥30%(NEC),单核系(原单+幼单+单核)占20-80%;M4Eo(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见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占5-30%)。(6)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单核系≥80%(NEC);M5a(未分化型)原单≥80%,M5b(部分分化型)原单<80%,幼单+单核为主。(7)M6(急性红白血病):红系≥50%(NEC),非红系原始细胞≥30%。(8)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原始巨核细胞≥30%,电镜或CD41/CD61免疫表型阳性。3.简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诊断标准及一线治疗方案。答案:(1)诊断标准(2020年中国专家共识):①多次检测血小板计数减少(PLT<100×10⁹/L);②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多,伴成熟障碍(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③排除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如SLE、肝病、感染、药物、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④无脾大(或脾不大);⑤血小板抗体(PAIg、PAC3)阳性支持诊断,但非必需。(2)一线治疗方案:①糖皮质激素:首选地塞米松(40mg/d×4天,每28天1疗程,共4-6疗程)或泼尼松(1mg/kg/d,2-4周后逐渐减量,总疗程3-6个月);②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0.4g/kg/d×5天或1g/kg/d×2天,适用于出血严重、手术前或妊娠患者;③一般支持治疗:PLT<20×10⁹/L或有活动性出血时,绝对卧床,避免外伤,禁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4.试述DIC的诊断标准(ISTH积分系统)及治疗原则。答案:(1)ISTHDIC积分诊断系统(需同时满足基础疾病+积分≥5分):①基础疾病:存在易致DIC的疾病(如感染、肿瘤、创伤、产科并发症);②血小板计数(PLT):>100×10⁹/L(0分),50-100×10⁹/L(1分),<50×10⁹/L(2分);③纤维蛋白相关标志物(FDP或D-二聚体):无升高(0分),中度升高(2分),显著升高(3分);④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3秒(0分),3-6秒(1分),>6秒(2分);⑤纤维蛋白原(Fg):>1g/L(0分),<1g/L(1分)。积分≥5分可诊断DIC,<5分需1-2天后重复评估。(2)治疗原则:①治疗原发病(关键):如控制感染(广谱抗生素)、清除肿瘤或坏死组织、终止妊娠(如胎盘早剥);②抗凝治疗:高凝期首选低分子肝素(LMWH,100-150U/kg/d,分2次),普通肝素(UFH,5-10U/kg/h)需监测APTT;③替代治疗(消耗性低凝期):输注血小板(PLT<50×10⁹/L或出血时)、新鲜冰冻血浆(FFP,10-15ml/kg,补充凝血因子)、冷沉淀(补充纤维蛋白原,目标Fg>1.5g/L);④纤溶抑制:仅用于以纤溶为主且已充分抗凝的患者(如氨甲环酸0.5-1.0g/d),避免单独使用;⑤支持治疗:纠正休克、缺氧、酸中毒,维持器官功能。5.简述溶血性贫血的分类及常见疾病。答案:溶血性贫血按发病机制分为红细胞内在缺陷(遗传性)和外在因素(获得性)两类:(1)红细胞内在缺陷(遗传性):①膜缺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HE);②酶缺陷: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蚕豆病)、丙酮酸激酶(PK)缺乏症;③血红蛋白病:-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α/β型);-异常血红蛋白病(如HbS病,镰状细胞贫血)。(2)红细胞外在因素(获得性):①免疫性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温抗体型/冷抗体型);-同种免疫性溶血(如新生儿溶血病、血型不合输血反应);②机械性溶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DIC、TTP/HUS);-心源性溶血(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③化学/物理因素:蛇毒、苯肼、大面积烧伤;④感染因素:疟原虫(疟疾)、产气荚膜杆菌感染;⑤其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获得性膜锚连蛋白缺陷)。四、病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病例1患者女性,32岁,因“乏力、面色苍白3个月,加重伴心悸1周”入院。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乏力,活动后气促,未重视;近1周症状加重,伴心悸、头晕,无发热、出血。既往月经规律,近1年月经量增多(周期28天,经期7-8天,每天用10-12片卫生巾)。查体:T36.5℃,P102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贫血貌,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Hb72g/L,RBC3.1×10¹²/L,MCV70fl,MCH22pg,MCHC280g/L;WBC5.6×10⁹/L,PLT280×10⁹/L;网织红细胞0.8%;血清铁5.2μmol/L(正常8.95-28.6μmol/L),总铁结合力75μmol/L(正常40-60μmol/L),铁蛋白8μg/L(正常20-200μg/L);粪隐血(-);妇科B超:子宫及附件未见占位,子宫内膜增厚(1.2cm)。