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版本七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专题一政治治理一、朝代更替与历史发展趋势(一)主要朝代更替朝代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民族重点结束标志根本亡因隋581年杨坚(隋文帝)大兴汉结束长期分裂再统一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所杀隋炀帝暴政唐618年李渊(唐高祖)长安汉安史之乱由盛转衰;黄巢起义致命打击907年朱温灭唐建梁政治腐败辽916年耶律阿保机上京契丹宋辽澶渊之盟1125年金灭辽北宋960年赵匡胤(宋太祖)东京(开封)汉太宗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1127靖康之耻南宋1127年赵构临安岳飞抗金“郾城大捷”1276年临安陷落西夏1038年元昊兴庆府党项宋夏议和1227年被蒙古灭金1115年阿骨打会宁女真宋金议和1234年被蒙古灭元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大都蒙古结束长期分裂再统一文天祥抗元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明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应天府(朱棣迁北京)汉皇权强化郑和下西洋1644年被李自成起义推翻清1636年皇太极盛京(1644年北京)满洲族边疆治理;文字狱;闭关政策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1912年清帝退位(二)阶段特征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社会开放包容,昂扬进取)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并立与对峙,有战有和,和为主)和社会变化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边疆管辖强化、君主专制顶峰、闭关政策)(三)中国古代政治发展趋势国家统一是主流,分裂后必然走向统一(如隋、元统一)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不断巩固与发展(边疆管辖措施日益完善)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明清君主专制强化达到顶峰,开始阻碍社会进步)二、治世局面与农民起义(一)治世启示(“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如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勤俭:成由勤俭,败由奢(唐玄宗前期与后期对比)人才:广纳贤才、知人善用(唐朝“房谋杜断”、科举制的完善)民族: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天可汗”)外交:开放促进繁荣(隋唐宋元明前期)项统治者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前期)“开元盛世”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鼓励举荐与自荐,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重用贤能(姚崇、宋璟)吏治澄清吏治,考察官吏政绩尤其注重选拔和考察无显赫家世背景的士人整顿吏治经济减轻田租和劳役,鼓励发展农业,与民休息政策继续减轻百姓负担,重视发展生产大力发展农业文教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创立殿试注重文教治国思想(出现原因)励精图治、勤于政事;广纳贤才;以民为本农民起义(七下)名称隋末农民起义唐末黄巢起义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元末红巾军起义明末李自成起义清中期白莲教起义口号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均贫富”“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均田免粮”诉求推翻隋朝残暴统治的愿望推翻唐朝腐败统治影响:致命打击唐朝不满贫富差距大体现了农民阶级推翻元朝政权的强烈愿望(P99诉求)反映了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和反对封建压迫的愿望影响:导致清朝元气大伤,是其走向衰落的转折点评价是农民阶级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社会不公和政治压迫的反映。通过口号,可以窥见社会的深层次矛盾和人民的愿望。每一次农民起义都是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唯物史观: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根本性作用;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三、中国古代改革(七下):(一)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对比表项目王安石变法(北宋)张居正改革(明朝)背景内忧(冗官冗费、农民起义)外患(辽西夏战事吃紧)政治腐败;国内外战事不断目的富国强兵,解决财政危机整顿吏治,增加财政收入措施青苗法(政府贷款)、募役法(以钱代役)、方田均税法(清丈土地)、保甲法(民兵)清丈田亩、“一条鞭法”(经济);整顿吏治(政治);巩固边防(军事)结果短期财政好转,后因保守派反对废除税收增加,张居正死后改革废止相同点均以财政改革为核心,触动既得利益,最终失败(二)改革感悟(认识+启示)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为何做)改革需要符合国情,重视民生,维护人民利益是其成功的关键(如何做)改革会面临守旧势力阻碍,学习改革者身上的坚定决心和敢于向权贵挑战的勇气(精神层面)四、君主专制的强化(核心线索)(一)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七下)时期中央官制地方制度行政军政财政隋唐确立与完善三省六部制北宋解除禁军兵权;分化事权,分割宰相权力;(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调兵、三司财政)设通判分知州的权力武将定期换防、换将,由文臣约束武将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方针:崇文抑武元朝逐步确立中央集权制(中书省行政、枢密院军政、御史台监察、宣政院宗教和西藏军政)行省制度(我国省制开端)明朝行政废丞相,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特务机构“厂卫”;军政设五军都督府,调兵和武官任免权归兵部;设三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清朝设军机处(雍正)八旗制度奏折制度演变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特点:(P88“想一想”)分权与制衡。从中央看,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明朝废除丞相,皇权空前强化;从地方看,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地方自主性降低影响:积极性:中央集权不断完善,君主专制的加强,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经济发展创造安定环境;局限性:君主专制容易决策偏颇;导致政治腐败、思想禁锢,阻碍社会进步(二)科举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创立(隋朝):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诞生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科目武则天首创殿试发展(宋朝):严格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增加取士名额僵化(明清):八股取士:题目出自“四书五经”,文体必须用八股文1905年(清末)废除科举制历史影响积极:选官制度重大变革。