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护理学专升本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哪种患者临床上不出现发绀()A.急性肺炎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自发性气胸D.严重贫血E.右心衰竭答案:D。严重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减少,即使氧合血红蛋白比例正常,还原血红蛋白的绝对量也较少,一般不会出现发绀。而急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自发性气胸可导致肺部气体交换障碍,右心衰竭可使体循环淤血,均会出现发绀。2.大量咯血是指24小时咯血量超过()A.100mlB.200mlC.300mlD.400mlE.500ml答案:E。大量咯血是指24小时咯血量超过500ml或一次咯血量在300ml以上。3.正常窦性心律的冲动起源于()A.窦房结B.心房肌C.房室交界区D.心室肌E.浦肯野纤维答案:A。正常窦性心律的冲动起源于窦房结。4.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上消化道出血B.肝性脑病C.肝肾综合征D.感染E.原发性肝癌答案:A。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多由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5.糖尿病最严重而突出的并发症是()A.心血管病变B.肾脏病变C.神经病变D.眼部病变E.糖尿病足答案:A。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而突出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6.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A.基底节区B.脑叶C.脑干D.小脑E.脑室答案:A。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基底节区,尤其是豆纹动脉破裂出血。7.某患者输血过程中出现畏寒、寒战,体温39℃,伴头痛、恶心、呕吐,首先考虑()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溶血反应D.枸橼酸钠中毒反应E.细菌污染反应答案:A。发热反应是输血中最常见的反应,多在输血中或输血后1-2小时内发生,患者表现为畏寒、寒战、发热,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8.下列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A.鼠疫、霍乱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C.艾滋病、狂犬病D.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E.麻疹、风疹答案:A。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属于乙类传染病,但按甲类传染病管理。9.患者,男性,60岁,患慢性支气管炎多年,近日咳嗽加剧,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水槽内加冷蒸馏水250mlB.雾化罐内药液稀释至30-50mlC.先开电源开关,再开雾化开关D.使用中水槽内换水时不必关机E.治疗毕,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答案:D。使用中水槽内换水时必须关机,以防止损坏机器。其他选项操作均正确。10.下列哪项不属于热疗的目的()A.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B.减轻深部组织充血C.缓解疼痛D.减慢炎症扩散或化脓E.保暖答案:D。热疗可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减轻深部组织充血、缓解疼痛、保暖等,而冷疗可减慢炎症扩散或化脓。11.为患者进行鼻饲时,鼻饲液的温度应保持在()A.30-32℃B.32-34℃C.34-36℃D.36-38℃E.38-40℃答案:E。鼻饲液的温度应保持在38-40℃,以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患者不适。12.测量血压时,袖带过窄将使测得的血压()A.偏低B.偏高C.不受影响D.脉压差增大E.脉压差减小答案:B。袖带过窄,需加大压力才能阻断动脉血流,测得的血压值会偏高。13.长期卧床患者易发生压疮的部位是()A.肩胛部B.肘部C.骶尾部D.膝关节内外侧E.内外踝处答案:C。骶尾部是长期卧床患者最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因为此处承受压力大,且局部血液循环较差。14.下列关于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的叙述,错误的是()A.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地面B.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C.取出的无菌物品未使用,应立即放回原处D.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E.操作时手臂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答案:C。取出的无菌物品即使未使用,也不能放回原处,以防污染。15.下列属于医院基本饮食的是()A.高热量饮食B.高蛋白饮食C.低蛋白饮食D.流质饮食E.低盐饮食答案:D。医院基本饮食包括普通饮食、软质饮食、半流质饮食和流质饮食。高热量饮食、高蛋白饮食、低蛋白饮食、低盐饮食属于治疗饮食。16.护士在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不慎将空气注入静脉,应立即让患者采取的体位是()A.左侧卧位并头低脚高B.右侧卧位并头低脚高C.左侧卧位并头高脚低D.右侧卧位并头高脚低E.平卧位答案:A。发生空气栓塞时,应立即让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并头低脚高,使空气进入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入口。17.下列关于导尿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B.插管动作要轻柔C.女患者导尿管插入深度为4-6cmD.男患者导尿管插入深度为20-22cmE.导尿过程中如误入阴道,应立即拔出重新插入答案:E。导尿过程中如误入阴道,应更换导尿管后重新插入,不能拔出后直接再插,以免污染。18.下列不属于医嘱内容的是()A.护理级别B.饮食种类C.药物剂量D.测生命体征的方法E.病情观察要点答案:D。医嘱的内容包括护理级别、饮食种类、药物剂量、病情观察要点等,而测生命体征的方法是护理常规操作内容,不属于医嘱。19.患者,女性,因外伤致脾破裂,需在全麻下行脾切除术,术前准备中,下列哪项可不必进行()A.皮肤准备B.药物过敏试验C.灌肠D.配血E.留置导尿管答案:C。脾切除术一般不需要进行灌肠,皮肤准备、药物过敏试验、配血、留置导尿管等是术前常规准备项目。20.下列关于临终关怀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治愈疾病为主B.以缓解患者痛苦为目的C.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D.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E.