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2_第1页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2_第2页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2_第3页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2_第4页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2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哪项是流行病学研究的核心内容?()A.疾病的治疗方法B.疾病的分布及影响因素C.药物的疗效评价D.临床病例的个案分析答案:B解析: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核心是疾病的分布及影响因素。2.衡量疾病流行强度的常用指标不包括()A.散发B.暴发C.流行D.发病率答案:D解析: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包括散发、暴发、流行和大流行;发病率是疾病频率的测量指标,而非流行强度。3.队列研究中,计算相对危险度(RR)的意义是()A.反映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发病或死亡危险的比值B.反映病例组与对照组暴露因素的比值C.反映干预措施的效果D.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答案:A解析:RR是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的比值,用于衡量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4.下列属于大气中二次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SO₂)B.氮氧化物(NOx)C.臭氧(O₃)D.颗粒物(PM2.5)答案:C解析:二次污染物是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新污染物,如O₃、硫酸雾、硝酸雾等;SO₂、NOx、PM2.5多为一次污染物。5.食物中毒与其他急性疾病最本质的区别是()A.潜伏期短B.多人同时发病C.急性胃肠道症状D.食用同一污染食物答案:D解析:食物中毒的定义是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核心是“食用同一污染食物”。6.下列哪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属于物理性因素?()A.苯B.噪声C.铅D.炭疽杆菌答案:B解析:物理性有害因素包括噪声、振动、高温、电离辐射等;苯、铅为化学性因素;炭疽杆菌为生物性因素。7.评价人群健康状况最常用的指标是()A.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B.出生率和死亡率C.平均期望寿命D.患病率和发病率答案:C解析:平均期望寿命(预期寿命)是综合反映人群健康状况的最佳指标,其他指标多为单一维度。8.下列属于二级预防的措施是()A.接种疫苗B.定期体检筛查癌症C.康复治疗D.健康知识宣传答案:B解析:二级预防为“三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定期体检筛查属于早发现;接种疫苗是一级预防;康复治疗是三级预防;健康宣传是一级预防。9.计算标准化死亡率的目的是()A.消除不同人群年龄结构的影响B.反映实际死亡水平C.比较不同时期的死亡率D.计算潜在减寿年数答案:A解析:标准化法通过消除人口年龄、性别等构成的差异,使不同人群的死亡率具有可比性。10.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的余氯是为了()A.保持水的感官性状B.抑制水中微生物生长繁殖C.去除重金属D.中和酸性物质答案:B解析:余氯(游离性余氯或结合性余氯)是水经氯化消毒后剩余的有效氯,可抑制水中残留微生物的繁殖,保证持续杀菌效果。11.下列哪项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A.可直接计算RR值B.适用于罕见病研究C.时间顺序明确D.样本量要求小答案:B解析: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回顾性收集暴露信息,适用于罕见病(因不需要等待疾病发生);队列研究可计算RR;病例对照的时间顺序是“果→因”,可能存在回忆偏倚;样本量未必更小。12.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建议每日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分别为()A.200-300g,100-200gB.300-500g,200-350gC.500-600g,300-400gD.100-200g,50-100g答案:B解析: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蔬菜每日300-500g(深色占1/2),水果200-350g(新鲜为主,果汁不能替代)。13.下列哪种疾病属于职业病?()A.矿工的消化性溃疡B.教师的颈椎病C.蓄电池厂工人的铅中毒D.程序员的干眼症答案:C解析:职业病需满足“法定”“职业暴露直接引起”的条件,铅中毒是《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明确的职业性化学中毒;其他选项为与职业相关疾病,但非法定职业病。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中,“特别重大(Ⅰ级)”是指()A.波及多个省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B.影响范围限于一个县,无死亡C.造成10人以上死亡D.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答案:D解析: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Ⅰ级事件包括:①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②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③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④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⑤周边及与我国通航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15.计算某病的生存率时,分母是()A.观察满n年的人数B.随访满n年的存活人数C.开始观察的总人数D.确诊的病例数答案:A解析:生存率=(随访满n年的存活人数)/(观察满n年的人数)×100%,分母需排除失访或提前死亡的病例(即观察满n年的实际人数)。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属于现况研究(横断面研究)特点的是()A.可计算患病率B.能确定因果关系C.适用于疾病监测D.属于观察性研究答案:ACD解析:现况研究是在某一特定时间点收集人群疾病与暴露的信息,属于观察性研究,可计算患病率,适用于疾病监测或初步探索病因,但无法确定因果关系(因暴露与疾病同时测量)。2.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A.环境因素B.生物遗传因素C.行为生活方式D.医疗卫生服务答案:ABCD解析: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影响因素分为四类:环境(自然+社会)、生物遗传、行为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3.下列属于职业性致癌因素的是()A.石棉B.联苯胺C.紫外线D.苯答案:ABD解析:石棉(致肺癌、间皮瘤)、联苯胺(致膀胱癌)、苯(致白血病)均为明确的职业性致癌物;紫外线属于物理因素,长期暴露可能致癌,但通常不列为职业性致癌因素(除非特定职业如户外作业)。4.关于食物中毒的处理原则,正确的是()A.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B.对患者进行催吐、洗胃、导泻C.封存剩余食物,采样送检D.无需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答案:ABC解析:食物中毒处理需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对患者进行急救(如催吐、洗胃),封存食物并送检,同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5.