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025届河南省豫西名校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地理】2025届河南省豫西名校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地理】2025届河南省豫西名校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地理】2025届河南省豫西名校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地理】2025届河南省豫西名校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河南省豫西名校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武汉市汉阳区的杨泗港码头位于长江北岸,曾是主要的货物集散地之一。2010年杨泗港搬迁至阳逻港,近些年来,在旧址上改造保留了原有废弃货运码头,同时新建新潮时尚篮球场和临江公园备受市民欢迎。如图为杨泗港码头改造项目实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选址杨泗港建货运码头的自然原因是()A.水深流速缓 B.水浅流速缓 C.港口腹地广 D.泥沙淤积多2.杨泗港码头搬迁的原因是()A.陆路交通兴起 B.城市人口外流 C.洪涝灾害频发 D.城市功能分区3.杨泗港码头改造项目吸引市民前来参观体验的独特魅力在于()A.自然环境优美 B.基础设施完善 C.防洪体系健全 D.地域文化独特【答案】1.A2.D3.D【解析】【1题详解】杨泗港为货运码头,地处长江北岸水深流缓,利于航行和停泊,A正确,B错误。港口腹地广为社会经济条件,C错误。泥沙淤积多不利于航行和停泊,D错误。故选A。【2题详解】虽然陆路交通的兴起可能会影响港口的货运量,但题干中并没有提到陆路交通的兴起是搬迁的直接原因,A错误。题干中没有提到城市人口外流的情况,因此这个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B错误。题干中也没有提到洪涝灾害频发是搬迁的原因,C错误。根据题干信息,杨泗港码头旧址被改造为篮球场和临江公园,这表明城市功能发生了变化,原有的货运码头功能被新的城市功能所取代。因此,城市功能分区是杨泗港码头搬迁的主要原因,D正确。【3题详解】在旧址上改造保留了原有废弃货运码头,同时新建新潮时尚篮球场和临江公园,独特的魅力是杨泗港独一无二的“交通工业遗产”,地域文化独特,D正确。与其它临江公园相比,自然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防洪体系健全是共性特征,ABC错误。故选D。近年来,随着各类智能无人化技术的推广,我国无人机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无人机应用市场。2024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6.8级地震,在此次西藏救灾中,智能化的各型无人机的作用都非常显著。为后续的救援工作提供了保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西藏地震救援任务艰巨面临的最主要困难可能是()A.狂风暴雨 B.持续降雪 C.空气干燥 D.高寒缺氧5.西藏地震救援无人机的作用非常显著是()①灾情侦察②夜间照明③灾情评估④灾害预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在西藏地震救援中提升无人机应用质量的有效途径是()A.提高无人机的安全性 B.加强专业人员培养 C.增加无人机的重量 D.广泛布置无人机【答案】4.D5.A6.B【解析】【4题详解】结合材料和图形可知当地为晴天少云天气,AB错误;青藏高原有高寒缺氧、低温严寒、多大风、紫外线强、空气干燥等环境特性,救援任务艰巨,面临的最主要困难可能是高寒缺氧,C错误,D正确。故选D。【5题详解】无人机的作用非常显著的是灾情侦察、夜间照明,①②正确;灾情评估、灾害预警需要数据、图像分析,③④错误。BCD错误,A正确。故选A。【6题详解】在西藏地震救援中提升无人机应用质量的有效途径是要提高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A错误;要提高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和操作准确性必须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B正确;研发更轻量化的机身材料和结构,也能有效减少能耗,进而延长飞行时间,C错误;无人机布置的合理性对于提升救援效率和通信质量至关重要,广泛布置错误,D错误。故选B。黟县隶属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多山,面积约857km²,其中耕地面积约为40km²(6万亩),户籍人口约9.34万人(2022年)改革开放后,黟县人口显著外流。