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市荣昌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重庆市荣昌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重庆市荣昌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重庆市荣昌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重庆市荣昌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重庆市荣昌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一、公共基础知识(教育类法律法规与政策)(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题)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下列关于教师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A.教师可自行决定减少课时以开展课外实践B.教师对学校处分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C.教师有权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D.教师可在工作日兼职校外培训机构教学以增加收入答案:C。解析:《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A项违反教学纪律,B项应先向教育行政部门申诉,D项违反《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中“严禁在职教师兼职”规定。2.2024年荣昌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昌州教育’品牌建设”,其核心目标是:A.打造全国知名的陶文化特色教育示范区B.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硬件设施全域现代化C.构建“五育融合”育人体系,提升教育质量D.引进10所市外优质学校合作办学答案:C。解析:荣昌区2024年教育工作要点明确“昌州教育”品牌以“五育融合”为核心,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陶文化是特色载体而非核心目标。3.某小学教师在家长群发布学生考试排名并标注“需加强辅导”,侵犯了学生的:A.受教育权B.隐私权C.名誉权D.人格尊严权答案:B。解析:学生成绩属于个人隐私信息,教师擅自公布排名侵犯隐私权;人格尊严权侧重侮辱性评价,此处未涉及。4.《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A.道德教育B.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C.纪律教育D.社会实践教育答案:B。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明确要求开展防治欺凌的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5.荣昌区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工程,重点支持的对象是:A.城区薄弱学校B.镇街中心幼儿园C.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D.职业高中产教融合项目答案:C。解析:荣昌区2024年乡村教育振兴实施方案指出,重点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的师资、设施投入,确保“小而优”发展。(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题)1.下列符合“双减”政策要求的做法有:A.某初中数学教师布置分层作业,设置基础题、拓展题、挑战题B.某小学将课后服务时间用于集体补课C.某幼儿园开展“生活化数学”游戏活动,不教授拼音书写D.某高中组织学科竞赛培训并收取课程费用答案:AC。解析:“双减”禁止学科类补课(B错误)、禁止违规收费(D错误),鼓励分层作业(A正确)和幼儿园去小学化(C正确)。2.荣昌区“陶文化进校园”项目的实施路径包括:A.开发《荣昌陶·文化启蒙》校本课程B.在美术课中增加陶艺制作实践C.组织学生参观中国荣昌陶博物馆D.要求全体教师掌握陶艺制作技术答案:ABC。解析:项目强调学生参与和文化浸润,教师需了解而非全部掌握技术(D错误)。3.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应注重:A.知识灌输B.情境创设C.问题解决D.结论记忆答案:BC。解析:新课标强调核心素养培养需通过真实情境和问题解决促进深度学习,反对机械灌输和结论记忆。4.幼儿园教师观察记录应包含的要素有:A.观察时间、地点、对象B.客观行为描述C.主观评价分析D.后续支持策略答案:ABD。解析:观察记录需客观描述行为(避免主观评价),并提出支持策略,C项“主观评价”不符合科学观察要求。5.中小学教师在实施劳动教育时,应避免:A.