加强朝廷选官权力。扩大统治基础,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曾造就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延续约1300年。消极: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阻碍科技文化发展思想文化控制(七下)朝代事例影响宋代程朱理学丰富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但强调封建礼教,束缚精神追求明朝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加强了专制统治,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清朝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历史影响作用:统一思想,巩固封建统治局限性:禁锢思想,阻碍科技、文化发展专题二经济发展原因生产力因素(根本原因):人口流动,为各地带去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与经验政治因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政治环境;统治者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政策(垦荒、水利工程等)主观因素:劳动人民的智慧(曲辕犁、筒车、秧马、复种技术等)与勤劳自然地理因素:水患治理、南方自然环境优越等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性发展各区域协调发展表现(成就)(一)农业发展生产工具:隋唐曲辕犁(提高效率)、筒车(汲水灌溉);宋朝秧马(降低劳动强度)引入农作物:宋朝占城稻引入;明清玉米、甘薯、花生等新作物传入经济作物:唐宋茶树、棉花;明清甘蔗、烟草、水果、花卉等水利(运)工程:隋唐大运河;元朝大运河;明清水利治理农业发展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二)手工业成就纺织业:唐朝蜀锦;宋朝棉纺织业兴起,元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并传播到松江地区,元明清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明清时期,南方出现棉纺织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特点雇佣关系;集中管理,分工合作;面向市场)制瓷业:唐朝南青北白(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辽夏金瓷器及宋官窑;明清青花瓷、珐琅彩造船业:宋朝广州、泉州、明州造船中心,指南针应用;明朝郑和宝船(三)商业与城市货币:唐朝开元通宝;北宋四川交子(世界最早纸币);明朝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城市:唐朝长安(国际大都会),宋朝东京(开封)、临安(杭州),明清北京、南京人口:明1亿,清乾隆3亿(人地矛盾)商帮:明清晋商(票号)、徽商(盐业、典当业)崛起管理海外贸易:宋元市舶司;清朝广州十三行(四)社会生活唐朝:开放风气,女子骑马、打球,尚武精神盛行宋朝:市民文化丰富,瓦子(娱乐兼商业场所)、勾栏(演出场地),杂剧形成明清:明朝小说繁荣(《三国演义》《水浒传》),清朝京剧形成,社会矛盾激化(土地兼并、官场腐败)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重阳等(中华文明特征连续性、统一性、辐射性、多元一体性)四、实战演练核心考点(一)货币演变秦朝半两钱→汉朝五铢钱→唐朝开元通宝(影响日本货币)→北宋交子(纸币)→明清白银为主交子产生背景:商品经济繁荣、金属货币不足以及携带不方便、印刷术进步、商人信用基础(二)经济重心南移原因:北方战乱人口南迁、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重视农业表现:水稻产量居首,长江中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粮仓,“苏湖熟,天下足”;手工业中心南移,如元朝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明朝时期苏州丝织业中心,景德镇制瓷中心;商业城市多集中于南方进程:魏晋奠基(北方仍旧是重心),唐朝中期开始南移,南宋时期完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专题三民族与边疆一、疆域演变与边疆管辖措施(一)各朝代疆域关键地图唐朝:北达贝尔加湖,南及南海,东到大海,西到咸海;设安西都护府(640年)、北庭都护府(690年)管理西域元朝: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首创行省制度,宣政院辖西藏明朝:东北抵外兴安岭,设奴儿干都司(1409年);西至葱岭,北接蒙古,南至南海清朝:西跨葱岭,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1820年疆域定型)边疆地区管辖措施(七年级)1.西北边疆(七下西域,今新疆)唐朝:唐太宗灭东突厥、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加强西域管理清朝:康熙平定准噶尔部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1762年设伊犁将军,统辖新疆全境2.西南边疆(西藏)唐朝:文成公主入藏(641年唐太宗时期《步辇图》佐证);唐蕃会盟碑(823年)元朝:地方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隶属于中央宣政院,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清朝: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1653年),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1713年),雍正帝设驻藏办事大臣(1727年),乾隆设置噶厦,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3.东南边疆(七下台湾)隋朝:隋炀帝三次派人到流求(今台湾)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中央首次正式管辖明清: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入台,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4.