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伴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该县人口明显回流。下图示意黟县范围,下表示意黟县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前后的从业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从事行业回流前(人)回流后(人)农业019加工制造业10015建筑业350交通运输业65零售业1562住宿餐饮业44146娱乐业465其他行业36337.改革开放后黟县人口外流的主要目的地可能是()A.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京津冀城市群 D.长江中游城市群8.黟县外出务工人员在回流前以从事加工制造业为主是因为()A.收入高 B.门槛低 C.产值高 D.发展快9.近年来,黟县的回流人口主要在景点附近从事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的原因是()①产业升级导致用工需求持续减少 ②旅游业、服务业基础设施配套完善③黟县工业基础薄弱,就业岗位少 ④外出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大幅提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7.B8.B9.C【解析】【7题详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虽然也是经济发达地区,但距离黟县较远,交通成本较高,不是首选目的地,A错误。京津冀城市群虽然经济发达,但距离黟县较远,且京津冀地区的人口流入主要来自北方地区,C错误。长江中游城市群虽然距离较近,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吸引力不如长江三角洲地区,D错误。长三角地区,黟县距长三角近,人口较多,农业剩余劳动力丰富,B正确。故选B。【8题详解】加工制造业的收入通常并不高,尤其是对于低技能工人,因此收入高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产值高通常与企业的整体效益相关,而不是吸引务工人员的主要原因,C错误。

虽然加工制造业在某些地区发展较快,但这并不是吸引务工人员的主要原因,D错误。改革开放初期,长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快,加工制造业用工需求大,黟县教育水平较低、外出务工人员职业技能普遍较差,大多从事门槛较低的行业,B正确。故选B。【9题详解】长三角产业升级,制造业用工的技能要求提高,而不是用工需求持续减少,①错误。旅游业、服务业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能增加游客承载量,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②正确。黟县工业基础薄弱,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少,③正确。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门槛低,对职业技能水平要求低,④错误。故选C。水杉是我国珍贵的古特有种,喜暖湿、生长快、材性好、树形优美。晚白垩纪水杉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北部,后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分布范围变化较大。新近纪水杉在欧洲逐渐消失,在亚洲东部向南迁移;目前野生种群仅存于我国湖北、重庆、湖南交界处。20世纪40年代,水杉被发现后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被竞相引种,目前已栽培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图1示意水杉化石在北半球部分地区的分布,图2示意不同地质年代水杉化石分布的北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推测新近纪北半球冷暖变化是()A.气候持续变暖 B.气候持续变冷 C.气候先变暖后变冷 D.气候先变冷后变暖11.新近纪水杉在欧洲逐渐消失的自然原因是()A.气候变暖 B.寒潮入侵 C.洪涝频繁 D.毁林开荒12.水杉被世界多国竞相引种的原因是()①服务功能②产业升级③增加产量④科研价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0.C11.B12.B【解析】【10题详解】新近纪水杉化石分布北界波动先北移后南移,反映出气候先变暖后变冷。排除ABD,C正确。故选C。