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打扫B.以劳动代替惩罚C.结合荣昌本地农业特色开展种植实践D.要求家长代劳完成劳动作业答案:BD。解析:劳动教育禁止变相惩罚(B)和家长代劳(D),A、C是合理实践。(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短视频,属于教育技术的合理应用。()答案:√。解析: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符合现代教育技术要求。2.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参加商业演出以培养表现力。()答案:×。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禁止组织幼儿参加商业性活动。3.荣昌区“成渝教育协同发展”项目中,与四川泸州江阳区开展教师互派交流属于重点内容。()答案:√。解析:荣昌区2024年教育协同发展方案明确提出与泸州江阳区等毗邻地区开展教师交流。4.学生上课说话,教师可以暂扣其手机作为惩罚。()答案:×。解析:教师无权没收或暂扣学生私人物品,应采取批评教育等合理方式。5.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教师应完全依赖智能教学系统开展教学。()答案:×。解析:智能系统是辅助工具,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替代。二、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学与心理学)(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答案:(1)从知识传授者转向学习引导者;(2)从课程执行者转向课程开发者(如校本课程开发);(3)从课堂管理者转向学生发展促进者(关注情感、个性);(4)从孤立教学者转向合作研究者(与同事、家长协同)。2.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答案:(1)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鼓励质疑;(2)采用启发式教学,设计开放性问题(如“还有哪些解决方法?”);(3)开展发散思维训练(如一题多解、一物多用);(4)结合荣昌陶等本土文化,引导学生创新设计(如陶艺作品创作)。3.幼儿园教师如何通过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答案:(1)组织角色游戏(如“小超市”),让幼儿学习分工合作;(2)引导解决游戏冲突(如“玩具争抢”),教授协商、分享技能;(3)设计合作性游戏(如“搭积木建荣昌陶窑”),培养团队意识;(4)观察游戏中的社交行为,针对性引导内向幼儿参与互动。4.面对初中生“叛逆期”的心理特点,教师应采取哪些教育策略?答案:(1)尊重独立意识,给予自主选择空间(如作业分层自主选择);(2)加强沟通技巧,避免命令式语言(多用“你觉得如何?”代替“必须这样”);(3)利用同伴群体影响,组织合作任务促进正向互动;(4)关注情绪变化,通过心理辅导课程帮助识别和管理情绪。(二)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案例1:某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上,教师讲解“多边形面积计算”时,大部分学生能跟上,但有3名学生频繁低头摆弄文具,其中一名学生突然说:“学这个有什么用?买菜又用不到!”引发部分学生哄笑。问题:如果你是该教师,如何应对这一课堂突发情况?请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分析。答案:应对步骤:(1)保持冷静,用幽默化解:“看来这位同学很有生活意识!其实数学的用处不止买菜,比如我们荣昌的陶窑设计就需要计算多边形面积,才能合理摆放陶坯。”(联系本地实际,激发兴趣);(2)邀请该学生参与“陶窑面积计算”小任务(如给出陶窑底面多边形尺寸,让其尝试计算),将问题转化为探究情境;(3)课后与该学生沟通,了解其学习困难(可能是基础薄弱或缺乏动机),针对性辅导并强化数学与生活、本地文化的联系;(4)后续教学中增加生活化、本土化案例(如荣昌折扇骨的多边形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应用价值。理论依据: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已有经验(生活认知)建立联系;动机理论中的自我效能感,通过具体任务成功体验提升学习动机;课堂管理中的“以学生为中心”,将突发问题转化为教学资源。案例2:某幼儿园大班开展“我的家乡——荣昌”主题活动,教师设计了“陶宝小工匠”区域游戏,提供陶泥、模具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小陶杯、陶碗。活动中,幼儿A(性格内向)一直旁观,不敢动手;幼儿B(动手能力强)快速完成作品后,开始抢其他幼儿的陶泥;幼儿C将陶泥捏成“怪兽”,被同伴嘲笑“不像杯子”。问题:分析三位幼儿的行为表现,并提出针对性指导策略。答案:行为分析:(1)幼儿A:内向、缺乏自信,可能因害怕失败或不熟悉材料而退缩;(2)幼儿B:规则意识薄弱,以自我为中心,需引导理解“轮流使用”;(3)幼儿C:创造性强,但同伴评价单一,需引导接纳多元表达。指导策略:(1)对幼儿A:蹲下来轻声鼓励:“你看这个模具像不像小杯子?