使患者安详、有尊严地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答案:A。临终关怀是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以缓解患者痛苦、提高生命质量、注重心理护理为目的,使患者安详、有尊严地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而不是以治愈疾病为主。21.下列哪项不属于护士的职业角色功能()A.照顾者B.教育者C.管理者D.研究者E.决策者答案:E。护士的职业角色功能包括照顾者、教育者、管理者、研究者等,一般不担任决策者角色。22.下列关于护理程序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B.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步骤C.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过程D.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贯穿于护理程序的全过程E.计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护理诊断答案:E。确定护理诊断是护理程序中诊断阶段的主要任务,计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护理计划。23.下列关于护患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一种治疗性的人际关系B.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人际关系C.护患关系的实质是满足患者的需要D.护患关系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护士的素质E.护患关系一旦建立,就不会发生变化答案:E。护患关系是动态变化的,会随着患者病情、护理措施的实施等因素而发生变化。24.患者,男性,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护士在为其进行护理评估时,下列哪项不属于资料的来源()A.患者本人B.患者家属C.其他医护人员D.病历资料E.患者的朋友答案:E。护理评估资料的来源主要包括患者本人、患者家属、其他医护人员、病历资料等,患者的朋友一般不属于主要的资料来源。25.下列关于护理诊断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B.由名称、定义、诊断依据和相关因素四部分组成C.一个护理诊断只针对一个健康问题D.护理诊断的名称应使用规范的术语E.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侧重点相同答案:E。护理诊断侧重于对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反应的判断,而医疗诊断侧重于对疾病的本质作出判断,两者侧重点不同。26.下列哪项不属于护理措施的类型()A.依赖性护理措施B.独立性护理措施C.合作性护理措施D.预防性护理措施E.治疗性护理措施答案:D。护理措施的类型包括依赖性护理措施、独立性护理措施、合作性护理措施、治疗性护理措施等,预防性护理措施不属于护理措施的分类类型。27.患者,女性,术后留置导尿管,护士在为其进行会阴护理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患者取屈膝仰卧位B.先消毒尿道口,再消毒外阴C.消毒顺序为由内向外,自上而下D.每个棉球限用一次E.操作前后应洗净双手答案:B。会阴护理时应先消毒外阴,再消毒尿道口,以防止将外阴的细菌带入尿道。28.下列关于冷疗的叙述,错误的是()A.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B.控制炎症扩散C.降低体温D.缓解疼痛E.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答案:E。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是热疗的作用,冷疗可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控制炎症扩散、降低体温、缓解疼痛。29.下列关于药物保管的叙述,错误的是()A.药柜应放在光线明亮处B.各种药物应分类放置C.麻醉药、剧毒药应加锁保管D.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开放置E.药物应定期检查,如有变质应及时处理答案:A。药柜应放在光线明亮但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药物变质。30.下列关于口服给药的叙述,错误的是()A.应在规定时间内给药B.应先取固体药,再取液体药C.止咳糖浆服后应立即饮水D.铁剂服用时应用吸管E.服用强心苷类药物前应先测脉率、心率答案:C。止咳糖浆对呼吸道黏膜有安抚作用,服后不宜立即饮水,以免冲淡药液,降低疗效。31.下列关于皮内注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于药物过敏试验B.进针角度为5°C.注入剂量为0.1mlD.拔针后用干棉签按压针眼E.注射部位为前臂掌侧下段答案:D。皮内注射拔针后不可按压针眼,以免影响结果的观察。32.下列关于静脉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输入多巴胺时应调节较慢的速度B.输入20%甘露醇时应快速滴入C.连续输液24小时以上应每日更换输液器D.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观察有无输液反应E.输液完毕后应先拔针,再按压穿刺点答案:E。输液完毕后应先按压穿刺点,再拔针,以免血液流出。33.下列关于输血的叙述,错误的是()A.输血前应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B.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C.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D.输血完毕后应将血袋保留24小时E.为防止过敏反应,可在输血前给予抗过敏药物答案:D。输血完毕后应将血袋保留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对。34.患者,男性,因呼吸衰竭入院,使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调节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B.调节潮气量为500-600mlC.调节吸/呼比值为1:1.5-2D.定期检查呼吸器各部件性能E.呼吸器使用过程中可随时调节参数答案:E。呼吸器使用过程中不可随意调节参数,如需调节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35.下列关于尸体护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患者死亡后应立即进行尸体护理B.尸体护理时应撤去治疗用物C.尸体仰卧,头下垫一软枕D.清洁面部,闭合眼睑E.用棉花填塞口、鼻、耳、肛门、阴道等孔道答案:A。尸体护理应在医生开具死亡诊断书后进行,而不是患者死亡后立即进行。36.下列关于医疗文件书写要求的叙述,错误的是()A.记录及时、准确B.内容简明扼要C.字体清楚、端正D.可以涂改,但要签名E.医学术语应用准确答案:D。医疗文件书写不可以涂改,如有错误应在错字上划双横线,就近书写正确的文字,并签全名。37.下列关于护理质量管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护理质量管理的基础B.护理质量控制应以预防为主C.护理质量评价的核心是患者的满意度D.护理质量评价的方法包括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E.