问题:(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2)需与哪些疾病鉴别?(3)治疗原则是什么?答案:(1)诊断:缺铁性贫血(IDA),病因:月经过多导致慢性失血。诊断依据:①临床表现:乏力、心悸、贫血貌,月经增多(慢性失血史);②实验室检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70fl<80fl,MCH22pg<27pg,MCHC280g/L<320g/L);③铁代谢异常:血清铁降低(5.2μmol/L),总铁结合力升高(75μmol/L),铁蛋白降低(8μg/L<12μg/L);④排除其他原因:粪隐血(-)(无消化道出血),B超无妇科占位(排除肿瘤)。(2)鉴别诊断:①慢性病性贫血(ACD):多由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引起,呈小细胞或正细胞性贫血,血清铁降低但总铁结合力降低(与IDA相反),铁蛋白正常或升高(储存铁增加);②铁粒幼细胞性贫血(SA):遗传性或获得性(如药物、酒精),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骨髓环形铁粒幼细胞≥15%,血清铁、铁蛋白升高,总铁结合力降低;③海洋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有家族史,多见于南方地区,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但血清铁、铁蛋白正常,血红蛋白电泳可见HbA₂或HbF升高(β型),基因检测可确诊。(3)治疗原则:①病因治疗(关键):妇科就诊,明确月经过多原因(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增生),予调经治疗(如口服避孕药、宫腔镜检查);②补铁治疗:-口服铁剂:首选硫酸亚铁(0.3gtid)或多糖铁复合物(150mgqd),同时服用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避免与茶、咖啡同服;-疗效判断:补铁后5-10天网织红细胞升高(高峰在1周左右),2周后Hb开始上升,8-12周恢复正常;Hb正常后需继续补铁3-6个月,补足储存铁(铁蛋白≥50μg/L);③支持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若Hb<60g/L或有明显心悸、气促,可输注红细胞悬液。病例2患者男性,45岁,因“发热、咽痛7天,皮肤瘀斑3天”入院。7天前受凉后发热(T38.5℃),伴咽痛、咳嗽,自服“感冒药”无效;3天前出现双下肢皮肤瘀斑,伴鼻出血,无呕血、黑便。查体:T39.2℃,P110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贫血貌,双下肢散在瘀斑,口腔黏膜血疱,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无脓苔;胸骨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肋下2cm,脾肋下1cm。实验室检查:Hb85g/L,RBC2.8×10¹²/L,WBC25×10⁹/L,PLT22×10⁹/L;血涂片:原始细胞占65%,可见Auer小体;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粒细胞占82%(NEC),早幼粒细胞及以下阶段占15%,单核细胞<5%;POX染色(+),NSE染色(-);流式细胞术:CD13(+)、CD33(+)、CD34(+)、HLA-DR(+)、CD19(-)、CD3(-);染色体核型:t(8;21)(q22;q22)。问题:(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2)需与哪些疾病鉴别?(3)治疗方案是什么?答案:(1)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AML-M2)。诊断依据:①临床表现:发热(感染)、出血(皮肤瘀斑、鼻出血)、贫血(苍白),胸骨压痛(白血病细胞浸润),肝脾肿大;②实验室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际进口果汁销售合同
- 2025年班长考试试题及答案
- 保安初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潜江中考生物试卷及答案
- 包装制氮机维修方案范本
- 西湖区装修拆除施工方案
- 张家界手动旗杆施工方案
- 兴国县高空吊篮施工方案
- 画册制作报价方案范本
- 徐汇单层彩钢板施工方案
- 墩柱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五讲新时代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012- )-2025年版
- 卫生监督协管五项制度范文(4篇)
- 2025中国低压电能质量市场白皮书
- 2025年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 航空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电瓶搬运车安全培训课件
- 数据保护与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情报共享平台架构-洞察及研究
- 棉纱库存管理办法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