我们一起捏一个,老师帮你扶着陶泥。”(降低难度,提供支架);完成后展示其作品:“A的小杯子有特别的花纹,真好看!”(强化积极体验);(2)对幼儿B:温和制止:“B的手真巧!但陶泥是大家的,我们可以轮流用,你愿意当‘材料管理员’吗?”(赋予责任,转化行为);(3)对幼儿C和同伴:组织分享环节:“C的‘怪兽’很有创意!陶匠爷爷说,以前也有人捏过奇怪的形状,后来成了特别的艺术品。大家的作品都很棒,因为都是自己想出来的!”(引导尊重多元,建立创造性评价标准)。三、学科专业知识(以小学语文为例)(一)阅读理解(15分)阅读《荣昌的夏》(节选):“六月的昌州大地,是一幅流动的画卷。龙集山的李子红了,像一盏盏小灯笼挂在枝头;仁义镇的荷花绽放,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安富街道的陶窑飘着青烟,工匠们正将泥坯送进窑炉,等待一场火的艺术蜕变。最热闹的是昌元街道的夜市,黄凉粉、凉糕、铺盖面的香气漫在街上。孩子们举着冰粉,上面浇着红红的玫瑰糖,舔一口,甜到心里。老人们摇着蒲扇,坐在古树下拉家常:‘今年雨水足,庄稼长得好。’‘陶厂的订单多了,娃娃们打工也近了。’荣昌的夏,是甜的,是香的,是暖的,像陶窑里烧出的瓷器,带着人间的温度。”问题1: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5分)答案:比喻(“李子红了,像一盏盏小灯笼”)、排比(“是甜的,是香的,是暖的”)、拟人(“陶窑飘着青烟,等待一场火的艺术蜕变”中“等待”赋予陶窑人格化)。问题2:结合文本,分析“荣昌的夏,像陶窑里烧出的瓷器,带着人间的温度”的深层含义。(10分)答案:表层:瓷器经陶窑高温烧制而成,象征荣昌夏季的热烈;深层:(1)“人间的温度”指夏日里人与人的温情(如夜市中孩子的欢笑、老人的家常);(2)联系荣昌陶文化,瓷器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荣昌人勤劳质朴的品格;(3)夏季的丰收(李子、荷花、庄稼)和陶业的兴旺(订单多),反映荣昌经济与文化的蓬勃发展,传递出生活的温暖与希望。(二)作文批改(15分)下面是四年级学生的作文《我的爷爷》片段,指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我的爷爷是个陶匠,他每天都在陶厂工作。他的手很粗糙,指甲里有泥。有一次,我去陶厂找他,他正在做陶碗。他揉泥、拉坯、修型,很快就做好了一个碗。我摸了摸,很光滑。爷爷说:‘要烧窑才会硬。’后来碗烧好了,爷爷送我一个,我很喜欢。”答案:优点:(1)内容真实,围绕爷爷的陶匠身份展开,体现生活气息;(2)动作描写具体(揉泥、拉坯、修型),画面感强。不足:(1)情感表达较平淡,未体现爷爷的性格或祖孙情感(如爷爷做碗时的专注、送碗时的笑容);(2)细节不够生动(如“手粗糙”可具体:“手指关节突出,掌心有老茧,指甲缝里嵌着褐色陶泥”);(3)结尾缺乏升华(可联系荣昌陶文化,如“爷爷说,每个碗都要用心做,就像做人要实在——这是他教我的道理”)。修改建议:(1)增加爷爷的语言、神态描写(如“爷爷抬头看见我,眼角的皱纹笑成了花:‘乖孙来啦,等爷爷做完这个碗,带你去看窑火’”);(2)细化环境描写(“陶厂飘着泥香,阳光从窗户照进来,照在爷爷灰白的头发上,像撒了一层金粉”);(3)结尾深化主题(“现在我用爷爷做的碗吃饭,总觉得碗里盛着他的手艺,还有他常说的‘慢慢来,用心做’的话——这是爷爷给我的最好的礼物”)。(三)教学设计(20分)请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为例,设计一个课时的教学方案,要求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含导入、精读、拓展环节)。答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会写“潮、据”等12个生字,能结合语境理解“人声鼎沸”“山崩地裂”等词语;能有感情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观。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想象、小组合作,学习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结合荣昌“濑溪河涨潮”本地资源,培养观察身边自然之美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大潮的壮观;难点: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感受“天下奇观”的独特魅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荣昌濑溪河夏季涨潮的视频(本地资源),提问:“同学们看过涨潮吗?我们身边的濑溪河涨潮时是什么样的?”学生分享后,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去看天下最壮观的潮——钱塘江大潮,看看作者是怎么把它写得这么生动的。”2.初读感知(8分钟)(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小组合作解决;教师强调“鼎”的笔顺、“震”的字形。(2)填空梳理顺序: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描写大潮。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