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永恒目标答案:C。护理质量评价的核心是护理服务的效果和质量,而患者的满意度只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38.下列关于医院感染的叙述,错误的是()A.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B.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C.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D.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E.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医院的管理制度、诊疗技术等因素有关答案:D。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39.下列关于护士排班的原则,错误的是()A.满足患者需要B.全面掌握护理人员状况C.公平原则D.效率原则E.集中排班原则答案:E。护士排班应遵循满足患者需要、全面掌握护理人员状况、公平原则、效率原则等,而不是集中排班原则,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排班。40.下列关于护理伦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尊重患者的自主权B.保护患者的隐私C.对患者应一视同仁D.为了患者的利益可以不考虑其家属的意见E.护士应具有慎独精神答案:D。在护理工作中,应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在考虑患者利益的同时,也要兼顾家属的合理诉求。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属于长期医嘱的是()A.一级护理B.低盐饮食C.地西泮5mgpoqnD.庆大霉素8万UimbidE.阿托品0.5mgHst答案:ABCD。长期医嘱是指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当医生注明停止时间后才失效的医嘱,如一级护理、低盐饮食、地西泮5mgpoqn(每晚口服地西泮5mg)、庆大霉素8万Uimbid(每日两次肌肉注射庆大霉素8万U)。阿托品0.5mgHst是临时医嘱,st表示立即执行。2.下列哪些是缺氧的临床表现()A.发绀B.呼吸困难C.烦躁不安D.昏迷E.血压下降答案:ABCDE。缺氧可导致发绀、呼吸困难,轻度缺氧时患者可表现为烦躁不安,严重缺氧可导致昏迷,长时间缺氧还会引起血压下降等循环系统改变。3.下列关于发热患者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A.卧床休息B.补充营养和水分C.物理降温D.口腔护理E.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答案:ABCDE。发热患者应卧床休息以减少能量消耗;补充营养和水分,防止脱水和营养缺乏;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降低体温;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了解病情变化。4.下列关于压疮的预防措施,正确的是()A.定时翻身B.保持皮肤清洁干燥C.使用气垫床D.加强营养E.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答案:ABCDE。定时翻身可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减少皮肤受刺激的机会;使用气垫床可减轻局部压力;加强营养有助于提高皮肤的抵抗力;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是预防压疮的关键。5.下列关于无菌技术的操作,正确的是()A.操作前洗手、戴口罩B.无菌物品应放在清洁、干燥、固定的地方C.无菌包打开后,未用完的物品可保留24小时D.取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E.无菌容器打开后,应将盖内面向上放置答案:ABCDE。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可防止污染;无菌物品应放在清洁、干燥、固定的地方以保持无菌状态;无菌包打开后,未用完的物品可保留24小时;取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无菌容器打开后,应将盖内面向上放置,以免盖内面被污染。6.下列关于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A.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B.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C.调节输液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药物性质D.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观察有无输液反应E.连续输液24小时以上应每日更换输液器答案:ABCDE。静脉输液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可防止感染;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可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调节输液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药物性质,如老年人、儿童输液速度应慢,脱水严重者输液速度可快等;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观察有无输液反应;连续输液24小时以上应每日更换输液器,以防止细菌滋生。7.下列关于输血反应的处理,正确的是()A.一旦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B.保留余血和输血器,以备检查C.给予吸氧D.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E.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答案:ABCDE。一旦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以防止反应进一步加重;保留余血和输血器,以备检查分析原因;给予吸氧可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等进行对症处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8.下列关于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正确的是()A.否认期B.愤怒期C.协议期D.忧郁期E.接受期答案:ABCDE。临终患者通常会经历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和接受期五个心理反应阶段。9.下列关于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正确的是()A.护理诊断侧重于对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反应的判断B.医疗诊断侧重于对疾病的本质作出判断C.护理诊断的决策者是护士D.医疗诊断的决策者是医生E.护理诊断随患者的反应变化而变化,医疗诊断在疾病治愈前保持不变答案:ABCDE。