东北边疆唐朝:唐玄宗册封粟末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明朝:设奴儿干都司(14091434年),管理女真;清朝:雅克萨之战后,1689年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东北边界(三)核心认识新疆、西藏、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通过和亲、册封、设机构、平定叛乱、开展贸易等方式加强边疆管理边疆管辖促进民族交融,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二、民族关系发展与民族政策(一)各朝代民族交往特征朝代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特点典型事件唐开明政策突厥称唐太宗为“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唐波会盟碑;册封“怀仁可汗”“云南王”“渤海郡王”等宋政权并立与对峙,战和交替,以和为主,民族交融趋势加强辽宋“澶渊之盟”(1005年)、宋夏和议、宋金“绍兴和议”(1141年)、岳飞抗金(郾城大捷)元因地制宜,民族大融合对台湾、西域、西藏等边疆地区加强管理;中亚西亚移民与汉、蒙等族杂居,13世纪回回形成明清因俗而治,因地制宜,强化管辖明朝设奴儿干都司;清朝的边疆治理等(二)民族交往方式和平类:和亲、册封、会盟、设置机构、经贸往来(宋辽夏“榷场”互市;明与蒙古“隆庆和议”)冲突类:战争(岳飞抗金)、平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三)历史感悟(认识+启示)历史上民族友好交往是主流,战争是短暂的,体现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决与分裂国家的行为做斗争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各民族团结共进。专题四中外关系一、各朝代对外交流史实文明交往方式对外政策趋势和平交往暴力冲突隋唐鉴真东渡(日本)、遣唐使;玄奘西行(天竺);新罗;东罗马帝国;大食开放包容由开放到清朝的闭关宋元辽夏金草原丝绸之路;元海上丝绸之路鼎盛、元朝马可・波罗来华蒙古西征至欧洲多瑙河流域开放、贸易(市舶司)明朝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7次)戚继光抗倭、葡萄牙人攫取澳门租住权、援朝战争后期由开放走向海禁清朝乾隆时期马戛尔尼访华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闭关政策”,限制对外贸易(广州十三行)二、古代中外交往特点汉唐宋元明前期:开放包容;双向交流;兼容并蓄等三、中外交往密切的原因国力的强盛,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开放的政策;发达的中外交通四、启示1.开放促进发展:隋唐、宋元对外开放推动经济文化繁荣2.闭关导致落后:清朝闭关锁国使中国脱离世界发展潮流,埋下近代危机专题五优秀传统文化科技文化一、科技成就1.天文历法(七下)朝代人物成就评价唐僧一行实测子午线长度制定《大衍历》僧一行的成就既对天文学发展有重要意义,也对世界数学的发展具有价值。北宋沈括制定“十二气历”有利于农事安排著有《梦溪笔谈》综合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也包括他自己的不少科学创见,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苏颂创制水运仪象台集观测、演示和报时于一身,比欧洲同类天文仪器早了数百年元郭守敬《授时历》对指导农业生产有很大帮助。他测定的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行公历的取值几乎相同,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300年2.医药学朝代人物成就评价唐孙思邈《千金方》孙思邈在医学和药物学方面贡献很大,被后世尊为“药王”《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点:总结性、图文并茂)3.农学和百科朝代人物领域成就评价特点明朝徐光启农业科学《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总结性、图文并茂、实用性宋应星科技名著《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4.四大发明及应用发明发明及发展情况意义领域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隋唐普及便利了典籍的流传。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二书籍普及和文化传播印刷术唐朝雕版印刷(《金刚经》),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传播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指南针北宋用于航海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同时它也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航海火药唐朝发明,宋元用于军事,明朝火器发展(如神机营)火药和火器传人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影响。军事评价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科技史感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能够促进国力的提升;反之,国力强大也是科技进步的前提条件。二、文化成就文学:唐诗(李白、杜甫)、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曲(关汉卿《窦娥冤》)、明清小说(四大名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邢台市中医院护理教学社会服务考核
- 重庆市人民医院呼吸科临床研究协调员GCP规范入门考核
- 2025年铜川市为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定向招聘笔试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衡水市中医院影像带教资格考核
- 2025年南安市部分公办学校专项招聘编制内新任教师58人(二)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江西人力诚聘派驻江西江铜华东铜箔有限公司劳务派遣人员1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湖南衡阳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招聘见习人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重庆市人民医院神经阻滞技术专项技能考核
- 2025黑龙江黑河爱辉区中心敬老院招聘工作人员1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围墙新建及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
- 房屋建筑学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 政策议程多源流模型分析
- 蓝点网络分账解决方案
- GB/T 22315-2008金属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
- GB/T 17980.37-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线虫剂防治胞囊线虫病
- 血管活性药物(ICU)课件
- 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客房服务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 “手电筒”模型-高考数学解题方法
- GB∕T 2980-2018 工程机械轮胎规格、尺寸、气压与负荷
- TTAF 068-2020 移动智能终端及应用软件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实施指南 第8部分:隐私政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