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省萍乡市笔试辅警协警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江西省萍乡市笔试辅警协警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江西省萍乡市笔试辅警协警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江西省萍乡市笔试辅警协警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江西省萍乡市笔试辅警协警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江西省萍乡市笔试辅警协警预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1.萍乡市地处江西省西部,毗邻湖南省,是连接长江经济带与()的重要节点城市。A.珠三角经济区B.长三角经济区C.成渝经济圈D.长株潭城市群答案:D解析:萍乡位于江西西部,与湖南株洲、湘潭接壤,是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辐射区域,故正确答案为D。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下列行为中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是()。A.甲在小区内饲养大型犬未牵绳,咬伤儿童B.乙在超市盗窃价值200元的食品C.丙在火车站广场大声播放音乐,经劝阻仍不停止D.丁因债务纠纷在债主家门前泼油漆答案:C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规定,扰乱车站、港口等公共场所秩序,经劝阻拒不改正的属于扰乱公共秩序行为。A项属于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第75条),B项属盗窃(第49条),D项属故意损毁财物(第49条),故选C。3.2024年萍乡市公安局开展“平安萍城”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的三类违法犯罪不包括()。A.电信网络诈骗B.涉枪涉爆C.非法捕捞D.养老诈骗答案:C解析:2024年萍乡市“平安萍城”行动聚焦电信网络诈骗、涉枪涉爆、养老诈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非法捕捞是“长江大保护”专项治理内容,故选C。4.辅警在执行巡逻任务时,发现一名男子形迹可疑,随身携带黑色塑料袋。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盘查规范》,辅警应首先()。A.直接上前盘问并检查物品B.报告民警并在安全距离外观察C.要求男子出示身份证D.对男子进行人身搜查答案:B解析:辅警无独立执法权,发现可疑人员应立即报告民警,在民警到达前保持安全距离观察,避免激化矛盾,故选B。5.萍乡市安源区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与安源直接相关?()A.秋收起义B.南昌起义C.井冈山会师D.百色起义答案:A解析:1927年秋收起义的军事指挥机关设在安源,安源工人武装是起义的重要力量,故选A。6.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下列关于询问查证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违法嫌疑人询问查证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B.情况复杂需延长的,经派出所负责人批准可延长至24小时C.询问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到场D.询问聋哑人可以不提供手语翻译答案:C解析:《程序规定》第75条规定,询问未成年人应通知监护人到场;第69条规定,一般询问不超过8小时,复杂案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延长至24小时(A、B错误);第73条规定,询问聋哑人应提供手语翻译(D错误),故选C。7.2024年10月,萍乡市某社区发生一起因停车位纠纷引发的打架事件,双方均有轻微伤。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最适宜的处理方式是()。A.对双方处5日以下拘留B.调解处理C.对主要责任人处10日拘留D.告知双方到法院诉讼答案:B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条规定,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调解成功可不予处罚,故选B。8.辅警在协助民警处置群体性事件时,错误的做法是()。A.保持冷静,避免与群众发生肢体冲突B.及时收集现场人员身份信息和言论C.主动喊话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反映诉求D.直接使用警械驱散聚集人群答案:D解析:群体性事件处置中,辅警需在民警指挥下行动,不得擅自使用警械,驱散需经批准并按程序执行,故选D。9.萍乡市某路段发生交通事故,一辆货车侧翻导致汽油泄漏,辅警到达现场后首先应()。A.划定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B.帮助司机转移货物C.询问周围群众事故原因D.拍照固定现场证据答案:A解析:汽油泄漏易引发爆炸,首要任务是设置警戒,防止火源进入,保障现场安全,故选A。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下列行为构成盗窃罪的是()。A.甲趁乙熟睡,将其手机从床头拿走B.乙在公交车上公开夺取乘客钱包后逃跑C.丙以假币换取他人真币D.丁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占为己有答案:A解析:盗窃罪是秘密窃取,A项符合;B项属抢夺罪(《刑法》267条);C项属诈骗罪(《刑法》266条);D项属侵占罪(《刑法》270条),故选A。