护理诊断侧重于对患者健康问题的反应进行判断,由护士决策,且会随患者的反应变化而变化;医疗诊断侧重于对疾病本质的判断,由医生决策,在疾病治愈前一般保持不变。10.下列关于护患沟通的技巧,正确的是()A.倾听B.提问C.沉默D.触摸E.移情答案:ABCDE。倾听可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注;提问可获取更多信息;适当的沉默可给患者思考和表达情感的时间;触摸可传达关心和安慰;移情可使护士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感受,这些都是护患沟通的重要技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注意的事项。答: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医嘱必须经医生签名后才有效,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在抢救或手术过程中医生提出口头医嘱时,护士必须向医生复诵一遍,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或手术结束后应及时据实补写医嘱。(2)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核对清楚后方可执行。(3)严格执行医嘱,不得随意篡改或不执行医嘱。(4)如患者对医嘱提出质疑,护士应核实医嘱的准确性,并向患者解释清楚。(5)医嘱执行后应及时记录,记录时间、内容、签名等。(6)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应做好交班,并在交班记录中注明。(7)医嘱应每班、每日核对,每周总核对一次,核对后签名。(8)凡已写在医嘱单上而又不需执行的医嘱,不得贴盖、涂改,应由医生在该项医嘱的标记栏内用红笔写“取消”,并在医嘱后用蓝钢笔签全名。2.简述高热患者的护理措施。答:高热患者的护理措施如下:(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1-2次。同时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有无寒战等伴随症状。(2)降温措施: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方法。物理降温包括局部冷疗(如冰袋、冰帽等)和全身冷疗(如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等)。药物降温是根据医嘱给予退热药物,用药后注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3)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摄入量在3000ml左右,以补充发热消耗的水分和营养,促进毒素排出。(4)休息:高热患者应卧床休息,以减少能量消耗,利于机体恢复。(5)口腔护理:发热时患者口腔黏膜干燥,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口腔感染,应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3次,保持口腔清洁。(6)皮肤护理: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着凉。对于长期高热卧床的患者,应定时翻身,防止压疮发生。(7)心理护理:关心患者,解释发热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3.简述如何预防输液反应。答:预防输液反应的措施如下:(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在输液过程中,护士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如洗手、戴口罩、消毒穿刺部位等,确保输液器具和药物的无菌。(2)认真检查药品和输液器具:在使用前,应仔细检查药品的质量、有效期、包装是否完好,输液器具是否有破损、漏气等情况,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3)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在联合使用多种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4)控制输液速度: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性质等因素合理调节输液速度,一般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对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功能不良者及输入高渗盐水、含钾药物、升压药等应适当减慢输液速度。(5)加强巡视:在输液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无发热、寒战、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发现输液反应的早期迹象。(6)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定期对输液室、治疗室等进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减少细菌污染的机会。(7)做好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输液的目的、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告知护士。四、病例分析题(10分)患者,男性,65岁,因“反复咳嗽、咳痰20年,加重伴呼吸困难3天”入院。患者20年来反复出现咳嗽、咳痰,多于冬春季节发作,每年持续3个月以上。近3天来,咳嗽、咳痰加重,为黄色脓痰,不易咳出,伴有呼吸困难,活动后明显。既往有吸烟史40年,每日20支。查体:T38.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二手车辆抵押贷款服务协议书
- 2025年度星级酒店节能照明改造设计与施工合同
- 2025年企业员工安置与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协议
- 商品房预售买卖合同
- 农村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广东省广州市初三语文真题汇编《文学文本阅读》及答案
- 2025年教育行业教育培训机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案例报告
- 2025年海洋风电资源调查与深远海风电场建设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虚拟旅游市场的结合报告
- 辐射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湖南湘西自治州州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幼儿园安全责任书及后勤管理制度
- 消防车辆事故课件
- 《2型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
- 剑阁县普安镇污水处理厂扩容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 商务楼宇管理办法
- 肺炎护理试题填空及答案
- 社用手机管理办法
- 心电监护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学校食堂各种检查记录表格表册11
- 中国兽药典三部 2020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