【11题详解】水杉是我国珍贵的古特有种,喜暖湿,新近纪水杉化石分布北界明显南移,说明气候变冷,A错误;寒潮冷空气入侵,温度低,不适宜水杉生存,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洪涝频繁,C错误;毁林开荒是人为原因,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水杉被世界多国竞相引种的原因是服务功能(有调节服务、支撑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①正确;珍贵物种,演化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④正确;生长快,材性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并不是为了农业产业升级和增加农业产量,②③错误。故选B。冰川物质平衡是冰川积累量与消融量的代数和。中亚兴都库什山脉东南部冰川区共有48条冰川,当地降水以固态降水为主。图1示意2000~2020年兴都库什山脉东南部冰川区不同坡向冰川物质平衡变化情况,图2示意2000~2020年当地夏季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2000~2020年兴都库什山脉东南部冰川区()A.整体处于积累状态 B.冰川条数明显增加 C.南坡消融速度更慢 D.北坡冰川不断积累14.2000~2020年兴都库什山脉东南部冰川区冰川物质平衡的变化()A.受降雪量影响更大 B.受缓坡的影响更大 C.导致地表径流减少 D.导致地面升温更快【答案】13.C14.D【解析】【13题详解】由图1可知,该冰川区大部分冰川的冰川物质平衡为负值,说明冰川积累量小于消融量,因此整体处于消融状态,A错误。冰川条数约为48条,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B错误。南坡冰川物质平衡基本为正值,说明南坡整体处于累积状态,消融速度更慢,C正确。北坡冰川物质平衡基本为负值,说明北坡整体处于消融状态,D错误。故选C。【14题详解】由图2可知,当地夏季气温呈上升趋势,导致冰川消融;而年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且以固态降水为主,说明当地近20年降雪量增加,有利于冰川累积。由上题可知,2000~2020年该冰川区整体处于消融状态,说明冰川的积累量小于消融量,即气温上升带来的消融量比降雪带来的积累量更大,A错误。受缓坡利于冰川的积累的影响,冰川整体处于消融状态,B错误。冰川融水增加,将导致表径流增加,C错误。冰川消融使下垫面反射率降低,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地面升温更快,D正确。故选D。当冷气团势力十分强劲,冷空气移动速度很快,此时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锋面多是“快行冷锋”。如果冷气团势力比较弱,冷空气移动速度比较慢,此时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锋面多是“慢行冷锋”。铃鹿山脉地处日本本州岛南部,西侧为琵琶湖,冬季不结冰但时有降雪。冬春季节,当冷锋过境之后,铃鹿山脉西侧常形成较强高压,并触发铃鹿山脉东坡强劲的下降风,当地人称之为“铃鹿大蛇”。下图示意“铃鹿大蛇”发生的区域位置和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研究发现,“快行冷锋”通过琵琶湖形成的降雪通常还少些的原因是()①空气上升运动弱②强风利于云消散③气团水汽补充多④湖面热量补充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6.与乙线相比,甲线处更容易形成“铃鹿大蛇”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海拔更高,西侧利于冷空气堆积 B.狭管效应更强C.东侧坡度更陡,利于重力加速作用 D.距冬季风源地近【答案】15.B16.D【解析】【15题详解】冷气团移动速度快导致在湖面驻留时间短,热量补充少,垂直温差缩小(空气上升运动弱),降雪量减少冷气团,①④正确。移动速度快导致气团水汽补充少,③错误。降雪量减少,冷气团移动速度快,使得降雪云带推移速度快(强风加快云带消散),降雪时间短,②正确。故选B。【16题详解】与乙线相比,甲线处海拔更高,西侧堆积的冷空气更为深厚,势力更强,A正确,不符合题意。甲处气流经过的鞍部隘口更为狭窄,狭管效应更应强,B正确,不符合题意。甲处东侧的高差更大、坡度更陡,重力加速作用更强,C正确,不符合题意。与冷气团势力强弱移动速度有关,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1年至2023年期间,某科研机构对在沅水下游区域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进行了多次调查,洞庭湖及其支流沅水下游河段河道开阔且多沙洲,多砾石洲滩,水质良好,鱼类资源丰富,是中华秋沙鸭冬季适宜的越冬栖息地之一,由于打渔、采砂、河流水利工程(2014年桃园水电站建成并运营)等人类活动导致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减少,2021年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图1为沅水下游2011年至2013年、2021年至2023年越冬季中华秋沙鸭分布点,图2为2011年至2023年越冬期间沅水下游河流中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变化。