11.萍乡市“智慧城市”建设中,公安部门推广使用的“萍安云”系统主要功能是()。A.交通违章自动抓拍B.重点人员动态预警C.户籍业务线上办理D.110接警智能分流答案:B解析:“萍安云”是萍乡公安基于大数据的智能预警系统,用于重点人员、重点场所的实时监测和风险预警,故选B。12.辅警在日常工作中,应当遵守的“三项纪律”不包括()。A.决不允许面对群众危难不勇为B.决不允许酗酒滋事C.决不允许违规使用武器警械D.决不允许进夜总会娱乐答案:C解析:公安部“三项纪律”是:决不允许面对群众危难不勇为;决不允许酗酒滋事;决不允许进夜总会娱乐。C项属《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规定内容,故选C。13.2024年萍乡市公安局发布的《关于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管理的通知》要求,上下学时段校园周边()米范围内应安排警力定点值守。A.50B.100C.150D.200答案:B解析:根据该通知,校园周边100米范围需定点值守,确保学生安全,故选B。14.下列关于治安调解的说法,错误的是()。A.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不再处罚B.调解次数一般不超过2次C.调解时可以邀请社区干部参与D.调解不成的,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罚决定答案:D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185条规定,调解不成的,应及时作出处罚决定,无“3个工作日”限制,D错误。15.萍乡市武功山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在景区内()行为可处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A.乱扔垃圾破坏环境B.擅自进入未开放区域C.刻划、涂污文物古迹D.携带犬只进入核心景区答案:C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63条规定,刻划、涂污文物古迹的,处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10日拘留,并处200-500元罚款,故选C。16.辅警在协助民警进行入户走访时,正确的做法是()。A.着便装单独走访B.主动出示工作证件C.直接进入居民家中D.询问与治安无关的个人隐私答案:B解析:走访时应着制服或出示工作证表明身份,不得单独行动(A错误),需经居民同意方可进入(C错误),不得询问无关隐私(D错误),故选B。17.某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有人持械斗殴”,辅警在跟随民警出警时,应携带的装备不包括()。A.执法记录仪B.防暴盾牌C.手铐D.枪支答案:D解析:辅警无配枪资格,出警时携带执法记录仪、防暴装备(如盾牌)、约束性警械(如手铐),但枪支由民警配备,故选D。18.根据《江西省禁毒条例》,社区戒毒人员应当自收到责令社区戒毒决定书之日起()日内到社区戒毒执行地报到。A.3B.7C.10D.15答案:D解析:《江西省禁毒条例》第31条规定,社区戒毒人员应在15日内报到,逾期不报到视为拒绝社区戒毒,故选D。19.萍乡市某企业因劳资纠纷引发员工聚集上访,辅警在维持秩序时,发现有人员煽动冲击政府大门。此时应优先()。A.强行带离煽动者B.报告民警并记录煽动者特征C.劝说员工理性表达诉求D.设置人墙阻止冲击答案:B解析:辅警无强制带离权,应立即报告民警,同时记录违法人员特征,协助后续处理,故选B。20.下列关于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核心表述正确的是()。A.忠诚可靠B.服务人民C.秉公执法D.严守纪律答案:A解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首要要求是“忠诚可靠”,是职业道德的核心,故选A。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萍乡市的“四张文化名片”包括()。A.安源红色文化B.杨岐禅宗文化C.傩舞古越文化D.武功山生态文化答案:ABCD解析:萍乡市重点打造安源红、杨岐禅、傩舞古、武功山生态四大文化品牌,故选ABCD。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下列情形中应当减轻或不予处罚的有()。A.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B.主动消除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C.受他人胁迫实施违法行为D.6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答案:ABC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2条(不满14周岁不予处罚)、第19条(主动消除后果、受胁迫可减轻或不予处罚);D项属从重处罚情形(第20条),故选ABC。3.辅警在协助民警办理行政案件时,可参与的工作包括()。A.询问违法嫌疑人B.记录询问过程C.送达法律文书D.收集证人证言答案:BCD解析:辅警可协助记录、送达、收集证据,但不得单独询问违法嫌疑人(需民警主导),故选BCD。4.2024年萍乡市推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重点措施包括()。A.建立“社区民警+网格员+志愿者”联动机制B.推广“警民议事厅”矛盾调解平台C.对所有治安案件实行快速办理D.加强校园、夜市等重点区域巡逻答案:ABD解析:“枫桥式派出所”强调矛盾化解、服务群众,C项“所有治安案件快速办理”不符合实际(复杂案件需一般程序),故选ABD。5.下列关于警情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有()。A.有人拨打110称“邻居家漏水”属于求助类警情B.某KTV内发生打架属于治安类警情C.街头发现无主包裹属于紧急类警情D.