大气污染对健康的急性危害包括()A.伦敦烟雾事件B.光化学烟雾事件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D.肺癌答案:AB解析:急性危害指短时间高浓度暴露导致的健康损害,如伦敦烟雾事件(SO₂+颗粒物)、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O₃等);COPD、肺癌为慢性危害。6.队列研究的局限性包括()A.不适用于罕见病研究B.易发生回忆偏倚C.随访时间长,失访率高D.耗费人力、物力答案:ACD解析:队列研究需长期随访,适用于常见病,对罕见病需大样本;回忆偏倚多见于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失访和资源消耗大。7.属于三级预防的措施有()A.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B.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C.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D.癌症患者的手术切除答案:ABCD解析:三级预防是对已患病者的治疗和康复,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包括临床治疗、康复训练、慢性病管理等。8.关于饮用水氯化消毒,正确的说法是()A.液氯消毒效果受pH影响小B.氯胺消毒的余氯更稳定C.二氧化氯消毒不会产生三卤甲烷D.消毒后余氯越高越好答案:ABC解析:液氯消毒在pH<7时效果更好(次氯酸比例高);氯胺消毒(氯+氨)的余氯持续时间长;二氧化氯消毒不与有机物反应生成三卤甲烷;余氯过高会导致水味变差,甚至产生有害副产物,需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如0.3-0.5mg/L)。9.下列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A.某学校发生50例诺如病毒感染B.某化工厂泄漏导致10人急性苯中毒C.某县出现1例霍乱确诊病例D.某地区因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答案:ABC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与公共卫生相关,包括传染病暴发、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职业中毒、食品安全事件等;山体滑坡属于自然灾害,非公共卫生事件。10.营养缺乏病的预防措施包括()A.平衡膳食B.强化食品C.针对高危人群补充营养素D.治疗基础疾病答案:ABCD解析:营养缺乏病的预防需多维度,包括膳食调整、食品营养强化(如碘盐、铁强化酱油)、高危人群(如孕妇、儿童)的营养素补充,以及治疗影响吸收的基础疾病(如肠道疾病)。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发病率(incidencerate)答案: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计算公式:发病率=(某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k=100%、1000‰等)。2.相对危险度(relativerisk,RR)答案:队列研究中,暴露组的发病(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或死亡)率的比值,反映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RR=Ie/Io(Ie为暴露组发病率,Io为非暴露组发病率)。3.健康促进(healthpromotion)答案:通过倡导、赋权、协调等策略,使个体、社区及社会能够采取行动改善健康的过程。核心是“使能”,包括健康教育、环境支持、政策保障等多维度干预。4.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hazards)答案:在职业活动中产生或存在的,可能对劳动者健康、安全和工作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包括化学性(如苯、铅)、物理性(如噪声、高温)、生物性(如炭疽杆菌)及其他因素(如不良工效学设计)。5.食物中毒(foodpoisoning)答案: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包括传染病)急性、亚急性疾病。特征为潜伏期短、多人同时发病、症状相似、与污染食物相关。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现况研究的优缺点。答案:优点:①快速获取疾病或健康指标的分布信息;②适用于疾病监测和公共卫生规划;③成本相对较低,周期短;④可同时观察多种暴露与疾病的关联(探索性)。缺点:①无法确定因果关系(暴露与疾病同时测量);②不适用于罕见病研究(需大样本);③可能存在无应答偏倚(调查对象不配合);④无法区分新发病例和现患病例(影响患病率准确性)。2.简述三级预防的内容及其应用举例。答案:一级预防(病因预防):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的预防,如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控烟(预防肺癌)、合理膳食(预防慢性病)。二级预防(“三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乳腺癌筛查(钼靶检查)、高血压患者的社区随访(早发现并发症)。三级预防(临床预防):对已患病者的治疗和康复,如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预防视网膜病变)。3.简述大气污染对健康的慢性危害。答案:①慢性呼吸道疾病:长期暴露于PM2.5、SO₂等可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②肺癌:多环芳烃(PAHs)、砷等致癌物可增加肺癌风险。③心血管疾病:PM2.5可诱发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风险。④免疫功能下降:长期低浓度暴露可抑制机体免疫应答,增加感染易感性。⑤儿童健康影响:影响肺功能发育、增加哮喘发病率,可能导致低出生体重。4.简述食物中毒的调查步骤。答案:①核实疫情:通过患者主诉、临床症状,确认是否为食物中毒(多人发病、症状相似、有共同进食史)。②现场调查:-收集就餐信息:记录患者及非患者的进食史,确定可疑食物。-环境调查:检查食品加工场所的卫生状况(如储存、加工温度、交叉污染)。-样本采集:采集剩余食物、患者呕吐物/排泄物、餐具涂抹样本等送检(检测致病菌、毒素或化学毒物)。③实验室检测:对样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如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毒素分析(如黄曲霉毒素)或化学检测(如亚硝酸盐)。④确定病因:结合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结果,明确中毒原因(如沙门菌污染的肉类)。⑤控制措施: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如补液、抗生素),对场所进行消毒,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5.简述职业性噪声聋的预防措施。答案:①工程控制:通过技术改造降低噪声源强度(如设备安装消声器)、设置隔音屏障、优化车间布局(噪声源与操作区分离)。②个人防护:为劳动者配备耳塞、耳罩等护听器(确保声衰减值≥15-25dB)。③管理措施:-制定噪声接触限值(我国规定8小时等效A声级≤85dB,超限需缩短接触时间)。-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筛查听力损伤。-开展职业卫生培训,提高劳动者对噪声危害的认识及防护意识。④健康监护:对高频听力下降者及时调离噪声岗位,进行听力康复干预。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案例:2023年9月,某中学发生一起学生集体呕吐、腹泻事件,共报告病例86例,均为该校初中部学生,发病时间集中在9月10日18:00-22:00。调查发现,所有患者均在9月10日12:00-13:00食用了学校食堂提供的午餐(菜品:红烧肉、凉拌黄瓜、米饭)。非患者(同年级未发病学生)中,仅5%食用过凉拌黄瓜,而患者中95%食用过凉拌黄瓜。1.该事件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