(1)描述2011年至2013年、2021年至2023年间图示区域越冬期间中华秋沙鸭的分布和数量变化的特征。(2)与10年前相比,推测2021年至2023年越冬期间中华秋沙鸭数量增加的原因。(3)请为保护和管理沅水流域的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答案】(1)分布:分布不均;2011年至2013年集中分布于两大坝之间的河段;2021年至2023年主要集中分布在桃源水电站大坝下游约9km长的河段。数量变化:种群数量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2)河道水利工程建设干扰减少;《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实施后食物资源(鱼类)增加;渔业活动减少;分布更集中易被观测记录。(3)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对中华秋沙鸭活动区域的监测和管理;继续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减少人类活动干扰;限制污水的排放,保护觅食和栖息地的生存环境;科学规划水电站建设,精细化开展河道清淤;积极开展中华秋沙鸭的保护宣传,提高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解析】【小问1详解】结合图1可判断越冬期间中华秋沙鸭分布位置,分布不均,2011年至2013年集中分布两大坝之间的河段,结合图例和比例尺可以估算2021年至2023年主要集中分布在桃源水电站大坝下游约9km长的河段。结合图2可以定量分析图表并计算得出由2011年至2012年越冬季的最大数量37只增加至2022年至2023年越冬季的最大数量62只。说明种群数量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小问2详解】10年前河道水利工程建设(2014年桃源水电站建成并运营)、采砂活动有噪音惊吓中华秋沙鸭,还导致水体浑浊不利于栖息和觅食。《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实施前过度捕捞导致食物资源鱼类减少,但其实施后,情况有所好转,食物资源鱼类数量有所增加。10年前多砾石洲滩会导致偶尔观测到可能存在误差,而10年后凌津滩水电站大坝至桃源水电站大坝之间水位上升,分布区域集中了利于观测记录。【小问3详解】通过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加强中华秋沙鸭活动区域的监测和管理,进行种群调查和跟踪研究其生活习性及生存环境,为保护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科学依据。继续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建议取缔在越冬区附近的采砂工厂,禁止越冬期在越冬区内砍伐树木,减少在越冬区内的渔业行为,限制污水的排放,保护觅食和栖息地的生存环境。通过科学的河道清淤,可以改善河流的生态环境,为中华秋沙鸭提供更好的栖息条件。处理好经济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在百姓心中根植野生动物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积极开展中华秋沙鸭的保护宣传,提高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几内亚位于非洲西部,是世界上重要的矿产资源国之一,铝土矿、铁矿是几内亚最重要矿产,已探明储量199亿吨,含铁品位高达56%~65%以上,大型优质露天赤铁矿,西芒杜铁矿石的质量超过了澳大利亚与巴西矿床,该项目开发一直被推迟,2020年6月10日,赢联盟与几内亚政府正式签署协议,内亚政府持有西芒杜北段15%的干股,赢联盟持有其余85%。宝联体由中国宝武牵头,与国内主流钢厂、基础设施建设者和战略投资者共同组建,通过持有赢联盟的股份,成为投资西芒杜铁矿北部区块的联合体公司。规划西芒杜铁矿北部区块投产后,将通过分采选矿等工序,生产品位达到67%~69%的铁精粉,并应用于氢还原炼铁。2023年8月16日,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的各方就包括运输铁矿的铁路和深水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达成了一致。这标志着这个西非世界级铁矿项目即将迎来开发前最重要的时刻。图1为西芒杜铁矿分布图,图2为西芒杜铁矿北部区块股权结构。(1)从资源的角度简析吸引我国企业在几内亚投资铁矿的条件。(2)推测该项目开发一直被推迟的原因。(3)投资非洲面临着政治、经济、社会风险,请从政府角度给出合理建议。