报警称“有人持刀抢劫”属于刑事类警情答案:ABD解析:无主包裹需先核实,属一般警情(C错误);其他选项分类正确,故选ABD。6.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辅警在工作中应遵守的着装规范包括()。A.着制式服装时不得混搭便服B.非工作需要不得着制式服装进入娱乐场所C.警服外衣可以晾晒在公共区域D.不同季节制式服装不得混穿答案:ABD解析:《内务条令》规定,警服应规范穿着,不得混穿、混搭,非工作需要不得穿警服进入娱乐场所,警服晾晒需注意影响(C错误),故选ABD。7.萍乡市“雪亮工程”建设中,重点覆盖的区域包括()。A.交通主干道B.居民小区C.学校周边D.农村偏远地区答案:ABCD解析:“雪亮工程”是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程,覆盖城乡各类重点区域,故选ABCD。8.下列行为中构成妨害公务罪的有()。A.甲辱骂正在执法的交警,造成交通堵塞B.乙暴力阻碍民警依法传唤违法嫌疑人C.丙持棍棒威胁正在调查案件的民警D.丁为逃避检查,驾驶摩托车冲撞警车答案:BCD解析:妨害公务罪需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执法(《刑法》277条)。A项属阻碍执行职务(《治安管理处罚法》50条),未达刑事标准,故选BCD。9.辅警在日常巡逻中,需重点关注的安全隐患包括()。A.商铺违规存放易燃物品B.路灯损坏影响夜间照明C.流浪犬只聚集D.快递柜占用消防通道答案:ABCD解析:巡逻需排查治安、消防、公共安全等隐患,以上均属重点关注内容,故选ABCD。10.根据《江西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辅警的义务包括()。A.服从公安机关管理B.保守国家秘密和警务工作秘密C.参加岗位培训D.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答案:ABD解析:《条例》规定辅警义务包括服从管理、保守秘密、履行职责等;参加培训是权利(第24条),故选ABD。三、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案例一2024年11月5日19时,萍乡市安源区后埠街某夜宵店发生一起纠纷:顾客张某(男,32岁)因菜品质量问题与店主李某(女,45岁)发生争吵,张某掀翻餐桌,李某用扫帚击打张某背部,张某反手推搡李某致其摔倒在地(经鉴定为轻微伤)。周围群众报警后,后埠派出所民警带领辅警迅速到场处置。问题:1.民警到达现场后应首先采取哪些措施?(5分)2.若双方同意调解,需满足哪些条件?(5分)3.若调解不成,对张某、李某应如何处罚?(5分)答案及解析:1.民警应首先:①制止正在发生的违法行为(分开双方,控制现场);②查看人员受伤情况,必要时联系120救治;③设置警戒,保护现场;④使用执法记录仪全程录音录像;⑤询问在场证人,初步了解情况。(每点1分)2.调解需满足:①属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情节较轻(双方均为轻微伤,无持械等严重情节);②双方自愿接受调解;③张某、李某均无《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条规定的不适用调解情形(如结伙斗殴、多次实施违法等);④调解不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合法权益;⑤调解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每点1分)3.调解不成的,对张某:掀翻餐桌属故意损毁财物(《治安管理处罚法》49条,可处5-10日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推搡致轻微伤属殴打他人(《治安管理处罚法》43条,可处5-10日拘留,并处200-500元罚款),应合并执行(第16条,最长20日拘留)。对李某:用扫帚击打他人属殴打他人(43条),可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张某合并处罚,李某单独处罚,每点2.5分)案例二2024年12月3日,萍乡市湘东区某村村民王某(男,68岁)到派出所报警称:其种植的2亩油菜被同村村民刘某(男,55岁)故意踩踏,损失约2000元。民警调查发现,王某与刘某因宅基地边界纠纷已矛盾多年,刘某承认踩踏油菜但称“王某先占了我家地”。经测量,王某的油菜地确有0.1亩超出其宅基地范围,刘某的行为系报复。问题:1.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治安违法?说明理由。(5分)2.若王某要求赔偿,公安机关应如何处理?(5分)3.为避免类似纠纷再次发生,派出所可采取哪些措施?(5分)答案及解析:1.构成治安违法。刘某故意损毁他人财物(《治安管理处罚法》49条),油菜属王某合法财产(即使部分超出宅基地,需经法定程序认定,刘某无权自行处置),损失2000元未达故意毁坏财物罪立案标准(江西省标准为5000元),故属治安违法。(理由3分,结论2分)2.公安机关可在双方自愿基础上调解赔偿事宜(《治安管理处罚法》9条);调解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调解不成的,对刘某作出治安处罚,并告知王某就民事赔偿向法院提起诉讼。(调解程序2分,处理结果3分)3.派出所可采取:①联合村委会对双方宅基地边界进行实地确认,明确权属;②组织双方进行矛盾调解,签订和解协议;③在该村开展“邻里纠纷法律知识”宣传,普及依法维权方式;④建立“一村一辅警”定期走访机制,动态排查类似矛盾;⑤推动村委会制定村规民约,规范土地使用争议处理流程。(每点1分)四、资料分析题(共1题,20分)根据萍乡市公安局2023年治安形势分析报告中的部分数据,回答以下问题:|指标/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全年同比变化(%)||-|-|-|-|-|-||刑事警情|320|280|250|210|-18.5||治安案件|1200|1150|1080|1000|-12.3||电信诈骗警情|85|78|70|62|-25.6||侵财案件占比|65%|63%|61%|58%|-7||群众安全感满意度|9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