(4)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简述投资该铁矿对我国的意义。【答案】(1)储量大,开采周期长;矿石品位高、质量好;矿体集中,便于大规模开采和运输;埋藏浅,开采难度小。(2)采选运输等相关的基础设施需重新投入,成本高;未来可能面临国际巨头恶性竞争的局面;政府强制占股,税收金额高,对企业盈利能力构成巨大挑战,该项目的开发尚未获得进展。(3)政府应从战略高度上加强对我国产业战略转型的认识,加强各部门、机构以及各利益主体在海外关键矿产投资领域的研究和信息共享;“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中非双方贸易便利化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的签订,为我国企业在开展投资活动中提供有力的政治安全和经济保障;引导企业向风险指数更低、安全系数更高的国家开展矿产投资的活动;政府应鼓励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政府有义务及时向海外企业做出安全预警和提醒。(4)有利于促进铁矿石进口市场多元化,实现稳定和可靠的进口供应;减少对澳大利亚、巴西铁矿石进口的依赖,保障国家铁矿石资源安全;获取更多的铁矿石资源,通过配矿可以进一步盘活国内低品位矿石。【解析】【小问1详解】结合材料“铝土矿、铁矿是几内亚最重要矿产,已探明储量199亿吨,含铁品位高达56%~65%以上,大型优质露天赤铁矿”可知,西芒杜铁矿资源储量大,开采周期长;矿石品位高、质量好;矿体集中,便于大规模开采和运输;埋藏浅,开采难度小。【小问2详解】几内亚地势起伏大,需要修建个深水港口和运输铁矿的铁路,采选运输等相关的基础设施需重新投入,成本高;力拓、中铝及几内亚政府分别占股,未来可能面临国际巨头恶性竞争的局面;政府强制占股,税收金额高,对企业盈利能力构成巨大挑战,该项目的开发尚未获得进展。【小问3详解】政府应从战略高度上加强对我国产业战略转型的认识,加强各部门、机构以及各利益主体在海外关键矿产投资领域的研究和信息共享;“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中非双方贸易便利化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的签订,为我国企业在开展投资活动中提供有力的政治安全和经济保障;引导企业向风险指数更低、安全系数更高的国家开展矿产投资的活动;政府应鼓励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政府有义务及时向海外企业做出安全预警和提醒,海外矿产投资项目通常周期长、投入大、规模大,受当地政治变化以及政策影响较大,且更容易受到当地利益相关者针对,极易造成绑架和抢劫等恶性事件威胁,我国政府部门也应妥善运用外交、军事等多种手段为我国跨国企业开展投资项目保驾护航。【小问4详解】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目前我国铁矿石高度依赖进口且进口来源单一,仅澳大利亚一个国家就占我国铁矿石进口量的一大半,导致我国在国际铁矿石市场长期定价权缺失且受制于人。另外,铁矿石定价权的缺失也让国内钢铁企业利润大幅下滑,损失巨大。投资西芒杜铁矿开发可增加我国铁矿进口途径,保障铁矿进口数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该铁矿石品质较好,可提高我国铁矿供应质量。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茅尾海位于钦州湾北部海域,由茅岭江、钦江等径流汇入河口区域。茅尾海是一个半封闭式内湾,茅尾海具有典型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设立有广西茅尾海红树林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和广西钦州茅尾海国家级海洋公园,茅尾海也是我国近江牡蛎的种质资源保留地和最重要的养殖区与采苗区,盛产大型牡蛎、青蟹、对虾、石斑鱼等,其主要养殖区域位于茅尾海北部区域,区域水质存在水质超标情况。运河工程在入海河口段工程建设内容主要为疏浚、炸礁等,工程规模较大。茅尾海河口湿地区域部分河道较窄,而运河设计底宽为90m,因此需要对河口湿地部分河道进行开挖、拓宽并修建护岸,从而对河道进行重塑。运河通航后,随船舶过闸还会形成连续或间歇航运调水。下图为平陆运河及河口湿地位置。(1)简述平陆运河工程对河口湿地附近水文条件的影响途径。(2)分析修建平陆运河对河口生物栖息环境的影响。(3)请你谈谈对平陆运河河口湿地保护的主要对策。【答案】(1)河道疏浚会改变区域局部水下地形,由于水深增加会使得流速变大,加剧冲刷;航运调水使得汇入茅尾海淡水汇入量加大,使得河口区域纳潮量增加,水体交换周期缩短;船舶过闸会导致河口湿地流量、流速、水位的变幅和变率增加。(2)在施工期,平陆运河疏浚对水生生物产生驱离作用;运河通航后,船舶噪声会对水生生物产生干扰,对两岸湿地鸟类产生惊扰;运河建设和维护会占用湿地资源,挤压河口湿地水生生物栖息环境;运河通航后,会对茅尾海牡蛎资源适宜养殖区域产生影响;可能会造成浮游动物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